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92100000006

第6章 等待国旗的人(3)

基仑纳,是瑞典境内拉普文化的发源地。一百年前,聚居于此的,纯粹是拉普人。近年以来,由于基仑纳矿产丰富,已逐渐成为开采矿山的工业城市,目前人口有两万七千余人,其中百分之十是拉普人。就在距离基仑纳十五里处,有一个唤作“Jukkasjarvi”的小村落,是拉普人经常出入的地方。

到Jukkasjarvi村去的那个早上,天气阴寒,霏霏细雨纷纷飘落。

整个小村落,好似睡着了一般,异常地清冷、空寂。路上行人寥寥无几,他们身上的衣着,和平常人无异,看不出丝毫的“拉普味”。后来,到村落里的“拉普族博物馆”去参观,才算有了一点“小收获”。

该博物馆从各方面搜集了有关的文物和资料,借以反映拉普族的历史和生活面貌。这些固定不变的死板资料,固然可以增加我对拉普族的基本认识,但却不是我感兴趣的,我的兴趣仍在于探索现存拉普人的内心世界。

博物馆旁边附设一间商店,出售拉普人制作的各种手工艺品,诸如驯鹿皮包、皮鞋、地毯、木刻品、铜雕物等。这间商店也兼售饮料。掌管店务的,是个廿来岁的女孩,深褐色的头发,松松地覆盖在一张圆圆胖胖的脸上,双颊鼓突鼓突的,让人联想起饱满的水蜜桃。这是一个异常和气的女孩子,阔阔的嘴,老是弯弯地挂着一串恬然的笑意。

我坐在桌边,唤了一杯咖啡,慢慢地啜饮。店里生意,清淡得很,和气的女孩,善意地朝我微笑。我把咖啡放下,随口搭讪:

“听说这个村落,是拉普族的大本营?”

“是的。”她点了点头,说,“村里的人口,有大半是拉普人。如果你在星期天早上到这儿来,便可以看到他们穿上传统的服装上教堂去。”

“我很想找几个拉普人来谈谈,你可知道他们通常在哪里出入吗?”我问。

她突然“噗噗”地笑了起来,在我愕然的注视下,她才微感赧然地止住了笑声,说:

“我就是拉普人呀!”

我吓了一跳。我早已根据书本的描述而径自在脑子里绘了一幅拉普人的图像:粗糙的皮肤、粗壮的身躯、大大的嗓子、大大的脚板。然而,眼前的她,虽谈不上清丽可人,但却是长得温温雅雅的,颇有教养的样子。

把我心里的感想坦白地告诉了她,她温柔地笑道:

“一般人都错误地把拉普族看作落后的原始民族,实际上,我们是一种具有独特文化的、适应性与独立性都很强的民族。你晓得吗,不论是过游牧生活还是过城市生活的拉普人,除了熟谙拉普文外,至少还能操其他两种北欧语言!”

“你们是在学校里学,还是在家自学的呢?”

“哦,政府在教育上有给予拉普族特别的照顾,分别在高山和平地设立拉普学校,提供免费教育,使那些随着父母过游牧生活的孩子不会因为生活的迁移不定而失去受教育的机会!我自己过去十多年来,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完成中小学教育的!”

“哦,这么说来,你以前所过的,都是游牧生活啰?”我饶富兴味地追问。

“是的,我是两年前中学毕业后才决定自个儿留在平地里找份工作来谋生的。”顿了顿,她继续说道,“我的另外八个兄弟姐妹,现在还是随着我的父母过游牧生活。我家总共有六百多头驯鹿,需要人手来看管。”

“那——他们现在迁移到哪儿去了?”

“现在是夏天,高山上绿草茂盛,他们已在那边搭好帐篷居住了。”

过了十多年无拘无束的游牧生活,骤然留在平地从事朝九晚五的工作,她是如何进行自我调整以适应这种全新的生活方式的呢?

