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41500000007

第7章 手足家书(1)

手足之情是一种血脉亲情,也是一种牵挂思念之情。“谁无兄弟,如手如足”。这些手足家书,其中也包括堂兄弟、表姐妹之间的书信往来。

枕头里的那封来信一藏四十年

伟武、胡清姐:

你们去年到新疆去,在路上走了一个多月,那里天很冷,来信说过不惯,要多注意,不要害病。

你们走了,我们也搬到衡阳和妈妈住在一起。

乡下土改了,选了村长和支书、主任,什么都好,就是缺钱买谷。

你的侄儿已经参军去广东。

没什么多说,希望你们在新疆好好过。

多注意身体。

(我们请乡下老先生写的信)

表妹:周疑梅

1956年2月10日

家书故事

1955年,33岁的胡清作为随军家属,带着5岁的儿子从老家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县(现为常宁市)官岭村来到新疆,与分别5年的丈夫刘伟武团聚。到新疆后,丈夫给老家寄去了一封信报平安,次年,他们收到表妹的这封回信。这是胡清到新疆后收到的第一封来自老家的信,也是其与周疑梅之间唯一的一封家信。

衡阳到西安车票19元

1955年,在湖南常宁县官岭村,胡清带着儿子,照顾公婆,操持里外。当年3月,胡清收到了一封来自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机关的来信。她不认字,请人念完信才知道,丈夫刘伟武在机关工作非常出色,组织上决定让他将胡清接到新疆居住。胡清握着信,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丈夫离家时儿子还没有出生呢。

把家里安顿妥当后,胡清和儿子踏上了来新疆的路。从村里到衡阳市要走一天的山路,她带着儿子,装上红薯片和几个鸡蛋等干粮,天没亮就出发了。到衡阳后,她拿着介绍信买了一张衡阳到西安的火车票。她清楚地记得那张火车票票价是19元钱,因为出门时她带上了丈夫寄来的40多元钱。原以为儿子也要买车票,这样一算就没钱到新疆了,她后来得知小孩不用买票,这才放心。

4天后火车抵达西安,她又上了前往兰州的火车。到达兰州后,由于当时兰新铁路还没有修建,她带着儿子只能乘坐长途大篷车。

胡清离家时,湖南的气温已经转暖,她只穿了件单外衣,可到了兰州后,雪却下得很厚,当地接待处给她和儿子各发了一件棉衣。

长途车在酒泉中转时,一等就是20天,因为当时要凑够一车的人才能发车。胡清在路上走了40多天才到乌鲁木齐。

来疆第二年收到家书

见到妻子,刘伟武特别高兴,自己几年不在家,多亏了妻子。刘伟武原本和同事住一间宿舍,妻子来了后,同事把房子腾出来给他们一家三口住。不久,儿子进了幼儿园,胡清也在一家被服厂上班。

当年5月,刘伟武给湖南老家写了一封报平安的信,同时也把自己的详细地址告诉老家,方便日后联系。

在当时,一封书信通常要走一两个月,在偏僻的农村乡下,时间可能还要更长一些,因为邮递员去村里信箱取信的时间是不定期的。当时寄一封信要8分钱,相当于4个鸡蛋的价格。

直到第二年春天,刘伟武和胡清才收到了老家表妹周疑梅的回信。

信藏枕头里得以保存

周疑梅是胡清姑姑的女儿,两人从小到大,感情很好,刘伟武参军后,住同村的周疑梅经常陪伴胡清。姑姑对胡清也疼爱有加,胡清结婚时戴的戒指,也是姑姑从手上摘下来送给她的。

收到周疑梅的来信,胡清特别高兴,尽管信上不足200字,还是让她激动得好几天没睡好觉。

因为各种原因,胡、周两人后来失去联系。后来胡清从别人那里听说了一些关于周疑梅的事。周疑梅一家搬到衡阳居住,她在一家汽车修配厂当了工人。

当时胡清把信仔细折好,随手放在丈夫一件外衣口袋里,时间一长就忘记了。再后来,她又把这件衣服叠好塞进枕头当枕芯,彻底忘记了里面还有一封家书。文化大革命时期,刘伟武受牵连,一家人被下放到阿克苏,而且数次被抄家。刘伟武把家里所有书信、书籍资料等东西都烧掉了。因为胡清的“粗心”,这封家书藏在枕头里躲过了灾难。

