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原著
《三国演义》第70回:“黄忠催军马随后而进,刘封曰:‘军士力困,可以暂歇。’忠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三国演义》第117回:“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吾与汝等来到此地,若得成功,富贵共之。”
释义
不钻进老虎巢穴,就捕捉不到小虎崽。喻指不甘冒风险,就不可能取得成功。唐人为规避唐高祖李渊之父李虎的名讳,将“虎”改称为“兽”,其意仍同。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表现不惧风险、勇于进取精神的经典语辞。
出典
汉·刘珍《东观汉记》卷16:“(班)超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酒酣,激怒曰:‘不探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鄯善破胆,功成事立也。’”
例句
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卷54:“(吕)蒙曰:‘贫贱难可居,脱误有功,富贵可致。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卷47:“(班)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唐·李延寿《北史·李远传》卷59:“北豫远在贼境,高欢又屯兵河阳,常理而论,实难救援。但不入兽穴,不得兽子。若以奇兵出其不意,事或可济。”唐·令狐德棻等《周书·李远传》卷25:“古人有言:不入兽穴,安得兽子?若以奇兵出其不意,事或可济。”唐·皎然《诗式·取境》:“不要苦思,苦思则丧自然之质。此亦不然。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321:“(班)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矣。’”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365:“兵务神速,事贵合机。古人有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明·冯梦龙《双雄记》第31折:“避敌非夫真可耻,几次溃围身不死。男儿睹命报皇家,不入虎穴无虎子。”明·冯梦龙《女丈夫》第15折:“大丈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似你们这等韬略,苍天决不虚生,尽力做去,何患无成。”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40:“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差之一时,失之千里。俺宋江不到东京看灯,怎晓得御屏上写下名字?”明·罗懋登《西洋记》第68回:“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与金眼国杀到这个田地,岂可就罢了不成?”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3回:“天王道:‘不入虎穴,安得虎子?谁敢当先?’”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36回:“(姜)子牙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随传令:‘摆五方队伍。’”明·无名氏《白兔记》第11出:“他也姓刘,我也姓刘,男子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清·袁于令《隋史遗文》第37回:“自古云:不入虎穴,难得虎子。仰仗将爷虎威妙算,得了水海口。想丽国必定震惊,不如乘这破竹之势,直取伪都,缚了高元,一国自定。”清·李玉《人兽关》第29折:“你看阴风惨惨,杀气腾腾,好不怕人。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免直闯进去,刺杀他便了。”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6回:“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恁的一激,怎生激得出她报仇的那句话来。”清·吕熊《女仙外史》第62回:“军师素知二人勇敢之性不可阻挡,只得再三致嘱道:‘舟上比不得马上,将军须加意慎重。’雷一震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军师亦忒过虑了。’”清·华琴珊《续镜花缘》第27回:“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既有这几个军士前来投顺,何不命他到城内去把索子放下,弟与苗将军缒入城中,便去斩关夺锁,放进大军,此城指顾可得。”