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14700000007

第7章 电影编剧的秘密(上)(4)

○王天兵:说起方言,芦苇是对地域文化特别敏感的人。芦苇前一阵写《杜月笙》,因为杜月笙是当年上海的黑帮领袖,他找到上海话辞典看人家是怎么说话的,还看《乌鸦与麻雀》,模仿其中的片段。说起《抓壮丁》,他更是服得不得了。

这让我想起去年看的一个国产电视剧《西安事变》,张学良的角色是胡军演的,他在片子中说的是一口学生腔的标准普通话。可是,我刚看了《张学良口述自传》(唐德刚著),里面附一张光盘,是张学良晚年的谈话录音,他说的东北普通话中有一股浓郁的痞气。可见,胡军没有把握住张学良的说话特点。

《霸王别姬》里面讲的程蝶衣和段小楼,一个是青衣,一个是花脸(武生)。你是怎么了解这些不同演员的不同特点的?

●芦苇:谈到剧本的写法,黑泽明说了一句话很有意思,他说剧本不是拿手写出来的,而是拿脚写出来的。编剧是表现人物的,如果你对人物的生活环境不了解,就没有办法写。为了写剧本,你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你要写好戏,没有别的办法,就只有这一个办法,尤其是写电影剧本,电视剧还好,可以用你的积累,但电影不行。

《霸王别姬》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如果你是半瓶子,你只有开始深入调查。老一代的文学家就有这个传统,对自己写的东西必须熟悉。这是起码的要求。

我接了《霸王别姬》的活儿,就干脆住到北影厂里面,开始做前期的调查。第一个,我要求自己必须成为一个京剧内行,至少半个内行。过去人讲:“文武昆乱不挡,六场通透”[1],至少你要做到这个水准,不要出常识性错误。中国编剧最大的毛病就是老出常识性错误,人物、情节、背景都不对头。编剧不了解他写的时代、人物,有时候连起码的生活逻辑也搞不清。

我在前期的时候,第一,当然是看书了,借书、买书、翻阅资料。有一段就住在今天的国家图书馆,那时候叫北图,六层楼,有很多藏书,有招待所,我干脆就住在那儿,一天到晚泡在那儿。然后到中央戏曲学院,那也有一个图书馆,还有一个小书店,我连看带买,读了很多书。再一个就是泡中国戏曲家协会,那也有资料室。我有一个本事,就是凡是管资料的都是我的朋友。我就请人家吃饭,有时候套近乎,一些老的书都可以给你拿出来,包括民国时期的书。

○王天兵:你能列举几本书吗?

●芦苇:那时候看的多,我记得书堆了两箱子,借的书走的时候还了,回西安的时候还拿了一箱子书。今天讲座前,天兵让我好好想想,我昨天就列了一个书单。

我看过《梅兰芳的舞台艺术》,还有《齐如山回忆录》,他是《霸王别姬》的戏曲剧本作者,解放以后到台湾了,他是我们国家最大的戏曲研究家。齐如山曾是梅兰芳的专职编剧,一个戏曲专家,懂京剧的人都知道。

我还看过《袁世海回忆录》,里面有关于京戏科班的一些资料;还有叶盛长的《梨园一叶》,他的往事包括北平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记叙的沿街叫卖的各种各样的声音都非常好听;还有昆曲里面的侯派(侯少奎)的回忆录;有新凤霞回忆录;还有什么天桥八大怪[2],还有老舍先生的《正红旗下》;还有一本好书是老舍先生的《赵子曰》,讲的是老北平大学生的生活,写得特别好玩儿。还有梅兰芳的秘书许姬传的回忆录;梅兰芳研究第一人徐城北;还有关于梅兰芳时代和北京各家戏派;还有明末戏曲家阮大铖,他是著名的汉奸,但也是极为有名的戏曲家;给梅兰芳操京胡的徐兰源,他自己写过三本回忆录;还有看大量文史资料……

