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38400000011

第11章 历法、民俗(1)

北京时间是从哪里发出的

“北京时间”是我国的标准时间。每天,收音机里、电视屏幕上向全国提供的就是“北京时间”。但是,你可知道,“北京时间”是从哪里发出来的?

“北京时间”的发布地点不在北京,而是在远离北京的陕西省西安东郊的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我国惟一的“标准时间授时中心”。

1966年3月26日,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召开国务会议,会上正式提出建设我国标准时间授时台的计划。1970年,在渭北高原尧山脚下终于建成了具有时间计算和授时服务功能的、世界一流水平的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蒲城授时中心。1973年增建了短波远洋授时系统,1975~1986年又动工兴建了长波授时台。1986年6月通过国家级技术鉴定,从而使我国在授时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成为世界八大先进授时国之一。

目前,我国原子钟的精确度极高,100万年中误差小于1秒,在国际上名列前茅。

※什么是阴历

阴历又叫“太阴历”,是根据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制定的历法。月相变化的周期是一个朔望月,1朔望月等于29.5306平太阳日(29日12时44分2.8秒)。朔望月长于29天,短于30天。为了使每一个历月尽可能地接近朔望月,因此阴历设大月和小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中包含6个大月,6个小月,全年共354天。但12个朔望月总长是354.3671天。为了使平均历年接近12个朔望月的长度,有的历年在第12个月末增加一天,一年共355天,称为闰年。

月相的变化是人们最容易看到的自然现象,因此,各国的历法都是先有阴历后有阳历。远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代,我国已经创造了阴历历法。阴历年的长短只是历月的整倍数,与回归年无关。月份与四季变化无关,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目前,除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使用阴历外,一般很少采用了。

※什么是农历

农历又称“阴阳历”,我们平常所讲的阴历实际上是指阴阳历。它的特点是既考虑到平均历月等于朔望月,又考虑到平均历年等于回归年,既重视月相盈亏的变化,又照顾寒暑节气。阴阳历的历月和阴历的历月完全一样。平均历月等于29.5天,分大月和小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历年分平年和闰年两种。平年置12个月,共计354天。回归年为365.2422天,两者相差11天左右。为了使平均历年接近回归年,约每隔三年设置一个闰月,这一年就叫闰年,闰年有13个月,共计384或385天。但每隔三年插入一个闰月,平均每年仍比回归年少几天。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早在公元前600年就发现若在19个阴历年中加入7个闰月,就和19个回归年长度几乎相等。这在历法中称为19年7闰法,比古希腊早发现160多年。公元462年,我国天文学家祖冲之在对天体运行经过多次实测和精密计算的基础上,确定了岁差的具体数值,并第一次应用岁差来改革中国的历法,创制了“大明历”。祖冲之测得的回归年长度是365.24281481天,与回归年的实际长度只差50秒钟。他把19年7闰改为391年144闰,这就使得以回归年长度为依据的历年长度,同季节变化的周期更好地一致起来了。

※什么是阳历

阳历又叫“太阳历”,以回归年作为历法的基础,即根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运动所形成的四季变化周期而编制的历法。由于回归年的长度等于365.2422平太阳日(365日5时48分45.6秒),它不是整日数。因此,阳历取365天为通常的一年,即平年。

为了消除它和实际回归年的差距,阳历用置闰的办法在400年里增加97天。这样,在400年里,每年的平均长度为365.2425天,与实际长度相差极小,要经过3000余年才差一天。置闰的方法是公历年份能被4除尽的为闰年,这一年增加一天成为366天。增加的一天放在2月底,即平年的2月为28天,闰年的2月就有29天。

※十二个月月令

正月里是新春,立春雨水紧相跟。二月里龙头抬,惊蛰春风就到来。三月里布谷叫,清明谷雨春播到。四月里有十八,立夏小满种庄稼。五月里五端阳,间苗锄草忙插秧。六月里暑三伏,天长夜短日头毒。七月里立了秋,处暑割麻是时候。八月里月中秋,白露秋分庄稼熟。九月里九重阳,寒露霜降天变凉。十月里立了冬,小雪插河江也封。冬子月冷如冰,科技夜校学郁浓。腊月里小大寒,过了元旦过大年。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春雨惊春”指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谷天”指清明、谷雨。“夏满芒夏”指立夏、小满、芒种、夏至;“暑相连”即小暑和大暑。“秋处露秋”指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霜降”即寒露、霜降。“冬雪雪冬”指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大寒”即小寒、大寒。

