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公司刚计划买车那会儿,我们激动得不行,天天盼着接新车。当时的皇冠可不是谁想开就能开的,要看技术、看效益。我到公司没一年就分到一辆,激动得我一个多月没睡好。”1985年开始跑车,至今仍在出租车行业工作的徐江力是新疆旅游出租汽车集团公司稽查大队大队长,回忆起那段历史,52岁的他仍满脸兴奋。
徐江力记得,当时一辆车连同办好牌照手续也就3万多元。虽说不是很贵,可那时相当稀罕。“交警见我们那可是相当热情,谁有个红白喜事都想用我们的车,烟酒买好等着给我们送。”
“那时候,天冷了,我都舍不得关车窗,生怕别人看不清我的脸。”徐江力说。
当时,出租车一起步就是10元钱,而普通市民一个月工资才几十元钱,坐出租车还是相当奢侈的事。客户主要是一些机关、企业人员以及生意人。“我们的工资要比其它行业高好多。记得那会儿我家最先买了彩电、冰箱,一到晚上,老少邻居都轮着来我家看电视。”徐江力回忆说,那时候,出租车司机在新兴行业中成为有钱、有身份的代名词。
个体户“包车”盛行一时
1990年前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不少人夹起包开始做生意,也就是从那时起,出租车行业迎来了大发展,“包车”成为先富起来的人显示身份、炫耀财富的方式。徐江力说,为了赢得别人的信任而揽来生意,好多“老板”和公司都长期包用出租车,包一天车200元或300元。
因为客源不断扩张,的哥收入高,旅游出租车公司成了很吃香的单位,进旅游出租车公司开车都要走关系才行。与此同时,出租车数量也开始增加,几年时间内,乌鲁木齐市出租汽车公司的营运出租汽车就发展到1000余辆,而全市又新成立了4家出租汽车车队。
出租车生意进入繁盛期,“最多的时候一天能赚八九百元。记得1991年,我一人就跑了11万元。”徐江力回忆说。
徐江力介绍说,最早出租车除了包车外,对一些散客收费7~10元,主要是以路程长短来判定价格。后来出租车安装了计价器,起步价还是在6元、8元、10元间不断变化,很快,计价器的使用就夭折了,议价又成为当时主要的计价方式。
在出租车行业不断发展的同时,行业也在逐步规范。1980年末,“乌鲁木齐市城市客运统一管理办公室”应运而生,监管出租行业的服务质量及接受乘客投诉。
1986年和1988年,阿克苏、哈密等城市先后出现了个体出租汽车工商户,并且发展势头迅猛。
到了1990年,行业更加规范,乌鲁木齐市城市客运统一管理办公室实行独立办公。昌吉、石河子、伊宁、库尔勒、喀什、阿克苏、哈密、吐鲁番、奎屯、和田、博乐、阿图什、阿勒泰等城市也先后成立了城市客运交通管理处(办),对城市出租汽车行业实行统一管理,出租汽车协会也相继成立。
寻常百姓开始“打的”
进入上世纪90年代,私人“打的”时髦起来,出租车开始被市民广泛接受。1992年前后,出租车正式使用计价器,也就是从那时起,普通老百姓开始乘得起出租车了。那时年轻人在谈恋爱时,男士为了显示绅士风度,偶尔阔绰地打一回车,也可以让姑娘欣喜好多天,“打的”一度成为姑娘衡量小伙子有钱没钱、大不大方的标准,徐江力就留存着“女孩坐在车上兴奋地东张西望、男孩一言不发盯着计价器看”的记忆。
“上世纪90年代,不少单位开始购进新车,出租车行业在机关单位渐渐失宠,百姓成了出租车的主要客户。为了更好地发展,出租车开始实行对外包车,早晚班24小时不间断地为市民提供服务。也就是从那时起,出租车司机的地位发生转变,逐渐由最牛的人转变为靠此谋生的人。”徐江力说。
为了规范行业发展,出租车开始实行总量控制,须获得出租车营运证才能运营。最早时,办理一张营运证还不足1元钱,后来,营运证渐渐变得金贵。乌鲁木齐市客运统管办曾通过竞拍方式向外发放营运证,8万元、15万元的竞拍价逐步提高着营运证的身价。到了现在,一个营运证更是涨到了40万元左右。
目前,首府出租车共有7146辆(含699辆区域车),而近期内政府部门并没有增加出租车总量的计划,这种供不应求的局面也使得出租车营运证更为吃香。与此同时,出租车的车型车况也发生着巨变。从上世纪80年代使用单位淘汰的旧车、报废车到标志、皇冠、夏利、桑塔纳、富康,五花八门的车型各领了几年风骚。
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夏利曾以小而实惠的特点占据出租车市场,堪称“夏利时代”。根据规定,出租车使用6~8年后就要退出市场。1999年-2001年,首府迎来出租车更新的首个高峰期,这3年内共更新5560辆出租车,占当时出租车总数的87%以上,更新车辆主要以桑塔纳、捷达、富康、奇瑞轿车为主。
2007年6月,首府最后一辆夏利出租车“光荣退休”。目前,乌鲁木齐市的7146辆出租车中,车型以桑塔纳、捷达、富康、奇瑞为主,其中桑塔纳3680辆、捷达1858辆、富康车486辆。
(朱晓娟)
流行语
名片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名片在国内还是稀罕物,改革开放给名片提供了舞台。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随着人际交往(尤其是经济领域)日益频繁,名片开始成为最时髦的小纸片,不仅说明持有者的身份,还说明持有者“有身份”。
随之而来的是名片泛滥,甚至成为“明骗”。名片掏出来,不是总经理就是总裁。于是就有了黄宏、侯耀文在春晚上表演的经典讽刺小品《打扑克》。
旧闻新看
《外籍厂长清洗部件做示范》
我国第一位外籍厂长、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专家格里希任满归国前夕,在武汉柴油机厂厂长办公室里,向记者诉说他告别武汉时的心境。
“如今,我追求的目标有一部分是实现了。但严格说来,目标还远未实现。”格里希建议我们跟他一起到车间去看看。
格里希手拿电筒、磁笔细心地检查着正在组装的每一个关键部件的质量,突然,车间里传出他严厉的“NO,NO”声,原来有不合格的部件混上了装配线,而当事人认为过去偶尔也遇到过这样的部件,没发现影响质量。
“没发现,不等于没影响,产品要走出中国,没这点严格精神不行。”他和工人一起把不合格的部件搬下装配线。
在另一个车间里,他发现有些部件清洗不干净,亲自示范要值班的女工再清洗一遍,一遍不成又洗二遍,直到合格才罢手。下班的时候,他问这位女工“有没有孩子?”回答:“有!”“我相信您会把您的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可为什么对自己的产品就不愿打扮得漂亮点呢?!”
——-摘自《人民日报》1986年11月28日第2版
原标题:《第一位外籍厂长的喜与愁》
大事记
1983年
1984年
1月
邓小平第一次南巡,回京后发表讲话,肯定了深圳的发展,并提出可以再多开放几个港口城市。同年3月26日-4月6日,中央讨论后决定进一步开放由北至南14个沿海城市。
2月22日
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就台湾、香港、澳门的统一问题提出“一国两制”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