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23300000003

第3章 气要柔,心要宽:不恕众生则苦自己(2)

心胸放宽,人生路也会宽

小和尚总是不停地抱怨这抱怨那,说生活让他感到十分厌烦,师父决定开导他一下。于是,一天早晨,师父就派小和尚去拿一些盐来。

当小和尚很不情愿地把盐拿来后,师父让小和尚把盐倒进茶杯里,小和尚不解地抱怨了几句,但依然照师父的话做了。

师父没理会他的抱怨,而是让他喝下那杯水,然后问他水的味道是怎样的。小和尚吐了吐舌头说:“太苦、太咸了。”师父笑着让小和尚带上一些盐和自己一起到湖边去。

他们一路上并未说话。来到湖边后,师父让小和尚把盐撒向湖水中,小和尚照做之后,师父对他说:“你现在喝一些湖水。”小和尚依言喝了一口湖水。师父问他:“湖水是什么味道的?”小和尚回答:“很好喝。”师父问:“你不觉得它苦和咸了吗?”小和尚说:“当然不会。”师父问:“一样是放了盐的水,怎么这回就尝不到咸和苦了呢?”小和尚回答说:“这还不简单,因为湖里的水比茶杯里的水多出那么多,当然不会感觉有盐的味道。”

师父听完,坐在这个总爱怨天尤人的小和尚身边,拍拍他的肩膀说:“人生的苦痛也像这些盐一样,有固定的数量,既不会太多,也不会太少。而人们承受痛苦容积的大小就决定了痛苦的深度。所以当你觉得痛苦的时候,应该把你承受的容积放大一些,要做一个湖,而不是一杯水。”

只有懂得拓宽自己的心胸,你的人生之路才会随之加宽,烦恼才会随之减少。不要总习惯埋怨上天给我们的太少,它给别人一双手,也给了我们一双手,我们并不缺少什么,把心放宽了,你就会有宽广的人生。

有个叫闵子骞的人,在他很小的时候,亲生母亲就不幸去世了。父亲给他找了一位后母。闵子骞经常受到继母的虐待。

继母对自己的两个亲生孩子非常好,有什么好吃的东西,就偷偷拿给自己的儿子吃,而看到闵子骞来了就把东西藏起来。闵子骞不仅吃不到好吃的东西,还经常挨饿。但闵子骞是个宽容的人,他从来不会对父亲说起自己受虐待的事情,所以父亲从来就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天天受罪。

一年冬天,继母给自己的两个儿子做了两件新棉衣。当然她也给闵子骞做了一件,不同的是,闵子骞穿的那件棉衣里装满了代替棉花的芦苇花。

有一天,父亲和兄弟三人一起外出干活,他坐在车上,三个儿子在拉车。那天十分寒冷,西北风不停地刮。继母的两个儿子穿着棉花做的衣服,感觉不到冷,而闵子骞的芦花衣服是挡不住寒冷的西北风的,他被冻得脸色苍白,一点都使不上劲儿。当时父亲看到两个小儿子脸上直冒汗,觉得他们干活卖了力气,而大儿子闵子骞却因为寒冷,瑟瑟发抖。

父亲有点生气,又想起平日妻子说闵子骞的那些坏话,居然用鞭子抽了闵子骞一顿。不想,鞭子抽得太狠,抽破了闵子骞的衣服,里面的芦花便随风飞了出来。父亲觉得很奇怪,他抓住芦花一看,明白了是怎么回事。父亲深深地责备自己:“原来,我的儿子是因为寒冷才不流汗的。”父亲怒不可遏,将车掉转方向,要回家找妻子的麻烦。

闵子骞见状,急忙劝慰父亲。然而父亲觉得妻子不可原谅,还是命令三个儿子快些掉头回家。刚进家门,父亲就把妻子叫出来,指着闵子骞身上的芦花衣服说:“你真是个不仁不贤的妇人,这是你应该做的事情吗?让我的儿子天天受冻,你怎么配做孩子们的母亲,我要你这样黑心肠的人做妻子有什么用呢?”

当时继母被骂得满脸通红,她连忙恳求孩子和丈夫的原谅。可是父亲正在气头上,根本不听继母的话,一定要把她赶出家门。闵子骞见状,心中十分不忍,忙跪地哀求父亲:“继母在您身边,只有我自己受冻,假如您赶她走的话,那我们家里的人就都将受苦受冻了,那岂不是更加不幸吗?”

