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樵夫还同往常一样扛着斧头上山去砍柴,突然前面树下有明晃晃的光刺痛了他的眼睛。他忙跑过去查看,这一看不得了,原来是一个金罗汉!他欢喜异常,急忙挖了出来,就这样因为一个金罗汉,他瞬间就成了一个有钱人。有钱之后他赶紧买房置办产业,还办酒席豪爽地宴请十里八乡的宾朋前来庆祝。他那些所谓的亲朋好友以前都嫌他穷躲得远远的,如今却都一下子冒了出来,一边用甜言蜜语恭维他,一边厚颜无耻地巴结他,这感觉让他受用。
按照常理来说,从一个三餐不济的生活状态变成现在尝到了荣华富贵是什么滋味,樵夫应该感到十分满足。不过这个樵夫只是开心了几天而已,然后就开始闷闷不乐、茶饭不思、坐卧不安起来。妻子看他这个样子很疑惑,以前穷时也不见他有丝毫的苦恼,怎么现在反倒不快乐了呢?于是她忍不住就上前说道:“夫君,我现在真是搞不懂你了。以前缺衣少食,你若发愁我还可以理解,可是现在我们的日子这样好,衣食无忧,人们又这样尊敬你,你还愁什么啊?你如果是怕钱被贼偷走,放心好了,就算是被偷,一时半会儿也是偷不光的。”樵夫听完妻子的话愈加得不耐烦起来,气鼓鼓地对她说:“你一个妇道人家什么也不懂就不要胡说。我不是怕贼来偷我的钱,我是在想,十八罗汉我找到一个就已经这样富有了,那要是找到另外十七个,我岂不是富甲天下了。可关键是我根本就不知道那十七个金罗汉在哪里,一日找不到它们,我一日不安心。”说完便又无精打采地瘫软在了床上。妻子也没有什么办法劝导他了。后来没过多久,这个樵夫就因为终日的愁眉不展而生病了,最后一命呜呼。
如果樵夫不贪婪,而是很容易满足,那么他应该早就感觉到幸福了,而不是像故事的结局那样,既没感觉到幸福,反而郁郁而终。所以世人一定要清醒,我们是要征服贪欲做自己的主宰,还是被贪欲征服做金钱的奴隶,如果人们能够始终保持清醒,知道金钱只是一种工具而已,它买不来自己需要的幸福感,那还会有人被它迷花了眼,致使贪欲之心日渐膨胀无法满足吗?
不要再选择贪得无厌之路了,生命本来就短暂,而在这短暂的生命里不能够好好地享受生活,反而整日只是为了那虚无的东西算计痛苦,岂不是愚者所为?其实做人最应懂得满足,懂得惜福,只有那样,你才能看见自己手中所拥有的无限。
淡泊明志心自远
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中有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是一种禅定之心,反映了一种心无杂念,凝神安适,不局限于眼前得失的长远而宽阔的人生思想境界。是人塑造高尚情操与实现远大理想的一个根本。
“淡泊”其实就是放弃,放弃那些让自己陷入迷失的虚幻,放弃那些令自己痛苦的执著,进入一种忘我之境,而后看山山青,看水水秀。
很久以前,有一僧一道相约着要比试彼此道行的高低。选择了一个合适的日子后,比试正式开始了,僧与道选择了合适的时机各自入定后就开始寻找彼此的心所隐藏之处。奇怪的是无论僧人将自己的心安放在何处,比如花蕊之中或者树梢之上、高山之巅还是深海之涯,都会第一时间就被道士的心发现,然后追踪而至。僧人有些疑惑,难道是自己的道行不够吗?还是因为……他忽然开悟到,也许自己的心轻易就被寻到,是因为自己的心有所执著所致吧。于是就在那一刹那,他开始想象,自己也不知道那心藏于何处了。不久他就进入到了一种无我之境,完全处于一种忘我的状态中,结果自然是道士无论怎样寻找,也寻不到僧人的心了。
放下得失之心,就到达了超然忘我之境,于忘我之境便不会再在舍与得、悲与欢之间苦苦纠缠,从而也就不会陷入欲求的痛苦之中。
常言“淡泊以明志,宁静方致远”。只有具备了一颗感受宁静生活的心,众生才能从容地面对生活的真。某一天,释尊禅师静静地坐在一片树林中禅修,正午的太阳明晃晃的,太阳光穿越了枝叶之间的空隙,在地上撒下了斑驳的影子。释尊禅师虽然闭着眼睛,可还是可以感觉到阳光在眼皮上晃动着舞蹈。周围的环境静谧极了,可以听见微风轻轻地抚摸树梢的悦耳的声音。此时此刻时间仿佛已经静止了。
