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37800000011

第11章 一代明君唐太宗(11)

推行均田,奖励垦荒。要使百姓“安静”,首先要有田可种。经历隋末丧乱,州县萧条,人口稀少,大量空荒地的存在是唐初实行均田制的前提。武德七年(624)四月,唐高祖颁布均田令,规定:丁男、中男给田一顷,所授之田,十分之二为永业田,十分之八为口分田。永业田可以世代继承,口分田则是在田主死后由官府收回,再分给别的丁壮。这种计口授田的土地分配法很合理,也便于实施,是一次和平的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对土地的再分配,在农业社会,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国家政策。历代中央政府初建,都会在土地分配上做文章,核心内容是使土地的占有趋向平均,实现“耕者有其田”。均田所需的土地,国家可以通过两种渠道获得:一是无主的荒地,准许农民开垦,并发给执照,成为他们的永业田;二是对占有田地过多的大地主,国家通过赎买或收归国有的形式,把他们的田地分割出一部分,分配给无耕地的农民。采取国家赎买或有限剥夺的方式平均土地,可以避免大规模的社会动荡,保证社会财富不会无序流散,这是社会历史进程得以延续的前提条件,历代帝国朝廷都注意这个问题,唐太宗尤其关注均田。所谓均田,就是要保证农夫有田地可耕,同时也要保证地主拥有相当规模的土地,他们将是国家赋税收入的重要来源。

为了解决狭乡(人多地少)土地不够分配的问题,唐太宗极力鼓励农民迁往空荒地较多的地区即“宽乡”,以便给足田数。贞观元年(627),关内旱灾,粮食歉收,政府组织饥民到关外“分房就食”。贞观二年(628),唐太宗提出:“安置客口,官人支配得所。”并宣布将把安置客口的情况作为地方官年终考评的指标之一,希望地方官“善相劝勉”。所谓“客口”,就是迁居地附籍的客户。其中有灾民、流民,也有部分自耕农,他们迁居的地方主要是宽乡。贞观十一年(637),新颁布的《唐律》规定,宽乡占田逾限不作违反律令论处,移民垦荒可以得到减免租税的优待。如果狭乡人主动迁居宽乡,还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免除他们的赋役负担:迁往本居千里之外,免三年;五百里外,免二年;三百里外,免一年。官员不按赋役令执行,要受“徒二年”的刑律处分。

租庸调法与“轻徭薄赋”。唐初赋役称为租庸调法,它初定于武德二年(619),修订于武德七年(624)。租庸调法的内容是:受田户每年纳粟二石,叫做租。丁壮每年要服役二十日,如不服役可用绢代役,一天折绢三尺,二十天共计六丈,叫做庸。丁每年绢二丈,另加丝绵三两;或者纳麻布二丈五尺,另加麻三斤,叫做调。由于经受隋末农民战争的打击,唐初比隋代放宽了直接生产者徭役折算的年龄,严格了服庸时间的计算方法。唐太宗即位以后,基本上照章办理,对租庸调法没有做过重大的更改或调整。

“贞观之治”的出现主要的还不是减免租赋,而是在于制止对民力的滥用,反对劳役无时。唐初统治者亲眼目睹隋亡的全过程,有鉴于此,唐太宗十分强调去奢省费、躬行节俭。例如,贞观元年(627),他想营造一座宫殿,已经画了施工图,材料也准备好了,但一想到从前的隋朝因役使民工过度而亡的教训,就不再兴建了。贞观二年(628),群臣再三建议营造一座新的宫殿,以改善“宫中卑湿”的条件,但是唐太宗坚决不允许。他对大臣们说:“修造华丽的宫殿,开辟广阔的水面亭台,这是帝王想要的,但却是百姓不想要的。我们要顺从百姓,压抑自己的享乐欲望。”农民群众减少了劳役的负担,他们用于自己土地上的劳动时间相对地增多,这是与民休息的关键措施。

劝课农桑,不违农时。为了劝课农桑,唐太宗恢复了被废弃达数百年之久的藉田仪式,颁布《藉田诏》。唐太宗的藉田典礼盛况空前,成为国家的盛大节日。皇帝重视藉田,在于告知天下,要以农事为本,国家不夺民力,农夫不违农时,真正使民众富裕起来,民富则国强。

唐太宗经常派遣使臣到各地巡视,劝课农桑。他自己在园苑里种了几亩庄稼,有时锄草不到半亩,就感到很疲乏。由此知道农夫的辛苦。他要求巡察使者到州县时,直接到农人劳作的田地里劝励,不准搞迎来送往的花架子。他说,农夫本来很忙,很辛苦,你们再去搞排场,虚耗民力,这不叫“劝课农桑”,这根本就是去添乱、捣乱。

