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37900000004

第4章 青铜器时代[1](1)

中国的青铜器时代,它的下界是很明瞭的,便是在周秦之际。由秦以后便转入铁器时代。兵器的用材,在这儿是最好的标准。存世古兵器如戈矛剑戟之类,凡是秦以前的都是铜制,铁制者未见[2],而秦以后的铜制兵器也完全绝迹了。古时候的人也有见到这个现象的,如江淹的《铜剑赞序》有云:

古者以铜为兵。春秋迄于战国,战国迄于秦时,攻争纷乱,兵革互兴,铜既不克给,故以铁足之。铸铜既难,求铁甚易,故铜兵转少,铁兵转多。二汉之世,逾见其微。

把铜铁的转换归之于使用的频繁,以致材料的缺乏,这表示着古人的知识不够。事实上是铁的效用比铜更大,故有铁的冶铸的发明和进步,便把铜的主要地位夺取了。这也不是一朝一夕便换转到的。铁的开始使用应该比周秦之际还要早。宇宙中除在殒石里面多少含有天然铁之外,所有的铁都是和别的原素化合着而形成为矿物的,由铁矿中把铁提炼出来的发明,不知道是在中国的什么时候。文献上可考见的,大抵在春秋初年已经就有铁的使用了。《管子·海王篇》上已经有所谓铁官。

今铁官之数曰: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行服连轺輂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

看这样子,铁已经在作为手工业器具的原料而使用着了。《管子》本来并不是管仲作的书,并且也并不是春秋时代的著作。但这项资料即使是战国时代的情形,为时也相差不远。《国语·齐语》上也有管仲的话这样说着:

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夷斤欘,试诸壤土。

这美金和恶金的区别,和前项的资料参照起来,可知也就是青铜和生铁的区别了。当铁的冶金初被发明的时候,应该只能有生铁的使用,只能用来铸造一些简单的手工用具,待到后来炼钢术发明了,然后才能用来造积极的兵器。钢的发明大约在战国末年,因为那时的楚国已经在用铁的兵器了。《荀子·议兵篇》云楚人“宛巨铁,惨如蜂虿”。(《史记·礼书》引作“宛之巨铁,施钻如蜂虿”。伪撰《商君书》者在《弱民篇》中窃用此文为“宛巨铁,利若蜂虿”。)又《史记·范雎传》载秦昭王语:“吾闻楚之铁剑利而倡优拙,夫铁剑利则士勇,倡优拙则思虑远。”据这些资料,可以知道铁的冶铸在战国末年已经达到高度的水准了。以前曾经有人论到过,秦始皇二十六年混一六国之后,曾“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铸锯,以为金人十二”,是因铁的新兵器已经出现,故销融废铜以铸铜像。这里有划时代的意义,并不是秦人统一了天下,从此放牛归马,不再用兵,而是铜兵已经把地位让给铁兵去了。这是很有趣味的一件揭发,但由我们最近的研究,已经知道销兵铸器并不始于秦始皇,而实始于楚。

是一九三三年的事。那年夏间,安徽的寿县东乡朱家集的李三孤堆,因为淮水泛滥,发现了很多古器。其中有好些器皿刻着两位楚王的名字,一位是熊肯,一位是熊。寿县是古时的寿春,是楚国最后的都城,是楚襄王的儿子考烈王于其二十二年由陈城徙都的。因此,在我认为熊肯即考烈王熊完,熊即幽王熊悍。后者是大家所同意的,前者还有异说。现在我只想举出两个熊的器皿。

一个是鼎,器盖都有铭,器铭为:“楚王熊战(获)兵铜,正月吉日,作铸乔鼎,以共胾常(蒸尝)。”(盖文乔鼎下多“之盖”二字。)还有一个是盘,铭文与鼎全同,只“乔鼎”二字作“少(炒)盘”而已。幽王在位仅十年,据《史记·楚世家》,只于其三年载“秦、魏伐楚”一事,《六国年表》于秦、魏栏内亦同载其事。秦言“发四郡兵助魏击楚”,魏言“秦助我击楚”,均未言胜负。除此之外,幽王在位年间无战事的记载。大率幽王“战获兵铜”之事,就是在这“秦、魏伐楚”的一役,而楚国是得到胜利的。幽王得到兵铜,不把来作为兵器或铸铜兵之用,而把它来铸鼎盘彝器之类,可见销兵铸器实始于楚幽王,而楚在当时已确实不仰仗铜兵了。

