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乖张25—6第一次债权人会议
春节后,法院就下发通知,拟定阳历三月初召开债权人会议,登报15天后,匆匆忙忙召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在法院破产厅召开,但是,谁都没有想到,这次会议彻底炸锅了。
第一次债权人会议,清算组和天本集团都想象的太简单了:锦江市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吴法官也是第一次见到集团律师和相关债权人。他原以为集团都做好工作了,就是到时候敲个法槌而已,谁料想,争议这么大?!问题这么多!?不到30分钟,会场就十分混乱起来,他也有点生气了,耐着性子等了两个多小时,看看各方还是争持不休,吴法官就把小法槌一敲,说:休会!希望破产组好好准备、认真研究各方提出的意见建议,并依法做好沟通,法院再依法通知另行召开债权人会议!
二月春风似剪刀!从法院十楼往外看去,远处路旁时不时有一簇一簇小黄花,冯伟宝这次是第一次以留守组负责人的身份出场,穿着利索的西服,扎着红领带,律师姓洪,是个中等身材,漂亮的青年女士,还有陈晓仁部长,他是集团代表,三个人一台车,早早就来到会场。不一会儿,通用年总和手下的财务部长也开车到法院,进入会场后,主动和陈晓仁打招呼,但是,没有坐在一起,好像是避嫌!
这时候,陆陆续续也来了一下人,法院有工作人员在组织登记。冯伟宝看看人员,都不认识,有个别的有点面熟,点点头就算打招呼。陈晓仁问:好像来的不是太多?
冯伟宝说:多少就是个意思吧。最好都不来,我们就宣布结束破产拍卖结果,那多好啊!
陈晓仁说,那可不行,程序的一步走。少一部都不行!如果会场有什么问题,你少说话,让律师去对付!
冯伟宝又恢复到往日的自信自大:主要客户都打招呼了,应该没有大问题,你放心吧。
冯伟宝扭头看看窗外,花坛上开着很多小黄花,一簇一簇再寒风中怒放,很是迎人!那不是迎春花吧,应该是连翘!为这事,去年到法院谈判,路过时,于大勇和冯伟宝还有一场争论呢!迎春花,连翘和迎春花确实很像啊!上任两个月了,整理好一切,开完债权人会议,破产就万事大吉了。虽然开始有点摸不着头绪,有点紧张,但是,毕竟不是法人,厂子黄了,自己也用不着担心,一切都集团决定的,自己就是一个执行者。什么顾忌都没有,正可以放开胆子大干一场?!然而,陆老大对于总的承诺是不是就可以给自己呢?最少也可以比照安置啊!冯伟宝好像看见一片光明的前途。
看看时间已到,吴法官把法槌一敲,开会!现在起立,宣布法定程序。
一是清算组汇报前期工作情况;
二是评估公司汇报资产评估审计结果;
三是清算组提出下一步资产清偿处理意见,
四是法官宣布结论意见。
提前,在集团,陈晓人安排做了分工。清算组汇报有冯伟宝宣读,都是些工作做法和总结。评估公司和审计公司代表分别做评估报告和审计报告及工作情况说明。清算组的下一步资产处置意见冯伟宝意思让陈晓仁宣读,陈晓仁让律师宣读,最好还是郭董决定,让陈晓仁宣读,但是,现场解释和回答问题有洪律师代表。如果有答疑也是律师出面为主,不好回答的级表态带回来继续研究!这是一个充分的准备,所以冯伟宝自信满满!
第一项议题很快就结束了,应该说大家对留守工作给予肯定,在三个多月中,处理了800多人欠费和几十项问题,资产保护也很到位,工作很有成绩。但是,进入到第二项,就开始发生争论,提问答疑,争执不休,导致第三项、第四项议题都无法实施。
主要矛盾焦点:
一是资产评估审计是不是真实的?如是,应该如何处理亏损责任问题!
集团律师代表特加公司回答:清算组是滨海市国资委牵头、锦江市税务、工商、法制办、人劳局等都参与其中,中介机构也是资格较老有经验很认真工作,评估草稿都在,有机会可以审阅。评审是真实有效的。至于追究亏损责任问题,集团正在做细致检查工作,应该有明确意见。但是,不是今天债权人会议议程内容。
二是我们刚才简单看了一下,特加主要资产,如厂房、土地、设备、运机公司等都是在去年4月做的抵押,准确说是在2007年4月18日前完成抵押手续,你们是2007年4月18日换的班子,你们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么巧合吗?
这个问题入木三分,直击要害。洪律师看看陈晓人部长,后者点点头,洪律师避实就虚回答道:集团为救特加公司付出巨大代价:2007年6月就拿出1000万,现在又拿出1300多万,我们的目的难倒是为了破产?不是的,我们在尽力挽救。还有我们调剂十多台设备,帮助维修,费用都是集团承担的。我们本来是很有希望把特加救活的,大家看到财务账,有四五个月是盈利的,只是到了2008年下半年,世界金融危机全面扩散,天本集团利润也大幅下滑,不得已,我们提高收购价,导致特加公司重新陷入危机中。破产是集团不得已的选择,也是负责人的选择。
真的佩服,律师就是能言巧辩!杀手的工具竟然成为破产的理由和条件!高,是在是高!
对方的律师很不服气,继续提出要求:按照你的说法,出了涨价意外,就再没有什么原因导致特加破产?我们要求重新查账,弄清楚特加公司破产的真正原因,解开内幕!
洪律师仍然侃侃而谈:当然,破产原因很多。外部有市场原因,产品原因、内部原因更多,如设备老化,技术含量低、管理不善、包袱沉重等等。大家知道,特加公司是以一个六十年代末从家属工发展起了的劳动服务服型企业,在集团大力扶持下,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生产管理技术人员都是当年的知识青年。设备是集团淘汰的,干得产品是最没有附加值的大众活,先天不足已经决定他们被市场淘汰是早晚的事,能坚持这么久,20多年,而且安置2000多知识青年,创造2个多亿利税,都是一个贡献啊!但是,这里有一个不争的事实,这就是特加公司的发展壮大其实都是集团在扶持、在支持!特加公司最多时有700多退休职工,还有10名老干部,现在,这些都是集团在接收,天本集团为特加公司,为锦江市做出了巨大贡献。现在,天本集团也面临经营压力和改革改制繁重任务,救既然救不活,拖也会被拖死,那么破产就是当前最经济的选择了。
对各位来说,破产也可以使诸位丢掉包袱,做出税收抵扣,有意愿,可以继续合作。为什么要囧于这个地无一垄,房屋一间的破产企业进程不放呢?你们有权利推翻破产评估审计,但是,新招中介公司没有半年完不成评估审计,这一块费用谁来出?因为特加公司已经没有钱了,现在这一块是集团拿的,下一步谁提出谁承担!
大家都是聪明人,应该能想明白!我们也可以继续沟通交流!
争论两个多小时,都是律师们在打嘴仗。吴法官一看,敲响法槌,宣布:休会,整理材料,三个月后再开会!
第一场债权人会议就这样就失败了。为什么会失败?冯伟宝觉得自己准备的很充分啊?还是评估审计不到位!陈部说,也不全是审计评估事,他们按照实物组织评估和审计,这是通行的做法,没有大问题!关键是,我们对有限债权人情绪估计不足,从今天会场争论看,明显有搅局的意味啊!谁能先到这些?我们也没有经历过,怎么才能考虑周全?!
陈晓仁是特加公司改革破产设计师,但是,至始至终都没有承认他在特加公司改革破产指导设计和计划上的瑕疵和纰漏!
那么,这次又被动、失败了,造成第一次债权人会议不欢而散,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到底怨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