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城外三十里路,与天南官道截然相反的一条山间小路上,有一位戴着黑笠斗篷,将身体都隐藏在其中的佩剑女子正向着寒山城走去。
女子的步伐有些慢,往往要两三息才能迈出一步,但是她的速度却又令人震惊的快,黑笠斗篷上系着的小红绳往往在风中轻轻一个摆动,她便已经迈出去了十数米,步伐缓慢速度却奇快,这种极其诡异的矛盾感不知为何在女子的身上却很好的结合在了一起。
离寒山越近,风雪之势便愈发大了起来,冷风偶有吹起那黑笠斗篷帽沿的一角,便露出了佩剑女子隐藏在帽中的娇媚容颜。
寒山外门弟子七千人,她是寒山城里赫赫有名的‘黑市女侠’,一入寒山便是外门第一的余雾。
南北二十年,寒山山门开了二十次,她自负天资不输二十年来的所有寒山弟子,所以她余雾不入寒山则已,一入则必须是外门第一。
南北十五年,有一位叫余雾的女子做到了,一入寒山城,修为道法便俱是第一。南北十五年,她被称作外门第一的‘黑市女侠’。
没有人会怀疑余雾上不了寒山,就连她自己都不曾怀疑过,如果可以,她甚至能同年入门,同年上山,只是她不愿意而已。
她想要在寒山外门留名,就像在山上的那些真传弟子们一样,所以南北十五年,她选择了留在寒山城内,同样,她也做到了这一点,南北十五年之后,寒山城内就没有人不知道她余雾的名字。
南北十五年入寒山城,成外门第一,南北十六年上寒山,成真传弟子,这是余雾的打算,也可以说是她的骄傲,因为她的打算永远都只会成功,那么自然可以称作是一种骄傲。
南北十六年,如果三师兄没有从雪魔峰上下来的话,那么余雾的骄傲或许可以真正的保存下来,因为她没有碰到什么是真正的骄傲。
可惜就是那一年,雪魔峰下的那一句话,让余雾明白了什么是属于三师兄的骄傲。
黑市女侠,外门第一,出身弱冬名门余氏,天赋冠绝年轻一辈,加起来都挡不住雪魔峰上那人的一眼。
只是一眼,那一眼却如同通幽,修为已到二品小宗师的她心神失守,瘫倒在了地上,回过神后,三师兄已经回到了雪魔峰上。
寒山城里,寒山城外,寒山脚下,甚至是寒山上,没有人觉得奇怪,因为那是寒山的三师兄,字字骄傲的三师兄。
于是南北十六年后,余雾不再想着上寒山,她在等那人从寒山上下来。
她要让他多看一眼,这是属于余雾,属于‘黑市女侠’的新骄傲。
……
……
……
南北二十年,寒山开山门的第二日。
三师兄从雪魔峰上下来,寒山城里死寂无声,寒山外门弟子躲在自己的房里幸灾乐祸,天水州七郡诸阀世家子弟苦着一张脸。
但不管怎么说,外门弟子的考核,终归是开始了。
寒山城后到寒山脚下的那一条羊肠小路上堆满了寒山雪,浑身沾染着白雪的三师兄下了雪魔峰,便是从那条路上进的寒山城。
风雪依旧,三师兄浑身如剑,他的青雉眉眼如剑,他的宽阔白袍如剑,他的额前碎发如剑,他的七尺身材如剑,他一路走过的地方,风雪俱是剑!
而他的身后,也负着一把真正的剑,剑白雪白人白。
……
寒山城内最中央的大武场上,此刻有着数千人,这些人里,有天水七郡的诸阀子弟,有天南其他两州慕名而来的少年游侠,有寒门苦望成龙凤的贫困男女,也有自负傲气目中无人的成名天才。
而吴横行,自然也在这些人之中,此时的他,身旁站着那位古灵精怪的少女楚小药,至于老黄头以及那名中年护卫则是留在了长生客栈里等待消息。
初秋的寒山城真的很冷,至少穿着破旧麻衫的吴横行是这么觉得的,他转头看了楚小药一眼,才发现对方不知在什么时候就早已换上了一件绿色的小棉袄,红扑扑的脸蛋倒是显得有些玲珑精致啊。
“我说小药啊,”吴横行搓了搓手,乐呵呵的说道:“你看我都冻成这个样子了,不如……”
“不如什么?”楚小药歪着小脑袋,眼睛忽闪忽闪的问道。
“不如把你的棉袄脱下来借我穿一会啊。”吴横行继续嘿嘿笑着。
“吴傻子!”闻言,楚小药连忙瞪大了那好看的双眸,鄙夷道:“你居然让一个女孩子把衣服脱下来给你穿,你还是不是男人啊!”
“至于吗?说我不是男人。”吴横行无语的看了楚小药一眼,脑袋上浮出几根黑线。
“考核都快考试了,怎么那三师兄还不来啊。”吴横行连忙转移着话题。
“不来?不来才好呢,他一来我们都得完蛋。”楚小药鼓着腮帮子气呼呼道。
“至于吗?”吴横行有些疑惑的看了楚小药一眼,那客栈的胖老板不是说三师兄的考核不会太难吗。
“吴傻子,你快看那寒山。”突然,楚小药出声道。
顺着她的目光,吴横行看到了寒山城后那隐藏在风雪暗幕之中,若隐若现的寒山。
此刻,等待那传闻中的三师兄到来的他们,遥望着寒山城后那隐藏在风雪幕下的一百一十六座山峰,沉默不语。
北国有座大雪坪,而天南,有座寒山。
终于,漫天风雪中,远处的街角,有一人无视着风雪而来。
那人此时浑身皆白,他缓缓走到这数千人的面前,停步,不语,抬头,然后望了他们一眼。
轰!
只是一眼,却恍若隔世,如同陷入了剑气的世界。风雪似剑,目光似剑,剑气纵横令人胆战心惊!世间剑三千,杀七千人需七千把剑,而我,只需一眼。
我看你一眼,你便死了,这便是我的骄傲!
北国有大雪坪,而天南,有座寒山。初秋的寒山依旧下着雪,寒山之上有把骄傲的剑!
……
一眼过后,负剑的三师兄便转身离去,他背后负着的那把白色长剑还在风雪中若隐若现,而大武场上已经没有站着的人了。
“最先醒来的十人可入外门。”淡漠的声音从那街角的风雪之中传来,一旁守着的那些外门长老们顿时松了一口气。
虽说少,但好歹也有十人不是?至少不会让天水七郡的诸阀世家们脸上难看。
“三先生还是一如既往的恐怖啊。”外门藏书楼的武长老苦笑道。
“在这外门之中,恐怕是没人能受得住三先生的一眼喽!就连我刚刚被三先生看了一眼都直发软。”丹阁的闲长老摇头道。
……
然而那些外门长老想不到的是,他们口中一直谈论着的三先生,在先前转身的时候,确确实实曾往大武场的最南角多看了一眼。
那里,先前站着一位戴着黑笠斗篷的佩剑女子,当然,现在是坐着,那女子坐在冰冷的雪地里,喘着粗气却笑得像个孩子一样,“呵…第,第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