上世纪90年代,胡清无意中发现了这封家书。胡清是一个勤俭的人,自己经常做衣服做鞋垫。一次,为了做鞋垫,她到处找旧衣服,翻了半天从枕头里掏出了那件旧外衣,发现了这封藏在衣服口袋里近40年的家书。

(任春香)

青梅竹马表姐弟,咫尺天涯鸿雁传

玉兰姐:

你好!元月五日收到您寄来的彩色挂历,十九日看到了我熟识的您的字迹,对于您的关心我是感激的。特别是去年暑假第一次(八月十二日)去您家看望,受到您全家热情地接待,除感谢外还有的就是为您和您的家庭而高兴,您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没有给您去信曾受到我父亲的谴责,我默认、接受。我曾经想一纸信又能干什么呢?偿还不了一点情义,暂时让它深深地深深地埋在心里吧!挂在我桌前墙上的彩色挂历给我们房间里增添了生气和美感,看到它,人生话剧的某些剧情又浮现在眼前……

您信中说,“意外地来看我”,我在从这儿出发前就决定一定要看看您,特选定星期日。十三日就回来了,不是意外。六八年左右是在遭难,没有收到过邮件。不是怕牵连而有意沉默。

十多年不见,是打算叙谈叙谈,由于一切都感觉新鲜,又想多听听,却也有收获。俗语“君子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因此在您家待的时间并不短,说话不很多,您别见怪……

既然记挂着为弟,有话直说为好,什么都可以谈起,不知从何说起……您的慎重倒让我有一种不安隐痛。

尊敬的玉兰姐:没有什么好寄给您,寄上照片一张。七五年母亲来看我们,留影纪念。当时小儿子未出世。再谈。

祝全家幸福!

弟元月廿日

家书故事

这封信是被下放到农场的表弟写给周静溪(即信中的玉兰)的。虽然信纸已有些发黄,但毛笔字迹依然清晰,小楷字写得非常漂亮。

由于信封已经丢失,据周静溪老人回忆,这封只注明“元月廿日”的家书应该写在1976年到1978年之间。

从小练得一手好字

1938年2月,周静溪出生于北疆一个小县城的普通家庭。奶奶和表弟的奶奶是感情很好的表姐妹,两家同在一个县城,她和相差不过一岁的远房表弟青梅竹马,一起长大,两人感情很好。

表弟出生官宦世家、书香门第,他的爷爷是一县之长,两个伯伯在其他县城当县长,其父是一名学识渊博的翻译官。

在周静溪当时看来,他们的生活和普通老百姓一样,非常简朴。她清楚地记得,表弟的爷爷每天早饭是白开水泡馍馍,唯一讲究的是他泡两遍。表弟的父亲每天早上到远处挑水回家,给家里菜园、花园浇水。

周静溪对童年时的表弟印象最深的是,她五六岁经常到表弟家玩,在书房高大的古旧书桌前面,只有四五岁的表弟站在小凳上,握着一支大毛笔在书桌上写字,他的爷爷在一旁指导,不时夸赞或训斥几句。

周静溪认为,表弟的字写得漂亮,是家教甚严、勤学苦练的结果。

遇“浩劫”别离十多年

因为周静溪和表弟的父亲工作调动的关系,两家先后搬到乌鲁木齐。周静溪到乌鲁木齐那年正好11岁,从小羡慕表弟能识字的她终于可以上学了。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表弟一家发生了巨大变化,因为他的父亲曾在旧社会做过县长,他的两个伯伯相继都受到了处分,父亲也受到牵连。

周静溪十八九岁初中毕业时,表弟已经从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毕业,考到新疆大学就读,他的父亲第一次提及表姐弟俩的婚事。

周静溪和表弟从小感情就好,随着年龄的增长,爱慕之情已在两人心里滋生。在周静溪眼里,表弟知识广博,仪表堂堂,是个非常优秀的年轻人。多年来两人以普通亲戚身份相处,彼此心照不宣,双方家长暗暗替两人打算。

