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没了一个痴情书生,但,也多了一个书生。”说着他扭头去看染柒,书生的姿势给人相当别扭的感觉。染柒觉得他在暗示些什么。
他在暗示什么呢?
正想着,不知不觉已经随书生往树后走去,不觉一脸惊异,树后竟然有两座小小的坟茔。树干过于粗了些,将坟堆和碑挡了个大半,看见这些,染柒突然明白了书生语气里的阴郁。
“不会就是这里吧?”
他一脸严肃,眼神中似乎有些悲戚:“是。”
“不知你可知道崔护?”
崔护?染柒面有疑色。见她不知,书生开口提醒道:“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诗中不是写了一个风流书生?”
“哦,我知道他。不过崔护在文学中可是痴情的好典范,哪里看出的风流二字?”
“唐朝孟棨写过一本《本事诗》,在情感一类中,他这样写崔护的故事——他见女子‘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妖姿媚态,绰有余妍’,便‘以言挑之’。这里的挑意为‘挑逗’之意,试问哪一个品行端正行为正派的读书人会在借碗水的间隙去挑逗一下借给自己水的恩人?这样看,崔护难道当不上风流二字?”
那书生见染柒略作沉思状,又说:“即使那女子长得再妩媚动人,这样的举动,也是有些冒失的。那女子在崔护挑逗后‘不对’,倒是比崔护懂礼数得多。”
“好吧,就算他是个风流的人。”染柒显然毫不在意,刚才的疑问也只是随口一说罢了。她更感兴趣的是“那怎么了?”
“那天,崔护可不是之前的崔护,那天遇见那美丽女子的人,不过是那长得与崔护一样的桃花妖。”
“怎么可能是妖?”染柒觉得这有些不可置信。
“不然你以为为什么崔护的性格前后差的如此大?”染柒略想,那天遇见美人时,崔护的行为是有些轻佻,那之后再次来寻在她身边痛哭时,又显得痴心一片。不由得点点头,似乎是有些道理。
又一想,不对呀!关键不是崔护的性格,而是,怎么可能有妖嘛!之前书生说的时候,她原本就没放在心上,想着这疯癫书生指不定是在讲个玄幻故事呢,如今怎么就搭上现实了。似乎看得见染柒不赞同的表情,他说:“你不要着急,听我说完。”
“那日讨水的时,敲门的人,确实是真正的崔护,只不过,当女子打开门的时候,看见的那个人就变成了原本依附在园中桃树上的花妖。花妖已经在这里守了许久,一直想寻个机会与女子搭话,只是他妖龄尚浅,对于人情世故尚且不懂,徘徊了数月也没能进一步,如今看到有陌生人来敲门,便悄然变作那个敲门书生的样子,站在了门前。”
“越来越说胡话了,”跟书生说了这么久的话,两个人也有些熟络了,染柒抬手拿一根枯枝去敲他的头,“没头没脑的,缘由呢?”“那个女子与桃花树下死去的那位小姐有关,是她的第一次转世。至于目的,很简单,只是想让前世无缘的两个人再续前缘。果然,活的年岁少脑子就是太简单。”书生说着不由得轻蔑的笑了。
“之后的故事就像记载中的那样,你都知道了,女子对书生一眼钟情,再难放下,日日相思,可是花妖却没能找到书生的转世,无奈之下,他只好将自己附身到真正的崔护身上,将那天的记忆复制给他,这之后,就有了崔护的那首门上题诗。”
染柒明白花妖的想法,知恩,报恩,想要成全,只可惜,转世之后的彼此,再不是前世爱的难舍难分、不能相忘的彼此了。一碗孟婆汤,就是让姻缘转世就断了。曾经故事里的女主,跟其他人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故事里的男主踪迹无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