“刚开始时,的确很不容易。过惯了游牧生活,我自己感觉到我像一匹野马,放任自在,山川平原,全都是属于我的;但是,来到平地后,生活的一切,全都受到了人为条规的约束,就好像有人用绳子来捆住我一样!”她露着粲然生光如珍珠般的白牙齿笑着说,“还有,以前过游牧生活时,终日劳动,身体结实得很,长年都不必找医生。到平地来生活了仅仅两年,我便因为缺乏劳动而整个人发胖了。现在,家里的人都叫我马铃薯哩!”

看了看她略呈矮胖的身材,我忍不住笑了起来。马铃薯,好个贴切的绰号!令我不解的是:她既然那么眷恋游牧生活,又为什么要离开呢?

“我有我的理想。”她垂下眼帘,声音轻柔如水,“我想上大学——我对研究语文很有兴趣。最靠近这里的一所大学,是在六百英里外的Umea市,我必须好好地工作几年,储蓄一点费用。”

这真是一个充满了朝气和理想的女孩。在拉普族里,像她这样的人,算不算是很独特的呢?

“到城市里来谋生的拉普人很多,但是,有意读大学的却不多。”她坦白地承认,“一般拉普人对于自己还没有建立足够的信心,同时,当地社会也还没有完全地接纳我们……”

谈到这儿,她突然站了起来,以抱歉的语调说道:

“对不起,时间到了,我必须准备关店了。在基仑纳有一间专为拉普人开设的旅舍,你可以去看看。喏,我现在把地址写给你……”

拿了写上地址的字条,我向她道谢、告别。在回返基仑纳途中,我耳畔一直响着她那句曳着遗憾语意的话:“当地社会也还没有完全地接纳我们……”

我决定第二天一早到她提及的那间旅舍去,希望能发掘更多有关的资料。

这家拉普人旅馆,一点儿也不难找。它就在基仑纳市中心处,建筑外形四四方方的,像个火柴盒子。职员清一色是拉普人,而前来投宿的,则是来自散居于挪威、瑞典和芬兰等国北部的拉普族。

接待处有两位职员,都是女性,她们正坐在那儿闲聊,看见推门进来的我,都极有礼貌地站了起来。我表明来意,年轻的那位,立刻热心地从柜台后面走了出来,温暖地握着我的手,说:

“来,我们到会客室去谈。”

就在会客室里,这位外表看起来书卷气极重的女孩克丝汀,坦率地向我倾吐了拉普族放弃传统的游牧生活而进入城市工作后,所面对的种种矛盾、痛苦。

现年十八岁的克丝汀,是个混血儿,父亲是瑞典人,母亲是拉普人。他们是在中学读书时认识的,两人结合时受到很大的压力——亲友百般阻挠,社会也拼命排斥,他们虽然不顾阻挠而勇敢地结合了,但遗憾的是,结婚八年以后,还是不得不痛苦地分道扬镳。

克丝汀带着一种“往事不堪回首”的神情,微蹙着眉,说道:

“长期以来迥然而异的生活方式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思想。惯于游牧生活的母亲,崇尚大自然,喜欢大家庭,对孩子采取放任的教育方式;但是,过惯城市生活的父亲,喜欢的是物质的享受、小家庭,同时也严于管教孩子,不过,这些都可以通过互相的调整而彼此适应。真正说起来,造成他们婚姻失败的致命伤是社会无时不在的那种无形的压力。”

说到这里,她以上排牙齿紧紧咬住下唇,好似在压抑情绪的波动,好一会儿,她才继续说道:

“像我父母这类不为社会所接受的婚姻,实在太痛苦了。基本上,瑞典人都很看不起拉普人,认为拉普人全都是没有文化的山地人,因此,处处加以为难。在工作上,排挤他们;在语言上,侮辱他们。父亲自从娶了母亲后,社会生活便几乎断绝了。由于经常在外面受到别人冷言冷语的攻击,回到家后,父亲对于许多原本可以忍受的生活细节竟都忍不下来了。自我懂事以后,在我印象里,父母几乎没有一天不吵架的!你说,可悲吗?”