在1962年前后,表弟的父亲被下放到北疆一个农场,表弟毕业后也主动要求到吉木萨尔红旗农场劳动,当时两人都到了结婚年龄,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家庭出身是个沉重的包袱。周静溪虽然对表弟有好感,但迫于压力而不得不放弃。

1964年,在印刷厂工作的周静溪与同事结了婚,加上当年通信不便,她与表弟一直没有联系,这一别就是十多年。

寄去难得的彩色挂历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周静溪与仍在农场劳动的表弟取得了联系。表弟因为农场地处偏僻,条件艰苦,很多用品根本买不到,她就经常给表弟寄去一些东西。

当时,城市里刚开始出现彩色挂历,但很难买得到,在印刷厂工作的她买到一个八开大小的风景画彩色挂历,给表弟寄了去。见到彩色挂历,表弟非常高兴,把挂历挂在书桌前的墙上。

除了寄当时时髦的东西外,周静溪还给表弟的妻子寄过几次布料,当年3元/米的线呢布料,她扯了两米寄去,而当时她的月工资才40元。

表弟经常要到很远的沙窝子里去打梭梭柴,用畜力车一个来回就需要3天多的时间。民间顺口溜说:“夏天出门,冬天的衣裳;一天出门,3天的口粮”。梭梭很耐烧,所以人们千辛万苦地打梭梭柴。表弟因此被冻伤过,落下了一身的病。

周静溪在乌鲁木齐市的生活条件要好得多,所以也会在经济上给予表弟一定的帮助。

作为回礼,表弟夫妻俩也会托人带回一只鸡及寄来《新华字典》等工具书。

表弟已成为“古板老头”

上世纪80年代初,表弟被调到米泉任教,家庭条件好转,两家人也经常往来。在一次聊天中,两人把埋藏在心里几十年的话说出来,这是两人第一次正面谈论当年的感情,也是一次非常坦然的谈话。

周静溪认为,年少时的感情很朦胧很美,现实生活中两人都找到了好伴侣,有了幸福的家庭,当年的那段岁月只是美好的回忆。两人之间更多的是亲情,是一份难得的手足之情。

周静溪保留下了当年的信,可表弟却把信都烧了,这可能跟他在特殊年代的特殊经历有关。在周静溪眼里,表弟处事小心翼翼,低调谨慎,已经是个“古板老头”了。

(任春香)

离家正是青春时,乡音相隔五十载

哥姐:

你们好!来信给你们全家拜年,祝你们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全家大人小孩身体安康!小妹3月5号收到你们的一封来信,心中万分高兴,我原以为母亲去世以后,你们就再不来信了,可小妹很想写信去问候你们,但小妹文化水平有限,写信感到非常之难,再加上一些家务事,很难提笔,我想你们不会怪小妹吧!

哥姐,关于我们现在农村情况一切都好!分田到户,自己种,自己收。我家四口人种了3亩田,收了以后,把国家任务一还,多余的就保自己的吃,粮食收了以后,妹夫就到村里做临时工,可以保零用钱和两个孩子上学读书。妹夫人品非常老实,我们一切都很好!

哥姐,你妹夫和大孩子今年春节去了县里大哥那里,大哥和大嫂对你们很关心,他们对妹夫提起你们,问你们给我们去信没有,不知你们现在情况怎么样?我们现在都希望你们能够回来玩一次那就好了。县里大哥现在的条件就不用说了,自己盖了高大的楼房。我想你们来信时,是不是同时给县里去过信。他们还经常提起你们。

哥姐,你们来信时,不是说春节不在家吗?不知道你们到底是在哪儿过的春节,你们一家现在情况到底怎样,彪子他们现在工作好吧!孩子会说会玩吧!秀丽在人家家一切都好吧!另外两个小孩还在读书吧!再来信请告知!

只谈到此,下次再谈。祝全家快乐,万事如意!

