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美国就要走运得多,它孤悬于亚欧大陆之外,而在它旁边正是西班牙统治下的南美洲。而当时的西班牙早已不复往昔的光荣,就连本土都曾几次被法国人占领,这使它成为美国的最佳目标——一颗不折不扣的“软柿子”。在这以后,专拣软柿子捏就成了美国对外战争一以贯之的原则。
1897年,美国经济在危机之后开始复苏,但通胀的兆头随着也开始出现了。1898年,以“缅因”号战列舰被炸为借口[8],美国向西班牙开战。美西战争中的详情这里不再赘述,仅说结果:美国人从西班牙手里得到了古巴、波多黎各、关岛、夏威夷和菲律宾。1823年门罗总统的《门罗宣言》,在1898年之后真正成为现实——美洲成为美国人的美洲,南美洲成为美国人的后院,美国可以独享这里的资源和市场。而获得夏威夷、关岛和菲律宾,其战略价值则相当于战国时期秦国获得函谷关。进,这些岛屿是美国兵进亚欧大陆(中原)的战略跳板;退,这些岛屿又构成屏护美洲本土(关中)的战略屏障。这样一来,对于亚欧大陆这一文明中心,美国就可以做到进退自如,多受其利,而不受其害。
以菲律宾为跳板,美国得以介入亚洲事务。1900年列强瓜分中国,美国依托它的地缘优势,提出来“(中国)门户开放,(列强)利益均沾”。就是说,不管谁从中国身上割下了好处,大伙都要人人有份。再直白一点,就是不管谁在中国获得了好处,都要有美国的一份。这以后,在各列强的地盘上,美国人奉行的都是这种“利益均沾”的政策,也就是不去触及任何“地头蛇”的统治地位,只求分一杯羹。这样一来,在获得实利的同时,美国人无意间也在世界各地布下了众多“闲棋冷子”。在半个世纪以后,这个布局最终演化成了美国主导的经济全球化。
“软控制”——成本核算下的体制创新
从西班牙那里接手南美洲以后,美国并没有像过去那样,把这些地方作为新的州并入自己版图,也没有像欧洲列强那样,在被征服地区搞殖民统治,而是搞起了“体制创新”——通过软(拉拢)硬(武力)两手,在中、南美洲国家扶植亲美政权。
从中、短期来看,单纯扩大国土面积,对工商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相反,给新并入的落后地区搞基建,会占用大笔资金,延缓工商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的发展,而新增加的人口又会增加国内的就业压力,搞不好,这些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甚至可能把美国好不容易消除的经济二元制又给弄回来。在两德统一以后,德国其实就一直被这个问题所困扰,相对落后的东德地区拖了整个德国经济的后腿。
搞殖民统治,因为待在殖民地的不算是“自己人”,不用太负责任,所以成本能低一些,但还是要派驻军队和搭建殖民政府,来维持当地社会的正常运转。如果当地爆出饥荒之类的事情,为了维系统治宗主国终归也还是要管的,除此之外还要面对当地居民的反抗——就像当初美国人抵抗英国人那样。一旦经营不好,这些殖民地就会砸在手里,成为不良资产,不但不会带来赢利,还会从宗主国身上“倒吸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法等国的衰落,在一定程度上便是被手里的殖民地“倒吸血”拖垮的。
通过亲美政权,美国的资本家可以很顺畅地在当地进行资本扩张,不一定是完全排他的,但最起码肯定能给予美国资本最高的优先级别。而亲美政权本身及其背后的利益集团在美国的资本扩张中也是有利可图的,这就保证了双方“合作关系”的牢固性,后来把持中国政经大权的四大家族就属于这个性质的集团。与此同时,当地社会的运转、治安维持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等,大部分时候都不需要美国人操什么心,这些是由亲美政权来负责打理的,只有这些国家内部出现不利于美国的权力更迭时,美国才需要加以干涉。而一旦这些国家内部出现重大变故,情况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美国人也可以相对从容地抽身退出,比如1949年退出中国内地,只要它主观上不想纠缠,就很难被拖住出现“倒吸血”的状况。总结一下就是:多受其利,而不受其害。