年纪轻轻的她,此刻竟露出了一种十分疲乏的神情。

许多“归化”城市的拉普人,发现拼命工作的结果还是得不到重视,得不到认同,整个人便变得自卑消极,甚至自暴自弃。有些意志薄弱的,发现自己适应不了,颓丧之余,便酗酒闹事,这更加深了当地人对拉普人的偏见与不满,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这家拉普人旅舍是在十五年前设立的。”克丝汀解释着说,“主要的目的是让苦闷的拉普人有个相聚的地方,使他们的精神有所寄托。在这里,我们说拉普话,写拉普文,谈拉普族所熟悉的一切,吃拉普人爱吃的驯鹿肉,卖拉普族自制的手工艺品。总而言之,拉普人一走进这里,便有一种回返家园的感觉。”

据我观察,拉普人的确是把这里当作他们的安乐窝的。在长长的走廊里,我看到他们倚在栏杆上,亲切地以拉普话交谈;坐在宽大的藤椅内,以自制的乐器吹奏属于他们的曲子。在这里,气氛是融洽的、温暖的;人与人的关系,是和谐的、平等的。没有鄙视,没有斗争,一片祥和,一片安宁。

然而,旅舍以外的世界,对于拉普人来说,却是陌生而冷酷的。他们为了适应时代的变迁,被迫放弃自己的传统生活,放弃自己文化的根,企图把自己融进当地的社会里,但是,费尽努力,发现自己还是水缸上面的一层油,硬是融不进去,那种被摒弃于门外的痛苦,实在不是他人所能体会、所能了解的!

接下来的两天,在基仑纳的咖啡馆、小食店、公共汽车站、公园里,我都见到好些外表邋遢而精神失去平衡的拉普人,他们或胡言乱语,或对天狂歌,或当众痛哭,或乞讨金钱……

在了解了他们痛苦不堪的内心世界后,对于他们,我心里的感受,是同情多于厌恶的。

唉,拉普人,这阙游牧民族的悲歌,究竟唱到什么时候才了结呢?

不老的阿尔卑斯山

我是在奥地利的工业大城林兹(Linz)上火车的,准备到首都维也纳去。

火车里,一节节车厢,好似一间间小房,宽敞、舒适。每节车厢,可以容纳六名乘客。

老人赫尔穆,便坐在我预订的那个车厢里。

我进去时,他正捧着一本厚厚的书在读;我进去后,他放下书本,对着我友善地微笑。

他头发极白、白极,闪闪发亮。脸色极红、红极,容光焕发。乍一看,觉得他像一座活的阿尔卑斯山。满头的银丝,是山顶不融的积雪;脸庞呢,是山腰,是山麓,温暖的春风,将白雪融掉了,露出了山泥的本色——赤红赤红的。

待我把行李安顿好了,赫尔穆便以纯正的英语开腔问道:

“是游客吧?”

点头称是。

“新加坡来的吧?”

居然没有把我当日本人!惊讶之余,好感与好奇,齐齐萌生。

问他怎么知道,他指了指我的小背包,我看了看,原来背包上面,清清楚楚地印着“新加坡制造”的字眼。

我们相视而笑。

“到奥地利来,多久了?”

“两天而已。”

“准备逗留多久呢?”

“十天左右。”我答,把拟好的行程表递给他看。

“好,好。”他一面看,一面点头,说,“因斯布鲁克为群山环绕,景色绝佳。萨尔斯堡是我们的艺术之都,有很丰富的文化遗产。维也纳呢,是古老的大城,是音乐的化身。”赫尔穆说话时,语调充满了一种国家与民族的自豪感,“实际上,奥地利的每一寸土地,都有着令人难以抗拒的魅力。你若爱好户外活动,我们有数不尽的山峰,让你登山,让你滑雪。我们也有算不完的湖泊,给你游泳,给你垂钓。如你性格好静,你可以天天泡在歌剧院里,去听、去看那百回不厌的歌剧。在维也纳,即连空气,也跳跃着音符啊!”

