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54800000005

第5章 南戏北曲演义的戏曲前奏(2)

一般有四句七言诗放在第一出之前,这四句七言诗便是题目,题目与正戏演出无关,它是写在招子上,作广告用的,用于概述和介绍剧情大意。南戏在正戏开演之前,先由副末上场报告演唱宗旨和剧情大意,并同后台将出场的角色互相问答,以引出正戏,这第一出称作“副末开场”。一般念诵两首词,第一首介绍作者的创作意图,第二首叙述剧情。南戏除第一出副末开场外,其余每出结尾一般都有四句七言诗,叫下场诗,其可由一个角色独念,也可由几个角色合念或分念。剧本上凡需角色作某一物定的动作的地方,都注有“某某介”。南戏的演唱方式较自由,上场角色皆可唱,且可独唱、接唱或合唱,表演安排全视剧情需要而灵活决定。

南戏的角色通常分为生、旦、净、丑、末、外、贴等七种。其中以生、旦为主,在剧情展开后,其他角色皆为配角。

生:戏中的男主角,一般扮演书生、秀才、状无之类的人物。

旦:戏中的女主角,所扮演的人物一般都为青年女子。

净:净原本分为正净和副净,但南戏中只有副净。副净出于唐代参军戏中的参军角色,故其主要扮演具有滑稽打诨特征的人物。

丑:在戏中所扮演的人物和净大致相同,也属于插科打诨一类的人物。

末:末也分为正末和副末,而南戏也只有副末。副末在戏中一是用以开场,二是扮演次要的男性人物。副末与副净相对,因都源自唐代参军戏中的苍鹘,故也具有插科打诨的特征。

外:南戏中的外,主要是扮演老年男子或老年妇女。

贴:即贴旦,在戏中扮演次要女子。

南戏从音乐的角度上看,最初取材于当地流行的民歌,另外也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宋代流行的词体歌曲,或者一些传统音乐,如大曲、诸官调、唱赚等。在一场戏里,不限使用同一宫调,每一宫调一般都唱两个以上的曲牌,有时还可以换韵,比杂剧灵活自由得多。

南戏和杂剧在表现手段上也显示出了较大差别:南戏凡是上场的人物都可以唱,不限角色;而杂剧只能由一人(末或旦)主唱。在南戏中,不同的人物可以唱一场,也可以合唱一曲,这就使得南戏的演唱灵活自如,有利于促使剧作家综合运用曲、白、科、介等各种艺术手段来刻画人物、增强舞台演出效果等。

南戏在剧本长度上,亦是可短可长,不限场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少则十几场,多则五十余场。因此,剧作者可以根据所需要表达的内容,去安排戏剧的结构,自由灵活,而非千篇一律。

2.书会才人,南戏的“编剧”

“书会”原为读书的场所,至南宋则逐步演变为三教之外的诸色伎艺人编写话本、戏曲、曲艺的地方,故理学家叹之为“风俗便不好”。

据文献记载,当时社会上已有御京书会、元贞书会、古杭书会、九山书会等。在书会里的编撰艺人被称作“才人”,他们大多出身低下,以下层的文人和民间艺人为主,主要靠勾栏、瓦舍编写话本、戏曲谋生。“书会才人”便是中国宋元南戏与早期元杂剧的编撰者,他们的创作在中国戏曲史、小说史上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位置,在创作的同时也培育产生出了一大批戏曲文人及小说作家。随着宋元话本和戏曲的兴起与繁荣发展,书会成员之间已形成明确分工,不仅初具规模,且组织严密。

书会的独特之处在于:一是它是民间组织;二是它的任务就是撰写话本、曲艺、戏曲作品;三是成员分为“先生”、“才人”、“名公”、“老郎”等,这些都是诸色伎艺人对编纂者的不同专用称谓;四是书会成员的出身都比较复杂,有艺人,也有下层文人,但都有着较为微贱的社会政治地位;五是他们的活动场所设在同一勾栏瓦舍,在诸色伎艺人之间自由混迹,彼此可以随时进行艺术交流。因此,他们编撰的作品多被打上了民间集体创作的鲜明符号,并带上了世代相传的深刻烙印。

