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汉光武帝以来,募兵制渐渐取代了征兵制度。或用钱粮诱引,或免除赋役为条件招募。如今天下大乱,汉室凋零,诸侯割据称霸,赋税都由自己掌管,很多地方的诸侯已经不再向汉室纳贡交税,即便是汉室宗亲刘表、刘璋等,也很少派人上表纳贡。天下纷乱,由此可见。
募兵都是诱引,选人也不再苛求对象,军队里面成分复杂,多以社会散闲人员、无业游民为主,也有农民、商贾、少数民族男子,甚至还有死刑囚徒组成。所以部队大多素质低、战斗力差,而且军纪败坏。
曹操之青州军,士卒为流民,为的不过一口饱饭。战斗力不是很强,却能打败实行精兵制度的吕布,这便说明,古代战场,人数优势便是最大的优势,它能极大的忽略双方的战斗力。人,也不过是一种动物,要是看见铺天盖地的敌人,又有谁能鼓起勇气向前呢?
秦寻因为军粮之故,不能招募太多的人。因调拨的财物不多,那些战力较强的游侠也招募不到。单父县极度排外,所以流民很少,秦寻也不愿意招募这些只为了一口饭而活的流民。心中最为理想的人选,自然是单父县中的农民。
农夫有几大好处,踏实肯干,吃苦耐劳,而且没有太多奸猾思想,可谓募兵的最佳人选。古时吴起所招募的魏武卒尽是选用的农夫,秦寻读过吴起兵法,对此特别推崇。但想招募这些农夫,绕不过去的便是单氏这道门槛。
单父县单姓最多,单氏是大族却不是世家豪族,所以当地百姓对单氏的认同更加高。
单葛衣曾提醒过秦寻,百姓虽然看不清局势,但谣言能会影响他们的判断。很明显曹操已经在兖州各地发动了流言攻势,所以招募士卒才会这般艰难。
自见过单葛衣以后,单氏族人都不愿意再和秦寻接触,一是有流言在当地流传,二是没得到单氏支持,秦寻的募兵之路注定是困难重重。
而对于这些踏实肯干的农夫来说,即便是用纵容兵卒劫掠财物,引诱出他们的贪欲之心这些方法,看似也不怎么凑效。说到底,他们在此地活得下去,所以根本不愿意同秦寻出去打仗。
秦寻采用了增加军俸方法,招来的不过是些地痞流氓,无业闲人。这些人招了三四百人,又有什么用?所以,秦寻认为单葛衣骗了他,因此带上百名精锐,直接杀上了卷山。
再一次来到竹楼,秦寻脸上没有丝毫的闲情逸致,背后士卒一个个刀剑出鞘,秦寻朝着里面大喊:“单葛衣,你若是真的不助我,我便烧了卷山,拆毁徳祖之庙!有我秦寻一日,你单氏就休得安宁!”
秦寻的咆哮声,惊走了白毛小猿,震落了枯叶无数。秦寻冷冷的看着那处竹屋,前些日子他还是客人,现在已经成了恶人。
这乱世由不得安宁,由不得他选。
单葛衣推门出来,她站在竹楼之上,低头对秦寻说道:“你跟吕布一样,是个凶恶的豺狼。”
秦寻仰头大笑:“没错!既知道我是吕布爪牙,难道你还想劝我从善?”
单葛衣看着下方秦寻肆意狂笑的样子,却又摇头说道:“你不是的,你解除了蝗灾,赶走了蝗神,你是不一样的!你走吧!我不想见你。”
听着单葛衣前后矛盾的话,秦寻拔出了佩剑,望着楼上的倩影,冷冷的说:“当蝗灾蔓延到兖州各地的时候,你们是否也这般安宁?我驱走了蝗虫,带给你们安宁,你们真以为这短暂的和平就会一直持续下去吗?这是乱世,谁都无法逃脱,如果信得过我秦寻,就下楼帮我。”
单葛衣沉默了,她站在上面一动不动,小童子抱着白猿走到她的身边,轻声唤道:“姐……。”
“阿达,你说我该怎么办?”单葛衣看着自己的弟弟,轻声的问道。
唤做阿达的小童说道:“按照族中规矩,我还没有成年,不能下此决断。如今父母已去,大姐二姐也已经嫁人,该怎么做,你做主吧,不论如何,我都不会怪你的。”
“可是我们一旦选择了吕布,到时候被曹操所败,我们单氏——。”
单葛衣还在犹豫,阿达笑着说:“单氏还是单氏,我们选择的也不是吕布,而是下面这个人。”
“这个人真无耻。”单葛衣说。
阿达点头:“我也这么觉得。”
单葛衣突然笑了,露出两个浅浅的酒窝。阿达也笑了,露出两颗洁白的虎牙:“把你嫁给他,我就放心了。”
“阿达!”单葛衣一声尖叫,然而已经来不及了。
阿达抱着白猿看着秦寻,稚嫩的脸上带着一股严肃和成熟,他对秦寻说道:“如今掌管单氏的是我的三姐单葛衣,单氏子弟向来只帮亲人。若你取了我的三姐,单氏子弟便是你的亲兵。秦将军,不知道你可愿意?”