美国的这种“软控制”模式对比英国式的殖民地模式,运行的成本和风险都要低得多。同时,对比英国人粗暴的殖民统治,美国的这种间接控制,在道义上的压力的确也小了很多,至少看上去要“文明”了许多。这样一种“文明”的模式,再通过“民主自由”、“人权”之类的概念加以包装,就使得殖民地的上层“精英”以及知识分子们很容易会对美国人产生好感,在主观上愿意拉美国人进来取代欧洲人,而这些精英阶层的人往往又会成为建立亲美政权的人选,如此在“利”和“义”上都和美国人达成了一致,后面自然是大家合作愉快,皆大欢喜了。
而在推行自己“新体制”的同时,对于特定的战略要地,美国依旧采取了直接控制——“软控制”的成本低,但却难以做到如臂使指,对战略要冲,在没有十足把握之前还是直接控制最保险。1903年,美国策动巴拿马脱离哥伦比亚,宣告独立。之后美国从巴拿马政府手中取得了巴拿马地峡的运河开凿权,1914年1月巴拿马运河竣工,除了经济上的好处之外,通过运河,美国海军的舰队可以快速地穿梭于两大洋之间,而无须分兵驻守两洋,这就等于是让美国海军的数量翻了一番。在运河竣工当年,美国立刻在运河区常驻重兵,先后建立了14座军事基地或要塞,并成立了“加勒比海司令部”,后来又扩大为“南方司令部”,巴拿马成为了美国的“保护国”。为了进一步强化对运河的控制,1915年美军又占领了海地,紧接着在第二年攻占了多米尼加,因为这两个国家都处于伊斯帕尼奥拉岛上,这个岛和古巴之间的向风海峡恰好是美国东海岸通往巴拿马运河东口的必经之地。
参加一战——美国的超级大生意
在美国人凭借美洲大陆丰富的资源和市场搞工业化大跃进的同一时期,处于欧洲的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他们同样正处于工业化的高峰时期,由于是后来者,海外资源和市场在这个时候已经被先崛起的欧洲列强们瓜分殆尽。这就是一场零和游戏,你的盈利必然是别人的损失,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只有战争一个途径,于是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英、法、俄和德、意、奥在欧洲大陆杀得血流成河,双方的工业基础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受战争影响,正常的生产难以为继,而物资消耗却在与日俱增。
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美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一。截至1914年,全美共有工厂27.5万家,产业工人700万人,年工业产值240亿美元,其中钢产量占到了全球产量的一半。在欧洲杀得积骨成山的时候,美国依旧选择了保持中立,不去介入欧洲冲突,它暂时还没有必要为了亚欧大陆的那几块殖民地和欧洲的列强们对立。
开战之初,战争引发了美国国内的一片恐慌——普通人对战乱的恐慌很多时候是没有理由的,股市因此也随之下跌。然而这种情况只持续了几周而已,接下来的日子里,美国的资本家们很快就被来自欧洲的各种订单给“淹没”了——物资匮乏的欧洲国家只能向美国买东西了。1913年时,美国出口总额是15亿美元,国内有100多万人找不着工作,而到了1916年,美国的出口总额竟飙升到了38亿美元,工厂不得不想方设法四处招募工人。这其中军火出口额从1914年的4000万美元骤增至1916年的12.9亿美元。
为了满足战争的需要,英法两国政府大批大批地从美国采购物资,从武器弹药、药品一直到钢铁、被服、粮食等等,这其中大部分都是用黄金直接支付的,少量才会用到美国自己发行的国债支付——欧洲发行的纸币美国人这个时候是不认的,由于是战时需求,美国资本家在这其中的利润高达100%~500%,个别生意能达到1000%。要是一时实在支付不起也没关系,可以先欠着——1914年仅摩根银行就给法国政府贷款1亿美元,1915年摩根又给英法两国5亿美元贷款(按照协议只能用于购买美国产品)。同年美国对沙俄的贷款达到4.7亿美元(是1913年的17倍),到1917年美国给协约国的贷款达到23亿美元。可以说,大半个欧洲在借着美国人的钱互相打仗。在政府大举向美国借债的同时,大批欧洲资本则出于对战争的恐慌,纷纷流入了美国。