清·吕抚《二十四史通俗演义》第16回:“乃会其吏士三十六人,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因夜以火攻虏使营,斩其使及从者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清·李渔《无声戏》第4回:“闻得他的人家,原是洋里做起来的,我如今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也到洋里去试试。”清·昭梿《啸亭杂录》卷4:“时贼营河西,公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黄河巨浪浸天,贼不防我飞渡,今出奇以制胜可也。’”清·谭嗣同《报贝元征书》:“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下十年死工夫,焉能办成一事?”清·陈忱《水浒后传》第12回:“班定远说得好: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随机应变,说他归顺,免动刀兵,岂非美事!”清·吴沃尧《情变》第4回:“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生病的时候,秦家婶娘来看过我好几回;我此刻好了,也应该去谢谢人家。”清·曾朴《孽海花》第24回:“此上策也!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就怕海军提督胆小如鼠,倒弄得画虎不成反类狗耳!”清·张鸿《续孽海花》第48回:“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只有向政权集中的地方进行便了。”清·无名氏《施公案》第307回:“老英雄这条计策,的确万无一失,好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但是那妇人难得,可怎么好呢?”民国·蔡东藩《后汉通俗演义》第28回:“不入虎穴,怎得虎子?为今日计,唯有乘着昏夜,火攻虏使,彼不知我等多少,定然惊骇。”民国·蔡东藩《两晋演义》第47回:“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臣谓宜南北并进,使他应接不暇,方可得志。”民国·蔡东藩《宋史通俗演义》第71回:“古人有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欲破灭杨么,全在黄佐一人身上,难道真要用我陆师,攻他水寇么?”民国·蔡东藩《清史演义》第3回:“他想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欲灭叶赫,不如先攻明朝,遂于天命三年四月,择日誓师,决意攻明。”
不共天地,不同日月
原著
《三国演义》第58回:“今令先君被操所害,此将军不共天地、不同日月之仇也。”
释义
不能容忍与仇敌生活在相同的环境中。喻指仇恨深重,不可调和,势不两立。
出典
汉·戴圣《礼记·曲礼上》:“父之仇,弗与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交游之仇,不同国。”汉·戴圣《礼记·檀弓上》:“子夏问于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遇诸市朝,不反兵而斗。’”
例句
晋·陈寿《三国志·庞淯传》卷14裴松之注引皇甫谧《列女传》:“父母之仇,不同天地共日月者也。”南朝·梁·沈约《宋书·傅隆传》卷55:“向使石厚之子、日之孙,砥锋挺锷,不与二祖同戴天日,则石碏、秺侯何得流名百代,以为美谈者哉!”唐·无名氏《灵应传》:“妾之先宗,羞共戴天;虑其后患,乃率其族,韬光灭迹,易姓变名,避仇于新平真宁县安村。”宋·朱翌《送吏部张尚书帅成都一百韵》诗:“戴天那忍共,得地岂宜骄。”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6:“报不共戴天之仇,雪振古所无之耻。”明·梁辰鱼《浣纱记》第4出:“父母之仇,不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革。”明·朱鼎《玉镜台记》第19出:“长恨大仇未报,中原未复,难共戴天。”明·罗懋登《西洋记》第24回:“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杀兄之仇,不共日月。我怎么与你干休!”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原著
《三国演义》第1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三国演义》第15回:“吾三人桃园结义,不求同生,但愿同死。”
释义
又作“不求同生,但愿同死”。虽不能同时出生,但可以同时共赴黄泉。表明志同道合的人们,感情深厚,誓同生死。这是中国古代社会江湖人士交友结盟的精彩誓言。
例句