就这样,中国青铜器时代的下界是很明了的,绝对的年代是在周、秦之际。假使要说得广泛一些,那么春秋、战国年间都可以说是过渡时代。

但是上界却是很渺茫的。中国究竟是在什么时候由石器时代递禅到青铜器,在今天谁也无法回答。我们在今天所有的知识,只是知道,殷代已经是青铜器时代了。

青铜器的有组织的研究始于北宋末年,到今天算已有一千年的历史。由北宋以来所有业经著录的铜器已有七八千件,就有铭文记载的加以研究,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周器,但亦有少数可以断定为殷器的。例如有名的《戊辰彝》,铭文里面记着“在十月,隹王廿祀日,遘于妣戊,武乙奭”,是说祭武乙之配妣戊。古人称祖母为妣,武乙之配必帝乙、帝辛两代始能称妣。故《戊辰彝》如非帝乙二十年之器,即帝辛二十年之器。像这样由铭文确实可以定为殷器的,大抵有一打左右。故殷代毫无疑问已入青铜器时代。这个断案,由殷虚的发掘更得到了地下的实证。殷虚中发现有若干青铜器和不少的铜模、冶铜工具及铜矿的残存,在今天,谁也不会怀疑,殷、周两代是共同包含在青铜器时代里面的。

但值得奇异的是,现存殷彝及殷虚出土的铜器,由其花纹形式及品质而言,冶铸的技术已极端高度化,而可以证明为殷以前的作为前驱时代的器皿却一个也不曾发现。宋人书中有所谓“夏器”,今已证明有的是伪器,有的只是春秋末年的越器。殷以前之物应该有而却未能发见或证明,实在是古代研究上的一个重大的悬案。在这儿可能有两种推测:一种是还埋藏在黄河流域的土里未被发现,另一种是青铜或铜的冶铸技术系由别的区域输入黄河流域的,而原产地尚未发现。在我认为第二种的推测可能性更大。青铜器出土地自来偏在于黄河流域,由南方出土者甚少,如黄河流域为原产地,不应于将近万件的遗器中竟无一件足以证明为前驱时代之物。而中国南方,江淮流域下游,在古时是认为青铜的名产地。《考工记》云“吴、越之金锡”,李斯《谏逐客书》云“江南之金锡”,都是证据。金锡的合金即是青铜。在春秋、战国时江南吴、越既为青铜名产地,则其冶铸之术必渊源甚古。殷代末年与江淮流域的东南夷时常发生战事,或者即在当时将冶铸技术输入了北方。当时北方陶器已很进步,殷虚所出的白陶,其花纹形制与青铜器无甚悬异,以青铜而代陶土,故能一跃而有高级的青铜器产出。我这自然只是一种推测,要待将来的地下发掘来证明。将来有组织的科学发掘普遍而彻底地进行时,青铜器时代的上界必然有被阐明的一天的。

殷代铜器传世不多,且容易识别,在铜器本身及作为史料的研究上没有多么大的难题。而在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周代铜器,虽然容易认为周代之物,但周代年限太长,前后绵亘八百年,在这儿仅仅以“周器”统括之,实在是一个莫大的浑沌。因而周器的断代研究便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时代性没有分划清白,铜器本身的进展无从探索,更进一步的作为史料的利用尤其是不可能。就这样,器物愈多便愈感觉着浑沌,而除作为古玩之外,无益于历史科学的研讨,也愈感觉着可惜。