我能想起来的就这么多。我每次写完剧本的资料书都放在柜子里面。

○王天兵:芦苇讲的确实是编剧的秘诀之一。在写作之前,你要浸泡在那个时代,熟悉那个人物,包括他们的语言,他们的怪僻等等,这些在你写剧本的时候,就自然会冒出来。

今天的时间有限,我们不得不让芦苇尽量复原他创作《霸王别姬》时的状态的更多侧面。如果将芦苇创作于八十年代的两部类型片《最后的疯狂》、《疯狂的代价》与《霸王别姬》对比一下,可以说从各种角度看,《霸王别姬》都有一个飞跃性的进步。那么,在《霸王别姬》之前的《星塘的阿芝》、《最后的疯狂》和《疯狂的代价》的写作之外,还有什么东西使芦苇有了如此长足的进步?

芦苇曾说在写《霸王别姬》时,有两部外国影片使他有一个参照的坐标和追求的目标,一个是贝托鲁奇的《末代皇帝》,另一个就是伊斯特凡·萨博的《摩菲斯特》,请芦苇讲一下这两部片子给你的启发和影响。

●芦苇:写剧本的时候,我不认为自己是天才。因为我写剧本一定要热身,要找一些对我有启发的电影,找一些对我有作用的剧本来启发,这样我有一个目标、坐标。

实际在《霸王别姬》之前,我已经写了六七个剧本了,有的拍了,有的没拍。到《霸王别姬》的时候,李碧华的小说给了我一个舞台,一个机会,第一:跨度很大,从北洋军阀时代一直到“文革”之后漫长的半个世纪。第二:就是史诗感。

今天学电影太容易了,那时候要看电影,既没有胶片,也没有DVD。陈凯歌说:“你到北京来有什么要求?”我说想看《末代皇帝》和《摩菲斯特》。结果放了《末代皇帝》,我要求主创都去看。那天只有两个人去了。我去了,还有陈凯歌的执行导演去了,可看了十五分钟,他就走了,其实那个电影是我一个人看完的。

那是头一回,也是最后一回,为我一个人放电影。这个电影对我写《霸王别姬》确实很重要,对我的影响和启发至关重要的,因为我有目标了。当我写《霸王别姬》的时候,一有困难,我就想这个电影,可以说是《霸王别姬》的“精神教父”。

《摩菲斯特》和《霸王别姬》很像。《摩菲斯特》改编自歌德原著的德国歌剧,其中,浮士德把自己的灵魂卖给别人,他可以跟你到天堂去,也可以跟你到地狱去,前提就是把灵魂卖给他。这个电影讲的是二战期间的德国,一位扮演摩菲斯特的演员和法西斯的关系。这两部电影对我的影响不在技巧,而在精神品质。

我们一定要做到它的水准,做到这个成色。同时给了我们一个视角,看他们是怎么表现历史的,他们是用什么眼光看待历史的,然后再面对我们的历史。

《霸王别姬》给了我面对从民国“北洋时代“到“文革”后半个世纪的历史以及其中的人物的机会。我只看了一遍《末代皇帝》,心里就有底了。

大家如果认为自己不是天才,那当你面对一个新题材的时候,必须先找自己的精神坐标。

○王天兵:你能不能把《摩菲斯特》和《末代皇帝》的精神品质给大家讲一下?

●芦苇:我一时好像也说不太清楚。

首先,中国以历史悠久著称,可是非常可惜的是,我们的电影没有一部能像《末代皇帝》那样深刻,那么奇特地从人性的角度解读历史。真能把中国历史拍得精彩的就这一部,非常遗憾的是,它是意大利人拍的。

这是《末代皇帝》对我最关键的影响……它是用人性的角度解读历史,而我们则是用意识形态去解读历史。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从小受的是什么教育啊?《末代皇帝》给了我一种释放,一种精神上的突破。

我一定要学习它的品质。我必须牢牢地用人性的角度去解读历史。

注释

[1]“文武”指京剧中的文戏和武戏;“昆乱”指昆曲与京剧,京剧艺术在成熟之前也叫做“乱弹”;“六场”指为京剧演出伴奏的六种主要乐器,即京胡、南弦、月琴、鼓板、大锣、小锣。

[2]一般是指穷不怕、醋溺膏、韩麻子、盆秃子、田瘸子、丑孙子、鼻嗡子、常傻子等八位艺人

《霸王别姬》剧本创作过程

○王天兵:谈了这么多,都是写作《霸王别姬》之前的准备工作,要读那么多书,看那么多资料,还有从西方作品中找坐标等等。那么,接下来我想请芦苇谈谈进入写作阶段的时候,在这么巨大的素材储备面前,你又是如何下手开笔的?