小华

91.3.28晚

哥姐:

你们好!来信给你们全家拜年,祝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哥姐,在春节期间收到你们寄来的伍拾元钱,我心中感到惭愧,因为我比你们年轻,没有给你新年礼物,所以心中真不知是什么滋味。

哥姐,收到你们寄来的钱后,我一直在等你们的来信,结果等了好几天,还是没有收到信,我又怕你们担心,所以就急着写了回信。

哥姐,你们最近一切情况都好吧!孩子们的一切工作顺利吧!小孩子们的学习、身体都好吧!另外还有小孙子现在会说会玩吧!请来信告知。

哥姐:你们在旧年不是来信说要退休的吗?到底是今年什么时候,我想你们一定要趁这次机会回家玩一次。如果这次不回,往后就更难了,我想你们到了要回的时候,就给我一个准确的信。直接到横店火车站下车,我到车站接你们。

哥姐,关于家中的一切情况都好,两个孩子都在上学念书,身体也很好,不过就是旧年种田遇到干旱、粮食没有收好,那都没有多大关系,今年在新的年里再来吧!

哥姐:我想只谈到此,望今年你们回家再一起谈吧!家中一切都好,望哥姐不用担心。

祝全家:新年快乐

万事如意!

小华妹

1992.2.20

注:信中开头称呼的“哥姐”是指康汉生夫妻俩

家书故事

70岁的康汉生老人离开湖北老家来疆已经近50年了,虽然老人一直想回家乡看一看,但由于各种原因,她始终未能如愿。

老人不识字,她与老家的往来书信屈指可数,这两封信分别是1991年3月和1992年2月由小妹康小华从湖北省黄陂县(现为武汉市黄陂区)寄来的,这是老人特意保存下来的家书,也是收到的最后两封家书。此后,老人与家里人慢慢地失去了联系。当时,康汉生的大儿子小龙(第一封信中的彪子)、二女儿秀丽已经成家,并且都有了自己的孩子,康汉生另有一儿一女在上学。

同类推荐
  • 少女生活百科

    少女生活百科

    本书是针对少女这一特殊人群,全面介绍与少女日常生活相关的知识。本书为少女科学生活、健康成长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 送给孩子的健康心理书

    送给孩子的健康心理书

    从学习、青春期、行为习惯、情绪等方面,向读者介绍各类心理学规律,并且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各种心理修炼的方法,教育孩子要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正确对待生活及学习中的烦恼,化解生活和学习中的痛苦和郁闷,学会协调和家人、同学、朋友的矛盾纠纷,让自己的未来获得终极的幸福和成功。
  • 让孩子玩出灵性

    让孩子玩出灵性

    本书选择不同的典型材料阐述怎样通过游戏提高孩子的智力和交际能力对孩子的教育具有革新的色彩。
  • 智慧教子的八大方法

    智慧教子的八大方法

    本书提出一种以家长思路观念全方位转变为基础,以系统思维、辨证施教的方法为桥梁,以实现“三和谐”为目标,从而实施家庭智慧教育的思路和方法。书中向人们展示了智慧教子的八大方法:共同成长法、环境塑法、相似性思维法、三爱激励法、唤醒童心法、人生管理法、社会教育法,提供了家庭教育的创新理论和实践,具有显著的思想内涵和可操作性。
  • 孩子,老爸陪你玩故事书

    孩子,老爸陪你玩故事书

    爸爸是朋友、是玩伴、是师长,是孩子成长的力量。读故事书是爸爸陪伴孩子成长最方便有效的教育方式,它可以建立父亲与孩子一生的亲密关系。好爸爸杨晓江分享陪儿子丁丁读书的生活点滴,真情奉献给天下爸爸最细腻、实用的教子读书经验,展示最让宝贝开心受益的成长方式,呈现最细腻的父爱和父教。为何要给孩子读故事书?怎样为0-6岁的宝贝选书?如何读书?暖爸萌娃4年酷读时光,快乐阅读5大科学分期,父子共读10大Q&A,聪明宝贝100种私房书单,杨爸爸为你温馨道来。
热门推荐
  • 悲伤如秋,温暖如夏

