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越过山头,胡同街巷两侧光辉如常,来往的人和车辆一样的稀疏,刘晓从小吃店把两份饭打包,往宾馆去,静静的日子,静静的安稳和甜蜜,这是第三天,她向往的生活提前实现。
不谙世事的时候,刘晓幻想过有一天自己的王子会踏着白云,披着彩霞,在万众瞩目之下,给予自己承诺,天地为证,海水蚀刻,创造永恒,后来也没有发生什么事,也许是知识的增长和思想的日渐成熟,她想要的不过是安安稳稳、安安静静的生活,其实当年一起读书的人在弃学之后已经结婚生子,刘晓想起当时自己鄙视的态度,如今显得有些可笑,是爱情的出现让她盲目,还是以前的认知是盲目的,现在的她,此时此刻的她感到幸福。
乔贵一放学就来了,床头小柜被挪到房间中间,上面放着两份炒饭,筷子整齐地放在柜子上,简单而温馨。
“今天吃炒饭啊?”乔贵坐下来,“看起来很好吃的样子。”
“快吃吧,晚上还有课呢。”
两人头触到一起,开心而自然的享受“美餐”。
“你会做饭吗?”乔贵突然问。“会啊。”刘晓挑拣着饭里不喜欢的菜,“在家里都是我做饭的。”“肯定很好吃。”乔贵大口嚼着饭粒,似乎吃的就是刘晓亲自做的饭一样,那般满足,“你以后给我做饭吧。”“嗯,有机会做,我做的饭真的好吃,我朋友们都这样说。”刘晓答应,却又遗憾的说,“可能要等好久吧,我只请了几天的假,马上要上班。”乔贵若有所思,缓缓道来似乎试探一样,“不是办理了休学吗?是不是该回去上学啊,我马上高考,那样就有时间了。”刘晓的表情有些僵硬,她不确定她的未来是否应该在读书这条路上走下去,她觉得目前的工作也很好,她小心翼翼的询问,“假如我不上学了?我们的关系会变吗?”什么关系?她说得很心虚,目前为止,除了说过喜欢,他们之间没有任何承诺是关于界定关系的。
乔贵把快餐盒盖上扔进垃圾桶,眼神打转,“不想回去念书了是吗?”刘晓没有回答,但是她的心里却在想“假如只有读书才能和你在一起,就算我不喜欢,我还是会回学校的”,乔贵没有继续问下去,只是看见刘晓没怎么吃饭,说:“多吃点,你太瘦了。”他转进洗手间,隔着门板,马桶抽水的声音在房间里绕转,刘晓把饭扔进垃圾桶。
在农村,在小的地方,20岁左右结婚生子的人很多,信息封闭,思想陈旧,所有读书的人都希望通过读书改变世代农耕的生活,家里的人都认为上大学,找一份稳定点的工作,找一个同样有工作的人作为结婚生活的对象便是最美好的事,从小在小镇乡村长大的刘晓和乔贵在不知不觉之中早已被这样的思想腐蚀,即使多年读书,即使知道这样有太多不正确的地方,可是深入脑海的潜移默化很难一下子疏散,所谓现实,也不过如此,门当户对存在于任何阶层,存在于任何人的思想观念里,根深蒂固,难以拔除。思绪很凌乱,心情却很平静,刘晓一直是知道这样的距离在的,只不过她不愿意承认,此时此刻,她却不得不重新整理自己的态度,她可以为那个人改变。
乔贵从卫生间出来,刘晓想要短暂的避开,却被乔贵拉住,四眼对视,深情尽显,“刘晓,现在我要说的,你听清楚。”刘晓的心很不安,她挣扎,“你不要说好不好,我也一直在思考,我会?????”“做你想做的。”乔贵打断她,“不想回学校就不回,我会让自己变得很优秀,我能够养活你,我会照顾你一辈子,我会让你幸福,我们都不要管别人怎么想,我们就做我们想做的,一直幸福下去,好不好?”刘晓的脑子里一片空白,这些话比任何直面的关系界定都来得重要,她感动着,小矫情大真挚的流出眼泪,乔贵吻住了她的眼,一路向下,吻住她的唇,这是她的初吻,她保留了二十年的初吻终于在这个重要的日子里给了重要的人,这一刻,过去朋友间打趣的嘲讽只能是笑话了,千金难买的东西只有在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才会有真正地完美,刘晓觉得她开始圆满了。
刘晓想要分享她的喜悦,讨论组里却没有人活跃,她自然不知道许娆在悲伤宁峰存在点点滴滴,她自然也不知道我忙于离开上海回学校,我们暂时没有心情,没有力气去讨论组里浪费本来就只能浪费的时间,我们各有属性,我们各有空间,话题搁浅,只能以后提及时候在分析,无论来的及或是来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