据我了解,芦苇一到写作的时候,就躲起来了,不用手机,没有地址,怎么找也找不到他。芦苇,你能否用不到十分钟的时间,给我们讲一下你写《霸王别姬》剧本的具体过程?比如,你一般要写一个所谓的大纲,用你的话说:就是“让故事立起来”。

●芦苇:我其实平常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我会有一个备忘录,假如突然觉得这个有意思就把它写下来。但是这还不是戏,是备忘录。

作为一个编剧,所谓“进入角色”是一个很困难的事。这个比演员进入角色要复杂得多,因为演员面对的是一个人,编剧要面对很多角色,编剧进入角色是非常难的,你要忘记自我,要成为他、他们。这个准备工作非常长。但是,有的时候你突然就进入角色了,说不上来,往往我们写剧本的时候,进入不了角色,一旦进入角色,写剧本是既痛快又简单,同时也是比较轻松的事,这是我的经验。

要是我旁边站个人,我就写不下去了。进入角色是很隐秘的事。如果旁边站个人,你永远也进不了角色。说来说去,就是你如何进入角色。

我先说一下我怎么把《星塘的阿芝》这个剧本写成的吧。

我十二岁时,我母亲从图书馆借了一本《齐白石传》,我看了印象非常深刻。齐白石讲起自己童年,那场景和人物都栩栩如生,让我一直到三十多岁,都不能忘记。我觉得他很有魅力。后来,我一直想写他,他是不是具备戏剧因素已经不重要了。我就去他们家了。周晓文介绍我去的。我在他们家住了半个月;那半个月,我把书看了好几遍,又看了他生活过的地方,包括他的私塾,还有他搬家以后去的地方,他自己种的梨树还在,还跟他的孙子、侄子在一起生活。我痴迷齐白石,从十二岁到三十多岁,已经二十多年了,但是我写剧本只用了六天的时间,第七天我就稍微整改了一下。其实,我写剧本很快,但是我准备得很慢。

过去兵书上有一种战术叫做“缓进速战”……你真正准备得充分,写起来就很快,平均下来一天写三千字,三万字十天就完成了。

我写《星塘的阿芝》的时候年纪轻,积累得也好,最高一天能写七千字。其实最重要的还是你得熟悉。“缓进速战”这个战术实际上是左宗棠的战术。他平定西北一共打了六年,战无不胜,就因为他准备得扎扎实实、步步为营,真到打仗其实半天就完了。他每次战役要准备将近一年的时间,这同样也适宜于编剧法则。

这是我自己的看法,对别人可能就不一样了。

○王天兵:你在写剧本的时候,往往先写一个大纲。《霸王别姬》有没有大纲?

●芦苇:没有。我就是分时间段。

《霸王别姬》实际上只写了两稿半。我的工作习惯就是“缓进速战”。我缓进时有大量的笔记,到写的时候比较容易,左写左有理,右写右有理。

其实,写剧本跟我们生活一样,就是不断在困境中突围。当你熟悉素材以后,你要进入状态很容易。

我写到半稿的时候,陈凯歌问我:“写怎么样了?”我刚开始在西安写,他就说:“你来北京吧。”我把半稿写完了,给他念了,当时他也有压力,投资那么多,又是一个偏门题材,他把半稿听完后,笑得很灿烂。他最后说:“吃饭,吃饭,咱们的戏有根了。”下棋的时候有棋根,剧作有戏根,换句话说,你剧作前半部分的基础拿到了。