单葛衣睁大了眼睛,捂着自己的嘴巴,头低得像一只鹌鹑。秦寻手握着自己的剑柄,两条剑眉皱成了一团。阿达紧张的看着秦寻,期望着从他嘴里说出那个字。
然而,阿达失望了,他在秦寻眼中看到的只有烦恼和冷漠。
秦寻抬起头,手依旧按着自己的剑柄,下巴上的短髯在微微颤动:“你以为我说的话只是威胁?”
阿达丧气了,转身看着自己的姐姐,嘟着嘴说道:“这人不带商量的。”
单葛衣摸着阿达的头,然后用二指重重的敲了一下:“就你事多!”
阿达疼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哭丧着脸:“我还不是为你好,前些天你看人家的眼神,我——。”
“不许再说!”单葛衣严重警告。
阿达呃了一声,垂下了头,白色小猿依旧顽皮,站在阿达的肩膀上张牙舞爪。单葛衣狠狠的瞪了这猴子一眼,转身向下面的秦寻说道:“将军的意思,我已经明白。明日,自然给你一个交代。”
第二日,清晨。
彦云:“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
清晨的微风,吹在身上只觉得凉飕飕的,让人忍不住就缩起了脖子。野草上的露珠不仅会打湿了人的鞋子还弄湿人裤腿,所以到地里的时候,一定要挽起裤腿。有那采薇的姑娘,背着竹篓,唱着山歌;有那捕鱼的汉子,备着渔网,别着鱼兜;扛着锄头的老翁,牵着水牛的后生,赶鹅下水的孩童,河边洗衣的村姑。……天明的时候,便是生动的季节。
当清晨的炊烟袅袅升起时,前往城里的小贩推着双轮破车等候在了城门口,守卫城门的士卒挤着眼屎打着哈欠查看着进城的行人,鲜衣怒马的公子带着弓箭准备出城狩猎。
募兵的地方,依旧清冷。负责登记的书佐趴在桌上入眠,几名士卒靠着柱子说些闲话。
当太阳挣脱了云层,当晨风不再清冷,当捕鱼的汉子洒下了渔网,当下水的白鹅向天而歌的时候:城外来了大群的人。
他们穿着不是很厚的衣服,挽着裤腿的脚上还带着一些新鲜的泥巴,他们扭着头四处在观望,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待着进城。当守门的士卒不知所措的时候,一个身穿翠绿色衣裳的姑娘出现了,她肩头蹲着一只雪白的小猴,此时骑着大马朝士卒说道:“喂!快放行啊!”
她声音清脆,总是笑着,话音才落,人群里便传来一声大叫:“是三郎!”
“三郎回来了!”
“真的是三郎!”
人群中一片轰然,进城之人更是互相传递,不到一会,城里一片沸腾:“三郎!”
姑娘带着大群的人进了城,有卖青菜的老太婆招呼道:“三郎,你带这么多人进城干嘛呢?”
姑娘笑着:“参军呢!”
募兵处不到片刻便堆满了人,胸口擦着后背,脚丫抵着脚跟。秦寻早已经被惊动,找到那人堆里俏目四盼的姑娘,摇头称赞:“真没想到,你竟然有这般本事。”
单葛衣笑着说:“我没这么大的本事,是单氏的本事,他们都是单氏子弟。”
秦寻扫了一眼四周,说道:“可你的名字,竟然整个单父城都知道。”
单葛衣眨了一下眼:“这也不是我的本事,是你的本事。”
“为何?”秦寻没弄明白。
单葛衣指着周围的人说道:“我窃取了你的本事,为乡邻驱除了蝗灾,所以这地方只知道单三郎不知道秦牧之。”
秦寻恍然,随即笑道:“那也是你的本事。”
单葛衣跳下了马,站在秦寻对面,盯着他的眼睛说道:“我也是有些本事的,你愿意收留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