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亲王的庶女被册封为贵妃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京城,每个人的反应都不一样,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梁亲王的地位越来越稳固,一时之间梁亲王府更加的门庭若市。
而后宫之中却并没有因为此时引起什么轩然大波。皇帝第二日就召见了那位贵妃娘娘,并向太皇太后敬献了千年人参感谢太皇太后。而那位贵妃娘娘也颇为受宠,一连七日,皇上都是召她侍寝,只是每日侍寝过后都会将她送回栖鸾殿,从不让她留宿于长信宫。
这日早朝,皇帝正与群臣商议朝政,忽听殿外值守的太监来报,“启禀皇上,辽国的使臣在外求见。”
算起来距皇帝命人送国书去辽国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月了,辽国的使臣差不多该到了,只是使臣觐见的时候一般都是先向礼部报备之后再等皇上的旨意,辽国的使臣却大喇喇的在上朝的时候求见,也不知道是故意为之还是不懂阳国礼仪。
皇帝点头说见,就听“宣辽国使臣觐见”的声音传遍了整个广陵殿。喂鸡,便见到一行身着辽国官服,带着纯银大耳环的人出现在殿中。
辽国使臣以辽语向皇帝问安,并以辽国的礼仪向皇帝行礼,自然有懂得辽语的大臣为皇帝翻译。
原来辽国皇帝收到阳国皇帝的国书之后大为愤怒,立即下令彻查,并且诛杀了所有与此事有关的大臣,并派来使臣向阳国皇帝当面致歉,还带来了辽国皇帝的国书。
国书是以辽语写成,皇帝大致看了一眼,就交给了礼部的官员,礼部官员恭敬的捧着国书下去了。
辽国使臣的态度十分的恭谨,等皇帝收下国书之后敬献上无数的奇珍异宝,光是礼单就有三尺多厚,之后的半个多时辰里,在场的大臣都是听着辽国使臣念礼单的声音度过的,虽然一个字也听不懂,但辽国如此谦卑,众大臣还是忍不住路出与有荣焉的神色来。
辽国既送上了如此厚礼,阳国也不能没有表示,皇帝当场就邀请辽国使臣参加晚上的宫宴,要为他们接风洗尘,辽国使臣自然应允。
辽国使臣退下之后,广陵殿中山呼万岁的声音不绝于耳,只有梁亲王看着眼前君臣一心的景象,紧紧握了握拳。
下朝之后,皇帝召见了礼部的官员,命他们好好安置辽国的使臣,又让人将翻译好的辽国国书拿来细看。
蔡公公捧了一杯新砌的茶进来,问道:“皇上,光禄寺的人在外求见。”光禄寺专司宫中宴饮膳食,此时求见,多半是为了今晚宴请辽国使臣的事。
“什么事?”皇帝随口问道,端起面前的茶杯。
“光禄寺的人来问,今晚宫宴由哪位后宫的主子安排?”蔡公公答道。
虽说是皇帝设宴款待辽国使臣,但断没有皇帝亲自安排宴席的道理,一般来说这样的宫宴都是由皇后安排的,只是如今皇后还在被囚禁,光禄寺的人只好来问问皇帝的意思。
皇帝正喝茶的手微微一顿,想了想道:“让他们去找贵妃吧。”说完继续喝茶,神色也没有什么变化。
蔡公公出去传话了,正在喝茶的皇帝却突然放下茶杯,看了一眼御湖的方向。
很快皇帝的意思就传到了后宫之中,太皇太后闻听此事倒是十分高兴,遣了自己身边的一个嬷嬷去帮贵妃。太后依旧闭门不出。
贵妃李桂芬一开始还十分的茫然,她没有想到皇帝竟然如此的信任她,这样大的事情都交给自己打理,还好有太皇太后身边的嬷嬷指点,李桂芬趁机也学了不少料理后宫的方法。
光禄寺的人走了以后,皇帝沉默了良久,叫了蔡公公来问道:“柳国公最近如何?”
蔡公公道:“回皇上的话,柳国公最近一个多月一直称病没来上朝,平日都是待在府里不出门的。”
皇帝点头道:“朕知道了,传朕的话,请他来参加今晚的宫宴。另外也把礼郡王和明郡王都请过来,再叫上永安侯。”
蔡公公领命退下,心想礼郡王从来不理会朝堂中的事,明郡王自那日来御书房之后也再未进过宫,再加上一个从来没被召见过的永安侯,皇上到底想做什么?
