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47100000013

第13章 媒介消费者需求与动机(4)

归因论对媒介消费动机理论也有借鉴性。我们在第二章里论述过,人们的媒介消费目标之一就是寻求交往、交流和理解。为了理解事物、人和世界的一切,人们需要找到这一切发生的原因。可以说,借助媒介消费去观察并寻求这一归因,是人们每天都在进行的自主工作。这就形成了一种普遍性的媒介消费动机。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中介调节型的7种动机理论,是对内在和外在动机理论的调和性理论,它们在解释媒介消费动机形成中,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它们分别从某一方面或侧重点阐发了动机形成的原因、特征和走向。

媒介消费动机的形成,自然不会是一种或几种模式,因为人不是一种或几种。人的心灵是丰富多彩的,媒介消费动机的变化也是五颜六色的。

二、媒介消费动机类型

对于媒介消费动机,研究者总是充满了追问的兴趣。像法官追问犯罪动机一样,我们总要追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消费动机,而不是那样的消费动机?潜藏在这些动机后面的是什么?为什么会有种种的动机差异?这些动机在多大程度上才能引起人们的消费行动?

从消费实践来看,媒介消费动机无外乎两类,一是主导性动机,即最强烈、持久的动机,决定着人们的消费行动。二是非主导动机,也就是微弱而不稳定的动机,对行动不会产生大的影响。

下面我们试图细分一下媒介消费者的动机类型。有两种研究方式,一种是按照消费目的划分的动机分类,一种是按照消费内容划分的动机分类。

按照人们的消费内容进行划分的动机研究,有1974年罗森格伦提出了"使用与满足"理论。罗森格伦把动机置于媒介研究的中心位置,认为不同的动机导致实际的媒介消费的不同形式和其它行为的不同。他认为,媒介消费动机呈现为2个动机,即解决问题的动机,即被强烈感受到的个人问题和要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是人们的一大消费动机;满足的动机,人们的交往满足、勾通满足、情感满足、娱乐满足等等,这是人们消费媒介另一动机。(13)

我以为,从媒介消费的内容角度来区分动机,可以划分为5类:

求真求实动机

通过媒介消费获得世界真实的信息,是媒介消费者的首要动机。比如2005年7月7日伦敦地铁发生连环爆炸案,人们想要了解的是其真实的情况,谁制造的,伤亡如何,幕后背景等等。求实的一面,包括人们通过媒介求职、购物、通讯等,这都要求是实体的对话、实时的通讯。

求新求异动机

媒介消费者喜新厌旧的心理决定了媒介每天是新的,媒介必须不断的出新。这种求新的动机远胜于商品消费动机,在一般人的商品消费中,人们都有使用新商品的动机,但当旧的商品仍然可用或购买能力有限时,这种动机不会付之行动。而媒介消费大量是免费的,求新的动机有时会立刻转化为行动。当一条讯息这大脑记忆处理后,相同的讯息不再需要,消费会转向新的讯息。

求名求"我"动机

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论认为,人的动机很大程度上是由人所力求实现成就自我的目标引起的。这里有一个公式,即:

Ts=Ms/Ps/Is

这里,Ts,是接近与成就有关的目标倾向;Ms是成功的动机;Ps,是成功的可能性;Is,是成功的诱因值。(14)

媒介消费中的成就动机,主要表现在求名求"我"动机。

媒介消费的求名动机,通常是对品牌媒介、品牌栏目(节目)、名牌主持人、明星等等的认同,并进而引发消费,自觉地参与到媒介的名牌再生产活动之中。这在前面论述过,是消费者的一种"准交往"行为,是消费者自我的实现。

另一方面,媒介消费动机以实现自我居多。消费往往表现为社会象征意义即符号意义。而在网站、BBS发表见解,设立个人网页,更是求名求"我"的体现。

求便求利动机

便利和便宜,也是人们媒介消费的动机之一。在今天的海量讯息之中,导读、摘要、文摘、搜索引擎的风行,正是适应消费者的这一动机。廉价报纸、免费电视、免费广播、免费邮箱、免费即时通讯正是迎合人们的动机的产物,这也促使了媒介生产者赢利方式的转型。

求美求乐动机

在前面消费目标中已提及,求美求乐是消费者的强动机之一。美丽的图片、动听的音乐、动人的视听作品等等。这一消费动机使消费进一步娱乐化,推动了娱乐媒介的超级生产。

第五节动机的作用与动机的转化

消费心理学认为,动机在激励人的消费中有以下作用:

媒介消费始发作用

动机是媒介消费者行为的根本动力,具有引发、驱使个体消费活动的作用。如果没有看电影的动机,就不会有看电影的行动,更不会有看科幻片还是生活片的问题了。

媒介消费导向作用

动机在人们的媒介消费行动中具有导向作用,是它选择或确定了一定的消费对象和目标。当多个动机出现,甚至发生冲突时,最强烈、最迫切的动机通过竞争占据了首位。当强动机满足之后,弱动机也会由弱变强,成为行为的决定因素。这往往出现在同时面对多个媒介,或者在某一个媒介的多种节目中,动机会有一个选择"按钮"启动。

媒介消费持续作用

在动机实现的时段里,动机始终追随于某一媒介消费的全过程,不断激励消费,直到消费结束,动机实现。

媒介消费强化作用

能够满足动机的行为可以强化媒介消费,使消费再生或减弱。正强化产生消费的再生,负强化使消费减弱。

媒介消费中止作用

当一种动机满足后,会中止媒介消费行为。而不消费的动机。从开始就不会产生消费。(15)

媒介消费的动机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一个转化、发展的过程。

媒介消费动机的可诱导性

弗洛伊德认为,形成人们行为的真正心理原因大多是无意识的,潜意识决定人们消费情境和产品选择。媒介消费动机因而是可以诱发的,消费动机可以从无到有,可以成为很强烈的动机。事实上,许多消费动机是新媒介产生之后逐渐诱发出来的。人们对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的消费都是一个诱导的过程。

媒介消费动机的可强化性

这一方面是说,对于人们的消费动机,如果采取不断的刺激,就会强化这一动机并形成奖赏性的激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任何刺激都是一种强化物,强化中得到的奖赏会引导人们的进一步行为。一个图书消费者,会由于经常读书并产生学习知识的多重效应,因而进一步强化他读书的动机。

另一方面,如果多个动机方向一致,会使消费者产生强大的消费心理,这种动机的融合会形成总和动机,推动消费的出现。比如聊天、了解新闻、看电影这三种动机,会融合成一个总和动机——上网的动机,并需要立即去实施。

媒介消费动机的可转移性

这在前面已经说过。在一个动机满足后,会有下一个强动机出现。同时动机也会转移到与媒介无关的动机。比如人们在了解新闻的动机满足后,会有看电视剧的动机出现。也可能会从媒介消费动机中转移,有物质消费动机或者工作动机出现。

第六节媒介消费动机调查方法

媒介消费动机作为心理活动,本身是一种隐秘、复杂的心理现象。至今并无一个准确可行的调查测验方法。心理学家对人们的物质消费动机采用了一些调查方法,或可借用。

一是访谈法。研究者与消费者面对面谈话,直接了解消费者的动机。可以迅速得到消费者的反映。

二是问卷法。通过统一设计的问卷了解消费者对媒介消费的动机。

三是投射法。通过对人们无意识的动机的探询,推断人们的动机。其中如语言联想法,就是给被试者一个词表让其说出最先想到的词,由此分析应试者对刺激词的态度和印象。

四是推测试验法。通过被试者对特定的消费者行为的评价和印象,从中了解被试者的消费动机。如对不同人看不同电视剧的具体分析,可以了解评论者的媒介消费动机。

五是语义分析法。通过序数量表上几组正反意义的形容词,让被试者反复进行概念判断,从而测定对媒介、产品等方面的态度和看法。(16)

注释

(1)成明编译《马斯洛人本哲学》,第1页,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

(2)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第104页,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3)转引自丁家永《广告心理学——理论与策划》,第149-151页,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第12-13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第111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方建移、张芹《传媒心理学》,第2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安格斯迪顿《理解消费》,第2页、第6页,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霍斯金斯等《媒介经济学》,第16-18页,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9)朱红《信息消费:理论、方法及水平测度》,第71页,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赵彦华《媒介市场评价研究——理论、方法与指标体系》,第54页,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11)转引自张爱卿《动机论——迈向21世纪的动机心理学研究》,第275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转引自张爱卿《动机论——迈向21世纪的动机心理学研究》,第47页、第137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3)方建移、张芹《传媒心理学》,第194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转引自张爱卿《动机论——迈向21世纪的动机心理学研究》,第114-115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5)参见冯丽云主编《营销心理学》,第247页,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

