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在较知名或繁华的地区开餐馆外,一些有丰富客源和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也可考虑利用,如机场、车站、校园、小区等也是很好的选择。开餐馆能选在客源充足、回头客较多、人气较旺的“饮食一条街”,当然更胜一筹。因为这些地区是顾客认定的餐馆扎堆的地方,尤其许多年轻人喜欢在这种热闹的环境中消费。一是凑热闹,二是餐馆之间在经营上会有可比性和竞争,这些对消费者有很大的吸引力。比如北京白塔寺地区,有数家经营羊肉系列的馆子,涮羊肉、烧羊肉、羊羯子等凡是羊身上的东西都卖,而在这里用餐的回民多,餐馆的密度也相当可观,号称“羊肉一条街”,结果是家家生意火暴。
总而言之,对于初次经营餐馆,在选址上必须注意两点:一要提前实地考察调研,可向当地同行了解一些具体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后再斟酌决定,切勿仓促行事;二要事先找餐饮业专家共商大计,以求得有经验的业内人士指导和帮助,尽量做到选址与经营万无一失。
加盟店的选址
众所周知,合理的选址对于零售门店日后能否成功经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开设门店时的选址工作就成了每个加盟者的必修课。下面就简单介绍几点选择店址时的注意事项:
对目标店址周边客流量的调查分析
诚然,客流量是决定业绩的基本因素,了解客流量,同时了解客流所属的定位市场,也就是剔除那些不可能成为消费者的客流后所剩下的真正客流,是门店选址时要考虑的首要因素。
对于商圈环境的分析
商圈环境就是周边的商业设施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比如餐饮场所、娱乐场所等。现代商业越来越趋向于一站式购物的消费模式,与经营内容匹配的周边环境更是能带来大量的潜在顾客。如加盟体系经营项目是休闲皮具,在选址时,附近有皮具专卖店、品牌女装,或者是小饰品、精品之类女性较为集中的地点,那应该会为日后的经营带来大量的顾客。
门店的租赁成本
选定理想的地域位置后,就要正式着手店面的租赁工作了。耐心选择一个价格合适的店面,对于日后的成功经营是十分关键的。租赁费用不仅在前期是一笔巨大的投入,更会影响到以后每个月的经营成本,高额的月租对于经营者也将是一种心理负担。基于这些问题,在租赁店面时,应当采取一些措施来控制成本。首先,应多方收集信息,进行横向比较,以期作出最合理的选择;其次,以长远眼光来选址,通常发展成熟的商圈物业价格都相当高,而在那些发展中的、有潜力的地区往往能找到比较经济的店面,这种情况下和业主签订长期的租赁合同,对于加盟商自身的长远发展是相当有利的。
周边的竞争分析
其实竞争未必就是不利因素,竞争在瓜分了市场的同时,也使市场规模化,规模效应能够提升知名度,带来更多的消费者。如果在一个商圈里,竞争对手的经营内容和自身有错位的话,该类竞争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影响因素;反之,则需要进行一定的考虑后再作出结论了。
上述诸点,只是连锁门店选址时应当注意的部分内容。选址的好坏会直接影响门店日后的经营,也可以这样说:在开店时选对了地方,你就已经获得了一半的成功!
家乐福选址实例剖析
“每次家乐福进入一个新的地方,都只派1个人来开拓市场。进台湾地区只派了1个人,到中国大陆也只派了1个人。”家乐福的企划行销部总监曾用这句令很多人吃惊不已的话做他的开场白。
这位总监解释说,这第一个人就是这个地区的总经理,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招一位本地人做他的助理。然后,这位空投到市场上的光杆总经理,和他唯一的员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始市场调查。他们会仔细地去调查当时其他商店里有哪些本地的商品出售,哪些产品的流通量很大,然后再去与各类供应商谈判,决定哪些商品会在将来家乐福店里出现。一个庞大无比的采购链,完完全全从零开始搭建。
这种进入市场的方式粗看难以理解,但却是家乐福在世界各地开店的标准操作手法。这样做法背后的逻辑是,一个国家的生活形态与另一个国家的生活形态经常是大不相同的。在法国超市到处可见的奶酪,在中国很难找到供应商;在台湾十分热销的槟榔,可能在上海一个都卖不掉。所以,国外家乐福成熟有效的供应链,对于以食品为主的本地家乐福来说其实意义不大。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了解当地,从当地组织采购本地人熟悉的产品。
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后,家乐福在短时间内便在相距甚远的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地开出了大卖场,就是因为他们各自独立地发展出自己的供应商网络。根据家乐福自己的统计,从中国本地购买的商品占了商场里所有商品的95%以上,仅2000年采购金额就达15亿美元。
这个“空降兵”的落点注定是十字路口,因为Carrefour的法文意思就是十字路口,而家乐福的选址也不折不扣地体现这一个标准——所有的店都开在了路口,巨大的招牌500米开外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而一个投资几千万元的店,当然不会是拍脑袋想出店址,其背后精密和复杂的计算,常令行业外的人士大吃一惊。
根据经典的零售学理论,一个大卖场的选址需要经过几个方面的详细测算:
商圈内的人口消费能力
中国目前并没有现成的资料(GIS人口地理系统)可资利用,所以店家不得不借助市场调研公司的力量来收集这方面的数据。有一种做法是,以某个原点出发,测算5分钟的步行距离会到什么地方,然后是10分钟步行会到什么地方,最后是15分钟会到什么地方。根据中国的本地特色,还需要测算以自行车出发的小片、中片和大片半径,最后是以车行速度来测算小片、中片和大片各覆盖了什么区域。如果有自然的分隔线,如一条铁路线,或是另一个街区有一个竞争对手,商圈的覆盖就需要依据这种边界进行调整。
然后,需要对这些区域进行进一步的细化,计算这片区域内各个居住小区的详尽的人口规模并调查其特征,计算不同区域内人口的数量和密度、年龄分布、文化水平、职业分布、人均可支配收入等许多指标。家乐福的做法还会更细致一些,比如根据这些小区的远近程度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再划定重要销售区域和普通销售区域。
研究这片区域内的城市交通和周边商圈的竞争情况
如果一个未来的店址周围有许多的公交车,或是道路宽敞,交通方便,那么销售辐射的半径就可以大为放大。上海的大卖场都非常聪明,例如家乐福古北店周围的公交线路不多,家乐福就干脆自己租用公交车定点在一些固定的小区间穿行,方便这些离得较远的小区居民上门一次性购齐一周的生活用品。
当然,未来潜在销售区域会受到很多竞争对手的挤压,所以家乐福也会将未来所有的竞争对手计算进去。传统的商圈分析中,需要计算所有竞争对手的销售情况、产品线组成和单位面积销售额等情况,然后将这些估计的数字从总的区域潜力中减去,未来的销售潜力就产生了。但是这样做并没有考虑到不同对手的竞争实力,所以有些商店在开业前索性把其他商店的短处摸个透彻,以打分的方法发现它们的不足之处,比如环境是否清洁、哪类产品的价格比较高、生鲜产品的新鲜程度如何等,然后依据这种精确制导的调研结果进行具有杀伤力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