登陆注册
12544900000007

第7章 昆仑古道:激情、绝望、梦想交织的那些日子(3)

当我们再次找到车辙,展现在面前的是广袤的草原,成群的羚羊在车的两侧飞奔。虽然我们的车速已达到了70公里,但奔跑速度极快的羚羊仍然不时地从我们的车前穿过。宋玉江虽然驾车时间不长,但他以胆大而著称,他曾驾驶桑塔纳渡过越野车都不敢过的激流。此时他驾驶着切诺基在草原上与羚羊赛跑,令同车的我和吕俊都兴奋不已,仿佛进入了非洲大草原。

闯过大河流的车却陷入小泥潭

离开国道50公里后,我们在路的南面看到了马头湖。出来之前,我从一篇游记上得知,在马头湖附近有放牧的藏民。但到了实地却让人大失所望,除了奔跑的羚羊外,根本没有人活动的迹象。过了马头湖,路也变得崎岖不平。我们绕过五指山进入了一个小山谷,谷底基本看不到溪流,只是前方不远处有一片湿地,边上有一个废弃的卡车轮胎,一看就知道是曾经陷过车的地方。我们的车连大河流都闯过来了,这点小泥潭在大家眼里算不了什么。宋玉江没有停车,挂上四驱往前冲去,眼看就要冲出去了,可车没劲了,陷入了泥潭。开丰田车的邢睿选了一个似乎干燥的地面,想开车绕过去拖切诺基,谁知刚离开车辙,丰田车又陷了下去,越折腾陷得越深,连汽车的前后桥都陷入了烂泥里。此刻,我的心又悬了起来,深知遇到了大麻烦——此时我们已离开219国道约70公里,就算走出去求救也要三天时间呀。

我们6个人只好拼命地挖车,在丰田车前十几米的地方挖了一个大坑,埋入了一个200多公斤的大石头,想用自带的绞盘自救,谁知车没绞出来,反而把大石头绞了出来。我们只好又挖了2个多小时,把大石头埋下去了一米多,为了防止石头被拉出来,我们5个人顾不得危险都站在埋石头的土包上。这次终于把车向前绞出了一点,但关键的时候绞盘又打滑了。

此时太阳已经西斜,我们从早晨到现在没吃一口东西,在海拔5300米的地方已挖了5个小时的车,大家体力消耗也到了极限。我心急如焚,顾不得让大家吃饭,决定放弃丰田车,集中力量先把切诺基搞出来,这也是我们最后的希望。幸亏我们人多,经过一个小时的努力,终于将切诺基推了出来,绞盘也修好了,随后在切诺基和绞盘的牵引下终于将丰田车也拖出了泥潭。两车脱险之后,为了找到水源,我们又向前开了十几公里,来到了万泉河边,此时天已经完全黑了。

在海拔5300多米的羌塘,太阳刚一落山温度便迅速下降,营地边上的小溪流结了一层薄冰。劳累了一天的我们也懒得做饭,烧了点热水啃了几口干馕就躺下了。为了预防高山病,睡觉前我给老宓服了两粒高原康。

躺在帐篷里,吕俊一个劲地埋怨我,光催他挖车,整个过程也没拍摄。想想也真是遗憾。说实话,车辆被陷后,每个队员都非常紧张甚至恐惧,没顾上拍摄一张陷车、挖车的照片也不奇怪。

留守在三十里营房的队员快急疯了

7月26日,我们在羌塘高原安全度过了一夜,一早起来我们继续向东行驶,十几公里后便到达了兽形湖。湖边有一间用石块垒砌的房屋,紧闭的门上挂着一个绣有藏式图案的门帘,从周围环境看这里已经很久没住人了。我们也搞不清楚,为什么在水草丰盛的夏季没有人放牧,难道这里是冬草场吗?在5000多米的高原冬季能放牧吗?

