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李煜派郑彦华率水师一万人,杜真率陆师一万人,共同抵御宋朝军队渡江。然而,李煜却万万没有想到,宋朝军队并非用战船强行渡江,而是采用了一种十分冒险的方法:架设浮桥。在宽广的江面上架设浮桥,这有可能吗?
当时李煜听到曹彬架浮桥的消息时,笑道:“此儿戏耳。”
然而他错了。
宋太祖为了征伐南唐,早就派人秘密研究在宽广江面搭设浮桥的方法,并且已经试验成功。曹彬用了三天的时间,用巨缆把大船与竹排系在一起,建起一座巨大的浮桥,飞跨长江,整个浮桥设计尺寸计算完美,不差分毫。大军从浮桥过江,如履平地。
南唐军队的反应能力低下,待宋军过了河后,方才如梦初醒。郑彦华的水师与杜真的陆师与宋军交上手,但这两名南唐将领在临战关头,却不能协同作战。郑彦华率水师官兵与宋军鏖战,杜真却按兵不动,致使南唐水师大败。
此时的李煜有大祸临头之恐,下令金陵全城戒严,以图固守。然而曹彬的军队仍节节进逼,先后在白鹭洲、新林港口,已兵临金陵城下。
金陵约有水陆军计十万人,要夺下金陵,显然不是容易的事。为了给李煜施加压力,宋军除陈兵于金陵城外,还在多个方向打击南唐军队。在宋朝的授意下,吴越国进攻常州,牵制南唐的兵力。同时,黄州刺史王明在西线发动攻势,渡江进攻武昌,并打败南唐守军。这些军事行动有力地配合了曹彬对金陵的围攻。
宋开宝八年(975),金陵之役拉开战幕。
对宋军来说,南唐水军的威胁是很大的,南方人善舟楫,在水战中比中原人要强。为了削弱南唐水师的力量,曹彬派部将李汉琼率部渡淮南,进攻设在这里的南唐水寨。李汉琼用大船装满苇草,顺着风向纵火,驶向水寨,在风的作用下,火势迅猛,迅速把淮南水寨变成一片火海,大量的战船被摧毁。这一偷袭,令南唐水师遭到重创。
此时曹彬大军已进抵秦淮,远眺南唐军队的阵地。南唐十余万军队驻守于城外,背靠金陵城,显然李煜并不想让隆隆战鼓声影响自己的花天酒地。南唐军这种布阵,没有坚固城墙的保护,给了宋军击破的机会。副帅潘美自告奋勇,率自己的部队渡过,果断地发动进攻,曹彬大军随后开进,大破南唐军。
为了化被动为主动,南唐军队策划了一个作战方案,打算动用一支水师,溯江而上,进攻宋军搭设在采石矶的浮桥,只要破坏了浮桥,宋军战船不足,大军的退路就会被切断,到时粮草不足,不战则自乱。可以说,这个战略颇为高明,只是被曹彬所识破。曹彬马上派潘美截击南唐水师,又一次大获全胜,粉碎了南唐的计划。
金陵围城战持续了十个月之久。
南唐之所以能坚持这么久,一是因为实力不弱,二则是曹彬有意控制攻城节奏,意图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战果。这场战争令南唐国力疲敝,后主李煜把希望寄托在外地援兵上。
南唐将领朱全赟在湖口集结了一支大军,号称十五万,其实没那么多人。为了增援金陵,朱全赟修建了巨大的战舰,长百余丈,大者可容纳千人。这支水师从湖口顺流而下,打算攻击宋师在采石矶的浮桥。
可是朱全赟运气着实很差,时值长江枯水期,在一些河段,水面干涸,而战船太大反倒成了麻烦,没法开动。南唐水师在江面迟滞,令宋师有机会从容布阵应战。当朱全赟的舰队开到皖口时,宋军行营步兵指挥使刘遇在江面阻击。水战本是南唐军队的强项,当时宋军在北,南唐军在南,擅长水战的朱全赟采用火攻战术,纵火焚烧宋船。眼看着胜利在望时,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风向突然大变,刮起强烈的北风,南唐舰队反而在下风向,火焰倒扑,烧向南唐战船。为了避开火势,南唐舰队大乱,纷纷后撤,主将也控制不了。宋军乘机反扑,反败为胜,南唐舰队指挥官朱全赟眼看前功尽弃,索性与座船同归于尽,被烈焰吞噬了。
