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乖张25—5打碎
晚上在开封车站等火车,闲着无聊,逛地摊,突然被一本故事会吸引,封页上,一个古代大将军,腰佩宝剑,手举宝瓶正要往地上摔,标题是《打碎》,好好地瓷器宝物,为什么要打碎呢?大大的问号强烈吸引人!明知道是个噱头,于大勇还是有一种弄清真相的急促感,于大勇什么都没有说,拿起这本书,递上20元钞票,这本书我买了!
摊主说,这本书5元钱,有没有零钱?找不开啊。
于大勇笑着说,再来几份报纸,凑个整数吧。
接过摊主给的10元钱,信步来到一个小面馆,喝了一碗兰州拉面,十多分钟,就填饱肚子,看看离开车还有很长时间,又逛了开封府最大的公园:潘杨公园。这个公园就是开封府皇宫广场,据说一面坐落着杨府,葬着老令公和七郎八虎、另一面是潘府,埋着潘仁美和家人,后来黄河泛滥,地势抬高,广场成为大水泊,潘杨的痕迹埋在地下,再后来,后人修造为大湖泊,一座石桥通向宋宫,桥的东西两面成为清混两种水质,是为潘杨势不两立!湖面很大,四周围着栏杆,柳树倒影,游船来往,站在石桥上往下看,哪里有什么浑浊之分?历史的水浪把一切都冲刷的一旦痕迹都没有了,水是一样的水,草、树、皇宫也都是现代版的,唯一不同是:过去进皇宫需要持节禀报,现在进皇宫需要掏钱买票!于大勇笑笑,北京故宫、西安咸阳宫都去观赏过,小小的宋宫只能是传说了!但是,传说毕竟是传说,在天下一家的今天,哪里还有势不两立的情形?!
于大勇在石桥上就待了5分钟,默诵三遍陈子昂的怀古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于大勇有怅然没有涕下!眼前的景色哪里还有清明上河图上的繁华风光?联想起上午参观的包公祠和大相国寺,岁月如梭,翻天覆地啊!大宋朝这个电视剧里经常重复的名字,令世界瞩目:面积不大,偏居一偶,但是,经济最发达、科学最发达、文化是中国社会最高峰之一,这是为什么?而且出了范仲淹中兴、王安石变法,进一步成就了大宋王朝的社会进步。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以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变法自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至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结束,故亦称熙宁变法、熙丰变法。
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变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充实了政府财政,提高了国防力量,对封建地主阶级和大商人非法渔利也进行了打击和限制。但是,变法在推行过程中由于部分举措的不合时宜和实际执行中的不良运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如保马法和青苗法),加之新法触动了大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元丰八年(1085年),因宋神宗去世而告终。
王安石变法有几个特征,一是变法必须依靠权利的支撑,没有这个支撑,变法必然失败。二是变法的首倡者都没有好下场,王安石三上三下,以道德自律者免入陷阱,这是开放的大宋朝之幸,也是中国之幸。三变法的收益是潜在的、巨大的,但是,却是滞后的,当期人受到的事利益被侵犯,特别是既得利益集团因为利益被损,可能从变法的支持者转变为变法最大阻力者。第四变法、改革都是利益的再分配、再平衡,这一点是根本做不到的,这也是变法失败的本质特点!
于大勇家里有一本《大宋王朝》讲的就是王安石变法,可惜为什么没有尽早研究呢?为什么破产后,在千里之外的开封才悟出这些呢?!
连宋唐鼎盛都泯灭了很多痕迹,只剩下宫墙水波,连家喻户晓的杨家将都成为传说,水火交融,长天一色,1000多人的特加公司破产又算得了什么事?是不是太小了,甚至于小的都可以忽略不计了吧!我们还去在意什么?还有什么可在意的?!
于大勇没有打车,这回儿是耐着性子走回到火车站。时间正赶上提前检票,于是,排队上车,找到卧铺,一切收拾妥当,才就着车厢里的灯光翻起故事会。没有想到,一下子,就被这篇引人入胜的故事说深深吸引住了。
故事讲的是宋朝最出名的一位老将军退休以后的一段特殊故事。
一位名满江湖的老将军,戎马一生,年过花甲,归隐山村了。老将军一生没有儿女,只有一位老伴陪伴守在祖籍,老人浑身武艺都传授给几位名贯山河的大英雄,功成名就了,文韬武略后继有人了,该享享轻福了,但是,他总是觉得心里不舒服,到底是哪儿不舒服呢?也说不好!
