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37900000006

第6章 关于周代社会的商讨[1](1)

范文澜先生说西周是封建社会,近在《关于中国通史简编》(《新建设》四卷二期)的检讨中揭出了“一点最简单的理由”。我想就那些“理由”,同范先生和研究古代史的学者们来讨论一下。同时也还想附带着讨论一下其他的问题。

一关于人殉的征引

范先生很重视地下发掘,注意到安阳所发掘的商墓,“一个国王死了,殉葬人竟有多至一千人的”,而“考古学者发掘了一百五六十个周墓,仅仅发见三个墓葬里共有六个殉葬人”。以这作为重要根据,证明商、周社会制度的不同。我觉得这首先就值得讨论。

安阳的商墓是商代帝王的墓,考古学者所发掘的“周墓”并不是周代帝王的墓,二者单位不同,不能相比。单位不同,不说“一百五六十个”,即使是一万五六千个也不能相比。商墓的发掘只是十几年前的事,其前关于商代殉葬的情形古书上毫无记载。今天西周帝王的墓一直没有发见过,假使将来发见了,同样惊人的情形是可能出土的,我们今天还不能断定它绝对不会有。

周代的殉葬情形,《墨子·节葬篇》里有几句话说得很扼要:“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孙诒让以为“天子下疑当有诸侯二字”。墨子已是战国初年的人,当时的诸侯已经俨然天子,而当时的天子已经沦落到成为附庸,天子下不加诸侯二字倒似乎是具有用意的。这确是一项很重要的资料,这就证明在战国初年都还有这样残酷的杀殉制度存在。

在历史发展中,在同一单位上来说,殉葬人数的多寡,并不能作为奴隶制的盛衰或有无的根据。照严密的辩证逻辑讲来,倒应该是反比。生产未发达,人的使用价值未被重视之前,人是多多当成牺牲使用的,牺牲就是死的牛马。生产逐渐发达,人的使用价值被重视了,人是要多多当成奴隶使用的,奴隶就是活的牛马。故商王墓殉葬的人多,可以证明商代是有奴隶存在,但只可作为奴隶制的初期,而不能作为最盛期或终期。

大抵人殉制,在春秋中叶以后便开始被人反对了。秦穆公杀殉一百七十七人,把秦国的三良也一并杀了,所以“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左传》文公六年)。这似乎是开始反对殉葬的一例。范先生说:“经书记载殉葬事,《诗经·秦风》有一条,《左传》有两条(昭公十三年一条不计在内)[2],《礼记》有两条,都是认为‘非礼’而予以反对。例如《左传》(宣十五年)记晋卿魏武子将死,嘱咐他的儿子魏颗一定要嬖妾殉葬。魏颗不听,说这是‘乱命’。又如《礼记》(《檀弓》)记陈乾昔将死,要求兄弟和儿子尊重他的愿望,给他造一口大棺材,让两个宠婢夹着他。儿子说,殉葬非礼,不能那样做。如果殉葬在周朝是一种制度,死者不必提出要求,儿子也决不敢反对制度。”这些“经书”上的材料,都是春秋时代的事,反对人殉的共有这么几条。这倒适足以证明社会内在矛盾在逐渐发展,不成问题的人殉制在开始成为问题了。所以有反对人殉制的这些少数的例子存在,倒正足以证明人殉制在当时还有很大的束缚力量。

马克思告诉我们,在考察社会制度变革的时候,一定要经常注意辨别实际的事实和意识形态上的主张,是存在决定意识,而不是意识决定存在[3]。革命的主张照例是发生在革命底实际之前的,假使我们看到有某种变革的主张便断定已经有这种变革的实际,那就会犯错误了。

如果我们能说:“春秋时代有以人殉为‘非礼’者,故周朝没有人殉制度,”那么我们也可以仿照着这样说:“美国的共产党员反对资本主义,反对帝国主义,故美国向来没有资本主义制度,或美国已经废除了帝国主义。”我们可以这样说吗?当然不可以。

有了制度,死者才可以根据制度以“提出要求”。但在制度已经开始动摇时,尽可以有保守的父亲和进步的儿子。保守的父亲虽然根据落后的制度以“提出要求”,而进步的儿子却可根据进步的理论(意识形态)以“反对制度”。这样的事实就在今天也不缺乏。因此,范先生的论断,我觉得不很妥当,那是有点近于“以意识决定存在”了。

范先生又提到孔子反对用俑的故事。

孟子引孔子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孔子专讲周礼,连俑都反对,足见周朝废除了用人殉葬制度。

这话也有问题,首先在引用上有小小的文法上的疏忽。“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是孔子的话。“为其象人而用之也”,是孟子的解释。孔子这番话,又见于《礼记·檀弓下》:

孔子谓“为明器者知丧道矣”,备物而不可用也。哀哉,死者而用生者之器也,不殆(近)于用殉乎哉?其曰明器,神明之也。涂车刍灵,自古有之,明器之道也。孔子谓“为刍灵者善”。谓“为俑者不仁”,殆(近)于用人乎哉?