    悲伤如秋,温暖如夏

    十年的等待终究只是有情换作无情,十年前的情根深种,时间的流逝,依然无法磨灭他对她的爱恋。虽然深知这是一段没有结果的孽缘,但他依然无怨无悔。一个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悲情小说
  • 麦地风云之通天塔

    麦地风云之通天塔

    通天塔,塔通天。通天塔,是通天路。成仙之前,要脱胎换骨。那时,凡人的肌骨、血肉、音容笑貌与七情六欲,都将遗留在通天路上。
  • 故乡的好菇凉

    故乡的好菇凉

    16岁那年,我呆呆地问你,五年后你还会在这里吗?十年后你却在哪里……
  • 极品狂少祸害神话

    极品狂少祸害神话

    【2016火爆仙侠,演绎另类神话】乱入神话世界,亲身“拯救”女鬼,女妖,女神,女仙!重生到梁祝世界,却成为被唾骂千古的炮灰,马文才表示压力很大。最麻烦的,这还是一个乱入的神话世界,有封神,有西游,还有聊斋!这必须得逆天改命,不光要改自己的命运,还有神话人物的命运。织女、邓婵玉、白素贞、聂小倩、苏妲己、还有各种美丽可人的女妖精,我来拯救你们啦!
  • 继承者的专爱:青涩校园

    继承者的专爱:青涩校园

    我亲手为这段回忆蒙上灰,现在,我又把灰拍了,如视珍宝。我发现,有些东西已经改变,而有些东西任然未变……女生:”我的梦想是做一个小富婆包养一个小白脸,啊不,是包养很多个小白脸。“另一女生:”那你还是好好想想怎么样使高富帅眼瞎看上你吧。“男生蹦跶出来:”没错,我就是那个眼瞎的。“女生:“大四那个人为什么要讨好你?”男生:“因为他打不过我。”女生:“呵呵,是吗?”男生:“他打不过我就抱我。”女生:“我可以打你吗?”男生:“那你要先抱我。”第一卷青涩校园。
  • 科学家眼中的可怕未来

    科学家眼中的可怕未来

    未来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这是很多人都十分好奇的问题。在这本书里,科学家为我们预设了诸多不可思议的猜想。比如,科学家预言,50年后人可以从动物身上移植器官,还可长生不老;1000年后,人有可能变成“大怪物”;几百万年后,男人可能消失,而地球也可能走到尽头……这些都可能变成现实吗?我们在预言中找寻答案。预言,有可能是谎言,但也可能会成为现实,就像达芬奇曾在绘画中预言过今天的飞机和坦克一样。预言不是迷信,而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猜想。读懂预言,我们才能够真正了解人类的命运和那个未知的世界。
  • 玄机天衍变

    玄机天衍变

    环宇苍穹,沧海桑田,一念皆变。窥古今,知未来,识生死,掌阴阳。天衍索道,一切皆变。
  • 首席老婆怪嚣张

    首席老婆怪嚣张

    “你玩弄了我的感情,你还敢回来!”他是天降Boss,外表冷漠内心狂热的神秘继承人。“骆寒天,你放开我。”她是昔日的搞怪千金,却背负起父亲的债务抛弃了自己的初恋男友。“万馨,寒天哥不会娶你的。我才是他注定的妻子人选。”她是豪门娇媚千金,像麻糖似的黏着一个不爱她的男人。再次遇见万馨,骆寒天在发泄完心中的怒火之后,学起夜场小王子的把戏,用当初万馨追求他的那种热情来唤醒她脆弱的心。“我就是一棵爬山虎,从今天开始就在你身上扎根、握爪、开垦田地、播种收割,你甩不掉的。”万馨捂着自己的小腹,这一切都已经成为事实。
  • 功德簿

    功德簿

    一个年轻人在他处境很差的时候突然得到功德簿,成为现世间唯一的神,从此开始走向不一样的路。他该怎么走以后的路,请看后续。。。。呵呵,各位大大小弟首次写作,写的不好请各位大大指点,小弟的扣扣是七-六-三-六-四-六-五-三-零
  • 左溪

    左溪

    左溪穿越到不知名朝代重活一次的故事。是和这些古人一样按部就班的生活,还是要活出自己的精彩,这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