也许自小便受到音乐的熏陶,奥地利人说起话来,细声细气,彬彬有礼,和粗声大气的意大利人相比较,有天壤之别。

把这想法告诉赫尔穆,他显得很高兴。他说:

“在奥地利,耳濡目染,不爱音乐的人,是很少的。”

他把膝上的书合起来,放在一旁,准备和我长谈了。

“你知道吗,我年轻的时候,就曾梦想成为一名钢琴家。但是,我的父亲不同意,他对我说:‘儿呀,在维也纳学音乐,竞争强、压力大,你会觉得很辛苦的。再说,成了钢琴家以后,要靠音乐演奏来养家,也是很难的,因为呀,除了兴趣、天分和技巧外,还得靠运气。你必须不时地揣摩观众的心理,这样一来,每一道音符,都变成了生活的鞭子,把你鞭得喘不过气来,还有什么乐趣可言!’父亲的这番话,影响了我的一生。我放弃了成为钢琴家的念头,选择了机械工程学。”

在“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多数人是会放弃兴趣而选择面包的。赫尔穆的故事,并不新鲜。重要的是,他是否也对他的下一代说重复的“故事”?

“不。”他说,语音掷地有声,“我觉得我不应该以我现实的价值观来影响下一代对前途的选择。”

在潜意识中,赫尔穆希望他的儿子能选上音乐系,替他圆一圆他年轻时曾有过的梦。可是,事与愿违,他的两个儿子都不愿意用音乐去洗涤别人的灵魂,他们选择了解剖刀。

“说来有趣,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便看出他们和我的不同了。”赫尔穆说,“我很怕血,吃鸡时,只敢吃鸡胸肉,其他带骨的部分,我连碰都不敢,因为我怕我会不小心把鸡骨里的血啃了出来。我的孩子呢,可不同啰。他们老爱争鸡骨来吃,不但啃得咯咯响,而且,还把骨髓吸得一干二净!”

父子两代,截然不同。

说起来,也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我们只能创造生命,但却不能把性格和兴趣也一起遗传给下一代。

目前,赫尔穆的两个儿子,一个到美国去修读医学专科学位;另一个呢,娶了瑞士姑娘,“娶鸡随鸡、娶狗随狗”地移居到瑞士去了。

家里,两老对影成四。

“寂寞吗?”我多事地问。

“寂寞?”赫尔穆淡淡地微笑,“我的字典里,没有‘寂寞’这两个字。我今年六十八岁了,还时时刻刻感觉时间不够用。”

“你的时间,用在哪儿?”我问。

同类推荐
  • 知青草屋

    知青草屋

    散文集《知青草屋》,述说着作者下乡当知青时的所遇、所感、所悟。集子中的人、景、事愰然已距今四十几年了,虽某些章节根据需要做了一定艺术处理,但并不影响那代人曾经五彩缤纷的记忆。唯那人、那景、那事仍风和日丽,郁郁葱葱。
  • 走着走着就会遇见

    走着走着就会遇见

    不知不觉,几十年的岁月,倏忽而逝,回眸间,我们生命的沙滩上那深深浅浅的足迹,和不经意被岁月的潮水丢在岸边的珠贝,让人感慨和流连。作者希望用文字去捡拾这些记忆与拥有,让心灵袒露,让感受葳蕤,让生命中一些细碎斑斓的美丽呈现。时光无情,带走了青春,时光有情,回馈以美好。《走着走着就会遇见(下午茶)》收入短文75篇,有心灵的感悟,安静的思考,如梦的尘缘,纷扰的尘事……《走着走着就会遇见(下午茶)》分成了五辑,记录了作者王玉洁多年真诚的生活与思考。
  • 前方也在下雨,何必匆忙赶路

    前方也在下雨,何必匆忙赶路

    我们无法左右每一件事情的发展趋势,更无法左右每一个人的想法和态度。迢迢人生路,茫茫人海中,短短几十年光景,其实我们能做的事情并不太多,我们能接触的人也不太多。既然如此,为何要一路狂奔呢?或许前方在下雨呢!
  • 去山阿者歌