由于南戏最初产生于民间,一般不为封建士大夫所留意,故当时的作者全为一些下层知识分子,生活穷困潦倒而流落民间,他们从事南戏的编撰活动大多是为生计所迫,如《张协状元》是由温州的九山书会编撰的,《宦门子弟错立身》和《小孙屠》都是由杭州的古杭书会编撰的。正是因为书会才人们生活在社会的下层,长期和市民群众相接触、结合,亲身体验着下层社会生活的各种磨炼,才使他们和下层劳动人民有着共同的命运和共同的思想,形成了感情血肉的深刻联系。这样的社会遭遇和思想感情也必然要反映到他们所编撰的剧本中来,因此,可以说书会才人对南戏的产生、发展、兴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他们使得南戏和作品具有了较强的现实性与人民性。

南戏作家们笔下反映最多、最突出的内容便是揭露社会黑暗,抨击封建统治阶级,伸张正义,表达劳动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如宋周密《癸辛杂识》里记载,当时温州乐清县有个叫祖杰的恶霸和尚,勾结官府,欺压百姓。乡人告到官府,祖杰就行贿于官府,官府不但不治祖杰的罪,反而将告状人治罪下狱。这时,“旁观不平,惟恐其漏网也,乃撰为戏文,以广其事,后众言难掩,遂毙之于狱”。这便是南戏作者通过撰写戏文,使之上演,反映当时社会上的黑暗现实,并以此同封建统治阶级斗争。

当时社会大量存在着富贵易妻的悲剧,这成了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并在刚刚形成的南戏里得到了充分的反映,这成为早期南戏创作上的一个主要倾向。南宋时期处于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阶段,大地主、大官僚为了统治的需要,更好地把持朝政,曾大开入仕之门,使一些出身微贱、仕途无望的人,或通过科举、或建立军功、或投身权贵、或因某种偶然的机遇,都得到功名,跻身为上层统治集团。特别是科举这一途径,使得一些处于底层的文人实现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闻”的梦想。一些公卿大臣们,往往力图通过联姻的方式,笼络、利用那些新发迹变泰的贵人,以扩大或巩固自己的势力。而那些刚刚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新官人则在功成名就、富贵到手之后,把和王公贵戚、权贵公卿联姻作为巩固已得地位的手段。于是,他们互相利用,狼狈为奸,制造出不少“结亲权门,富贵易妻”的悲剧来。如被称为“戏文之首”的《赵贞女蔡二郎》、《王魁》便是两部婚变戏。

另外,明代沈景《书生负心》散套《刷子序》曲也是这类题材的南戏:“书生负心,叔文玩月,谋害兰英,张叶身荣,将贫女顿忘初恩。无情,李勉把韩妻鞭死,王魁负倡女亡身。叹古今,欢喜冤家,继着莺燕争春。”在这些戏里,男主角原来都是贫寒落魄的书生,当中了状元或进士,做了高官以后,就抛弃了原来的贫贱之妻。如《王魁》里的王魁高中后一封休书逼死桂英,《赵贞女蔡二郎》里的蔡伯喈马踏上京寻夫的妻子赵五娘,《三负心陈叔文》里的陈叔文把曾资助过他的兰英推落江里淹死,《李勉负心》里的李勉用鞭子打死了前妻韩氏……广大的书会才人们正是通过这些负心书生的形象,揭露和抨击了那些忘恩负义的封建士大夫。另外,在故事结尾他们又会借助超自然的力量,严厉惩罚这些负心书生,如蔡伯喈被暴雷震死,王魁、陈叔文被鬼魂索去性命,借此表现出劳动人民的爱憎分明。

然而揭露社会黑暗、伸张正义并非南戏的唯一主题,歌颂青年男女之间纯洁幸福的爱情、提倡自由婚姻,也是宋元南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戏里,男女主角敢于同封建礼教做斗争,大胆地追求属于自己的自由幸福的爱情。作者对于他们的行为倾注了极大的同情和赞扬,并通过他们的行为,表达了封建社会中青年男女渴望婚姻自由的强烈愿望,如《司马相如题桥记》、《浣纱女》、《祝英台》、《风流王焕贺怜怜》、《西厢记》、《崔护觅水记》等。