“为俑者不仁”,就是“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的传闻异辞。关于这个问题,我从前曾经考虑过。我认为刍灵与俑之用先于用人殉。所谓“涂车刍灵,自古有之”,大抵在奴隶社会以前是用茅草人为殉,手工业进步后才开始用土木偶。过渡到奴隶社会,奴隶领主们对土木偶不能满足,便率性用人为殉了。孔子反对人殉,故溯其根源,反对“始作俑者”。

陈家康同志有另一种解释。有一次我同他谈到这个问题时,他说用人殉是贵族才有资格的,一般的士庶人大抵就用俑。孔子连用俑都反对,不用说对于用人是更反对了。家康同志这个意见,我觉得也很有道理,可以补充我的旧说。

假使范先生能同意我们这样解释(无论是我的或家康的),那么,“足见周朝废除了用人殉葬制度”的结论,便须得加以考虑。

周朝并没有废除用人殉葬制度,由上引《墨子·节葬篇》文与其他文献上的记载,是无可否认的事实。岂止周代,连秦始皇死后的骊山陵,人殉多到不可计算,都是有历史记录的。中国的考古发掘还在萌芽时期,还不好轻易下出结论。问题还很多,还待我们继续研究。一个人的力量也有限,也还须得靠大家的力量来共同研究。

范先生征引到《联共党史》的规定,以能自由屠杀与否来判定奴隶与农奴。那规定是正确的,但范先生的运用却不很正确。把视野专一放在人殉问题上,认为“奴隶制度与封建制度的消息就在于此”,这应该是一种偏差吧?奴隶的前身是俘虏,大量屠杀俘虏在秦代前后都还盛行。我可以举出几个惊人的残酷的例子。

秦将武安君白起在长平把赵国打败了,阬杀赵降卒四十万人于长平,只剩下“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见《史记·白起列传》)

楚霸王项羽把秦将章邯打败了,章邯投降了,项羽把秦降卒二十余万人阬杀在新安城南。这些降卒,事实上是修阿房宫的一些奴隶。项羽还有一项“德政”,是他把同时起兵的齐王田荣打败了,“皆阬田荣降卒,系虏其老弱妇女”。这儿的阬杀没有写出数目字,恐怕也不下于一二十万吧。(以上均见《史记·项羽本纪》)

此外,专杀奴隶的事,在秦代依然存在。《汉书·王莽传》言“秦为无道,……置奴婢之市,与牛马同阑,制于民臣,颛断其命”,这就是把奴隶“当成牲畜来买卖屠杀”。直到汉武帝时,董仲舒上书,都还在主张“去奴婢,除专杀之威”(见《汉书·食货志上》,服虔注云“不得专杀奴婢也”)。汉武帝时都还残留着的恶习,要说西周初年便已经废除了,恐怕是说不过去的。我们是以辩证唯物主义来研究历史的人,要从全面来看问题,从发展来看问题,才能够得到正当的结论。

二关于《诗经》的征引

范先生也很尊重《诗经》,认为“从来无人怀疑”。但其实《诗经》是很可以“怀疑”的。虽然不能说是“后人伪造”,但必然是经过后人修改润色,整齐划一过的东西。例如从时代来讲,从周初至春秋末年,有五六百年之久;从地域来讲,从黄河流域至长江流域,包含着二十来个国家;从作者来讲,《国风》取自各国民间,《雅》、《颂》取自朝廷贵族;但诗的体裁大体上是一致的,用韵也是一致的,而在《国风》中竟找不到多少民间方言。请把《楚辞》和《诗经》一比,更可以使我们增加疑问。《楚辞》(汉人作品除外)是楚国一国,少数人的作品,用韵虽然一致,而体裁便有不少的变化:《离骚》与《招魂》不同,《九歌》与《九章》有别。地方色彩的浓重,民间方言的众多,都是一眼可以看到的。把这两者一对比,便可以看出《诗经》的问题了。《诗经》毫无疑问是经过删改的。古人说“孔子删《诗》”,我看不单纯是孔子一人,那是经过先秦儒家不少次的删改和琢磨的。假使范先生能够承认这个见解,那么我们便可肯定地说:《诗经》是不能够予以全面信赖的。经过删改的东西,必然要带上删改者的主观意识和时代色彩。因此,《诗经》的引用,便必须经过严密的批判。

其次还有解释上的问题。这似乎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但也并不是漫无标准。标准是什么呢?就是咱们的历史唯物主义。根据尽可能的资料,把当时的社会性质弄清楚了,一首诗才能够得到正确的解释。