中午,我们到达了邦达错,一条100多米宽的河床挡住了我们的去路,过河向北60多公里便是克里雅山口。我站在河畔,向北眺望,鳞次栉比的雪山一望无际,我们要翻越的克里雅山口就在雪山的那边。我们不敢贸然过河,此次侦察已基本达到了目的。我们用GPS标定了探险队和支援队的汇合点,还郑重地在此堆起石块,在上面竖起了系有红布条的木杆。

按照GPS记录的轨迹返回速度快了许多,天黑前我们就回到了死人沟。在我们下榻的旅店隔壁住了十几个四川测绘局的人,他们在完成一项国家测绘项目,据说要填补1∶50000的昆仑山地图。测绘队不但配备了三桥驱动的牵引车,还在清一色的帕拉丁越野车上安装了GPS跟踪系统,不管他们到了哪里,测绘总局都会知道他们的行踪。当他们知道我们刚从邦达错返回时都惊叹不已,照他们的说法,没有牵引车的车队是根本不能进入羌塘的。

7月27日,在离三十里营房还有几公里的地方我打开了手机,铺天盖地的短信响个不停,都是姜姐她们发来的三个字“到哪了”……

我们终于和留守在这里的队员会合了。见面后才知道,我们出去了4天,在三十里营房等候的4名队员都快急疯了。马玉山和大边没事可干,把三十里营房所有的店铺都转了几遍;嗜酒如命的马庆则成天坐在小商店的柜台上一边喝酒一边和漂亮的女老板聊天,据说4天把小商店里的啤酒、红酒都喝光了。

由于军事演习的缘故,219国道处于半封闭状态,下行的车辆只有到9点以后方能通行。我心急如焚,急忙赶到卡子和边防军交涉,谎称我们一个队员得了高山肺水肿,生命垂危。解放军看我们的着装和晒得爆皮的黑脸,也没说什么就放行了。

傍晚时分,是昆仑山水势最大的时候,湍急的河水横切公路而过,水深没过了车门。走在前面的哈佛车企图开过去时,不幸进气道进水,在水中突然熄火。眼看洪水就要下来了,我们顾不上脱鞋就跳入了水中,硬是靠马达和人力把车弄了出来。姜姐一气之下,顺手就把她15万元买的崭新的哈佛车10万元许给了宋玉江。

7月28日,我们一行完成了第一阶段探险,在返回于田的路上接到了王县长的电话,当时我就预感到了他要说什么。他问我,这次活动是否到和田地委备过案。这是我最担心也最不愿意面对的事实。我也很能理解王县长的担忧,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了事,谁也担不起责任。但探险活动已经开始,我只能说了好多让他放心的话。一路上我暗暗地祈祷,但愿我们能顺利进入昆仑山,能安安全全地回来。我明白,一旦出事我是担当不起的。

出发前又去看望了普鲁村的孩子们

7月29日是探险队在普鲁村集结的日子,副队长扬戈和探险活动的新闻发言人奇峰也风尘仆仆地从乌鲁木齐赶到了。一大早,10名探险队员,两名支援队员和奇峰共13人,乘4辆吉普车抵达了普鲁村。村民们三五成群地站在街道两旁好奇地看着我们。

探险队要正式出发了,但似乎还有做不完的事。一进村我就让马庆宰羊,再把羊肉炒熟装在瓶子里,让老刘将探险物资打包,我急忙去见村支部书记。

三年前我们在普鲁村助学活动是孩子们最开心的事,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开心,在此次出发之前的送行会上,我介绍了探险地的情况,特意通过投影展示了普鲁村朴实的民风和贫困中的孩子。大家纷纷现场解囊为孩子们捐款。我们用此款购买了60套学习用品和一些文体活动器材。同时,内地网友“梦里花落知多少”汇来了2008元,受她委托我们给普鲁村小学购买一台彩电,还有DVD影碟机和卡通片。

7月底正是暑假,听到“村村通广播”通知的孩子们早早就来到了学校。在校园里举行的助学活动非常热闹,还引来了许多村民观望。队员们望着背着新书包、怀抱新文具的孩子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心中有种说不出的喜悦。

傍晚,村支部书记带话来让我去村委会一趟,原来县公安局打来电话询问我们这次探险的情况。自俄罗斯漂流队在和田河遇险事件后,当地政府对探险活动都十分敏感,生怕出现问题。回来的路上我闷闷不乐,和我同行的老刘看出了我的心思,安慰我说,明天我们进入普鲁河谷后,天王老子也休想阻挡我们的脚步。