因南戏最初多由采“村坊小曲”、“里巷吉歌谣”而来,出于书会才人之手,故南戏的文辞多充满着乡土气息,朴实无华,这就是王国维口中的“无南戏之佳处,一言以蔽之,曰‘自然’而已矣”。南戏流传的地域广,时间长,在其发展过程中,尽管产生了一大批剧本,但流传至今的却屈指可数。据《永乐大典》、徐渭《南词叙录》、沈景《南九宫十三调曲谱》、钮少雅《南曲九宫上始》、张复《寒山堂南曲谱》等载录,共有二百三十八个南戏剧目,但现在全本流存的仅有《张协状元》、《定宦门孔子弟错立身》、《小孙屠》、《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金钗记》、《赵氏孤儿》、《破窑记》、《牧羊记》、《东窗记》、《黄孝子记》、《苏秦衣锦还乡记》、《冯京三元记》、《琵瑟记》等十六种。其中,据钱南扬先生的《宋元戏文辑佚》一书记载,有残文佚曲流传的共有一百十九种。另外,在全本流传下来的南戏剧本中,有许多已经过后人的篡改,已非原来面目,如《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等,这不得不说是中国戏曲的一大损失。

3.南戏早期作品

虽然可以从《张协状元》等早期的南戏剧本中看到我国古典戏剧剧本的雏形,即大体是和曲、白、科三者融为一体的基本格式,但总的说来,这些早期南戏的语言仍芜杂粗糙,结构还较为松散,在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上有的还存在着前后不一致的地方。

南戏的真正趋于成熟应为荆、刘、拜、杀四大传奇和《琵琶记》的出现,这一切都为明清传奇的兴起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最早的南戏是《沧海遗珠》

我国最早的南戏作品一般认为是《赵贞女蔡二郎》和《王魁》两种。这两种南戏,都是描写男子发迹后负心的故事,并对这种负心行为表现出极大的愤慨与鞭挞。但前者已全佚,后者也仅存残文,这两部作品都没有完整的剧本。《赵贞女蔡二郎》主要写东汉文人蔡伯喈弃亲背妇,为暴雷震死的故事,而后被高明依剧改编创作成了南戏名篇《琵琶记》。《王魁》则是写妓女桂英供王魁读书、赴考,但王魁中状元后,却背弃前言,弃桂英而另娶。桂英愤而自杀,死后变作厉鬼,活捉了王魁。这两部戏较早地把富贵易妻这一社会问题搬上了戏剧舞台,具有较强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反封建思想倾向。这种敢于揭露现实的精神,虽然深受广大群众的追捧,但却遭到封建统治者的不满,演出不久,即被禁止,剧本也因之失传,但它为南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保存于《永乐大典》中的《小孙屠》、《张协状元》和《宦门子弟错立身》三种戏文,被认为是现存最早的南戏剧本。

《小孙屠》是一本公案戏,一般认为是元人的作品,姓名不详,题“古杭书会编撰”,全名《遭盆吊没兴小孙屠》。内容主要是写:

开封孙必达不听弟弟屠户孙必贵的劝告,娶妓女李琼梅为妻,李琼梅却与开封府令史朱邦杰私通,杀死婢女,反诬孙必达杀人。孙必达被囚禁后,令史朱邦杰又欲将之谋杀。孙必贵探监,以己代兄,孙让必达逃走,朱邦杰遂将孙必贵杀害,弃尸荒郊。后包拯审明此案,为冤者平反。

《小孙屠》通过对恶吏昏官的刻画,揭露了元代的社会黑暗与吏治腐败,同时也表达出广大人民期盼出现更多像包拯这样的廉洁公正的官吏,为他们申冤雪恨的愿望。剧中的屠户孙必贵性格刚强,为人聪慧,为瞻养老母而辛勤劳作;当得知哥哥要娶妓女为妻,他苦苦劝告,而后又暗中观察,当发现奸情后,持刀追杀奸夫;哥哥遭难后,他又弃却前嫌,甘愿为兄替罪。作者对他的描写是较为成功的,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作者热情地歌颂了这个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小市民,他对恶势力既能有所警惕,又能与之坚决斗争。另外,对于妓女李琼梅复杂性格的刻画,以及对恶吏朱邦杰的歹毒凶狠、居心叵测的描写,也都具体、生动。

