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处置23-5昧着良心
破产情况很复杂,远远超过预期。破产政策的了解掌握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是,破产上访人员可不管这些,他们的工作、利益受影响,他们必然要找领导,作为企业原来的领导人如何解答这些问题,着实让于大勇感到惭愧。
于大勇采取的对策是,避开这些棘手的问题,让冯伟宝领着做****接待。冯伟宝思想有波动,安排大钟负责、惠芳、白雪和郑无双临时接待,只登记少表态,上报裁决,虽然能够推脱一时,却始终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时间久了,他们开始往上找领导了。
这一天,刘涛的媳妇终于在特加公司大门外堵到于大勇,满脸着急,坚决不让于大勇走,非要了解相关政策。
于大勇问,刘涛现在怎么样了?有没有人给你解答问题?
刘涛媳妇说,哪有人跟我们说啊?就叫我们等着!
于大勇说,这才几周?很多大面上的事还没有处理完呢。别找急,刘涛是工伤,应该有相关的政策处理。
刘涛媳妇说,工伤的政策我也了解一些,7级可能是11个月或者13个月工资,几万元钱,你让我们怎么活啊!刘涛现在精神还不好,什么也不能干,我真的没有办法啊!
于大勇真的很同情刘涛一家,但是,也不能把滨海市的政策底线告诉她啊?!只能继续安慰:刘涛媳妇,你也别上火,企业破产了,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他是工伤和别的历史问题处理原则和方式都不一样,耐心等待上面的解答吧。
刘涛媳妇还是将信将疑,“上面的解答?哪个上面,我谁都不认识,我就认识你!你给我问问,到底怎么处理?”
于大勇仍然耐着性子说服她,“破产后的最高权力是清算组和破产法庭法官。不过现在还没有走到这一步,目前阶段,刘涛的工资还在特加公司留守组开,有变化再说吧。”
“别介啊,等到上面接管后,我们找谁说啊?”
“啊,目前,你就找冯总,你认识的。以后,谁接管你就找谁呗!”
于大勇真的有点昧着良心了,找谁?就应该找集团,找滨海市国资委,工伤人员不处理好,就不签字!但是,作为破产企业一把手,于大勇还得维护集团利益,维护稳定啊!这些掏心窝的话再怎么也不能说出去啊?!
刘涛的问题到底走到市里国资委,硬压着天本集团代管,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于大勇面对着三个棘手的上访老大难问题到没有什么内心压力,在办公室或者在道上,遇到钟夫人、肖波和成余都是一个口径:破产了,我不管这一块了,具体有冯伟宝接管,你们把自己的诉求书面整理好,递上去,走程序,听通知,需要你们到场在去解释吧。必要是也可以走法律程序。我们破产最高权力是破产法庭法官,你们到锦江市法院一问就知道。闹事是没有用的。
这三个人的事有合理成分,也有不适当要求。特别是肖波的事典型的无理取闹。还有就是成余也是在胡搅蛮缠。钟夫人的事应该说合情合理的成分居多,但是,她要价太高怎么行?记得,去年六月,安书记开会研究特加公司疑难问题,于大勇安排冯伟宝写出报告,集团给其审核五年工伤工资四万多元,钟夫人都领取了,现在还要补偿这一块,提出双倍补偿概念,有道理也有点过分了!
看到于大勇没有往下深说,钟夫人也是明白事的人,“于总,我知道你为难,从此后,我也不找你了。我就是治不过来这口气!我知道,这次破产事集团的意思,而且国家有政策,要上级主管部门兜底!我就让他们这些人看看如何兜底!”
何必呢?跟谁生气?!不值当,事缓则圆嘛!于大勇只能如此安慰劝说。
于大勇接待了几次就再也不好意思面对了!帮忙?怎么帮?告诉上面的政策底牌,明显不合适,不说话,又什么帮不上忙?!真的是良心在折磨!
还有几位运动员,都是于大勇工会的骁将,受伤,评残,不知什么原因没有办理工伤,但是有通用公司代表集团发的残疾证!那也是一种待遇吧,这一次陈晓仁部长一句话:什么政策也没有,就逼着买断,一点说法也不给,要求全部下岗,谁能受的了?!
大钟月末统计情况往上报名单时,于大勇特意嘱咐,把这些人情况都写上吧,集团怎么办由集团决定。于大勇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
有一次,于大勇特意私下问金兰,郭媛的残疾证是你给帮助办的?
是,盖印是我找孙主任帮助盖得,雷总当时签字的。材料是他们自己准备的。
于大勇又问,“这一回,集团有没有说法啊,对有残疾证的人?”
金兰说,“开始想往通用公司安排,通用公司不接收,残疾人安置数量都够了,现在要求他们买断,他们不愿意!”
于大勇有点可笑不得,“换做谁谁愿意?都是正规办的,怎么能不管你?每年都跟我们收钱,要求安置残疾人,现在又说安置够了,都成他娘的啊!”
于大勇的一句粗话引得金兰抿嘴笑,“你管那么多事干什么?集团都不管你了,你管集团什么事?破产教训还不够?!”
是的于大勇再次破产最大的教训就是:自己把自己给破掉岗了!滨海市有政策,集团派驻的要回集团安排,老任走了,小宝留了个集团身份,李昕也是一个集团身份,整个班子就亏于大勇自己!陆老大的承诺和滨海市国资委政策底线都在哪儿摆着,如果于大勇要提出来,整个这一块会有很多人跟着喝汤,这样的破产风云四起,如何收场真的令于大勇很难想像啊!只有委曲求全、忍痛割爱了!于大勇诺诺无言。
于大勇真的是无言面对了。滨海市的政策底线还在那儿,到集团这儿就全变样了。这个不管、那个不要、能推就推,有证也不安排工作,这样是在做破产工作吗?!自己否定自己,真的很可笑,也很无奈!这真是官大就说了算,怎么说都有理啊!
于大勇的良心债还在不断增加。一些管理辅助人员经常唉声叹气,这些人大都没有什么真本事,而且高不成低不就的,看到于大勇也是绕道走,于大勇能理解,谁让他们下岗了呢?!于大勇感到破产最对不起的就是他们,于大勇知道如果把国资委的底线抛出去,至少有100人不会签字买断,那种情况一旦出现,破产就真的变成流产了!其实,以后的天本集团子公司改革就发生了很气八的事,特岗公司这恶搞和特加公司同病相怜的子公司愣是没有走完破产程序,200多人集体上访到北京,滨海市国资委根据破产规定要求集团全权处理有关问题,一拖就是五年!最后的额职工都是集团在养活!特钢公司是不是吸取特技阿古斯教训呢?天知道!
于大勇被良心债压的有点喘不上来气了!要么分起直呼,改变集团决策,这是不可能的;要么默默无视,承受的良心债的折磨。于大勇终于选择后者,渐渐变了,变得越来越沉默,公司方式也有了改变。每天下午上班,上午按时与有关人员通电话,了解情况,剩下时间,或者自己在家看书、或者到学校大操场无人的地方转转,或者到集团陈部汇报进展情况,有事再到单位处理,这种情形的改变,不为了别的,就是为了躲开这些殷殷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