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分流12--10更大更诡秘的浪潮(更一)
从四月十八日上任到七月十八日,三个月,结合上半年,于大勇和冯伟宝精心准备,形成上半年工作总结报告。谁也料想不到,这个总结却引来更大更诡秘的风浪。
一、改革分流工作小结
1.截止七月十日,在集团经济运行部和人力资源部指导下,特加公司班子顶着巨大的世俗压力,从六月二十八日开始实施第三轮减员、合并机构工作。新方案按400人,干400万产值设定。
主要机构设置为:综合管理部(办公室)、生产经营部、财务部、技术质量部、债务重组办(兼运机公司)、车工车间、磨工车间、销售部。
2.减员后,定编定员399人。其中,一线在职在岗164人,临时工135人。其他50多人。总人数350多人。临时工主要分布在车工、磨工。临时工中含30余名劳务工,待办理手续。缺编50多人,为今后生产发展预留编制。
3.减员后,在职待岗人员177人,(含14人暂没有办理手续)。三批次减员800多人,已离场630多人,其中临时工离场近300人,在职买断已离厂至少330余人,在前期处理了500万基础上还需要费用700万元。详见《减员分流报告》
4.这次改革,主要难点是销售归属问题,我们对销售业务进行有效分解,二年以上无效在途划归重组办负责,有效在途一千多万仍然有新成立销售部负责,另外新成立销售部延续原来销售公司职能,办理新老在途确认等手续,并保证不再发生新在途,当期销售产品全部实施现款交易,确保不再发生销售风险。同时,重组办增加监管职能,强化市场在途营销监督管理。
5、我们班子另一个争论焦点是产品结构调整,即停不停大型生产问题。经过反复工作,多角度多次商谈,最后终于达成一致意见,关闭大型车间,同时,彻底处理搬运机公司小型生产线,盘活资源,有效解决了最大债务风险。
6、加大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工作,债权单位,全部得到安抚。债务重组办已进入角色,正在扎实推进还债工作。特别是与最大债权单位郑州中原机电设备公司谈判,历经一周连续十几个小时工作,终于将还债价位从下浮45%提高了十个点,减少损失30余万元,同时有效拉动了“1”、“8”市场价位,为以后“1”、“8”生产奠定基础。四个最大债权单位,处理完结一个,起诉中一个,缓解两个。我们还加强内部对帐工作,对外协分承包方进行走访,加快外协遗留问题处理,债务清查基本告一段落。
7、三大车间基本稳定,对一线主力操作人员,我们实行最低工资待遇,保留一些骨干,为特加公司下一步的发展贮备了人力资源。
8、内部干部进行了重新招聘上岗,加大竞争力度。对全体管理人员以上干部实行岗位绩效浮动工资制。出台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制考核办法,调动了内部积极性。
9、公司班子成员,率先垂范降薪降级,自加压力,带动广大干部努力工作。对一些违纪人员和违纪事件进行了处罚,开除四人,另有几人正在调查处理之中,狠刹了歪风邪气,公司内部已经兴起“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浩然正气,职工们认同感、责任感普遍有所提高。
总之,特加公司经过三个月的治理整顿,取得明显的效果。即使是下岗的员工,也为这种改革而高兴,他们说,特加公司这次是真改革,是真抓实干,是真的有希望。企业目前基本稳定,管理明显改善,减员及机构合并基本到位,清产核资工作顺利完成,这一系列工作,得到了绝大多数员工们的肯定。现在,我们班子可以问心无愧地说:尽管减员和债务重组还有很多复杂的工作要做,一些动荡不安因素还没有完全排除,如何恢复生产扭亏增盈任重道远,但是,特加公司最困难的混乱时期已渡过,为集团公司改革发展扫清障碍,为特加公司下一步改革发展奠定基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工作难点
1、大型还没有按期停下来。主要原因是前期合同没有执行完,特别是6月份锻件废品影响上百万元,如何处理正在争执中。我们班子有两种意见:其一是三个月干完合同,然后停产;其二是现在停产,合同转股份。尽可能早停下大型,彻底转变成“1”、“8”加工基地,这是我们的坚定不移方针,因此,我们在本次机构设置和人员精减上,均没有考虑大型编制。
2、减员任务没有彻底完成,还有170多在职人员没有离场。新机构刚开始运行,管理流程再造工作成为重中之重。新的管理者、新的机构、新的体制都需要尽快磨合,管理标准、业务流程和产供销新模式亟需完善。车辆等一些解债处置工作进展缓慢,资产盘活工作有待于加快步伐。这些都或多或少影响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三、下一步的重点工作意见:
1、应该尽早尽快启动并恢复生产。特别是指令计划,锻件已两个月没有投料;钢球要求带款提货,实际上等于停供。指令计划300万,加上自产自销100万,现在是有合同,无法生产。如果锻造能排满,并按时生产,可以拉动特加公司,400万元产值连续几个月即可扭转亏损。我们也承诺保证前期欠帐递减,当期不欠。我们意见:应该由集团公司主要领导组织生产系统相关单位负责人专题会议,就启动恢复特机公司生产经营形成会议纪要,从而形成今后特加公司生产经营工作准则。
2、加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快速分期拨付资金,抓紧解决待岗人员问题、退离休人员问题、特别是下岗(大龄)人员劳动保险欠费问题,这些必须在20日前上缴,以方便转接档案和续缴费,否则不但增加我公司承担相应费用,而且还会激化矛盾,引起动荡。
3、认真研究特加公司“1”、“8”类产品基地建设重大问题。一方面,“1”、“8”类产品本身盈利能力差,95价下浮34%以后,“8”类是微利,“1”类保本。“1”、“8”类基地建设好与坏,决定了特加公司能否尽快偿清债务,决定了特加公司是否走向新生。所以,我们特加公司要想不成为天本集团包袱,就必须做大做强“1”、“8”类产品基地。我们的建议是:
(1)将三成品的精密级“8”类产品生产权拔给特加公司,使特加公司形成“8”类产品全方面全覆盖加工,并能使精密级挑选后转普通级,有效利用资源,提高合套率,减少产品资源浪费。
(2)购制1-2台M8850磨床,专干细磨,加上部分机床改造和抛光改造,基本上可以满足“8”类产品上等级需要。
(3)为了减少锻造钢球等单位应收帐款,我们意见由总调购锻件,卖给特加公司,由特加和股份结算,这样,可以减轻钢球、锻造公司和我们往来风险压力。也可以保证特加生产正常进行。
4、加速做好偿债工作。流动资产偿还外债正在进行之中,现已偿还300余万元。安抚了十几个客户。我们意见应该赶紧启动车辆还债。一个原因是车辆停驶后是不断贬值的,另一个原因各种费用需要交滞纳金,有的车已停驶三个多月了,再停下去每个月我们损失将达上万元。
5、加快处理大型停产后的遗留问题。关于大型车间去留问题,我们班子争议很大,但最终取得一致意见。即合同完工后,停产,并不再生产大型产品。我们愿意成为集团特大型公司的前端生产加工基地,这样的出路,我们认为是最佳的,一方面规范了市场,另一方面有效利用生产资源,更有利于特机快速脱困,也有利于天本集团特大型生产做强做大。
公司领导,从4月18日至今,特加新班子上任已三个月,面对资金断流,亏损严重,讨债、起诉纷至踏来,人心焕散的内外交困特殊局面,在集团公司董事会、党委正确领导下,新班子从治理整顿入手,高举改革大旗,扎扎实实推进减员、合并机构、资产保护及清理外协等各项工作,与保守势力和既得利益者们做了有理有据有力的斗争,顶住了世俗偏见和压力,废止代料加工,清理收回车辆,降取暖费,封南院,物流统管,拆分销售,从严治厂,精减三分之二员工,遏制危险崩盘局面,取得了治理整顿工作的基本胜利。这个成果是来之不易的,是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的结晶,更是天本集团各级领导关心支持帮助的硕果,是特加公司干部工人理解改革,支持改革、人心所向的结果。
特加公司的问题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沉重的,没有集团的政策指导,只剩下死路一条!这是历史的经验,也是惨痛的教训,更是目前普遍一种共识!我们认为,现在已到了可以腾出精力彻底解决特加公司问题的时候了!要活,立即恢复生产!要死,立即进入法律清算程序,避免扩大亏损!对特加公司班子进行调整,明确特加公司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和“生死”方向,这是重中之重的大事!
从某种意义上说,特加公司新班子已经完成了特加公司改革第一阶段治理整顿任务,向集团公司董事会、党委交上了一份自认为是合格的答卷。因此,去留肝胆两昆仑,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早已看的很开:“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避趋之”。敬请集团领导定夺!
这个工作总结,洋洋洒洒好几千字,在集团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争议出在最后两段。最后定稿时,冯伟宝就不让于大勇这样写。于大勇却偏偏增加这两段,冯伟宝说,前面的自我表功已经够了,何必要求辞职?换班子,而且自比谭嗣同,容易引起误解!于大勇固执己见,特加公司改革太艰难了,发点牢骚,散发一下胸中闷气,否则会憋坏的!
是的,于大勇的自矜孤傲的中国士大夫情怀彻底害了他,八月份,特加公司向何处去?集团高层争论的十分激烈,却一直没有结论,现实情况是生产却彻底停了下来,对外说法是:停产处理遗留问题!
于大勇辞职、换班子的意见没有被接受。特加公司陷入了更大的更诡秘的风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