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学书本的,也学别人的。学别人的实践,实践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成功的是经验,失败的为教训,都可以学。当然,应该“学最好的别人”,这叫积众人之智。
怎么学?学什么?学为了什么又要干什么?这么多的问题,看来有点“学”的味道,细想,细看,需学的问题特多,也特有趣,每句话里都有个“学”字,所以,给它取个名字叫“说学”。早已有个名字叫“学说”,咱又钻出个“说学”,这不是个矛盾吗?世上万事万物都充满了矛盾,有点矛盾也不奇怪,但在这几“说学”与“学说”好象没有矛盾,因为它两个的距离相似遥远,不会发生摸擦,所以,才取了个“说学”的名字。
“说学”,好象天上、地下、古时的、当今的、中国的、外国的,凡对人有点益处的都需要学,学了才聪明,才有智慧。“学”是个起步,是低级阶段,三岁的小孩歪歪倒倒开始走路,所以,它只能叫“学步”。“学步”比起“学说”,就了不得,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学说”,它是有系统的、较专门的学问,在学术上有系统的主张或见解的,它才有资格称得上叫“学说”。一个人,学五年,读书多,学问大,在学术上有了一定成就,当上了学者或著名学者,就叫“学人”。看,“学步”与“学人”,相距多么遥远,但只要不停地“学步”,就可以靠近。
从清末开始,掌管全国教育的官署叫“学部”。学术界和教育界凭借权势和学术地位排斥异已的人叫“学阀”,学校里监督管理学生的人员叫“学监”;唐代科举制度有“学研一经科”(专门研究一种经书),应这一科考试的人叫“学研”,后世指读书人,多指迂腐的读书人叫“老学研”;两岁小孩没有主见,只有摸仿别人说话,只能叫“学舌”,没资格叫“学生”,到了入学年龄,才入学读书,向老师和前辈学习,才有资格叫“学生”,“学生”与“学研”、“老学研”相比,距离遥远,无法相比,更没资格与“学监”、“学阀”相比,敢去比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是勤奋苦学的人,是有远见卓识而有勇气的人。
当今有很多相似之处,在商店里学做买卖、工厂里学习技术的人叫“学徒”,而根据专业技术水平,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授予的博士、硕士、学士等统称叫“学位”。“学徒”与“学位”相比,就其所学知识来说,距离是遥远的,是无法相比的。勤奋好学,志气高昂的“学徒”,也有敢比敢超的,仍属凤毛麟角,可有个前提条件,绝对是常善“说学”的人,这也不得不提倡和支持。
不论外牌挂的是“学徒”还是“学位”,只要能不屈不挠地学习,能掌握渊博的学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系统知识,才能叫做“学问”。有“学问”才是硬功夫,才能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有所追求、有所创新才有所作为。有“学问”不再求进步,不愿“说学”,就会停步不前,自然就没有“学说”,就不可能到达成功的终点。
要不断进取,再加油,再“说学”,再加个脚踏实地,就有了真正的“学说”,才会学有所为,学有所成,再创辉煌。
比尔·盖茨的高层智囊之一的李开博士,他是个中国人,祖籍四川,1961年12月出生于台湾。11岁赴美求学,1988年获得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他所开发的世界上第一个“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系统,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1988年最重要的科学发明之一。而他开发的“奥赛罗”人机对弈系统,于1988年击败了曾获世界冠军的国际象棋大师。他还是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他热爱祖国,多次到中国大陆讲学,并亲手创办了微软中国研究院(后更名为微软亚洲研究院)。2000年升任微软公司的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
他非常关心中国青年学子的成长,除了访问、演讲、写信,还写了一本《做最好的自己》的书,结合他的人生经历和事业成功的经验,提出了《成功同心圆》的理念,即以诚信价值观为中心,包含着六种姿态,决定着六种行为准则,作为现代社会中一个人寻找通向成功和达到卓越道路的抽象模型,对于青年学子们选择未来的道路,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雕塑出未来的自己是会有极大的帮助的。
我们很多有渴望、有追求的年轻人,可以拿着《做最好的自己》这本书去起程,去《学最好的别人》,沉下去,从书海中探宝,从书林中觅珍。正如李开博士在自序中说道:“中国的青年非常优秀,但是中国的学生非常困惑,因为他们面对着高期望的父母,习惯于应试教育的学校和老师以及浮躁的社会心态,如果能够有过来人帮他们指路,让他们能走得更踏实、更精确一些,他们将成为中华民族更上一层楼的最大动力。”
我本是个实足的“过来人”,我很想像李开博士说的那样去帮他们指路,让他们走得更踏实,少走弯路。可惜,我无能,更无能《做最好的自己》。但我唯一还能做出一点不知成功还不成功的事,去劝告朋友特别是年轻的朋友们去《学最好的别人》,借人之智,成就自己,此乃成功之道。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就有成功在等待着,来庆祝你努力的结果。
如果你想通过阅读本书,获得最大限度的收益,有一个比什么都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条件——那就是无止境的、深入学习的欲望,一种强烈的提高你的为人处事和社会交际能力的渴望。除非你具备了这种基本的必要条件,否则即使再多的规则对你来说也毫无意义。假若你真的具备这种异常重要的天资,那么你将创造出伟大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