晚上我躺在依塔洪家的大炕上,听到卡卡(杨戈的媳妇)给扬戈叨咕,话中之意是她也要和我们一起穿越克里雅。原本忧心忡忡的我当即拒绝了她的加入。这次活动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探险,不是谁想来就能来的,我们大家在一起就是一个团队,队员之间需要磨合,之前也需要体能的准备,随意加入一个人是对团队的不负责,我也没办法向大家交代。

夜里,我躺在炕上翻来覆去不能入睡,期待着天快亮,早点离开普鲁村。

穿越普鲁河谷,毛驴差点掉下山谷

7月30日,天刚蒙蒙亮,我就把大家叫了起来,等打好各自的背包,租用的10头毛驴和许多送行的村民已在依塔洪家门前等候。在村民的帮助下,不一会儿探险队的所有探险物资都结结实实捆在了毛驴身上。

清晨,昆仑山的气候格外凉爽,我们没有举行出发仪式,只是在村民的目送中悄然地离开了普鲁村。那一刻,我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2008年夏季的昆仑山破天荒地连续下了几天的小雨,常年贫瘠荒芜的昆仑大地在雨水的滋润下焕发出勃勃生机。我走在普鲁河谷蜿蜒的牧道上,望着两旁泛绿的山坡心情格外地轻松。我们的支援队员和新闻发言人奇峰一直把我们送到普鲁村以南6公里的阿拉叫依。

阿拉叫依是个古驿站,也有人说是古代屯兵的卡子,它究竟建于什么年代也没有资料考证。当我向依塔洪询问时,他说,从他的爷爷的爷爷的时候就有这个卡子。我们从边上高大的杨树判断,这遗址少说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据《于田志》记载,这个卡子一直沿用到民国时期。

阿拉叫依是新疆通往西藏古驿道的起点,在其附近有一座大木桥,2005年我们探险火山口时它虽已坍塌,但桥体尚存,而今桥已荡然无存,也许被普鲁村民当柴烧了,作为历史见证的大木桥的消失让我深感遗憾。

离开阿拉叫依后,我们和驮队沿着普鲁河谷狭窄的牧道向南行进。常年流淌的普鲁河是克里雅河上游的一条支流,七月底正是河水最大的季节。我们沿着牧道在河谷一侧的山坡上行进,时而爬上高耸的山梁,时而再下到谷底。

行进了20公里后,天色已近黄昏。一处陡峭的河谷挡在了我们面前,浑浊的河水沿着狭窄的河道咆哮而下。我站在谷底,举目仰望,一条依稀可辨的“之”字形牧道一直延伸到高山的顶部,此地海拔已达3500米,眼前的山顶起码还有200米高。我们要连续翻过三个达坂才能绕过这段峡谷。

第一天的负重行军,队员们还没有完全适应,体力消耗都很大,为了补充能量,我让依塔洪从牧羊人那里买了一只羊,晚上给大家煮了羊肉。

7月31日,天蒙蒙亮,老刘就拉开了我的帐篷,心事重重地告诉我两个坏消息:一是昨晚丰盛的晚餐消耗了5罐高山气。按照这个量计算,加上早餐和烧水一天起码要消耗7罐气,我们带的48罐气只能维持7天;二是他从依塔洪那里得知,在吾拉音湖附近没有牧草。这意味着我们的驮队无法翻过克里雅山口。

在严峻的现实面前我采纳了老刘的建议,即刻派依塔洪返回普鲁村取气罐(我们在普鲁村留了24罐气),再租两头毛驴,带50公斤包谷上来。我们和依塔洪约定,在60多公里外的阿什库勒盆地汇合。探险队按原定计划继续沿着河谷向南行进。

太阳还没照到山谷,队伍就出发了。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攀登,我们终于登上了3800米的第三个达坂。俯视普鲁河谷,我们所攀爬的3个达坂直线相距不足一公里。下到普鲁河谷的路异常陡峭,一段段被泥石流冲刷的山坡根本看不到牧道,驮着行囊的毛驴下山更为惊险。一头小毛驴失去了控制,顺着陡峭的乱石坡直往下冲,眼看就要失蹄摔下山谷,在队员们的一片惊呼声中,毛驴终于控制住了脚步。见此情景,队员们都不敢大意,侧着身子,紧握手杖小心翼翼地往谷底挪动。