父亲一听,惭愧地说:“没想到我儿子子骞的心是如此的善良!”另外两个儿子也在苦苦哀求父亲,闵子骞继续哭着哀求:“假如父亲赶走母亲的话,我们的家庭也就不存在了。而这都是我的不好造成的。父亲,要怪还是怪我吧!”继母听了闵子骞的话,羞惭至极,她对丈夫说:“从今天起,我一定会像对亲生儿子那样对待子骞,如果食言,您再把我赶走也不迟。”听到这话,父亲才原谅了继母。

自此以后,继母果然对闵子骞很好。闵子骞家里的气氛也变得越来越和乐。

生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如果一味地抱怨,或者是冤冤相报,最终你又会得到什么呢?不如索性放开胸怀,别去计较那些坎坷与不平。那样,你的人生之路也会越走越宽阔。

原谅别人,也是放过自己

小沙弥悟真刚入寺的时候,住持叫他每日做些出力的活儿。他很勤快,把分派的活干得很认真。

一天,住持让他去磨柴刀,他拿了那些刀,在院子里的大磨石旁磨了起来。刀一把把地锋利了,当磨到最后一把柴刀时,一不小心,悟真的手被割了一个口子,血流了出来。他小心翼翼地磨完最后一把刀,便回去向住持汇报。

过了几天,住持又让他去磨刀。悟真这次非常小心,可是越怕越出事,他的手又被柴刀划了一个口子。从那以后,他每次磨刀都要受伤,不管怎样小心,都不能避免。

一次悟真正在磨刀,住持走过来。这时他的手已被割破了一处。住持看着他磨完一把刀,对他说:“你的手受伤了,今天先回去处理伤口吧!”

几天后,悟真找到住持,说:“我的手好了!”住持一听,说:“再去磨刀吧!”于是住持和悟真来到大磨石前,悟真拿起一把刀便磨了起来,刚磨了几下,住持说:“我看你的伤还没有好,等好了再来磨吧!”悟真一愣,心想伤已经好了呀。可是又不敢违背住持的话,便回去了。

又过了几天,悟真再次找到住持,说:“这回我的伤真的完全好了!”于是他们又来到磨石前,刚磨了几下,住持说:“你的伤还是没有好,休息两天再磨!”说完转身走了,悟真一头雾水地站在那里。

从这以后,每次总是悟真刚磨了几下刀,住持便要他回去养伤。终于有一天,悟真忍不住了,找到住持,把双手伸到他面前,问:“住持,您看我的两手一点伤也没有啊!为什么您每次总是要我去养伤呢?”住持微笑着问:“你的伤真的好了吗?”悟真点头说:“真的好了!”住持说:“那好,再去看看你磨刀!”

悟真刚磨了几下,住持就说:“你的伤根本没有好!”悟真愣在那里,不知道住持的意思。住持问:“你第一次来寺院的时候,磨刀是这样吗?”悟真想了想,说:“不,我刚开始磨刀时比现在快多了,而且很熟练。”住持问:“那为什么现在会变成这样呢?”悟真说:“自从手被割破后,就总是小心翼翼的,放不开手脚,越害怕越受伤!”住持笑道:“你的伤果然还没有好。”悟真忽然明白了。

从那以后,悟真高高兴兴地磨刀,又快又熟练,因为他明白:不能让伤痕永久地留在心里!

将伤痕留在心里,其实受伤害的永远是自己。而宽容和放下,则可以治愈伤痕。表面上看起来是伤痕愈合,实际上是放过自己。

古时候有个人叫杨翥,他的邻居丢了一只鸡,便指骂说是被姓杨的偷去了。家人告诉杨翥有人骂他。杨翥说:“没关系,又不只是我一家姓杨,随他骂去。”还有一位邻居,每遇下雨天便将自家院中的积水排放进杨翥家中,杨家深受泥污、潮湿之苦。家人告诉杨翥,要他前去找这位邻居理论。他却劝解家人:“总是晴天干燥的时日多,下雨的日子少。”

日子久了,邻居们被杨翥的忍让所感动。有一年,一伙贼人欲抢杨家的财宝。邻居得知后,主动组织起来帮杨家守夜防贼,使杨家免去了一场灾祸。

忍让和宽容、得饶人处且饶人说起来简单,可做起来并不容易。但是,真正能够做到忍让、宽容的人,得到的往往要比失去的多。忍让和宽容不是表面上的功夫,而是要从心里忘记伤害过你的人并宽恕他。

在一座山中住着一位老人,他原本有一个幸福、温暖的家庭,三个正处于花样年华的女儿把老人照顾得很周到。然而,不幸突然降临,一天,一帮山贼路过这里的时候把他的三个女儿杀死了。

这场突如其来的悲剧使老人陷入了痛苦的深渊。他整天以泪洗面,沉默寡言,几乎没有人能体会他的悲痛与愤怒。随着时间的流逝,老人在亲戚朋友的劝慰下,逐渐体会到,如果要使自己的生活步入常轨,唯一的办法是抛开愤怒,原谅那些凶手。