    去山阿者歌

    它们有着很好的名字:罗山、窑山、莲花山、花路坡、麦垛山、红山梁、大郎顶、官亭山、黄草岭、庙儿岭、马断头山……这些山和人一样,都活着自己的瞬间和恒久,也在救赎自己。山的间隙有条河。
  • 徜徉书海

    徜徉书海

    无论是选文、编排体系,还是阅读建议的编写,无不贯穿着我们的编辑理念——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中外兼容,情理为上。精选文章,精编内容,与同学们共鸣经典、分享精品、同述感动。《徜徉书海/中学生必读经典美文》力求从学生的心理因素、终身能力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真正地体现出对人的精神培植。编者们从浩瀚的书海中“淘”出这些经典美文,给同学们营造了一个五彩缤纷、趣味盎然的阅读世界,使同学们受到智慧启迪、情感陶冶以及价值的切实提升。愿亲爱的读者朋友徜徉在美的阅读享受中!
热门推荐
  • 偷个总裁生宝宝

    偷个总裁生宝宝

    她只想偷个总裁,生个宝宝,至于偷完之后,当然是带着萌宝跑路,可是,为什么会被人通缉了?可是你自己说的,大的小的都不要?你大男人怎么说话不算数?
  • 血脉之怒

    血脉之怒

    混沌初开,一灵明石猿破石而出,闯地府,捣龙宫,闹天庭,欺众神。被众妖推为妖王,是为齐天大圣!少年李昊,身怀废石血魂,却意外觉醒绝世血魂,从此踏上了寻父之旅,这一路,注定翻云覆雨!
  • 世界最具教育性的寓言故事(1)

    世界最具教育性的寓言故事(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佛说文殊师利净律经

    佛说文殊师利净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万界战仙

    万界战仙

    拥有逆天战魂的少年,从星玄门开始崛起,修炼不灭魔体,肉身成圣,弑君诛神,逆天战仙,万世无敌。
  • 超时空清洁工

    超时空清洁工

    方迹是一名清洁工,但是他和大家在大街上看见的那些穿着黄马甲的清洁工们有些不一样...“外来者,鉴于你已违反时空安全法第342条,我代表本土监管势力拘捕你,你将有以下两种选择....”
  • 《淮南子》哲学思想研究

    《淮南子》哲学思想研究

    西汉初期,统治者所采取的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推进了先秦诸子思想的再度活跃。吸取百家之长并各有所宗构成了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特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正是这一时代的主题。《淮南子》就是在这一思想背景下产生的。《淮南子》以道家思想为宗,融合各家之长,对当时的社会和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试图形成融贯各科知识为一体的庞大的思想体系,从而构成了中国古代博大宽容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淮南子》不仅是汉代思想史上也是道家发展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淮南子》的作者在当时已意识到道家自身理论的...
  • 藏剑山庄三少爷

    藏剑山庄三少爷

    血雨腥风再起!藏剑山庄不会武功的三少爷带着他的侍女离家出走了,传闻其掌握着一个事关江湖命脉的大秘密,得之可得天下!江湖各大势力蠢蠢欲动,藏剑山庄死敌七杀门率先动手,接着五毒、百花、剑仙门等也不安分了起来,还有神秘势力介入,如此情急之时,我们的三少爷还在撩妹,漂亮丫鬟、将军千金还有投怀送抱的师妹师姐!
  • 异世血承

    异世血承

    血痕大陆,各种各样的修炼体系积聚的世界,在这里每个人都是修炼者!大陆上大家族一般都有自己的家族的专属绝学—血承功法!本书等级制度:徒级师级大师级王级皇级帝级尊级圣级还有传说的神级。
  • 牛枷

    牛枷

    牛枷是一种农具,耕作时是套在牛脖子上的架子……平凡的家庭,为了过上新的生活,为了家乡过上幸福的日子,而借牛枷这个农具,穿插引线。以抗战为起点到解放,一个平凡的而又精彩激烈斗争的故事,有斗智斗勇,有阴险狡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