一天到晚,看书、练剑、巡视,军旅生活习惯一点也没有改变。可是,这儿毕竟不是前线,也没有敌人和战斗,剩余时间怎么打发呢,他就连天擦视他一辈子积攒下来的精美工艺品!
老将军一生有两个嗜好,一是嗜武如命,他逢书必读,读既有得,得必有技,技必创新,不到三十年,就自成一家,文武名满天下,老将军很得意收了四大弟子,特别是关门弟子,他把平生绝学全部传授给关门弟子,成就其历史威名!老将军第二个嗜好就是爱好收藏!杀伐攻略,守边扩图,都带着这些千辛万苦得到的珍宝,转战南北,东西竟然毫发无损陪着他回到了家乡。去年,老将军告老还乡,弟子们特意给他盖了个藏珍格,保存着他收罗来的奇珍异宝!老妇人看着他天天在把玩这些奇珍异宝,生气地说:这藏珍格那里是藏宝的,分明藏着他的不朽的生命!
按理说,功成名就,归隐家乡,相濡以沫,相忘于江湖应该是最惬意的事吧?可以,偏偏老将军越来越茶不思饭不想,心神不宁,不到二年竟然憔悴起来:听不见战场的号角声,天天与珍宝打交道,天地也有些荒芜了!
这一天,还是老黄历:读书、练剑、巡视回来,吃完饭,他又一头扎进藏珍格,开始擦瓷器!那上面的釉彩,那体款,那形状-----他忘我第欣赏着------正在这时,背后老妇人悄悄走了进来,派了他一下,一愣神间,瓷瓶从桌上被碰下了,老将军暗叫一声不好:伸手抄起瓷瓶,然而,因为事出仓促,坐立不稳,一个趔趄,瓷瓶被他单手托起了,人却摔倒了,老将军的腰闪了一下!
坐在地上,老将军满身大汗,这时怎么了?想当年,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现在是真的老了!还是?------老将军还在沉思中,老妇人一蹦就来到身前,一手拿下瓷瓶,一手搀扶老将军,”你呀,让人说什么好呢?一个破瓶子,再好也是瓶子,能杀敌能吃饭,还是能有个好身体?一天到晚担惊受怕、悠忧寡淡对得起谁?“啪”老夫人一生气,再一松手,松手,瓷瓶掉地上,打碎了!
“这下好了吧,去去担心,岁岁平安吧!”老妇人一边埋怨一边把老将军扶起,也就是一瞬间的事,发愣---碰掉瓷瓶---随机反应接瓶---闪腰---摔倒在地上---磁瓶被夫人拿起---又被摔倒地上---岁岁平安?!真的平安了,什么都没有了,可不岁岁平安啊?!身外之物,怎能搅得人身心憔悴!犯不着!犯不着啊!
老将军伸伸腰,把手一挥,统统打碎!明天我们就相忘于江湖!
打碎奇珍异宝的老将军从此消失在中国的山野深沟,留下的是名震江湖的徒弟:卢俊义、林冲、武松还有一个关门弟子,这就是民族英雄岳飞,一部武穆兵法成为世人一直寻找的珍宝!而这位老将军就是周桐,一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百岁老寿星!
这个短篇小说,不到800字,于大勇是一字一句读了两三遍,直到列车员关灯,躺在卧铺上,于大勇还是感慨万千。联系到观音教旨,放心屠刀,立地成佛。更何况我辈有什么放不下的呢?也就是一点名义、面子、尊严、利益,还有什么放不下的?!是你的,跑不了,不是你的,保不住!这是佛法也是辩证法!毛主席说,打碎旧世界,建设新世界!老将军的成就不在于培养好徒弟,更在于敢于打碎一切!这是一种果敢,更是一种境界!
特加公司已经没有了,未来还在!只要打碎心中的恶魔,就可以走出新天地!于大勇感觉重来没有这样心情豪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