※生肖与时辰

生肖的制订与十二时辰有关。古人对一昼夜产生了等分的时辰概念之后,便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等于现代的两小时,与时辰有关的动物就成了生肖属相。

子(鼠),深夜十一时至一时,此时老鼠最活跃。

丑(牛),凌晨一至三时,耕牛将出早工。

寅(虎),凌晨三至五时,虎时常在此时出没伤人。

卯(兔),清晨五至七时,此时尚属“旭日”、“晓月”,而依我国传说,月中有兔。辰(龙),上午七至九时,按传说,是群龙行之时。巳(蛇),上午九至十一时,蛇出洞之时。

午(马),中午十一时至下午一时,按旧传统说法马为阴类,此时阳光到顶,阴气始生。

未(羊),午后一至三时,相传羊此时所食之草再生力最强。申(猴),下午三至五时,天气将晚,猿猴啼叫。酉(鸡),黄昏五至七时,月出之时,所谓“金鸡”。戌(狗),晚上七至九时,狗开始守夜。亥(猪),晚上九至十一时,天地混沌不清,猪贪睡。

※四季开花有时间

一月,腊梅傲霜斗雪;二月,梅花怒放争春;三月,迎春报告春天的信息;四月,花王牡丹争放奇葩;五月,芍药花千枝吐蕊;六月,紫丁香万花争馨;七月,野白鹤遍布原野;八月,凤仙花争芳吐艳;九月,桂花香飘千里;十月,芙蓉花千姿百态;十一月,菊花尽放,秋风过处满地金;十二月,象牙红花俏点枝头。

※一天到底有多长

现在一天是二十四小时,然而过去的一天只有十几小时甚至几小时,将来的一天会长达三十多小时甚至更长。

这一结论是天文学家根据地球自转速度在缓慢减速这一规律推断出来的。后来,古生物学家根据珊瑚外壳上的“年轮”,证实了这一推断的正确性。根据这一规律推知:在地球形成之初,一天约为四小时;三十亿年前,一天约为十至十一小时;十三亿年前,一天只有十八小时左右;五亿年前,一天约有二十一小时;二亿年前,一天是二十三小时;六千万年前,一天约为二十三点七小时;而现在,一天是二十四小时。

如果地球自转仍然均匀减速,那么,二亿年以后,一天将会有二十五个小时,十亿年以后,一天就会有三十多个小时;在更加遥远的将来,一天的时间会变得更长,到那时,真可谓是“度日如年”了!

※一刹那有多久

读书看报时,常见到“刹那”、“瞬间”、“弹指”、“须臾”等字眼,这些都是表示非常短暂的时间概念。它们到底有多长时间?之间是否有差别?

我们可从古代的梵典中找到明确的答案,在《僧只律》中即有这样的记载:“一刹那者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据此,可推算出具体时间来。一昼夜有八万六千四百秒,那么,一“须臾”等于二千八百八十秒(四十八分钟);一“弹指”为七点二秒;一“瞬间”为零点三六秒;一“刹那”却只有零点零一八秒。

※时刻更鼓点

时、刻、更、鼓、点,都是我国古代计时单位。

时:即时辰。古代一昼夜分为12时辰:子时,从夜间11点起算,到凌晨1点。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依次类推。

刻:古代用漏壶计时,一昼夜共100刻,一刻合现在14分24秒,因此“顷刻”指很短的时间。

更:古人将一夜分为五更,从晚上7点开始起更,一更约两小时,三更就是半夜11点至1点。

鼓:古代夜间击鼓报更,所以用鼓作为更的代称。四鼓相当于一时至三时。

点:古人一更又分五点,一点合现在24分钟。三更四点,就是半夜12时36分。

※元宵节的由来二说

由来一:

农历正月十五吃元宵,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习惯。“元宵”二字的出典,据有关资料记载,是隋炀帝为了粉饰太平,于公元610年的正月十五这一天,在洛阳端门以外、建国门以内,搭起高台“歌舞升平”,从这天晚上开始大张灯火,同时开展奇术异能,歌舞百戏活动。并定这一天为“上元”,娱乐活动在夜间进行。“宵”即夜晚之意,所以元宵二字就相约共用了。这一天,人们还以汤圆为宵夜食品。因此,汤圆亦称“元宵”,并沿袭至今。

至唐玄宗时期,有“韩国夫人置百枝灯树,高几十尺,坚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夺月色也”。而后,每逢正月十五的晚上,各地举办灯会就由此而来。历代灯会之热闹,有唐伯虎诗为证:“有灯无月不误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春女,沸池笙歌赛社神。不展芳樽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由来二:

