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伊始,盘父醒而分田地,陨而化宙宇,是为三十三天、天界及地界。盘父陨后,天地立太天尊、元天尊、通天尊、娲天尊、准天尊及引天尊六大天尊,六天尊能力无边,超凡入圣,因而所居三十三天亦被称为圣界;天尊之下天帝建天庭,统御众仙于天界,天界非仙而不可居,天界亦为仙界;此外,所有非仙非尊之凡人及其余万族均居于地界,地界以凡人为主族,故又为人界。至此,天地秩序确立,一切似乎皆如理想般发展着。
天尊久居圣界探寻大道而不出,天帝稳居天庭亦歌舞升平,而凡人界虽不断改朝换代,但征战数年得繁华数十载,总体也是小落大起,盛世如一。在三界如此蓬勃数万年之后,元天尊座下弟子广成道君在探寻仙界尽头之时,竟意外打开某处通道,发现仙界尽头以外混沌之中,竟然还有一处平行世界。该世界等级与仙界相等,乃奉行强者信条,实力强劲,丝毫不次于仙界。随着两界通道的打开,外世界与仙界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冲突及矛盾,并逐步激化,最终两世界间爆发了旷世持久的战争。
冲突与战争,在之后的数万年里,不断地重复着,战争双方不断地投入兵力在这场战争上,但这并没有让双方产生一个胜者。在双方在战场上胶着之时,两个世界的高手倾尽所能爆发出的能量不断堆积并充斥着整个战场空间。而经历了数万年的时光,能量不断积蓄,最终达到了近乎毁天灭地的临界点。霎时,三界震荡!
与此同时,人界袁州郡临新县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万山崪崩,只见凄凄黑夜之中,忽有一大星,伴滚滚雷声而下,几如月亮般闪耀,数个呼吸间,大星震而坠落于临新县郊外古庙门外。此古庙乃上古时期,娲天尊修补人界空间漏洞之后,人族感恩戴德,为供奉及纪念娲天尊而建。但如今,时日已久,早已不复当日之繁华,香火几尽,连名字都有些模糊不清,隐约间似乎是“娲尊庙”。
这颗大星轰隆一声落于古庙门口,小庙整个一阵晃动。大星落后半盏茶的功夫,小庙破旧大门咯吱一声被推开,从庙内探出一个人头,乃是一青年书生。青年书生左顾右看,突然发现脚下数丈许远的地方有一壮汉怀抱大小的石头,石头上还流转着些许五彩流光,似乎氤氲着祥晕。书生惊异不已,但却丝毫不敢接近这块神奇的石头,只敢隔着小庙的破门虚掩,遥遥观望着。只见神石表面的流光越发流转迅速,笼罩的祥晕逐渐被神石收入其中。大约半柱香时间,整个神石居然慢慢收缩并逐步显现为一个婴儿模样,直到所有流光及祥晕全部为神石收入,竟完全化作一个男婴儿!
就在婴儿化成之时,某处正在宣经讲道之绝美女子,似有感应,金口玉言稍有停顿,目光朝座下某位弟子一扫,似乎如平常扫视一般,但目中却多了一些令人不得琢磨的信息。此举仅瞬息,坐下弟子皆专心于听道,竟无一知觉。
此时庙中书生亲眼目睹石头变男婴,心中万分惊异惶恐,但回头瞧见那高高在上的神像,脑中忽然想起举头三尺有神明,读书人天生正气油然而生,顿生肝胆推开庙门,将婴儿抱入庙中。书生抱着婴儿细细观察,未发现任何异于常人之处,若非亲眼所见,书生断不敢相信这竟是一枚神石。
“我秦风寒窗苦读十余载,欲进京考取功名,今临夜借宿荒郊小庙,竟遇得如此奇事儿,想必是上天赐予。然天予不取,必受其咎!我定将用心抚养此婴!”书生目光转而投向门外黑乎乎的天空,“我观天色漆黑如墨,书中常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舞文弄墨便是读书,我就为你取名墨,以蕴意将来出人头地。”就这样,书生秦风便多了一子,名秦墨。
翌日,天刚蒙蒙亮,书生秦风做了一个襁褓,将秦墨裹入其中,背着书箱便继续了自己的进京赶考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