宫宴安排在未央宫,从申时开始就陆续有官员进宫,未央宫中来往宫人穿梭不绝,精致中不失庄严,大气中可见奢华。
直到酉时将尽的时候,皇帝才带着贵妃前来,看到眼前的布置,道了一声“贵妃费心了。”虽只简单的一句话,但也表明了皇帝的态度。
今日宫宴,太皇太后和太后都是孀居之人,依例是不能参加的,原本陪在皇帝身边的应该是皇后,现在却换成了贵妃。
眼看着皇帝身边只有一个贵妃,那些家中有适龄女儿的大臣们都开始摩拳擦掌,务必要在这次的选秀中将自己的女儿送进宫。
皇帝刚刚落座,辽国的使臣就过来行礼,但这次不同的是,领队的换了一个青纱负面的妖娆女子。
那女子身穿大红色的辽国服饰,一双大眼黑白分明,透着无限的风情,因带着面纱更显神秘。
只见她缓步走来,腰肢纤细仿若无骨,媚态横生。她的美和明艳的贵妃李桂芬是一个类型的,但是李桂芬美在脸上,而她却是美在骨子里。
“辽国萧容,参见阳国陛下。”那女子来到皇帝的席位前面,行礼道。
从她出现的时候所有人的眼光就放在她身上,现在更是好奇她准备做什么,只有贵妃李桂芬看着她娇媚的样子,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而皇帝却一直百无聊赖的喝着酒,直到听到她的声音才回过神来。
皇帝看了她一眼,饶有兴味的问道:“你会说汉语?”
那女子道:“是。”
皇帝又问:“你姓萧?贵国皇后是你什么人?”
那女子眼波流转,泰然答道:“萧容是皇后的亲妹妹。”
一言既出满座皆惊,谁都知道辽国的朝政都是把持在萧皇后的手中,以一女子之力能够让辽国强盛至此,早就被人称为传奇,而且听说萧皇后美艳不可方物,众人对她的样貌越发的好奇起来,而眼前的女子若是萧皇后的亲妹妹,那此次辽国使臣到访的意义可就真的不一般了。
“不知萧容至此,所为何事?”皇帝问道。
只见萧容突然以阳国女子的礼仪向皇帝行了一礼,笑道:“萧容从小就喜欢阳国,苦学了阳国的礼仪和语言,这次听说使臣要来阳国,特意求了姐姐让我过来,姐姐得知我如此喜爱阳国,就说送萧容来阳国和亲。”
和亲?辽国还打着这个主意,在场的大臣们立刻骚动起来,谁不知道阳国和辽国是最强盛的两个国家,向来水火不容,辽国将皇后的亲妹妹送到阳国的后宫,一定没打什么好主意。
可是皇上没有开口,下面的人都不敢妄动,只见皇帝放下手中的酒杯,含笑望着萧容道:“那你是怎么想的呢?”
萧容昂首直视皇帝的眼睛道:“萧容今日一见皇上便倾慕不已,还请皇上成全。”
她的言行举止和向来柔婉和顺的阳国女子大不相同,皇帝看了她半晌,忽然大笑道:“好个萧容,传旨下去,封萧容为贤妃,赐居关雎宫。”
皇帝一声令下,立即有太监前去拟旨,下面的众臣虽然惊疑不止,但皇帝旨意已下,连忙恭喜皇帝。
“萧容多谢皇上。”萧容说完不顾旁人的眼光站到皇帝身侧,对另一边贵妃李桂芬的眼刀视若不见。
看着上面皇帝和萧容一唱一和,柳国公端起面前的酒杯一饮而尽,他虽身为皇后的亲外祖,面对眼前的情形也只能视若不见,只是担心家中的女儿。
皇帝特意命人去请的礼郡王此刻也端着酒杯,不过不同的是,柳国公是在和闷酒,而礼郡王却是来向皇帝道喜的。
“臣恭喜皇上又得美人,先干为敬。”礼郡王含笑来到皇帝面前道。
贤妃萧容端起皇帝的酒杯递给他,皇帝含笑接下道:“多谢王叔。今日王叔怎么一个人前来,曜儿呢?”
李曜是礼郡王世子,也是礼郡王唯一的儿子,只不过从小就和木胜楠的女儿木槿华定了婚约,眼下一切关于木家的事情都恨敏感,因此今夜的宫宴李曜并未前来。
礼郡王含笑道:“他母亲最近身体不太好,他在家中侍疾,所以就没有来。”
皇帝关切的问道:“礼郡王妃病了吗?”又吩咐道:“传太医院的人去瞧瞧。”
礼郡王连忙跪下谢恩,谁都知道礼郡王和这位郡王妃感情甚好,郡王妃林氏乃是当世大儒林之源的女儿,知书达礼,和礼郡王也是琴瑟和谐。
永安侯赵星宇看着眼前的礼郡王倒是唏嘘不已,同是先皇的兄弟,梁亲王就可以耀武扬威,让自己的庶女当贵妃,而礼郡王却因为皇帝偶尔的关怀就要叩谢圣恩。不过话说回来,自己虽身为永安侯,论起来也算是贵戚,可是却和礼郡王的境地一般无二,不过礼郡王毕竟是皇帝的长辈,而自己却连和皇帝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正想着这些,突然发觉身边的人都目光热切的看着自己,赵星宇一激灵,发现皇帝正含笑看着自己。
“朕也有好些时候没有见过永安侯了,今日怎么一个人前来,夫人呢?”皇帝笑道。
赵星宇立即起身行礼答道:“回禀皇上,臣的夫人是礼郡王妃的表妹,礼郡王妃身体不适,夫人前去照看了。”
皇帝闻言微微点头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