下午,河谷两侧高耸的山峰遮住了阳光,狭窄的河谷显得阴森森的。我们沿着牧道逆流而上,途中遇到了3个赶着羊群下山的普鲁村民,让我们大为吃惊的是,为首的一个老人竟然打着赤脚。望着刚翻过的碎石遍地的达坂,再看看我们脚下一千多元的徒步鞋,我们在感叹昆仑老人的“铁脚”的同时,也感到内疚:昆仑古道对我们来说是探险,可对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来说就是生活。

河谷越来越窄,河道两侧的高山越来越陡峭,牧道也消失了。我踏着大小不一的卵石,时而河东,时而河西,频繁地在激流中穿行,双脚都冻得失去了知觉。下午6点多钟,河水越来越大,望着湍急的河水,我们只得在河边扎营。

铁人依塔洪在山里奔走两天没合眼

8月1日,是值得纪念的日子,1950年8月1日李狄山率领135名先遣连战士就是沿着这条古道进军西藏。这一天我们迈出的每一步,似乎就在此时跨越时光,与英雄们的脚步相重合,时间再一次显现了它的质感与力量。

清晨,来自高原的山风在阴森狭窄的河谷中肆虐地刮着。队员们站在河边换上了涉水鞋,迈着坚定的步伐向河道走去。在海拔4000米的山上,河水冰冷刺骨,大家刚把脚踏进水里,都被冰得不由自主地喊出声来。在水中长时间行走的队员们似乎忘记了疲劳,忘记了高山缺氧,大家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自己的两条腿上。尽管万般小心,激流下暗藏的石块还是把队员们的腿碰得青一块紫一块。激流、寒冷加上疲劳,使得协调能力较差的姜姐在河道中几度失去了平衡。

探险队穿过狭窄纵深的普鲁河谷,越往上走,河谷渐渐开阔起来,湍急的普鲁河也逐渐变成了小河流水。和依塔洪分手的第二天,也就是8月2日,我们踏上了一条宽阔的路基,这便是通往苏巴什的大道。

同类推荐
  • 西夏陵

    西夏陵

    本书主要介绍了西夏陵的位置与地形,西夏陵建造的起讫时间,西夏陵被谁所毁,陵园陪葬墓,西夏陵的建筑技术,西夏陵出土文物等关于西夏陵的一些内容,
  • 伦敦环城骑行记

    伦敦环城骑行记

    生于英国伦敦的查尔斯·乔治·哈珀(1863—1943)是著名作家及插画家。其足迹遍布英国公路和海岸线,留下多本自制行记。《伦敦环城骑行记》便是其中非常著名的一本。在当时的伦敦,每个周末会有数以千计的伦敦人骑行六十到七十公里,环绕伦敦寻访国道亦或者历史古迹,而作者也正是其中之一。与其他旅行者不同的是,作者在骑行过程中记录下了当时伦敦周边大大小小数十处经典自然和人文景观;自绘精美插图贯穿始终,不仅为本地人,也为外地甚至外国人提供了一本极为优秀的伦敦周边旅行指南。
  • 梅关

    梅关

    《梅关》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畅游哈密

    畅游哈密

    这是一片神秘的绿洲。从远古时的翼龙翱翔,到今天的绿洲文明;从汉唐旗帜的猎猎而动,到如今繁华都市的兴起,都是一道道自然与文化的无声轮回。几千年来,每一场风的刮起,都在空气中溢满着浓郁的香甜,这特有的味道,代表了哈密这片绿洲厚重的积淀,也代表着作为一片绿洲应有的祥和与宁静。循着玄奘大师的坚实脚步从这里走过,站在丝绸古道上,心情自是无法平复。有时,穿越并非仅仅意味着用双脚去行进,而是要用心去体味双眼所触及的一切,或是一个在路边卖瓜的小摊,或是一个被甜瓜蜜瓤凝固住微笑的孩子。
  • 细说北京街巷地名

    细说北京街巷地名

    北京作为元明清三朝的帝都,其街巷地名大都带着浓厚的人文色彩。老城区是一个非常具有特色的建筑群,大街小巷的基本格局奠基于元代,形成于明代,清代虽有变动,但总格局未改变。它们与古都一起经历了历史沧桑,随着朝代的更迭和城市的发展,有的已为历史所淹没,有的不止一次地更名改姓。
热门推荐
  • 花蕊夫人传奇