“元宵节”,又叫“上元节”、“灯节”。“上元节”的由来,《岁时杂记》记载说,这是沿袭道教的陈圿,道教把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但在道教产生之前,正月十五为“下元节”。但在道教产生之前,正月十五就是一个传统节日了。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汉文帝(公元前180~前140年)在周勃戡平“诸吕之乱”以后上台。戡平之日是正月十五。每逢这天夜晚,汉文帝都要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夜”在古语中又叫“宵”,于是,汉文帝就把正月十五这一天定为元宵节。不过,当时还没有放灯的习俗。到了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蔡愔从印度求得了佛法,汉明帝为了提倡佛教,敕令在元宵节点灯,以表示对佛教的尊敬。这是元宵节放灯的起源。汉代司马迁在建议汉武帝修改历法,创建《太初历》时,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元宵节吃元宵这一风俗是从宋代开始的。起初叫“糖圆子”、“浮圆子”,后改称为“元宵”。元宵节吃元宵,意在祝一家团圆和睦,并借以表达在新的一年中康乐幸福的心愿。

※“星期”和“礼拜”

有不少人习惯于把星期称礼拜。可是你知道它们各自的来历吗?

一星期为七天的记日法来自古罗马,它是根据月相变化而定的。从朔日到上弦、望、下弦,正好是七天。

我国和古埃及最早用的是十天记日法。公元四世纪,七天记日法传入我国,它和日、月及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对应起来,被称为“星期”。日本的星期,到现在还保留着七星对应,就是从我国传去的。

至于礼拜,最初只是一种宗教仪式。基督教把星期日定为“礼拜日”,一星期就相应称为一个“礼拜”。这种称呼,是随着近代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传入我国的,这是传教士留下的“遗迹”。

※“端午”始源四说

关于端午的始源,人们熟悉的说法有三种:第一种较为久远的,是认为这节日起源于纪念屈原。其所依据的最早资料,一是萧梁时吴均《续齐谐记》所记的粽子起源的故事,一是南朝梁时宗懔《荆楚岁时记》提供的竞渡起源之一说。第二种看法,认为端午是龙的节日。第三种看法,认为端午起源于恶日。

刘德谦撰文介绍的端午原始,不同于上述三种,认为有文字可考的端午始源应该是夏至。因此端午的风俗,就大多源自夏至的风俗,也曾有过如夏至祭祀等的活动。文章引了古籍中涉及端午的一些著述为证。如司马彪在《后汉书·礼仪志》中认为,汉代五月五日的风俗是来自夏、商、周时期有夏至节。唐代韩鄂的《岁华纪丽》开宗明义对端午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夏。”只有在夏至,太阳才可能完全合于正阳的位置。端午又叫天中节的原因也在于此。文章说,关于端午始源的各家说法,无论屈原说,龙节说,还是恶日说,最多只能勉强解释其中习俗的少数几个;但如注意到了端午原是夏至这一前人已有的见解,很多节日风俗的由来也就迎刃而解了。也正因为解释了端午节为什么又叫天中节、为什么是一个“日叶正阳”的节令,那么它的“端阳”这一名称也就不难解释了;也许端午的其他名称(包括端午这一名称在内)还能因此摆脱过去那种牵强附会的桎梏,得到一个新的说明。

同类推荐
  • 世界自然奇观

    世界自然奇观

    在人类赖以生存的这个地球上,自然界亿万年的沧海桑田造就了无数令人震撼的自然奇观。北极的岛屿、南极的火山、赤道的雨林……它们在大自然浩瀚无际的舞台上演绎着地球不老的传奇。为了使广大青少年朋友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本书采撷了世界上74处各具风采的奇美胜景结集成书,展示了最能体现大自然造化神工的地质地貌奇观。
  • 数学教学的趣味故事设计

    数学教学的趣味故事设计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且非常抽象的学科,要让数学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采取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在每一节课中都能感受学习的乐趣、收获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与热情。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愉快轻松地接受数学知识,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开阔眼界的历史故事

    开阔眼界的历史故事

    五千年的沧桑,五千年的文明,中华大地从荒芜走向繁华,从野蛮走向文明,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在这里凝结成一个个智慧与愚昧、生与死、盛与衰的故事。让我们静静地向你诉说吧。
  • 日新月异的信息科学(科普知识大博览)

    日新月异的信息科学(科普知识大博览)

    要想成为一个有科学头脑的现代人,就要对你在这个世界上所见到的事物都问个“为什么”!科学的发展往往就始于那么一点点小小的好奇心。本丛书带你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通过这次旅行,你将了解这些伟大的发明、发现的诞生过程,以及这些辉煌成果背后科学家刻苦钻研的惊心时刻。
  • 走进科学丛书:造福人类的大科学家