突然,一阵嘈杂之音打破了林中的宁静,那声音自林中深处传来,离释尊禅师所在之地越来越近。释尊禅师听到那原来是一对男女在争执的声音。过了一会儿,声音渐渐地低了下去,然后突然由林中慌慌张张地跑出来一个女子,也许是她跑得过于专注,竟完全没有发现释尊禅师的存在。女子刚跑过去不久,一个异常暴怒的男人就追了过来,他看见释尊禅师坐在那里,就走到释尊禅师的面前气呼呼地问道:“喂,大和尚,你刚刚有没有看见一个女人从这里经过?”释尊禅师抬起头看着那男人,枝叶间透下来的阳光被男人隔绝在了身后,因此男人就完全处在了阴影之中。释尊禅师问道:“这位施主,请问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吗?我看你眉头紧锁,目露怒火,你是在生气吗?”男人咬牙切齿地说:“大和尚你说对了,我正是在生气,刚才那个女人偷了我辛苦赚来的钱,这怎么可以,我一定要找到她,绝不轻饶她。”释尊禅师面容安详地看着那男人继续问道:“施主,你说是找寻那已然逃走的女人重要,还是找寻丢失的自己重要呢?”说完便微微笑地看着那男子,等着他回答。那男子听了释尊禅师的问题后竟然愣住了,他压根没想到释尊禅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于是只能直愣愣地站在那里。“找寻逃走的女人与找寻自己,究竟哪一个更重要呢?”释尊禅师淡然自若地继续追问。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刚刚还是凶神恶煞一般的男子,此刻却已然平静下来,非但如此,眼波之中还溢满喜悦之色。他在释尊禅师的问题点化下已然彻悟了!
追逐物欲就是自我心性迷失的开始,因此有时候找回自己的本性比追回钱袋更重要。
何为淡泊明志?古人常言,那些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会放弃一切功利之心,而选择宁淡的生活,因为他们知道若是不能坚守清心寡欲的心,就不能够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没有安定清静的生活也就无法为实现远大的抱负和理想而刻苦用功。所谓的“淡泊”就是一种远离纵欲放荡,拒绝消极怠慢的人生态度,它是一种陶冶性情使节操高尚的生活方式。
岸在脚下
在佛偈语中,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人生就是无边苦海,众生若是放不下爱恨情仇的执著纠缠,就会在苦海中无尽地翻波挣扎。因此要想脱离苦海就在你的一念之间,放下执著,只要你去想岸就在你面前,根本不必回头。
据记载,后来在抚州石巩寺出家的慧藏禅师,在出家之前是个喜好杀生的猎人,俗名石巩。因为需要射杀其他生灵的生命来维持自己的生活,这刚好与佛家的不可杀生相违背,因此未出家前他很讨厌见到和尚。有一天,他又早早地出去打猎,正在他奋力地追赶一只猎物时,却被马祖道一禅师给阻拦了下来。猎物就趁机逃生了。石巩本来就讨厌和尚,此时这和尚又来阻挠自己打猎,害得好好的猎物跑掉,自己的一顿美餐也泡汤了,石巩越想越气,干脆就挽起了袖子,抡圆了胳膊要与马祖打架。
马祖见石巩气急败坏的样子就问他:“施主,借问你是什么人呢?”
石巩吹胡子瞪眼道:“大和尚,听好了,我可是靠打猎为生的猎人,刚才你放走了我的午餐,你可要赔偿我才行,要不然与你没完。”
看着无理取闹的石巩,马祖也不气恼继续追问:“既然是猎人,那你会射箭吗?”
石巩上下打量了一番马祖,疑问他为什么这么问,不过还是很不屑地回答道:“当然了,打猎的人能不会射箭吗?大和尚你这问题问了等同于白问啊。”
马祖不在意继而问道:“那施主你一箭可以射几个呢?”
石巩越来越疑惑,刚刚还气鼓鼓的,此时已经完全安静下来,只是静静地回答马祖的提问,于是说道:“一箭射一个啊。”
马祖听后摇头笑道:“看来施主你是不懂射法的。”
石巩立刻不服气地说:“什么?我不懂射法,那么你就懂得了?”
马祖说道:“那是当然,贫僧自然是懂得射法的。”
石巩听后有点吃惊,于是追问道:“大和尚,你该不会是吹牛吧,我问你,你一箭又能射几个呢?”
