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34200000020

第20章 太上之治表

周天子游山玩水时,所到之处被各诸侯吹捧迎送、风光无限,但到了西方边境却被犬戎阻挡、侵犯和追赶,灰溜溜地回朝了。我们几个文武听说天子终于回来了,便赶忙去朝见进表。

天子正怒气冲冲地在朝堂之上发号施令,要整饬军备、布置兵马,派大军征剿西戎。看到我们抬着几捆竹简上来,便对我宣召道:“万溪谷将军,陈疏上表是他们几个大夫的事情,作为本朝最有才华的将军,你先来为本王策划策划如何讨伐西戎的问题吧。”

我暗自叹了口气,上前奏道:“大王,尽管西戎是游牧民族,来去如风,英勇善战,但无城池可固守,难以成就规模。而我朝虽多步兵战车,灵便不如对方,但我们兵精粮足,英才辈出。只要按照我所绘制的钩镰枪图样,打造出数百只这种新式武器,再选出一个有利地形伏击之,只需一名小将就可以给对方以重创,待削其精锐之后,再对他们封锁铜和铁器、粮食的交易,过不多久,就会让他们食无粮、战无兵,即使不前来朝拜臣服,也再无力与我大周抗衡。所以说,西戎不足为虑,所需深忧者,乃当今天下吏治民生也。请大王细看臣等所上《太上之治表》,并深思熟虑之,尚能择其善而行之,则是大周之福、天下之福也。“

天子不情愿地摊开竹简,见表上写道:“大王:臣等听闻治理天下的最好方法,是被治理的老百姓不认为自己是被人所统治而感到是自由作为的;其二才是老百姓因天子的圣明而亲近、赞颂和拥护自己的天子;其三是老百姓在高压统治下害怕、畏惧而不得不顺从;其四是老百姓感到天子的存在只是一种负担而无丝毫恩信可言,便开始轻视、反抗他的存在,他的存在自然也就不能长久,这其实是由于天子自己的德信不足和作为不妥当,才造成了人民对他的不信任。顺从天下百姓和万物的本性而让对方觉得很少被干涉,认为一切本应该就是这个样子的,却在不知不觉中帮助我取得了成就,才是遵循大道的规律、治理天下的最好方法(《道德经》第十七章)。如果无视大道的存在而任由自己的意志去作为,最终又会是什么结果呢?就以力量强大无比的天地为例,龙卷风威力再大也是一扫而过,持续不了一天,暴雨倾盆也下不了一天一夜。能以这种排山倒海的力量横行无忌的只有天地,但天地的这种强势威力也不能长久,更何况人呢?所以,要想长久生存,就不能仅以强势去胡作非为。那些按照大道的运行规律去办事情的人,在与对方没有融合之前,是能够根据所遇到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使对方乐于接受我而无不顺从,从而使我获得左右逢源的支助。在遇到讲道理的人时我就与对方讲道理,遇到重品德的人我就与对方论品德,遇到有失误的人时我就与对方谈失误。总之,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人,都会因为我的平易亲善而喜欢和我相处,所以我能得到所有人的信任。如果在尚未充分了解情况之前,就自己先坚持自我而有意区分是非、进行好恶取舍的人,将会失去与我意见相左的人的支助,甚至形成敌对势力(《道德经》第二十三章)。所以说,圣人是不会先去强调自己的意志而让天下顺其而动的,因为他懂得要想更好地治理天下,就不能总以自己的意志独断专行,而要不断地根据万物的本性、百姓的疾苦和需求来制定相应的政策。对于与自己一致的,培养他们,对于与自己不一致的,也要很好的关注他们,才能获得与百姓交相融合的机会;对于讲信用的人,信任他们,对于不讲信用的人,我也信任他们,渐渐地就能获得天下人的信任。有这样的统治者存在,天下就会变得欣欣向荣,使天下的各种关系之间由矛盾对立变谐和统一而不去激化各种矛盾,让百姓都关注他们眼前的事情,天子却都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培养、引导和教育(《道德经》第四十九章)。为了使人民更容易接受我的教育,并不是把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性都告诉人们,而是蒙蔽他们,千方百计地美化我的目标,让人民都相信我所坚持的这一种可能性是最好的,与我保持一致,让人们知道的事情越多,人心就会越乱,就越难治理,这就是所谓的愚民政策。兵法上也说,‘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谓将军之事也。’并且说,‘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也’。并要因此而造势:‘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虽然,在愚人和造势方面二者有相通的道理,但治理国家并不等同于用兵打仗,打仗是要士卒为国效命,治国是使人民安居乐业,既要推行政治,又要不引起百姓的逆反心理,就不能像军队那样使用命令专行的强制方法,因为这种强制之法往往会适得其反,导致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道德经第二十四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恶。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不顺应大道人心的政令,往往在推行中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并且,苛刻的政治会使百姓失去本心,使世道陷于虚婉逢迎而暗蕴危机。即《道德经》第十八章所谓的‘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这就是‘马上得天下,但不能马上治天下’的道理。治国是需要一定的手段的,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键则不可开,善结,无绳约则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异人,常善救物,故无异物,是谓袭明。要获得这种高明的手段,首先就要善于学习。袭明的意思,就寓含着学会高明的做法,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行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爱其师,而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其二是尚民修德,使天下归心。越以为自己高高在上,天下百姓就越不会信服,反而是那些懂得屈伸之道和能够随机而变的做法才能走到最后而不被中途抹杀,懂得如何避免正面冲突、保存实力的人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懂得谦虚才能有所收获,知道自己知识的陈旧才能获得更多的新观点,一天天去牢固的掌握住哪怕很少的东西也能日积月累得到很多,相反,如果一次性的贪多而难以消化反而会使自己难以把持而失去更多。所以,有智慧的人才去守着简单不变的原则作为立身行事、治理天下的标准。不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所以才能接受别人的长处而使自己变得周全而明智。不总以为自己是正确的,所以才能接受别人、广泛与人相处。不只为自己争取利益而能顾及他人,所以才能在众人中树立威望。正因为这样,才能不自高自大、目中无人,所以会最终得到众人的推崇和拥戴。正因为我不处处与人争长较短,所以才不会有人与我强力争锋,我才处处显得雍荣自得。古人所说圆润穷通,以屈求伸的话难道是没有道理的吗?实在是许多经验教训积累总结出来的精华呀!如此周全详备才能使天下归心呀(《道德经第二十二章》)。按照这样的逻辑推理一下,岂不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第四十章)’吗?所以,聪明的人做事情,总是朝最坏处去想和预防,而朝最好处努力的。如此才能居安思危而最终有所成就。为强盛而努力但又要时刻牢记和明白现状的不足和贫乏,因为强壮是从不甘现状的追求信念和柔弱的点滴积累中来,这样才能源源不断地越积越强,越积越强越要重视不背弃这种对基本的恪守,使自己始终像初生的婴儿那样处于蓬勃发展而少困害的状态,像天下的溪水那样滋润万物而无所不在,教导人民养成谦谦自牧的修养,这是第一重修炼;恪守天下正道、追求正义和光明的同时,也要了解和熟知邪恶和黑暗的侵害手段、进而制止他们,才能维护和实现社会正确的发展方向。只有保持和周全这种做法而不偏离,才能使天下重新回归太平繁荣的盛世,让发展的溪水有所依持和归汇,成就天下的河床,为引领天下的正道做出表率,这是第二重修炼。当天下进入辉煌鼎盛的时代,更不要忘记曾经屈辱和落后的教训,荣誉和成功,是从失败和知耻而后勇的磨砺中获得的,所以此时更要虚怀天下,加强这种谦卑信念的修养,为天下打造长久发展的生生不息之道,成就汇聚天下百川的深谷这是第三重修炼。溪是流水,式是河干,谷乃汇流成汪洋,所以圣人虽身居高位、权力无限,却以明道尚民的修养去影响普及和教化百姓,人民也会以爱国守道为志向去作为,其中才能出众的人就会被任命为官长,整个社会制度便会浑然一体而无冲突分歧。(《道德经第二十八章》)因此说,守雌、守黑、守辱是知雄、知白、知荣的基础和根本,在这种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强自己的修养:为天下溪,为天下式,为天下谷,一步步成就人间正道。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命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之,知之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道德经》第三十二章)。所以,其三就是持道守柔、无为而治。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道,天下希及之。