    花蕊夫人传奇

    一个身逢乱世的传奇女子,从落魄的亡国公主,到寄养在将军府的养女;从央月楼倾国倾城的花魁,到集美貌才华并进的神秘贵妃。她是如何一步步走来,获两任君王为她倾国倾城?她是如何左右才华横溢的少年天子为她放下杀戮,只愿给她简单温暖的爱情;又如何俘获一代枭雄的真心,为她征服天下,跃马天涯!她爱的是谁,辗转君王怀,赢得天下荣华耀眼,是命运的眷顾还是命运无情?后蜀孟昶贵妃花蕊夫人的传奇情事,结合古典情愫和现代励志元素,还原一个美貌才情兼并的奇女子一生。讲述花蕊和后蜀皇帝孟昶、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之间的爱恨情仇。
  • 天使之卵

    天使之卵

    本文已坑,请转至别的坑~55555555
  • 小女非人哉

    小女非人哉

    传说女娲善鼓琴,无论多少轮回,终由这神器古琴开始,这一段姻缘,不知是错是对她风流倜傥,虽容貌算不上国色天香,但好歹也是个小家碧玉她的琴技亦不算出采,一曲却使人肝肠寸断她遇见他是命中注定他美的倾国倾城,回眸众生失色后来,她知道他叫顾琼,他挥袖间可毁六界,却非人非神非魔且看这两人的风流史,上演如何的光采
  • 快递学校之入门

    快递学校之入门

    一次不公平的裁员让他下岗了一场特殊的招聘他成为了快递员一段奇妙而又充满坎坷的道路正在等着他究竟该何去何从,让我们和他一起来经历!!
  • 佛家修道之霸者无敌:冥佛

    佛家修道之霸者无敌:冥佛

    (算不得简介,只是感慨罢了——说明了就失去了紧张、焦急、不安、愤怒、不解、神秘了.....)无法逃离的现实,珍爱的人们已尽化为星光——被妖魔夺去了最为宝贵的东西——被最为信赖的人们出卖离弃——佛道?鬼法?魔鬼?茫茫人海,故人何在??悠悠天地,谁知我心??无事东风,摇摇欲坠——命运左右不了我,诅咒是影响不了我——自古英雄出少年,我心如醉深似海。一入江湖身不己,痴心不改死不休。
  • 绝世三凶

    绝世三凶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将军到此,镇压鬼神。天玄道术,唯我独尊。科技逆天,永镇六道。
  • 民国名媛

    民国名媛

    量子,光速,扭曲的时空,意外的穿越。她是人生闪耀的现代千金,却巧合穿越来到民国时代;他是杀伐决断的军阀少帅,他静如死水的感情世界因她的到来而波涛汹涌。她挟裹现代的繁华造一朵民国的繁花他的一生将吟唱只为伊人......欢迎大家将自己的想法写在书评区
  • 那年花期

    那年花期

    【四只短篇系列】【其实叫花期,但是吧。。有人叫了。就改动了下,但还是叫花期】《花期》每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花开,花谢。花开时,芬芳四溢,花谢后,无人问津。若你我的生命与花相连,你会选择如何生活?她,知晓自己命不久矣。他,无意知晓她与花相连。她,选择躲避一切。他,选择穷追不舍。最后她放下一切,愿在短暂的花期绽放最美的花容,散发出迷人芬芳。他,成了唯一一个花期过后记住那朵花的人。下一个花期,愿我能再遇见如花般美好的你。下一次,我定会为你浇水施肥,护你度过一切。
  • 碟之魅影

    碟之魅影

    就算是如此伟大的战士的逝去,都没有让刘坚强哭,他已经不需要眼泪了,心中没有任何痛苦的感觉,也不需要痛苦,反正自己就是一路走到黑的人,不需要对待真实的时候像个演员一样又哭又闹,没意思的。
  • 只不过是悲伤

    只不过是悲伤

    爱与恨的边缘,他徘徊挣扎,如果说结束是另一个开始,为什么他还穷追不舍?她因为寂寞而错爱?而他却认定了她的一辈子,是上天的作弄还是命运的安排?爱情只是生活的一部分,除了爱情,他的生活就是友情,所谓的兄弟是两肋插刀。?还是利益的合作。?痛苦,让他迷茫,背叛,让他愤怒,最后他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