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平康,那姑娘,那锦红院……
九日已成了小颜和小杜的偶像。在他俩的心中,平康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多少年前,踏入过平康的地盘,远远观看过那场风华绝代的唐朝好声音,从此,平康就成了他俩心中可望而不可击的圣神之地。去平康耍一番,他们俩从来没想过。
九日,里面姑娘多吗,你见过胡女吗,姑娘的闺房是什么样的?两个人缠着九日不停地问。
好玩,好听,好吃,好的很。他不知道从哪里说起。
虽进了传说中的锦红院,虽见到那玲珑如玉般的女子,虽抚摸过胡女娇羞柔嫩的肌肤,虽欢享过春宵一刻,而九日的脑中满是竹的婀娜之姿,清脆之音。
小杜同学,听说你最近很忙。你堂堂京兆杜氏名门旺族,爷爷是杜审言,有名的大官,你老爸也有钱,要是我,还来这里打什么工,当个公子哥,泡泡妞,喝喝酒,逛逛窑子,岂不美哉。张九日拍着杜甫瘦弱的身躯笑道。
小杜沉默不语,没有理他。张九日哪里知道,至杜甫一代,家道中落,免强过活。还谈什么豪门大族,还奢望什么荣华富贵。哥哥嫂子砸锅卖铁把自己送到长安求学,以期参加高考,混个一官半职,也算是圆了家人之梦。
如果没有少年时那次平康之旅,如果没有唐朝好声音的那次邂逅,或许,小杜同学也跟常人一样,上学工作,娶妻生子,平平凡凡过完一生。白衣少年的王维,万人空巷的盛况,那个舞台时时出现在小杜同学的梦里,从此心底便种下了一个小小梦想,就是混进娱乐圈。
这小小的梦想卑微的就如一粒微尘,悄悄地狠狠地埋在心灵深处,从不敢跟别人提及过,他害怕被别人嘲笑,甚至他自己都嘲笑自己。只有在每个夜深人静之时,才小心翼翼地请出那个种子轻轻地抚摸它、浇灌它。
孟浩然工作室的业务很简单,墓志铭为第一大业务,那些皇亲国戚、达官贵人、富贾豪门家死了人,就是老孟他们来钱之时。人死了,都要写个墓志铭,老孟一只秃笔将那些默默无闻之徒写得尸体冒花,写得万民称颂,写得千古流芳。有钱人死的越多,他们的生意越好。
写一篇墓志铭从一开始几匹绢到后来几十匹,价格翻了几番,死一个人,就能挣很多官员一年的工资。工作室的生意越来越好,人手越来越紧,在小杜同学差点饿肚子时,正好碰上老孟这边要人,于是就来了偶像身边,顺便当当老孟的枪手。莫说小杜同学的文笔真不错,几次枪手当的客户连连称绝,把死人写得都快活了。很快老孟的工作室几乎垄断长安城墓志铭的生意。
你赚钱了,你出名了,你牛气了,自然有人眼红,有人嫉妒,有人暗地里使绊子。眼看工作室马上就要开疆拓土,这不,长安城内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了数十家店铺直接跟老孟抢地盘。
不到一个月,这价格又降了几番,现在写篇稿子,就是把人从棺材里写得蹦出来,也就一匹两匹绢,更有甚者,大活还得抢,前不久礼部一官员死了,家人直接请了七八家去,明确地说,谁写得好,谁写的满意,就用谁,钱不是问题。这日子过的像小独抢骨头了,不抢没得吃,抢那失面,再说你不抢,有的是人抢。
开拓新活成了燃眉之急,这时,老孟突想到了念奴儿,一想到这个姑娘,他的心还真有点扑通扑通的感觉,那个秋夜,那个单薄的身影,那个美丽的女子,那个花一般的念奴儿,便盘旋于脑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