但是如像范先生对于所引《诗经》的解释,却是很难令人同意的。例如说:

《诗经·周颂·载芟篇》说农夫带着家里人去耕公田(“有其,思媚其妇,有依其士”)。《良耜篇》描写农夫给封建领主耕地,互相开玩笑说:“或来瞻汝,载筐及筥,其伊黍,”译意为:“你老婆快来看你了,拿着筐子,盛着好米饭给你吃。”西周初年,天子慰劳农夫给陈米饭吃(“我取其陈,食我农人”[4]又“曾孙来止,以其妇子,彼南亩”),这里说的黍米饭,当然是农夫自备。《载芟》、《良耜》两诗,说明当时的农夫耕公田吃自己的饭,而且有颇高的劳动兴趣。

《载芟》和《良耜》两诗,可以同意是“西周初年”的作品。但我们怎么就能知道:“妇”是农夫“家里人”?农夫是在“给封建领主耕地”?“或”(有人)就是“老婆”?“黍”就是“好米饭”?这好米饭就“当然是农夫自备”?“我取其陈,食我农人”,是引自《小雅·甫田篇》,“曾孙来止,以其妇子”等句,同见《甫田篇》与《大田篇》,但那两篇诗却不属于“西周初年”了。这层且作别论。我们现在姑且承认两诗是“西周初年”的作品,“曾孙”也服从郑玄的解释承认为周成王。那么,周成王都还在给农人吃“陈米饭”,《良耜篇》的“老婆”怎么就能“自备”起“好米饭”来了呢?周成王都带着“妇子”去“彼南亩”的,《载芟篇》的“有其,思媚其妇”的“妇”是不是可以解释为这“妇子”之“妇”呢[5]?

其实“殷周之盛”的情形,农民生活的实际,在《汉书·食货志上》里叙述得很明白。

民,年二十受田,六十归田。七十以上,上所养也。十岁以下,上所长也。十一以上,上所强也。……

春,令民毕出在野,冬则毕入于邑。……

春将出民,里胥平旦坐于右塾,邻长坐于左塾,毕出然后归。夕亦如之。……

冬,民既入,妇人同巷相从夜绩。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必相从者,所以省费燎火,同巧拙而合习俗也。

这虽然不见于先秦文献,但班固去古未远,当有根据。《汉书·艺文志》有农家者流九家,百一十四篇,到了《隋书·经籍志》便只剩下“《汜胜之书》二卷”一家。汜胜之是汉成帝时人,先秦农家言是完全散失了。

照班固所说的情形,“殷周之盛”的所谓“民”,不完全是奴隶吗?这些“民”是聚居在有人监管着的共同宿处的,春耕时,白天被集体地赶到田野里去,早出晚归。一出一入都有里胥和邻长,就跟哼哈二将一样,在共同宿处的门口坐着监视。所谓“妇人”,连冬天做工,每天都是十八小时。男人呢?没有说,当然不会是整天睡觉的。《豳风·七月篇》里面有几句话可作补充,便是“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工)。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这些收获完毕了的农夫们,冬天来了又要服工役,白天在做工,晚上也在搓绳子,我相信工作时间是不会少于十八小时的。有没有监工的呢?有,一天到晚都在吆喝着。《月令》季春三月里面又有几句可以补充:“百工咸理,监工日号,毋悖于时”。监工的手里有没有鞭子呢?没有写,但我相信不会是没有的。

这就是“殷周之盛”,农夫们一年四季,一天到晚的生活情形。

范先生说农夫“有颇高的劳动兴趣”,照诗面上看来,好像是那样。但可惜那些诗并不是农夫们自己做的,而是周家的官吏歌功颂德,而且拿来祭祖宗的颂歌呵!

同类推荐
  • 在远方

    在远方

    本书收编的还包括早些年写在《湖南作家网》散文栏目的稿件,全部文字分《怀乡》、《美国事》、《杂感》三集。
  • 神秘的海洋生物

    神秘的海洋生物

    本套美绘青少版系列图书旨在培养青少年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储备,拓展青少年的阅读面,知识面,从而提升青少年的整体综合素质,使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掘。图书配有精美手绘插图,使阅读不在乏味,给孩子带来阅读的愉悦,并从中体味到生命的快乐和意义。以渊博的知识去适应和面对未来社会的需要和挑战。
  • 沙石50年

    沙石50年

    这是一本用文集形式记录作者创作轨迹的书。它通过几十万字各类作品的汇集,向人们提供了一部浓缩的作者业余创作史,也展现了作者五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不同时期的理想、追求和精神风貌以及他与时俱进的个人成长过程。
  • 彼岸天都