在战争开始的头三年里,美国就这样一面保持中立,一面大赚特赚。到了1917年,欧洲战场的胶着状态开始要被打破了,特别是11月7日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新生的苏维埃政府受内外压力所迫,不久之后不得不在1918年3月与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这样一来,德国不但从苏联获得了一大片领土,还得以将在东线作战的德军主力调往西欧方向,战场上的天平于是开始向德国倾斜。在此之前,由于英国人始终控制着大西洋的制海权,所以虽然美国人宣称保持中立,但绝大多数生意都是和英法俄为核心的协约国做的。1914年到1916年,美国对协约国的出口额增加了400%[9]。与此同时,美国与德国的贸易额从1亿美元下滑到了100多万美元[10]。如果战争以德国的胜利而告终,那么美国就失去了巨大的顺差来源,此外之前借给协约国的贷款也就泡汤(很多贸易是靠贷款完成的)。因此,美国也就有了足够的理由加入战争并站在英法一边——100万与32亿放在一起,自然要选后者。
当然,原因不止于此,美国在参战前还从英法两国那里得到了大量政治、经济方面的承诺。此外一直以来德国对南美地区的渗透也早已让美国对德国人不爽了——德国和拉美国家的渊源非常深厚,二战结束之后很多前纳粹军政官员为了躲避同盟国的清算,都纷纷躲到了智利、阿根廷、墨西哥等拉美国家,并在此过完了后半辈子。
1917年美军正式参战,在此之前的1916年美国常备军人只有13万,此后一年之内扩充到了400万[11]。此外,除了通过私人银行继续给予协约国的贷款外,美国政府又提供贷款约100亿美元。协约国照例把这笔贷款主要用来购买美国的食品和军火。美国的农场和工厂至此打破了全部生产纪录。民用工业都做了适于战争用途的改造。原来制造暖气设备的工厂转为生产枪炮;至于制造钢琴的工厂则转为生产机翼;一切可能的工具都被用来建造海洋轮船,使得船舶从100万吨位增加到1000万吨位。为了满足需求,美国人在民用消费品上大幅压缩生产,愣是从女性胸罩里抠出8000吨钢,从儿童玩具里抠出7.5万吨锡。
参战之前,美国是在做生意,而参战本身,其实也是投资,是一笔大生意。这之后美国所发动的历次对外战争,基本上走的都是这样一个路数——打仗是在投资,投资就要讲低风险高回报,所以就要“专拣软柿子捏”。细想一下我们就会发现,美国人其实很少会在硬仗恶仗中占到什么便宜,真正让它得着好处的战争,都是在“捏软柿子”或者是等“硬柿子变软”以后再去捏。
在美军宣布参战19个月以后,德国于1918年11月签署了停战协议,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此宣告结束。从战术角度看,这里面找不出太多出彩的战役,也说不上哪一方的士兵更神勇,不过就是两边在拼国力。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是两伙人呆站着不动,互相丢鸡蛋。在1917年时两边的鸡蛋都已经扔得差不多了,德国原本因为结束了两线作战,情况能稍好一点。而由于美国这个超级母鸡的加入,战场的天平急剧失衡,德国人在鸡蛋扔尽以后,不得不挂着满身的蛋液宣布投降了。[12]
在此次战争中,美国共伤亡33万人,其中死亡11.5万人(5万人死在战场,剩余6万多死于各种疾病和事故),相比欧洲各国动辄上百万的伤亡数字,这点消耗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与这一“低投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的高收益,按照米尔顿·弗里德曼和安娜·雅各布森·施瓦茨所著的《美国货币史》中记载,在1914年开战之前,美国长、短期债务共计37亿美元,是纯债务国,到1919年战后,美国成了最大的债主,拥有40亿美元债权。在战争带来的旺盛需求的拉动下,美国的制造业开始了又一轮大发展,其规模和速度都超过了之前被称为“镀金时代”的工业化大跃进时期,美国由此迎来了一个空前的繁荣时期。汽车和电器从这段时期开始在美国人的生活中普及,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和州际公路开始遍布美国的国土,美国人“汽车轮子上的”生活方式,便是由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