我给他念剧本时,他说:“你用自己的语调念。”等我念到重头戏,像小豆子转化的戏时,我就开始用自己的语调念。凯歌就在那儿开始鼓掌,我知道那场戏陈凯歌特别满意。

小说的叙述是有诗意的,但对于戏剧来说,诗意是内在的品质,写出来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要让人看得到听得见。

我后来写了一稿就交了。这是一部跟陈凯歌其他电影很不相似的电影。

陈凯歌是一位理念型导演。我拿到小说后就跟陈凯歌问投资有多少?他说大概三百万到五百万美金的投资。在1991年那是大投资,那时候美金兑换比价高。我说:“我们的资金很多,一下子成了暴发户了,那么多钱,怎么可以用得完?”凯歌说:“你别看钱多,如果我们把张国荣请来,他一个人酬金就得二百万。”导演都比较贪婪,只嫌钱少。

当我写《霸王别姬》时,陈凯歌的《边走边唱》正在制作后期。我和李碧华一块儿去看电影,我还专门把小说作者也是我的一个老朋友史铁生请来。他是一个残疾人。我把他推到电影院一起看。看完以后,很多人向陈凯歌热烈祝贺,众口一词真是太棒了。陈凯歌特别兴奋,他问我:“你说这个电影怎么样?”

我说:“你这个是边看边想。电影看完了,我也没想明白你这部电影究竟要说的是啥?”

后来李碧华偷着笑……坏笑:“我是边看边睡。”

为什么呢?《边走边唱》沉闷得很,不是情节片。我光看那个老艺人说一些词不达意、玄而又玄的话,你跟它很难沟通。我说:“既然如此,你改一下你的叙事方式吧。你过去是一个讲求诗意的导演。那你敢不敢拍一个情节剧?用经典结构、经典正剧模式拍一个电影?也就是用好莱坞的经典模式来表达我们自己的诗意?”

他说:“你这个想法有意思,你跟我父亲谈谈去。”

同类推荐
  • 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艺术

    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艺术

    班主任是一个平凡而普通的岗位,但他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所起的作用是未可限量的。正如2006年8月教育部下达的《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中所指出的:“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
  • 一个社会的悲伤与勇气

    一个社会的悲伤与勇气

    本书主要围绕当下中国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论述,从国家政策、价值观、贫富差距、教育问题、文化现象、热门话题等方面揭示当下中国之现状。本书语言犀利而不激进,思想深刻而不哗众取宠,有高度的现实意义,是一本能真正反映当下中国社会真实现状的良心之作。
  • 思想中国·全球化生存: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思想中国·全球化生存: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收入这个集子的学术报告,是一些大学的机构在大学之外国家图书馆举行的。大学按照这些报告中的一个报告人丁学良教授的说法,没有一流的大学,就没有一流的国家。我们是否也可以说,没有一流的国家图书馆,也就没有一流的国家。
  • 仰山论丛(2012卷)

    仰山论丛(2012卷)

    本书汇集了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教职员工在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和其他相关专业领域方面的研究论文,主要涉及独立学院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实习基地建设,以及财经、人文、工商管理等学科领域的有关研究成果。
  • 多维视野下的现代教育工程

    多维视野下的现代教育工程

    钱学森之问,使得教育的问题更加凸显。如何站在历史、人生和全球的高度,找准教育的核心问题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成为当下一个热点问题。作者基于大量教育教学实践和案例,结合我国当下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解决措施和普遍认识,结合自身理工科学术背景,采用工程过程、方法,结合人从婴幼儿到成年的成长过程,提出了教育与教学的关系问题,教育工程设计的核心原则、主要目标、体系框架、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在教育工程中的作用,并对基础教育、大学教育和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建议。
热门推荐
  • 我家男神是女人

