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瑾来了没多久,元琅就陪同容韵一起回来了。
容韵是容城胞姐,也继承了其母美貌,是梁京里出了名的美人,性情温婉,当初求娶的世家公子,皇亲贵族,都绕着定国公府排上三圈,最后却被刚从封地回来的元琅,以雷霆之势给掠进了燕王府。
据说燕王府大婚的那一天,这位温文尔雅,光风霁月,翩翩君子,在朝臣中印象非常好的燕王殿下,对着那些想要过来灌他酒好看笑话的情敌们,第一次从容微笑的竖起中指,很是淡定的将他们给嘲讽了个遍。
元瑾上辈子到死了都没找到个意中人你侬我侬过,基于这一点,她就看元琅不顺眼。
永远在她面前秀恩爱,纯粹是找死的节奏。
她咳了一声,对进来的两个人道:“大哥,大嫂。”
容城也开口:“姐姐,姐夫。”
容韵嫁人之后,最不放心的就是她两个弟弟,容七还好,年纪小,力气大,也没人敢轻易找他麻烦,但容城不一样,定国公现夫人未扶正前,容城可是嫡长子,乃别人眼中钉。
容韵嫁了人,自然不好常回定国公府,但整个梁京都知道,燕王宠妻是出了名的,但凡容城有一个不好,定国公府门口停下的燕王府的马车里,下来的永远都有元琅的身影。
元瑾又咳了一声:“这时候也不早了,孤便先回宫了。”又对容城道,“你好好休息。”
容城张口想说话,最后却只点了头:“是,恭送殿下。”
容韵关心弟弟,元琅看着很是吃味,为了心情着想,主动送元瑾出去。
元琅这个人,元瑾也没有多少感情,上辈子他们都是盯着那个位子的人,某种程度上乃是死仇。
但事实上,她并不讨厌他。
他是诸皇子里难得的正人君子,却太重感情,而且弱点太明显,典型的要美人不要江山的主,她拿容韵做了手脚,最后他在争权路上落败。
她向来主张斩草除根,燕王府任何人她都不想放过,若非是容城以命相求,她也不会只将他遣往边地,终身不得回京。
后来容城以燕王名义起事,攻陷梁京,元昭及容华皆死在他剑下,最后登上皇位的便是元琅。
元瑾瞧着膝盖,眉目低垂,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离开的时候,元瑾在马车上突然低声道:“上次孤遇刺,似乎是两拨人,大哥可知道?”
别人离得远,她也不怕人听见。
元琅点头:“自然。”
虽然皇帝不让别人插手,说要亲自查办,但当初是他亲自找的人,有些事还是清楚的。
高门大户里,总有些龌龊事,何况是如日中天的定国公府。
元瑾道:“孤虽然不喜欢这定国公府,但不管怎么说,容城救了孤一命,孤甚是感激。”
元琅看着马车离去,先是咂了一番她话中味儿,然后便进去了。
刚到容城院子前,便看见了容华,“燕王殿下。”
元琅眯着眼儿打量了他一番,才道:“你也来看容城。”
“是。”
元琅点头,“那就一起进去吧。”
元瑾遇刺的事儿,皇帝亲自督查下臣,闹得动静很大,元瑾刚回到重华宫,就有人来报说,福安宫的九皇子这几天病情更重了,就是丽妃,也神情憔悴,瘦了一大圈。
元瑾不可置否。
以前因为元瑾的冷淡,懿妃心生膈应,也不愿往她这里走,自她出事后,几乎天天都往重华宫报到,元瑾却不待见,每次不是休息就是睡觉,倒是元昭,不顾她冷眼悉心照料,但元瑾觉得,她似乎心不在此。
元昭:“听说容三公子为了救你也摔下悬崖了,还受了伤,如今应该没事了吧。”
元瑾眯起眼,表示她很不喜欢这个话题,上辈子元昭就盯上了容城,还与她说过心事,她那时总归是疼这个妹妹的,见她心动,容城也是极好的,便想着成全。
于是自认为冷艳高贵其实傻乎乎的就跟容城提起,还问他有没有这个意愿,她不记得容城当时的表情了,不过现在想起来,她觉得她上辈子不仅眼瘸了,其实也挺缺心眼的。
元瑾:“这话要是让别人听见,可是有损长姐清誉。”
元昭的脸顿时涨的通红,也不好意思在重华宫待了。
遇刺的事皇帝查的如何了,元瑾其实不想关心,她与容城说过,其实就是一只兔子被逼急了,才咬她一口。
若换成以前,她定不会放过,但如今……她想起重生以来夜夜噩梦,梦里面征战杀伐,累累白骨,她满手血腥,然后每一次都大汗淋漓的醒过来。
似乎只有悬崖下那一夜,她偎在容城身边,才能够安心入睡。
所以当皇帝问罪于福安宫时,她并未前去,虽然丽妃倾尽钱财买通宫外高手刺杀她,如今落罪乃是罪有应得,但她相信她父皇会秉公处断,她又何必去沾染他人的血。
但皇帝却派人来传她。
元瑾是皇帝逆鳞,触之必死,诸宫无人敢违逆,只这福安宫的丽妃,自元瑾出冷宫后,与元珍便整日战战兢兢,元珍胆小如鼠,自病了后,几次反复,将身子彻底搞垮了,只要一听见元瑾的名字就要发疯了般,长久下去,死了也是正常的。
于是丽妃这个单蠢的兔子,觉得没了元瑾这个人,不仅除了后患,她儿子也不会怕了。
到时候病就好了。
此乃孤注一掷。
至于这后患真的除掉了之后的后果,她暂时没想到。
福安宫里有皇帝的人,加上这次臣子们尽心尽力,没几天就找到了证据,皇帝连同手里抓着的元珍推下元瑾害她双腿断了的证人一举提溜到了福安宫。
据来报的人说,福安宫里一片鬼哭狼嚎,声音大的六宫都能听见。
至于元珍,病的不成样子了,呆呆愣愣的不知道说话,换句话说,似是病坏了脑子,傻了。
元瑾:“……”
她上辈子知道有人能将自己活活吓死,这辈子还知道了有人能将自己给吓傻了。
至于皇帝传她去福安宫,说什么:“这件事总归与瑾儿有关,还是瑾儿亲自处理的好。”
元瑾直接就说:“儿臣相信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