《宦门子弟错立身》也是元人的作品,姓名不详,大体也是出自接近市民阶层的书会才人之手,原题为“古杭才人新编”。主要内容是写:

金朝河南府同知之子完颜延寿马不顾父亲的坚决反对,与江湖女艺人王金榜相爱,因一次私会被父亲撞见而被锁禁,金榜全家也被驱逐出开封府境,而后延寿马离家出走,巧遇金榜,两人终于成为眷属。最后,父子重逢,见儿子已与金榜结成丝萝,父亲也就承认了既成的事实。

《宦门子弟错立身》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封建正统思想叛逆者延寿马的形象,虽是一部婚姻爱情戏,但却具有自己的特色,且从剧中的一些零星描写中,我们还能看到古代艺人走街串巷、走北闯南的艰辛,苦难的生涯及独特的戏曲演出活动,为研究古代戏曲演出、艺人的活动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文中成功塑造了男主人公延寿马的形象,他能抛弃封建的门第观念,跨越封建等级的鸿沟,去与一个处于社会最底层、地位低下,被人看不起的“下贱”女艺人相爱,而不在乎自己是开封府同知的儿子。当他的自主婚姻遭到破坏后,他勇敢地离家出走,浪迹天涯、自食其力去追求自己的幸福,最终毅然同金榜结为连理。延寿马和王金榜婚姻的成功不是靠金榜题名、状元及第、奉旨完婚,也不是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是全凭双方执着的追求,以及对封建正统思想、门第观念的蔑视、斗争。单从结局这一点看,《宦门子弟错立身》与一般爱情剧的结尾也是不一样的。

同类推荐
  • 品·西方最著名的50幅画

    品·西方最著名的50幅画

    本书从名画的宏伟殿堂中,精选出50幅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力求将复杂的绘画术语,转化成可以和读者沟通的语言,将经过提炼的思想融于叙事之中,尽量做到深入浅出。
  • 救猫咪Ⅲ:反击战!

    救猫咪Ⅲ:反击战!

    本书作者基于在全世界所主持的工作坊和讲座中的灵感,分析讲解了常见剧本写作问题,也分享了关于经纪人、项目经理的个人见解,介绍了如何获取并解读这些代理人对于剧本的建议,以及如何准备推介剧本的会面。同时,书中还收录了工作在一线的专业编辑们的疯狂故事及建议。
  • 唐山皮影艺术及其历史文化研究

    唐山皮影艺术及其历史文化研究

    墨瑶先生生长于滦河岸边,自幼对滦水孕育的皮影艺术情有独钟。他长期从事皮影艺术研究,对唐山皮影的历史有着深入了解,在理论上有独到的见地。虽年逾花甲,仍潜心研究,笔耕不辍。本书是墨瑶先生怀着对皮影艺术的挚爱,积几十年心血精心雕琢而成。该书全面介绍了唐山皮影艺术的演变、形成及发展,从文化史学、民俗学等诸方面,对唐山皮影艺术的历史传说、沿革演变、相关民俗、演出形式、剧本唱腔、操纵表演、皮影造型和雕刻工艺,以及唐山皮影艺术与世界文化的交流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
  • 皮影戏

    皮影戏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皮影戏》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全元曲—杂剧(中华传世藏书)

    全元曲—杂剧(中华传世藏书)

    元曲又称夹心。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热门推荐
  • 夜之都市

    夜之都市

    他,19岁成为华夏最强兵王,但,被神秘人陷害被华夏龙组驱逐。成为华夏特级通缉犯。被驱逐后,他负伤逃亡美国,三年后,他成为了杀手界,五大杀神之一。代号夜帝。他的组织只为刺杀罪大恶极之刃。暗夜天使。是世界闻风丧胆。当他以一个平明身分回到华夏,成为了一个小保镖,却遇上了最美雇主唐若雪。看低端保镖如何拿下雇主。请看夜下的冰帝所著《夜之都市》等级黑铁,黄铜,青铜,白银,黄金,白金,砖石,荣耀,传奇,王者。灵者,武者,元者,武神。没个等级分为初期,中期,后期,巅峰,圆满。(注,后还有等级,暂不告诉)
  • 异世重逢之花千骨