总之,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圣人之在天下,顺其性而引,造其势而聚,善其情而教,厚德而众归,和其众而治,持道守柔而长久。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不辍。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乃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国,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普。治国不只是方法和手段,更是一种修养,愿大王振先王之余德,效周公一食三吐脯、一沐三握发之勤政,使天下复治之……“

周天子匆匆地看罢,掩卷大笑,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西戎逞强,征之使循王化,有何不可?万溪谷,你身为将军,就应该为国效力,开土拓疆去扬名立万,名垂青史。不要像那帮大夫一样婆婆妈妈的,本王命你为帅,明日即刻整军出发,征讨西戎,擒杀他们的酋长。如果成功,允许你开国立宗,封你为侯。“

王命难违,我只得命人连夜赶制兵器,第二天便带领五千虎贲军出发了。

同类推荐
  • 如果有重来

    如果有重来

    随便写写,人生总是有梦想的,有些实现了,有些未能实现。一直希望平平淡淡,奈何树欲静而风不止。如果能重活,你想做什么?
  • 大漠孤城

    大漠孤城

    黑绒羽冠,血罗裳袍,滔天巨怨,怒目虎伥。斜雨滂沱,万屠魔客,刀如狂风,杀人如麻。本书为武侠小说,分类搞错了,勿怪。
  • 安墟

    安墟

    往来古今,栖息桃源;神游八极,返璞归真。
  • 茶道佳人之神农茶典

    茶道佳人之神农茶典

    现代世界的美女特工,在一次任务中受到创伤,意外的穿越到了一个类似于周朝的世界,从此她开始了一段妙趣横生的旅程,没事和圣后喝喝茶,偶尔找突厥人聊聊天,闲了跟狄大人探探案,有疑问就找元芳,问问他会怎么看……
  • 汉末之英灵乱入