马祖伸出一根手指说:“贫僧可比施主要强得多,贫僧的一箭可以射一群。”
石巩听后一惊,且不说面前的是个和尚,就算是个平常人也太过残忍了,于是他叫道:“喂,大和尚,畜生也是生命啊?真想不到你一个出家人竟然如此心狠手辣,你怎么下的了手去射杀一群呢?”马祖听闻后知道这猎人虽是以杀生为本的,但还算杀取有道,不曾失去本心。于是便语含些许讥讽地问道:“哦,这位施主,看来你也是懂得一箭一群的真义的,既然你知道畜生也是生命,为什么你不去自射呢?”
石巩气势越发的低了下来,支吾着说:“我明白和尚那一箭一群的意思,可真要让我自射,我还真不知该如何下手!”
马祖听了之后,知道石巩已经有所开悟,于是高兴地说:“施主你那自出世以来就存在的无名烦恼在今日可算是断除干净了。”石巩顿觉天地开明,于是他马上扔掉手中的弓箭,转而拜马祖为师出家修行去了。
事情就是这样简单,只要你在一转念之间洞悉了佛法的真谛,那么岸自然就会出现在你的脚下,根本都无须回头。
《红楼梦》中曾有一段著名的《好了歌》唱道: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歌词中生动地再现了深陷苦海的众生挣扎的模样,因为不能够冲脱欲望的枷锁,所以自始至终都不会看见岸在何方。其实岸一直都在世人的脚下,只是被自身欲望的苦海淹没了,只要能够彻悟,除去欲望的根源,那么岸自然会呈现。
常怀赤子心
赤子就是刚出生的小婴儿,这是老子在《道德经》中最开始使用的比喻,《道德经》中曾言:“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这段虽然是在描述婴儿之状,其实正是在比喻那些道德修养深厚之人,他们如同具备着婴儿的心一般,依然满怀希望、满怀纯真,不被外界的泥沼所玷污。
在生活中,随着时日的增长,人一般都很难保持着幼年时那种纯真的心境。幼年时的冲劲、理想、希望与抱负完全被时间磨砺,其实社会与环境只是外因而已,真正令自己的赤子之心改变的还是自己面对外因时所作的选择。保有一颗赤子之心吧,只有这样才会令我们回归到性本善的萌芽状态中去。
赤子之心在中国古代思想中被称作“初心”。保持一颗“初心不被外界环境污染”,就是保持了光明磊落的本性,恒定了自身坦白纯洁的行为特质。
世人常会疑问人为何会变得苍老?除了时间磨砺了外表的青春之外,更主要的就是那颗赤子心已经不再,人变得世故、圆滑,变得伤春悲秋失去希望。
人心苍老了,人自然也就慢慢地走向了沉暮。所以世人修道与处世时,即使处于万般复杂变化的环境中也要依然故我,始终保持着初心,这样才可以使生命永远处于健康青春的状态。
中国的文坛巨匠沈从文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学造诣的学者,可是他却是一个没有正式受过学校教育的人,换言之就是他没有被外界所承认的学历。
当年,朝气蓬勃的他怀揣着成就一番事业的梦想前来北京闯荡。最开始他选择在北大,一边做课堂上的旁听生学习知识,一边又去查阅大量文史书籍来补充知识。就在那段时间,他结识了诸多的文坛大师,在与他们的交流过程中不断地成长起来。后来,他由北京转战上海,成了一个带着一身泥土气息闯入十里洋场的文人,就在上海的那段时间里,他创作的文学作品以一种灵气脱凡的气息震惊中国文坛。年纪轻轻的他,迈开了事业成功的第一步。1928年,沈从文只有26岁,正是意气风发之时,他被当时任中国公学校长的胡适看重,随后被聘为该校的大学讲师。
尽管那时,沈从文因为自己作品的精彩而赢得了一大批读者,已经在文坛上有了很高的声誉,但他作为老师给学生传授知识,这还是他人生中的头一回。
为了能够胜任教师这一角色,讲好他人生的第一堂课,事先他熬了几个通宵做了认真的准备,他将自己上课要用的讲义很用心地进行了编排,并在私下里自行模拟着讲了几次。尽管做了充分的准备,可是当他真正站到讲台上的那一天,看着台下座无虚席的黑压压的人群,他还是心里发虚了。
那时,准备充足的讲义早已被他忘得一干二净,他大脑里一片空白,静静呆立了很长时间,一句话也说不出,最后竟然冒起了冷汗。好不容易整理好思绪可以开始讲课了,但依旧十分紧张的他,根本没办法顺顺当当地去讲,而只能是低着头完全不看下面的同学,就一股劲的快速地念着讲稿,原本设计好的要在讲课中间插讲的一些课外内容,此刻也全都被遗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