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看京城里孟浩然、王维这些人物们在干吗。
最近这段时间,长安城的人都听到一个笑话,说是有一个年青人居然请一个老乞丐玩了平康,逛了锦红院,这事确实千真万确。年青人叫张九日,十五六岁,整日游手好闲,没个正经工作。作为刚刚来到长安的京漂,是标准的三无人员,无房无车无老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日子得过且过。
这天,他从贫民窟黄金街出来,为啥叫黄金街呢,可能是贫穷的人们心中,都希望有一天自己富起来,所以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黄金街,其实这里是长安城脏乱差的聚集地,是一座真正的贫民窟。
张九日刚刚出了街口,真是飞来横财,脚下居然踩到到了一个钱袋子,不知哪个达官贵人或富家小姐真是大方,袋子里少说也有黄金十几两。想想自己三天都没吃上一口正经饭,这家伙乐的嘴都快别到裤腰带上了,哈喇子直流。
就在他拔腿想跑之际,一个腐朽的声音传过来,年青人,可不能吃独食哦。
张九日左看右看上看下看,连个鬼影子都没见到,空荡荡的大街,这可怕的声音从哪里来。他有点做贼心虚之感,想逃,却迈不开步子。
老夫在这里。
张九日顺着声音寻去,只见街拐角处的一个角落里坐着一个乞丐,五六十岁的样子,黑不溜秋脏兮兮的,脸上还有几块脓疮向外流着浑浊的血水,头发完全长成一根棍了,又粗又硬地横在脑袋上。
张九日走过去,讨饭这行当,如果简历再没人收,自己也差不多快干上了。想着给自己留条后路,说不定哪天就跟这位老先生混了,他拍拍老乞丐的肩膀说,走,今天兄弟我请客,老先生想吃什么?
哈哈哈,年青人,我看你印堂发亮,两额泛红,声如洪钟,嗯……
老乞丐停了下来不说了,张九日接着老乞丐的话说,是不是前途不可限量啊。
哈哈哈,小兄弟聪明,老夫所言正是。老乞丐扶着张九日的肩头站起来,走,你请我去平康,哈哈哈,哈哈哈。
平康,平康。张九日睁大了眼晴,那是多少男人穷其一生的梦想。于是乎,这一老一少大踏步向平康出发。在平康,金子银子会说话,金子银子走到哪,就是亲爹走到哪。
张九日这身邋遢样跟乞丐没啥分别,一老一少两乞丐昂首挺胸走进了锦红院,妙龄女子一边拍打着围着他俩叫的虫蝇,一边搂着他俩的腰。春宵一刻,一夜风流,也不枉活了一世。乞丐逛平康一下子成了街头巷尾的大新闻。
这还不是张九日最离谱的事,他更传奇的是,有一次他跟好朋友小颜一起看了场梅兰竹菊的演唱会,等到竹出来时,这家伙的眼晴都直了,眼珠子五分钟没眨一下,回过神来,他郑重其事地对小颜说,我要娶竹为妻。他连竹叫什么都不知道,居然一脸正经的说要娶她为妻。
小颜对他说,哥,你晚上住哪?
还去之前住的那个半地下马棚吧。张九日生来乐观,京漂的日子虽然苦点,但自从看了梅兰竹菊之后,竹便成了他活着的希望,奋斗的动力,精神的寄托,有段时间,天天晚上梦见搂着漂亮的竹睡觉,竹给他唱歌,醒来时,不是竹在唱歌,而是一匹不睡觉老马在他耳边哼哼唧唧,咿咿呀呀。
……
孟浩然刚刚跟王维聊起这事,觉得小伙子倒是有一番胆量。在盛世大唐,人们的观念极其包容、开放,莫说乞丐逛平康,就是睡了公主,老百姓也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可思议,甚至上不了头条。
孟总,外面有个人要见你,说是找工作。正在他跟王维东拉西扯聊八卦嗨皮之时,秘书小杜进来说。
让他进来吧。孟浩然说完,王维就出去了。他们俩商量完石破天惊第二阶段的计划,已敲定近期实施。
一位年青人与王维擦肩而过,年青人不知道眼前的人就是他的偶像王维。只见他身材瘦削不高,头发散披在肩上,苍白的脸像是好几天没洗,衣服虽有点破旧却还算干净,年纪不大,精神劲头倒很足。
我叫张九日。年青人揉搓着衣角介绍自己,毕竟孟浩然的名气已响亮江湖,年轻人初一见到名人,还是有点害羞不自在。
张九日,这个名字好奇怪,有什么说法吗?孟浩然随口问道。
我出生在九月九日,母亲生下我后就去世了,家父就给我起九日这个名字,以示纪念。张九日缓缓说道。
你到我这里来工作,有什么强项,或拿手的绝活。孟浩然目前正缺一位抄写员,找了好久,也委托了好多人,一直没找到想要的,所以就急切地问道。
写字,我喜欢写字。别人都说我写的好看。平常还画画。说到写字,张九日激情上涌,双眼放光,身子一下子坐直了。
好,小杜,拿纸笔。孟浩然要当场验正一下。不一会,张九日便用标准的楷书写了一篇《兰亭序》。工整美观,没想到他正是老孟要找的人,再合适不过。
就这样,张九日成了老孟工作室的一名撰写员,具体的工作很简单,就是老孟他们写完像墓志铭啊、酒旗口号后,由张九日撰写出来交由客户使用。这看似简单,实则要求很高,如果写的不好看,客户不满意,内容再好也枉然。
小杜过来,我帮你介绍一个新同事。老孟拉着张九日走到小杜跟前。
我叫杜甫。小杜主动介绍自己。
你看起来好小啊。我叫张九日。
是啊,不然我怎么叫小杜呢。
两人握手,小杜终于有了一个伙伴,高兴坏了。很快,小杜,张九日,还有他的朋友小颜,便打成一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