于是,老人终于走出家门,把他所有的时间用来帮助别人获得心灵的平静及宽恕他人。他一天天快乐起来,重新拥有了那种久违的平和心境。有人问他,为何不再怨恨那些凶手。老人说,女儿在天上不希望看到他被痛苦折磨,所以他抛开愤怒是为了自己,希望自己好好活下去。

曾经被深深伤害过的人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人始终生活在愤怒及痛苦的阴影下,第二种人却拥有超乎常人的同情心与深度。其实,即使是遭逢剧变,也不该用仇恨的心态面对生活,因为原谅别人,实际上就是放过自己。可以说,心态决定了一个人过得快乐与否,如果一个人选择了计较,那么他将在黑暗中度过余生;而一个人选择了原谅,那么他的生活也定会变得美好。

心无芥蒂,坦然面对他人的评价

明月禅师美名在外。一天,庙里来了个青年向他请假。青年问:“禅师,有人说我是天才,将来必有一番作为;也有人骂我是笨蛋,一辈子不会有太大的出息。依您看呢?”

明月禅师笑着说:“施主,外界传闻,有人说我是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可以知天命的神人。但有人却说我是骗子,什么都不懂。施主你觉得我是什么样的人呢?”

听到明月禅师这样说,青年一脸茫然地摇摇头。

明月笑道:“其实这道理很简单,譬如一斤米,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它的价值就迥然不同。在煮饭的妇人眼中,它不过能做两三碗米饭而已;在农民看来,它最多值一元钱罢了;在卖粽子人的眼中,包扎成粽子后,它可卖3元钱;在制饼者看来,它可卖5元钱;在制酒商看来,它可酿酒,勾兑后,能卖40元钱,不过,米还是那斤米。”

青年有所了悟,点头道:“谢谢大师指点。我这个人,无论别人怎么说,最后要做什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其实还是由我自己决定的。”

明月禅师双掌合十,对青年微笑。

别人的评价永远不可能代替你自己的行动,他们说你是珍珠,但如果你不努力,你只能是草芥;如果他们说你是草芥,只要你肯努力,你就可以变成珍珠。所以,别人对你的评价并不重要。坦然面对真我,改变或是进取才是真。

齐白石曾在《印说》中说:“子之刻印,少时即刻意古人篆法,然后即追求刻字解义,不为摹、作、削所害,虚掷精神。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

无论是誉还是骂,都能任之听之,这是一种超脱的人生境界,如此一来,就可以逃出自我束缚,避忌自我封闭,大展拳脚,不落俗套,专心致志地做事情,不为名而著,不为利而取。这种不为名利所动的境界,反而能使人成大器,唤醒独立意志和精神的觉醒。

生于天地之间的人,有人赞誉,就一定有人诋毁,这是无可厚非的事。就像多姿多彩的天空一样,有晴空万里时,就有阴雨密布时,所以与终日的阳光普照相比,阴雨绵绵的天气也就不足为奇,有时反而会增加生活的情趣,成为五彩世界的点缀。

曾经有一段时间,释迦牟尼经常会遭遇一个人的谩骂和嫉妒。对此,释迦牟尼并没有向普通人一样对其恶语相加,针锋相对地展开斗争,而是心平气和地一笑了之。直到有一天,这个嫉妒的人终于骂累了,释迦牟尼才微笑着对他说:“我的朋友,当你赠送东西给别人时,若是对方不接受,那么,你认为这个东西应该属于谁呢?”

嫉妒的人不假思索地回答:“这还用问,当然属于送东西的人了。”

释迦牟尼又说:“那你谩骂我,这又属于谁呢?”

此人一时语塞,闻言不语,从此之后,再也不去谩骂释迦牟尼了。

面对突如其来的指责和诽谤,释迦牟尼却能做到不为所动,表现出来的只有冷静与清醒,既不理睬对方,也不给予对方还击,而是以慈悲的心肠和宽大的胸怀,让对方的指责无处落脚,在无形之中将谩骂化解。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败下阵来,并且感到自惭形秽,这才是一种高深的境界和深广的智慧!

现实社会中的人,谁都免不了会遇上小肚鸡肠、心怀嫉妒的人,对于这种人无端的谩骂与指责,你大可放在一旁,不必理睬。因为明事理的人们都知道这种嫉贤妒能之人,本身就缺少做人的最起码的水准,会的就只是搬弄是非。所以面对这样的人,根本没必要浪费时间与精力,更没必要与这种人论长短。假如你与这样的人计较,岂不是自降品位?要知道,当你面对无聊的谩骂与诽谤时,最有效的还击武器就是一笑置之。

在我们短暂的人生之路上,与其百般思量,不如顺其自然,试着慢慢地放下心里的一些东西,让它随性、随时、随缘。在这个过程之中,时刻反省自己,不软弱,不失做人的原则,率性而为。学会放松自己,因为走什么样的路,全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由上观之,人活在世上,还是得有点“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的本事才行。否则,胸无沟壑,浮躁浅薄,一捧就飘,一骂就跳,这样岂不是会永远痛苦?