    异世重逢之花千骨

    第一世为第一杀手化骨与好姐妹化萱同死,并穿越为月家千金,呵,从现在起,月婳孤这个名字必定会响彻这个大陆。看月婳孤和她的好姐妹殇雪落【化萱】如何翻云覆雨,一步步解开身世之谜。【女主不小白,一对一。披着花千骨外衣的玄幻轻松文。文笔要求非常高的,就请止步了。】
  • 最美的守护

    最美的守护

    有些人,有些事,错过便是一生有些情,有些话,相守便是一辈子
  • 邪萌逆袭:烈焰魔君别过来

    邪萌逆袭:烈焰魔君别过来

    司空魔火抓着手中一页留言唇角微扬,冷冷一呵。“熟不透的小白狼,我看你能逃多远……”
  • 李清照诗词选

    李清照诗词选

    李清照的作品多半散佚,历代选录虽多,文字却颇有出入,有的作品真伪难辨,其生平事迹亦有诸多疑问。《李清照诗词选》选录作品以“王本”为底本,对有争议的作品和异文审慎去取,而后按笔者孙秋克所认定的李清照生平和创作阶段编排。注释一面力求简明扼要,避免过多征引,一面精选名家名作为例,以供读者参阅,所引原文过于艰深者,则尽可能用现代语来解说。评析部分希望通过诗性的解读,消解岁月的隔膜,令读者感受到李清照作品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行文风格则力避学究气。公元11世纪下半叶,宋王朝为中国、为世界奉献了李清照这样一位文学家。我们应当珍惜再珍惜。
  • 天混记

    天混记

    风平浪静,天山共色,灵兽祥和,人兽共处,这里是魔界与仙界的混沌交界。千百年来人兽祥和,因为这里有最神秘的职业——“降兽师”。突然,一群妖魔闯入这里,发动禁忌之力。上古神兽被永久封印,降兽师们毫无还手之力。一天后,这里被毁的面目全非,降兽师也就此灭门。降兽师已灭亡,魔界镇鬼师出现,仙界在二十年后的混沌开启会被灭亡,已成定局!而谁也没有想到,十八年后,一个少年的出现改变了整个局势!
  • 最强一刀

    最强一刀

    万年一次的劫难悄悄来临,千古的谜题,开始浮出水面,传说中的强者开始回归,布局千古所为何事。
  • 龙武之魂

    龙武之魂

    太祖皇帝以龙为图腾,以武定天下,建立龙武帝国。万年帝国,千年盛世,可惜都难以抵过时间的力量。龙武禁军的威名已然成为传说,龙首山上的号令再也走不出皇城。烽烟四起,袅雄霸世。这是战火连天的年代,但这也是英雄的时代。龙武帝国唯一的血脉重新背负起传承的重任,在血和泪的洗礼中重生。长枪在手,战四方豪杰;阵旗在手,布八方奇兵。重新走上先祖的成圣之路,只为有朝一日重现先祖荣光,重立龙武帝国,吾愿以鲜血重铸龙武之魂……
  • 湖山叙游

    湖山叙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唐手机王

    大唐手机王

    “我大唐军队在陛下的英明领导之下迸发出王霸之气,吓得东突厥魂飞魄散,成功平灭突厥,俘获颉利可汗!”大唐手机头条新闻报道。“正宗漠北纯正牛羊肉,假一罚十!半价出售,仅此一天!!”大唐手机商城打出促销口号。“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这可真是交~配,啊呸!这可真是理政的好时节啊!”这是李世民的朋友圈状态。“欢迎来到俺老程的直播间,今天俺给大家表演一下程氏三板斧!唉唉,大家别走啊!~”大唐手机也传来了程黑子绝望的呐喊……是的,刘玉泽同学,带着一个超前的手机系统穿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