    走进科学丛书:造福人类的大科学家

    本书包括病菌的克星科赫、星系天文学之父哈勃、巴斯德与病菌作战、研究昆虫的法布尔、千年绝症的掘墓人瓦克斯曼、生物化学界的奇女霍奇金夫人以及从笨孩子到名数学家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医品萌妻

    医品萌妻

    埠唐江家二房庶女江仇妤,与太子订婚后又遭退婚,未来的太子侧妃一下沦为人们饭后闲聊的笑柄。嫡母陷害,亲娘维护,却被嫡母以大不敬为由活活打死。女主痛不欲生万念俱灰之下选择上吊自杀。好在丫鬟及时发现救下。一朝穿越醒来她已非原来的她。她是Z国国药局教授,一手银针用的是出神入化尽得祖师真传,却因为日日埋头于发明研究而忽略自身,六十岁高龄了还未结婚,一次外出参加药材拍卖,以五千万高价购得一支灵芝草,只因为她闻一口灵芝香,没想到居然穿越了,六十岁变十四岁!看伪萝莉如何在这风起云涌的埠唐盛京站稳脚跟,成为盛京首富,顺便再捞个帅锅暖床。本文不虐,女主大开金手指,前方高能,请注意!
  • 复仇公主的爱恋复仇计划

    复仇公主的爱恋复仇计划

    她,被妹妹陷害而被赶出家门,她,因妹妹嫉妒而被赶出家门,她,因爸爸有了小三而被赶出家门。九年后,她们又回来了,没错,她们来复仇了,可是复仇途中,遇到了他们,她们和他们试过,可又因为一场陷害,而分开了,他们知道了真相,去道歉,可她们不答应,她们不喜欢背叛,可还是忍不住和他们复合,她们会复仇成功吗?
  • 统御九霄

    统御九霄

    蛮荒世界,种族众多,宗派林立,更有不朽的皇朝统御一方。不过任你风华绝代,冠绝天下,百年后依旧是红粉骷髅。任你为一代人皇,坐拥亿万里山河,到头来也是黄土一捧,散尽天地。不朽的愿望永存与世人的心中,直到古老的修行之法焕发出了光辉。强大的武者,弹指间天翻地覆,挥手间斗转星移,用绝对的实力将遥远的梦想变的触手可及。一位少年,手持古老的修行之法,自乱世中崛起,在浩大的天地间留下属于自己的传说。
  • 捉怨

    捉怨

    一些从老人身上听来的故事,别太考究这部作品。
  • 醉楼兰

    醉楼兰

    看了就知道了,我是雪印,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我。谢谢
  • 纯情恶魔:易少,吻上瘾

    纯情恶魔:易少,吻上瘾

    【1V1】【女强男强】【非女尊】原本,易期漠来A市就是想抱个温柔贤惠的小妹子回家好好过日子,谁知订婚对象却颠倒了易期漠的世界观。温柔?体贴?淑女?大家闺秀?“放你娘的螺旋屁!”宁知晚言。被扑倒?被强吻?被强抱?被强行交往?没错,宁知晚都做了。家里娇夫太稚嫩,老婆大人夜夜求!易期漠悲,跑走?跑不掉,拒婚?舍不得,撕逼?娃咋办——“易美人,过来给我抱抱”“咱们睡觉吧易美人”“易美人小声喘娃在隔壁屋呢”“唔易美人别哭,老婆给床咚给抱抱”“易美人昨晚好棒的!”且看腹黑小姐如何推倒纯情恶魔,且看女孩撩夫九九八十一计,且看强势少爷变小白兔养成记!男女主身心干净
  • 铁崖古乐府

    铁崖古乐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等我五分钟

    等我五分钟

    短篇小说《等我五分钟》通过一场车祸的故事创作,想揭示“在时间这个无所不在的上帝面前,人类的渺小和无奈”这一主题。“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重生归途

    重生归途

    旅居英国的何代坤在15岁生日的当天收到国内父亲寄来的“生日礼物”——三本厚厚的古董硬面抄,并警告自己马上离开家以躲避突如其来的家族风暴。随之而来的重重危险笼罩在何代坤的周围,他从硬面抄中得知了锦都沈家自1939年起直至今日的系列波澜,并被告知自己则是这一系列波澜最终围绕的目标。他带着疑问和自保的目的,层层剥丝抽茧;带着“重振沈氏”的希望,走向最后的争斗和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