以前的学者也每每注意到时代的考定上来,但方法不甚缜密,所考定出的年代相差甚远。例如有名的《毛公鼎》,就仅因为作器者为毛公,遂被认为文王的儿子毛叔,于是便被定为周初之器。其实这器铭的文体和《尚书·文侯之命》相近,决不会是周初的东西。经我考定,它是宣王时代的作品。这一相差也就有三百年左右。彝铭中多年月日的记载,学者们又爱用后来的历法所制定的长历以事套合,那等于是用着另一种尺度任意地作机械的剪裁。在二三十年以前的旧人仅仅就一二例以作尝试,其结果倒也无足重轻,近一二十年来的新人们更扩大规模作整套的安排,大表长编,相沿成为风习。作俑者自信甚强,门外者徒惊其浩瀚,其实那完全是徒劳之举。周室帝王在位年代每无定说,当时所用历法至今尚待考明,断无理由可以随意套合的。

例如有一位恭王,他的在位年代便有四种说法。有二十年说(《太平御览》八十五引《帝王世纪》),有十年说(《通鉴外纪》),有二十五年说(《通鉴外纪》引皇甫谧说),更有十二年说(邵康节《皇极经世》中所推算)。后世史家多根据十二年说,故做“金文历朔长表”的人也多按照着这个年代来安排。但存世有《曹鼎》二具,其一云:“隹十又五年五月既生霸壬午,龚王在周新宫,王射于射庐。”这分明是龚王在世时之器。龚王即恭王,金文中凡恭敬字都作龚。龚也不是谥号。古时并无谥法,凡文、武、成、康、昭、穆、恭、懿等均是生号而非死谥。这件史实由王国维揭发之于前,由我补证之于后,在目前已经成为定论了。死谥之兴大率在战国中叶以后[3]。就这样,我们知道周恭王在位十五年都还存在,虽然二十五年说与二十年说还不知道孰是孰非,而十二年说与十年说却是铁定的错误了。据十二年说以安排的历朔表,岂不是一座蜃气楼吗?

像这样的年代考定实在比原来没有经过考定的更加浑沌。没有经过考定,我们仅是不知道年代而已,而经过所谓考定,我们所得到的是错误的年代。故尔用错误的方法从事考定,愈考定,愈增加问题的浑沌。

同类推荐
  • 鲁迅作品集(5)(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迅作品集(5)(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这一本小书里的,是从本年一月底起至五月中旬为止的寄给《申报》上的《自由谈》的杂感。
  • 烈士重生

    烈士重生

    《烈士重生》的作者以真人真事为原型,从开掘、塑造“一个湮没在历史烟云中的河西马倌”着笔,艺术地再现了一群来自河西的铁血男儿,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参加新中国建设创造出的可歌可泣的历史功绩,以文学形式为河西人民树碑立传,使作品有了浓郁的地域特色。
  • 八廓街:55个男“背包客”的内心独白

    八廓街:55个男“背包客”的内心独白

    本书选取了55个从内地来西藏旅游的男“背包客”,以内心独白和访谈对话的形式,生动、客观、真实地描述了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扰,如何在西藏这片圣洁之地感悟生命、感悟人生,从而打开心结,完成自我超越、获取新生。
  • 中国民族团结考察报告

    中国民族团结考察报告

    本书分为“中国西部民族团结考察报告”、“中国东部民族团结考察报告”以及“世纪之交对中国民族政策调整的思考”三编内容。
  • 苏曼殊精品选

    苏曼殊精品选

    苏曼殊写过《无题诗三百首》,后存者101首,绝大部分是七言绝句。苏曼殊的小说也很闻名。他一生共写小说7种,其中《人鬼记》已散佚,流传下来的有《断鸿零雁记》、《天涯红泪记》、《绎纱记》、《焚剑记》、《碎簪记》、《非梦记》等6种。另有《惨世界》一种,名为翻译法国雨果的《悲惨世界》,实则三分之二的篇幅出自苏曼殊的创作,所以也应算作苏曼殊的作品。苏曼殊又是我国近代较早的翻译家之一。他精通日文、梵文、英文、法文,除翻译过雨果的《悲惨世界》外,还译过《拜伦诗选》和印度小说《娑罗海滨遁迹记》。他还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编撰过《梵文典》、《初步梵文典》、《梵书摩多体文》、《埃及古教考》、等多种专著。
热门推荐
  • 神话壹之剑仙