此役,南唐水师损失数万人,更要命的是,援救金陵的计划破产了。
李煜最后的希望破灭了。
但他毕竟是一国之主,性格又清高,不愿意投降。曹彬多次派人告诫李煜说:“城必破矣,宜早为之所。”但李后主不听。事已至此,曹彬决定发动最后的总攻。
可是就在宋军即将发动总攻之前,主帅曹彬却忽然称病了。
诸将赶紧前来探望,岂料曹大帅身体根本无恙,只是有一块心病。曹彬对诸将说:“我这病,不是开药方能治好的。只要诸位在这里立个誓言,攻破金陵后,不得妄杀一人,那我的病就痊愈了。”原来曹大帅担心出现征蜀时残杀无辜的惨剧,故而特地演了这么一出戏给大家看。诸将纷纷表示,决不妄杀一人,并与主帅焚香立誓。这么一来,曹彬的“病”好了,可以发动总攻了。
此时金陵城内已是物资匮乏,士气低落,加上援军被消灭的消息传来,将士全无斗志。金陵城终于被攻破了,李后主神情木讷,他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将是怎样的命运。他让人在宫殿里堆满了木柴,若是曹彬不接受他投降,就举火自焚。
作为一位君主,作为一名艺术家,李煜还是要活得有尊严。
曹彬并没有为难李后主。他进城后,约束军纪,不杀无辜,很快金陵城内就恢复了秩序。宋军以往常见的打家劫舍的现象并没有出现,包括李后主以及南唐诸臣的家都没有遭到洗劫。对于亡国之君,曹彬也表现出大将风度,并无不敬之处。曹大帅亲自领着军队,整整齐齐地抵达宫城,李煜与众臣在宫门处迎拜,奉表纳降。曹彬对李后主道:“介胄在身,拜不敢答。”算是十分客气了。受降结束后,曹彬留下一千人守住宫门,严禁外人擅入。
伐南唐之役前后历时一年,南唐的历史被终结,十九州一百零八县划入大宋领土。
作为亡国之君,李煜在政治上是蹩脚的,但在文学艺术上,他则是才华横溢。他能书善画,精通音律,在诗词上的成就特别高,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词人之一。南唐灭亡后,李煜虽然没被处死,但是从君主到俘虏,心理上的落差之大,可想而知。宋太祖拜他为左千牛卫将军,封违命侯。这个封侯,明显带有贬意。
在半囚徒的最后日子里,他写了不少词章,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正是亡国之痛,才能写下如此传诵千古的词篇。
回首自己身为帝王时的春花秋月,回想王宫中的雕栏玉砌,再看看如今的自己,被囚禁于小楼,仿若隔世。想到这里,怎么能不满腹忧伤哀愁呢,那愁啊,就像一江春水,绵绵不绝。
在李煜写下这首词时,宋太祖赵匡胤已经去世,宋太宗赵炅在气量上显然不如哥哥,他见了这篇词后,非常不高兴。一个亡国之君,能保全性命,这已是朝廷莫大的恩赐了,还牢骚这么多,莫不成想造反吗?宋太宗不能容忍有这样的臣子,他送了一杯毒酒给李煜,这位南唐后主终于解脱了。
在临行前的那刻,他是否在恍恍惚惚中,又回到了繁华的金陵,与爱妾们在富丽堂皇的宫殿里举头望月,饮酒作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