    彼岸天都

    四天令传说为诸神遗落人间的神器,有开天辟地的力量。图谋远大的吴越王从怪人曰曜处得知这个传说,亲往苗疆。吴越王抓走苗疆首领的女儿吉娜,以换取上古神器四天令,却引来更多人的争夺。嵩山之巅,卓王孙与武林盟主杨逸之一战,天下震动。日曜借预言之力,推断出相思是一位异族女神转世,她用相思的心血将四天令熔铸成湿婆之箭。吴越王得到日曜的帮助,一心搜集上古神器四天令,以获取一统天下的力量。被奉为武林砥柱的武当三老莫名陨命,陈尸少林寺门口。杨逸之为避免天下浩劫,独闯华音,与卓王孙约定三月之内查明真相。杨逸之追踪线索却被吴越王偷袭成重伤,失去仗以纵横天下的风月之力。与公主交换了身份的相思从井底现身。
  • 揭皮:当代中国文化乱象剖析

    揭皮:当代中国文化乱象剖析

    当文化在中国还没被教授的讲坛和学者的理论弄糟时,我还能够感受一些它所能传达的纯粹的力量。而今当之文化在商业包装、媒介炒作、市场绑架下而尊严丧失殆尽的时候,这种力量也随之消失了。
热门推荐
  • 校园独行者

    校园独行者

    皓阳,人称血帝,五行修真界千古以来第一奇才,一身修炼天赋超凡入胜,理解能力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凭借着得天独厚的才华,仅仅耗去一千多年的时间久踏上了五行修真界修为的最高峰,然而一路的一路的铁血手段却引起了所有修真人士的强烈不满和嫉妒愤怒,最终引来了修真界一百多位强者的联合绞杀,以至于肉身尽毁,灵魂也几乎消散。然而仅存的一缕魂魄却无意间来到一个名叫地球的奇异世界,附着在一个名叫楚天的大学生身上。
  • 校花情咒

    校花情咒

    这是一本校园青春纯爱小说。女主或呆萌或高冷,男主护短但高冷,两个完全不搭的人将擦出怎样的火花?
  • 回忆里的悸动

    回忆里的悸动

    迈进高中的校园,憧憬着未来。沉稳帅气的田坤在这里认识了孟晴,被她全身神秘的气息所吸引,本没有交际的两个人慢慢的相知、相惜、相恋,他们在大家都不看好的时候坚持在一起,却在大家都祝福他们的时候分开了彼此。而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恋,最终被现实击垮,只能成为最美却也心痛的回忆。
  • 晴天下的悲伤

    晴天下的悲伤

    假如爱你成了我的自卑,还不如早早隔断这思念。一座城市困不住一场雨,而一场雨竟然可以困住一座城市。
  • 万能少女成长记

    万能少女成长记

    她24世纪全能少女,琴,棋,书,画,特工,杀手,…样样精通。恋人杀害,一朝穿越,成司徒世家的废材嫡系七小姐,废材?姐让你看废材逆天!"天可逆,神可诛,魔可弑,天下之大,有何不可。他,异世王爷,有实力,有人力,有财力,有权力。在世人眼中,他冷酷嗜血,杀人如麻,但在她面前……呃……还是不提了抱歉<(__)>,看到的请移步另一篇文,这篇文章里的构思己经加到另一篇文里
  • 仙贤

    仙贤

    三百年前,修仙盛世为何一夜断绝?天地灵气为何荡然无存?大罗金仙为何修为全无?上古圣人为何降为凡俗?这一切的背后,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敬请走进《仙贤》世界,寻觅事情的真相……你,听说过贤者吗?
  • 是主管就要懂的心理掌控术

    是主管就要懂的心理掌控术

    本书从工作、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和问题入手,教你如何洞悉他人内心世界,从而轻松识别他人的本质,继而将其掌控于自己的意图之内。
  • 对不起,我为故事画终点

    对不起,我为故事画终点

    当“女追男”遇到“异地恋”最后还是没能抵得过现实的因素。或许爱情就是给人以精神的慰藉,食来却是“鸡肋”。
  • 沂蒙山传奇

    沂蒙山传奇

    这是一部你看了会上瘾的作品,在这里你既能看到国家情民族义,也能看到独属于沂蒙英雄的乱世爱情和兄弟情义。
  • 异次元入侵

    异次元入侵

    平行世界入侵地球,黑暗年代降临,繁华都市中出现了原始的莽荒森林,摩天大楼被不知名的藤蔓覆盖,公路生长出荒草,恐怖巨兽横行在无人的路面上。在这黑暗混乱的大时代里,得到恶魔领主力量的罗城也在寻找着一片净土。*****罗城变身后形态:身高俞过两丈,通体漆黑如墨,下半身为兽形,四足下燃烧着幽蓝的火焰,前肢为爪锋利无比,后肢为蹄强健有力。而上半身则为人形,乌亮的鳞甲如同鳞衣一样覆盖着他的身躯,双臂孔武有力,赤眸如火,一头墨发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