(16)参见冯丽云主编《营销心理学》,第257页,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

同类推荐
  • 与如花的灵魂共舞(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

    与如花的灵魂共舞(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爱因斯坦传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爱因斯坦传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擦去心灵上的尘土(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擦去心灵上的尘土(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在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礼仪文化(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礼仪文化(阅读中华国粹)

    阅读中华国粹系列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本书分为礼仪文化概述;人生礼仪;日常礼仪;学校礼仪;社交礼仪五章,主要内容包括:礼仪文化的起源与发展、礼仪文化的类别与性能等。
  • 网络传播概论

    网络传播概论

    《网络传播概论(第3版21世纪新媒体专业系列教材)》是国内出版较早且影响力较大的网络传播方面的教材之一,推动了国内新闻院系的网络传播教学。本教材集新闻传播学、计算机技术、社会学、市场营销学等相关理论与知识于一体,并力图使它们有机结合,较好地实现了多学科的融合。彭兰的《网络传播概论(第3版21世纪新媒体专业系列教材)》全书贯穿了理论与实务既相区分又相联系的思路,汇集了网络传播技术、网络新闻传播实务、网络经营等相关领域知识,分析了网络传播的内在规律,研究了网络传播的各种潜在影响。第三版引入“社会化媒体”的研究视角,对网络传播的最新发展做了系统总结。
热门推荐
  • 迷你咖啡店

    迷你咖啡店

    这是一本关于一间咖啡店的事情,是由WYW.TS出版社出版,每一天都会更新,希望大家喜欢。(WYW.TS出版社)
  • 重生之术者为王

    重生之术者为王

    当宅男重生在异世界,他将如何生存?忍受着他人的歧视,各类麻烦还接踵而至,他又该如何面对?他到底是依旧沦为宅男,还是成为绝世强者?
  • TFBOYS当美好来了

    TFBOYS当美好来了

    他们会发生什么事呢?她会记得当初她说过的话吗?
  • 贵族千金倒追贵族帅气男

    贵族千金倒追贵族帅气男

    霸气又拥有美丽外表的贵族千金女和她的闺蜜,倒追贵族帅气男和他的兄弟。
  • 长河复生记

    长河复生记

    《明史-河寇志》:河间有寇,自号联邦。寇酋姓孙,名一,字零,号不二。据锦衣卫查知,寇酋本名狸的儿,实为草地无父无母之流氓,自崇祯五年起聚土匪、叛军、流贼、残虏,以雷电巫术蛊惑人心,自成金、银、铜、铁等国,目无纲常,始祸乱黄河。
  • 传奇的世界

    传奇的世界

    【金太子】,一个来自5517世界的神秘写者,带您领略附有神奇【书魂】的,不一样的【传奇世界】,集玄幻,仙侠,妖魔于一体的,颠覆传统玄幻类墨守成规的风格,为您展现【玄幻】小说的另一面!铭言:不写,是我的错,写了不看,是您的错!。
  • 快穿之炮灰也幸福

    快穿之炮灰也幸福

    “如果炮灰也要幸福,如果炮灰可以有幸福,那你愿不愿意陪我一辈子的幸福。”“小和尚乖,到时间吃药了!”萧霖无奈的摸了摸一时抽了的媳妇。“不要!萧妖精快放开我。”林沫内心是拒绝的。
  • 战场上的幻灵

    战场上的幻灵

    王国军深陷于战争的泥淖之中。在强大的帝国军面前,王国军在战场上节节败退,毫无招架之力。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不是由一个人,而是由千千万万的人的付出所换来的。这些人之中,有无所畏惧的战士,有德高望重的魔法师,有决胜千里的将军,甚至还有老谋深算的政客。老人们在背后策划战争固然有功,但是少年少女们的英勇事迹,也同样值得我们去颂扬。亲爱的读者们,请和英雄们一起,共同经历这伟大的战争,谱写属于自己的壮丽史诗吧。
  • 霍爷的专属小甜心

    霍爷的专属小甜心

    一次家庭的灭顶之灾,让她无处藏身。为了家人的复仇,她委身他一夜。那儿知道,他一发便不可收拾。不知多少次午夜梦回,他依稀觉得,她在自己身边,未曾离开!宠爱她,上天入地。却从不承认爱上她,不是不爱,是真的怕了!怕一切都还未来得及,就会失去。终究他们冲破一切阻碍,最后才发现,原来他们已经走的太远,太远了!蓦然回首,她却微笑如初。他说:“丫头,我们重新来过!”“你给我一个合适的理由?”
  • 等我们再相遇的时候

    等我们再相遇的时候

    喂,我们还能见面吗?那个,你叫什么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