    我家男神是女人

    少年初回A国,却是先去了言铃学院,他喜欢搞事情,还喜欢撩妹,在学校他是全校皆知的校草;在生活中,他是人人皆知的偶像歌手,有一个帅气的老板经纪人围绕左右。有一天,某落看着吃棒棒糖的少年,有些宠溺地说:“做我的人,保你能有无穷无尽的糖。”“老板,去祸害小女生吧!”少年含着糖,有些口齿不清。“是啊,你也是小女生!”“靠!我是男的,不信我脱下裤子你看看!”某晨知道他有洁癖,故意说道。“好啊。”某落看着某晨,不禁玩心大发。“还是算了,我不想让我这瘦弱的身材脏了您的眼。”某晨转过身去。“别闹了,晨,答应我吧。”某落走近她,在身后抱住了她,“我知道你是女生。”
  • 仙霄主宰

    仙霄主宰

    星辰斗转,沧海桑田,苍茫九道,主宰世间。无际的大陆,浩瀚的海域,神秘的仙墟,生命的禁区,数之不尽的荒古森林,衍生了天地万物。在这里,万族争锋,群雄逐鹿,人杰,妖孽,鬼才,天骄横行,各式各样的生灵种族共同演绎着天地生存法则。……“我抗议!”少年在挣扎与反抗中被送进了失落大界。在惊涛骇浪,血雨腥风的修仙界,家族的重任他能否完成?内心的夙愿可否实现?
  • 情深缘浅只为情深

    情深缘浅只为情深

    曾经在一本书里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情深缘浅,奈何情深。”我的名字就是取自这句话中的缘浅,但没想到我生命中遇到的那个人的名字而正好是情深。。。。。。情深缘浅的故事,就这样即将展开。。。。。
  • 广播电视写作教程

    广播电视写作教程

    《广播电视写作教程》得到湖南省特色专业建设专项资助,为培养广播电视专业学生和实务工作者的“笔头功夫”量身定做。详细阐述广播电视新闻、广播文艺文本、电视综艺节目文本、电视纪录片台本.广播电视短剧、广播电视主持人节目台本、广播电视策划文本、广播电视经营文本,以及广播电视公务文书、事务文书,公关文书等文章的基本原理和写作要诀,内容全面,理论深刻,举例精当,条分缕析,行文流畅,可读性强。高校相关专业的理想教材,亦适合业界人士使用。
  • 江白山青

    江白山青

    少年临江而立,吟咏而舞。崖下大江奔流,一叶扁舟在江心摇摇欲坠。船上女子携琴瑟而来,立于船头。“江上月玲珑,白首对江峰。山石如有爱,青鸾来相拥。”声未落,有画卷自远峦飞来,横于二人之间。画卷徐徐展开,月色下显出几个大字,正是:“江白山青”。
  • 单枕梦

    单枕梦

    我的魂魄差点被谢小米收走,被姥爹及时发现并解救,而原因只是因为我救了一个小孩。从那以后,我便开始了和姥爹的奇诡之路,本是为了旅游,却见识了一个个不同的民族和大人口里听到过的恐怖传说,西藏弱郎、四川冻骨、苗寨鬼推磨、海边阴戏团……每一段路程都能见到异域风情和恐怖传说。
  • 抗日战争时期的胡适

    抗日战争时期的胡适

    本书主要描述了中日战争期间,对胡适由主和变为主战提出了新的见解,并对其主张转变的背景与《墨子》非攻篇的关联作了论述。同时有对胡适作为民国使节和驻美大使在美国作的演讲活动作了系统性的总结和分析。其中有关胡适的演讲和外交活动,均使用日本当时的报纸、杂志为主要材料,以证明演讲活动的影响及其重要意义。
  • 教化天下

    教化天下

    方道穿越后,发现自己竟不能修炼,只能当个教书先生,教书育人,以此谋生。但,却让他走出了另外一条路……男儿自当——教化天下!为人师,立道庭,一朝顿悟成传奇。教数徒,化三身,天下群雄我独尊。
  • 误惹大人物:老婆,乖乖听话

    误惹大人物:老婆,乖乖听话

    深夜酒吧买醉点牛郎,一不小心睡了首长大人
  • 幻想心髓

    幻想心髓

    如果一切都可以变回简单。我不会再想去做一个不一样的女孩,哪怕没有一样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