    神话壹之剑仙

    一件神秘的三角形吊坠,一个未来的皇回到了上古之时。远古三大陆泰拉姆、亚特兰蒂斯、佛国雷穆蒂利亚的辉煌与毁灭;亚当、伏羲、奥西里斯、荷鲁斯、埃及大祭司伊姆荷太普、五千多年前的另一个所罗门王……诸神的黄昏……
  • 剩女有情天

    剩女有情天

    被渣男欺骗了感情。唐非非痛不欲生,险些遭遇车祸。因缘巧合而认识了天之骄子夜冥天。他是孤儿,也是一个黄金单身汉。他认她做他姐姐,后让姐姐跟他“同居”一场阴谋让他与她及他们未出世的宝宝一起失踪了五年,五年后再次见到她以及他们的天才宝宝,可她已记不得他了……
  • 奇迹摇滚

    奇迹摇滚

    向往摇滚音乐的少年蓝羽杰,因为生性胆怯没有勇气组建乐团,于是退而求其次在网络上玩起了虚拟乐团“吉椰”。可是没有想到随着“吉椰”受到的瞩目与日俱增,少年的生活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各路音乐强豪也纷纷开始关注这支神秘的乐团,当谎言被拆穿的时候,由摇滚乐所引领的风暴,震撼来袭!如果你也有一个关于音乐的梦想,就和“吉椰”一起歌唱吧!
  • 爱是什么东东

    爱是什么东东

    邓秀岩觉得必须收购辉瑞公司,让华夏制药引领世界!邓秀岩觉得爱是缘分,是遇到,必须有真爱才不枉度这短短人生!情感,冲突,爱恨,更有心灵的启迪!20年风雨故事、人生感悟,可以用呕心沥血来形容,所以,希望您驻足评点,能给予支持关心。恳求推荐,收藏,更视您的批评作我的最大鞭策。
  •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永乐大帝朱棣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永乐大帝朱棣

    永乐大帝朱棣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在明朝诸帝中,其丰功伟绩恐怕无人能与之匹敌:韬光养晦,卧薪尝胆,借镇边扫北之机,在为国立功的同时,私蓄日后能为自己夺取皇位拼死效力的文臣武将。征漠北、平安南、通西洋、修大典、建北京,缔造了一个“永乐盛世”。人必有是非功过,他凶杀成性、冷酷无情,成为历史上颇有争议的皇帝。本书以精练的语言为读者朋友逐层揭开了永乐大帝神秘传奇的一生。
  • 异灵人

    异灵人

    一位晨练的医者坟场奇遇后,斩妖除魔、济世救人的玄奇人生。他是一位道法佛法很高的人,但生活中,他有是普普通通的,没人真正了解他的底细、、、、、
  • 冷酷公主的绝版溺爱

    冷酷公主的绝版溺爱

    一个光芒耀眼的女孩,在踏进圣夜学院的那一刻起,她的笑容就成为了他和他的生命。冰,绝美而冰冷的少年,从小生活在黑暗里,她的爱是这世间他唯一的温暖;澈,阳光一般的少年,笑容永远优雅,寂寞和脆弱隐藏在旁人难以接触的角落,只有她,会将他轻轻拥抱在怀中,象孩子一样呵护……
  • 圣迹之人魔对战

    圣迹之人魔对战

    血腥、杀戮、以及整个世界陷入的疯狂,都只是神的妒恨与谎言所衍生出的一场游戏;人类却只能在迷茫中自救,一边迷失了信仰一边扭曲变形;正义和仁慈变得毫无意义,只有破碎的灵魂在苦苦挣扎;正义是什么?传承是什么?真相又是什么?而所有的一切,在王座面前又能有多重要?亲爱的《圣迹》粉们,欢迎大家加入我们粉丝大本营接收最新资料哦!QQ群:451471086;微信:圣迹;微博:圣迹OL同名网游《圣迹OL》即将开测,官网:http://www.*****.com/?
  • 西游东行记

    西游东行记

    在此后的一万年,你们都将记住我的名字,齐天大圣孙悟空。
  • 《穿越:北方国度》

    《穿越:北方国度》

    玫水莹是女子贵族学校的校花,偶尔一次穿越让她穿越回了紫烟王度,并获得了无人能有的巨大能量,接着她又被紫烟王度的王子紫郁‘追杀’,她会怎样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