    汉末之英灵乱入

    “啥,刚刚过去的路人甲叫刘基?”“你说什么?那个守城门的小卒叫尉迟恭?”“等等,你说刚刚那个沿街叫卖的商贩名字是沈万三?”……一个人穿越至汉末,附身于小人物,还拥有一个系统。可这系统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事。相同的题材,不一样的故事。乱斗即将开始……
热门推荐
  • 超嗨五一班

    超嗨五一班

    蛮轻松的,很有趣。以轻松的文采,写出了校园生活。希望大家好评。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总裁强宠落跑小甜妻

    总裁强宠落跑小甜妻

    蔺先生从小养大的宠物竟然跑了!再次相见她已华丽蜕变。笑迎闺蜜,相伴美男,唯独对他冷漠,“蔺先生,我们不熟。”他却笑的邪魅,“你身上每一寸我都记得,我不介意在熟一次!”他一个用力顶撞,她彻夜难眠。睁开眼的瞬间,他拿着支票放在她面前:滋味不错,你应得的。良久,她穿好衣服无谓的说:这些钱,你收好。虽然技术不过关,但重在服务热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焚月炙阳

    焚月炙阳

    这世上本没有神仙。但凡天地异象,无从考究,凡夫俗子必要求个心安理得,遂有了那些追逐天地之道的人。人类身为万物之灵,还是有其灵性,其中更有翘楚竟真在这大千世界之中窥得一线天机,于是修道日益昌盛。道,本不分正邪,但人心所向实在难测,所以又有了正邪之分。当今之世,正道昌隆却又有邪道虎视眈眈,而故事便是从这昌隆盛世之中开始的。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我的女友是死神

    我的女友是死神

    刚刚大学毕业的项阳,正在为就业发愁,家中偶然闯入一名自称是死神的女孩,他的生活也跟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被无节操的记者塑造成了名侦探,结果名声大噪;稀里糊涂地开了一家事务所,结果享誉全城;还要跟呆萌的死神谈恋爱,也是让人醉了。但最让他受不了的是,身边跟着一个死神,全城一半以上的命案都是被他发现的,这要怎么跟警方解释啊?——————————————————————————————总之,这是一本很轻松、很幽默,无修真、无异能,虽然有死人,却一点都不悲伤的轻读物。
  • 龙拳小子

    龙拳小子

    多年以后的今天,丐帮已经没落,丐帮绝学“降龙十八掌”也已经失传。然而,丐帮的后继者根据自己的觉悟,在“降龙十八掌”的基础之上衍化出一套新的武功绝学,这就是“龙拳十八式”。这套武功的创始人蓝枫长老早已经离开人世,但是他的徒弟却把这门拳法继承了下来。可惜继承者一代不如一代,直到这门拳法传到了一个叫谢声浪的少年手中,这套拳法才得以重新发扬光大。故事就从少年谢声浪讲起……
  • 凡仙逆尊

    凡仙逆尊

    天若有情,为何不见它对世人的怜悯,天若有情,为何这尘世尽是不公,我不要这天去眷顾我,我不要这地去滋养我,我要逆天而上,踏出只属于我木凡的天道
  • 情海难爱

    情海难爱

    懵懂少年避世而居,总有日远离深山,方才知自己不分男女。一身绝技,满腔正气,赢得娇女倾心,痴男爱怜......到头来,山依旧,水长流,唏嘘一片。
  • 刀剑乱舞

    刀剑乱舞

    神州大陆,地杰人灵,卧虎藏龙,英雄辈出。曾几时,南剑神、北狂刀成为传说,大陆侠客无人不向往。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昔日,南剑神,北狂刀,刀光剑影,各领风骚。今朝,夏唯一,代思复,陆天明,马乔雪,强势崛起,名留古今供人骄。
  • 九曜天机

    九曜天机

    什么凡人的贫富贵贱,什么修士的资质天赋,不过是一群高高在上自以为是的人对一群奴性深重的人发号施令的一种借口罢了;什么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不过是有些奴才受够了压迫妄想翻身去压迫别人而已!人人皆生而平等,我不要看到奴役和压迫,我不喜欢谎言和欺骗,且看我如何涤清这污浊的世间,且看我如何打破这奴性深重的枷锁!踏破这世间一切阻碍,纵然立地成魔又何妨!----樊虚语永远都不要忘记仇恨和痛苦,永远都不要放弃复仇的权利和欲望!世间的一切不公和压迫皆源于忘记,忘记曾经受过的伤,忘记了加诸于己身的痛,继而学会了忍受、学会了忘却,奴性便是由此而来。------盘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