元·关汉卿《单刀会》第3折:“俺弟兄三人,在桃园中结义,宰白马祭天,宰乌牛祭地,不求同日生,只愿同日死。”元·郑光祖《三战吕布》第1折:“俺弟兄三人,在桃园结义,宰白马祭天,杀乌牛祭地,不求同日生,只愿同日死;要一在三在,一亡三亡。”元·朱凯《黄鹤楼》第1折:“俺三人结义在桃园,曾对天盟誓:不求同日生,则求当日死;一在三在,一亡三亡。”元·无名氏《博望烧屯》第1折:“俺三人结义在桃园,宰白马祭天,杀乌牛祭地,不求同日生,只愿当日死。”元·无名氏《千里独行》楔子:“俺三人在桃园结义,曾对天盟誓:不求同日生,只愿当日死。”明·徐《杀狗记》第3出:“当初刘关张弟兄三人,在桃园中结义,白马祭天,乌牛祭地,不愿同日生,只愿同日死。”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陈巡检梅岭失妻记》:“夫妻二人,如鱼似水,且是说得着:不愿同日生,只愿同日死。”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20:“夫妻二人,如鱼似水,且是说得着:不愿同日生,只愿同日死。”明·天然痴叟《石点头》卷4:“自古道:不愿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同时死!可煞作怪,孙三郎先死多时,恰好也在那日烧化。”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回:“小人等三个,累被官司逼迫,不得已上山落草。当初发愿道:不求同日生,只愿同日死。虽不及关、张、刘备的义气,其心则同。”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22回:“今夜同盟共誓,愿结刎颈之交。虽曰异姓,实胜同胞。不愿同日生,但愿同日死。”清·无名氏《精神降鬼传》第5回:“你看那桃园三结义,说个誓也是体面的:不必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这才就叫生死兄弟。”清·无名氏《施公案》第196回:“我等甘亮、李昆、邓龙、邓虎四人,结异姓骨肉,从此有福同享,有马同骑,患难相扶,各无私念。不愿同年同月生,只愿同年同月死。若有异心,神明殛之。”清·无名氏《大汉三合明珠宝剑全传》第1回:“吩咐舟人,备办香烛、牲礼,对天结拜。誓曰:‘不愿同时生,但愿同时死。’”
不顺天时,自取败亡
原著
《三国演义》第53回:“旋惊视之,见巩志立于城上曰:‘汝不顺天时,自取败亡,吾与百姓自降刘矣。’”
释义
古人认为,如果违背天意天时,必将衰败灭亡。这是中国古代社会传统的天命观,天命不可犯,天意不可违。
出典
战国·孟轲《孟子·离娄上》:“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斯二者,天也。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例句
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卷130:“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畏。”元·杨梓《豫让吞炭》第4折:“岂不闻:顺天者昌,逆天者亡。赵氏既昌,合当顺天应人,不宜苦苦直要报仇。”明·罗贯中《残唐五代史演义传》第6回:“岂不闻古人有云:顺天者存,逆天者亡。汝若改邪归正,弃贼扶唐,实为良久之计。”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86回:“不若我等与将军将此关献于周武,共伐无道,正所谓:顺天者昌,逆天者亡。”明·罗懋登《西洋记》第24回:“顺天者存,逆天者亡。我天兵西下,你何敢谋动干戈,挡吾去路!这是自作孽不可活。”明·无名氏《鸣凤记》第6出:“自古道:顺天者存,逆天者亡。皇上久厌兵革,方与邵真人修延熙万寿清醮。太师要兴兵,先已逆天了。”清·无名氏《快心编》第15回:“汝蕞尔一城,兵微将寡,尚敢出兵抗拒,徒自贻忧!岂不闻古人有云:顺天者昌,逆天者亡。”清·无名氏《岭南逸史》第4回:“奴闻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今大明皇帝四海统一,东西南朔莫敢不服。”
五百年前合是一家
原著
《三国演义》第52回:“将军姓赵,某亦姓赵,五百年前合是一家。将军乃真定人,某亦真定人,又是同乡。”
释义
如今同姓之人,前世都是一家人。这是同姓人之间相攀的客套话。
例句
元·郑廷玉《忍字记》楔子:“可不道一般树上无有两般花,五百年前是一家。”元·刘唐卿《降桑椹》第1折:“我想来,一般树上那得两般花?俺五百年前是一家。”元·张国宾《合汗衫》第1折:“俺婆婆也姓赵,五百年前安知不是一家?”元·无名氏《还牢末》第1折:“你也姓李,我也姓李,道不的一般树上两般花,五百年前是一家。”明·凌蒙初《虬髯翁》第1出:“妾身也姓张,五百年前共一家,妾身合为妹子,哥哥受了礼者。”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21:“俺姓赵,小娘子也姓赵,五百年合是一家,从此兄妹相称便了。”清·查继佐《续西厢》第2出:“琼林宴,插双花,九重殿上恩;题名记,认一家,五百年前姓。”清·邹必显《飞跎全传》第8回:“诗曰:五百年前是一家,东挪西借与驮拿。”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2回:“你既然姓牛,五百年前是一家,我和你祖孙相称罢!我们徽州人称祖叔是叔公,你从今只叫我叔公罢了。”清·王有光《吴下谚联》卷1:“五百年前谚亦有二。一曰:五百年前共一家,子孙由合而分。一曰:五百年前结下缘,夫妇由分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