同类推荐
  • 降伏其心(下册)

    降伏其心(下册)

    学佛必须要看清自己的心动念,修行先要降伏自己的身心,历世炼心即是福慧双修,守住真心胜过所有法门,激活能量打开心量,没有过去未来就是当下,每一个当下都能觉悟那就是佛,众生成就了你,没有众生就没有无上菩提,冤枉你就是成就你,修行就是转外境而不是被外境所转。
  • 圣经故事2

    圣经故事2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淡定·从容·心安之淡定

    淡定·从容·心安之淡定

    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和虚云法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系列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集结,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
  • 族群性的建构和维系:一个宗教群体历史与现实中的认同

    族群性的建构和维系:一个宗教群体历史与现实中的认同

    本书主要以中国西北回族中一个宗教性群体——西道堂为研究对象,将人类学理论和方法尝试性地应用于中国伊斯兰教研究中,并进一步对西北回族内部差异性做出阐述。
热门推荐
  • 控天邪神

    控天邪神

    现代社会的一代枭雄邓云飞,因遭同门嫉恨陷害,最后为了保全道义,而冰封了一个市,自己也因此而被长埋于地。当他再次醒来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已经来到了另一个世界,一个属于灵武的世界,叫灵武大陆。这里没有花哨的魔法,没有锐不可当的斗气,没有高深的武术,却有神奇的灵武。灵武的派系分为金、木、水、火、土以及暗系。这个世界的人从小就在长辈的教导下开始修炼,这个职业也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最重要的职业,灵武者。当11一哥来到这个世界,当邓云飞开始灵武修炼,他是否能在这个灵武的世界重塑前世的辉煌呢?新书等级:初灵,灵士、灵师、灵圣、灵将、灵王、灵皇、灵帝、灵尊、灵神。
  • 风临三国

    风临三国

    一场游戏一场梦。新书,支持!推荐!收藏!
  • 末世之谁主风云

    末世之谁主风云

    时逢末日自然危机重重群雄逐鹿到底谁主风云
  • 双重狂奔

    双重狂奔

    一个关于一群非法者的冒险故事。他们聚在一起,为了实现各自的目的,而这个被虚拟现实入侵的现实世界,隐藏着无数的废墟和宝藏。首先出现的是一个独自漂流在日本的年轻人,他被卷入当地情报机构的秘密之中,在探寻真相的同时挣扎求存,问题是,他能活多久?
  • 幽冥天师

    幽冥天师

    传说华夏大地藏着三处绝地,阴山,藏尸江,丰都鬼城,每到夜晚,阴魂不散,僵尸横行,鬼影扑朔。世间有阴阳道士,有风水大师,有算命先生,而我林正则是独一无二的阴阳天师!
  • 玖雨落灵安

    玖雨落灵安

    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让天下打乱,最美的事物到底是什么,而她是否能寻求自己所爱。
  • 不负天下不负卿九州破

    不负天下不负卿九州破

    乱世板荡,天下方懠,苍苍华夏,茫茫九州。天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复。大争之世,谁主沉浮?千秋史册,寥寥数语,可谁知笔尖下的机关算尽,血雨腥风?万里江山,锦绣如画,可谁知这山河脚下的森森白骨,幽幽阴魂?“以铁为我面,以铁化我心!”且看他如何杀伐天下,覆立乾坤!“八荒之地任我踩踏,六国格局凭我改写!”再看她如何攻破命格,为九州创一个盛世太平!
  • 最小仙

    最小仙

    “三个小孩子而已”“小吗”……奇特的身世,独特的世界
  • 异人世界

    异人世界

    世界本混乱,哪有我容身之地在这个异人无数,势力众多的世界,不想被别人踩在脚下,并没有那么简单
  • 妖孽滚滚来:驱魔少女樱花斗

    妖孽滚滚来:驱魔少女樱花斗

    吓?!十六岁生日拜染血樱花所赐很不华丽地穿越了?啊哈?!这个世界对鬼族的定义就是黑色头发紫色眼睛?于是眼前的美少年是要替天行道灭了她吗?一只美人+一只帅锅+一只鬼族+一只狐狸=华丽丽妖孽四人组?她才不是鬼族!她是千夕家第七十七代阴阳师!因此邂逅……妖孽无数?“呜呜呜……爷爷我要回家!”【轻喜+温馨+奇幻+Happy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