劝课农桑的关键在于不违农时。唐太宗从农本思想出发,十分强调“农时甚要,不可暂失”。贞观五年(631),曾发生过举行礼仪与农时冲突的事件。当时礼部官员援引阴阳家择用吉日的建议说:“皇太子将行冠礼,宜用二月为吉。”二月正是春耕大忙季节,唐太宗宁愿屈礼而便农,把冠礼改在十月进行。皇太子的冠礼是国家大事,唐太宗不顾阴阳家的推算,将日期改为秋后农闲的十月。唐太宗喜欢狩猎活动,以示不忘武备。为了不妨碍农时,他的狩猎活动尽量选择在农闲时间进行。贞观年间,唐太宗举行过七次田猎,都选在当年冬天的三个月里进行。

唐太宗还运用法律手段来保证这项措施的贯彻。《唐律》有“非法兴造”条文,指出“诸非法兴造及杂徭役,十庸以上坐赃论”。所谓“非法兴造”,就是农忙时进行工程建设,违反农时,故被视为“非法”,体现了唐太宗“不夺农时”的与民休息思想。

兴修水利。贞观年间,水旱连年不绝,治水更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例如,贞观十一年(637)七月,洛水暴涨,淹没六百余家。唐太宗下诏自责说:“暴雨成灾,大水泛滥,静思过错,朕非常恐慌害怕。”同年九月,黄河泛滥,毁坏很多地方,唐太宗亲自到白司马坂巡视,安抚灾民。

唐初对治水的专门机构加以整顿。工部设有水部郎中和员外郎,京师设有都水监,掌管河渠疏浚与灌溉事宜。还制定出水利与水运的专门立法,即所谓《水部式》,以刑律保护河水与堤防的合理使用。凡是违反《水部式》规定的失职官员,务必惩处。贞观十八年(644),太常卿韦挺负责水运粮食至辽东,事先没有视察河道,致使六百余艘粮船因河道“浅塞不能进”。次年正月,“韦挺坐不先行视漕渠”的刑律,被“械送洛阳”,遭到“除名”的处分。

设置义仓,救灾备荒。以藏粮备荒为宗旨的仓储制度由来已久,隋文帝开皇年间尤盛。唐太宗对此又作了新的改进,使仓储制度更加完备。隋末战乱,人口锐减。武德年间(618~626)仅有二百余万户,不及隋朝最多时户数的四分之一。唐太宗即位后,十分关心户籍的变动情况。因为发展农业生产,必须有足够的劳动力,所以,贞观时期采取了措施:一是赎回外流到突厥的人口;二是奖励婚嫁,生育人口。这些措施使人口迅速增长。贞观二十三年(649),全国户数接近三百八十万户,虽然还不到隋朝最多时户数的一半,但比武德年间增了一百八十万户,二十年间人口增加了近一倍。为了显示政府奖励婚嫁,太宗还大批释放宫女。唐太宗即位后,曾两次释放过宫女:一次是在武德九年(626)八月,因整顿宫殿,放还宫女三千余人;另一次是在贞观二年(628)九月,派遣戴胄、杜正伦等于掖庭西门释放宫女。允许这些宫女嫁与平民。

唐太宗推行的这一系列重农政策,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唐帝国呈现出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的景况。关中地区是唐王朝的京畿之地,首先得到了恢复与发展。至贞观三四年,关中农业丰收,流散人口纷纷回乡。但就全国范围来说,从伊、洛以东,直至泰山,还是人烟稀少的荒凉状况。贞观六七年以后,山东地区改变了昔日残破的面貌,人口滋蕃,商旅兴隆。到贞观八九年,百姓生活已经相当富足,米斗仅四五钱,马牛遍布原野,社会治安可以用“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来形容。稻米价低,在唐代不会发生“谷贱伤农”的问题,因为唐代处于农业社会,社会总产值以稻米来计算,可以叫做“米本位”。稻米生产增加,需求就会减少,意味着更多的人不需要到市场买米吃,这就是历代人们追求的“富足”,贞观时期基本上实现了这样的富足。

这些“与民休息”措施,并非唐太宗的发明,历代为政者在夺取政权之初,都会静下心来,停止扰民,允许民众专事生产,百姓们只是在皇帝视察来到时跪在道路两旁呼喊几句“万寿无疆”,只有那些性情古怪永远骚动不安的皇帝或者弱智皇帝,才会在国家大局已定、万民顺服的形势下,还人为地制造动乱,把国民投入水深火热之中,并为此自鸣得意。在正常的时代,国民平时并不理会皇帝的事情,既不必关心皇帝的诏书,更不必阅读皇帝的文章,以表现对皇帝的无限忠诚。唐太宗不但是一位正常时代的正常皇帝,而且是一位比较长的时期坚持正常思维的皇帝,所以贞观之治的出现,也就十分正常了。

十五、虚心纳谏天听民听

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徵,君主怎样才能“明”,怎样就会“暗”?魏徵回答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唐太宗对此非常赞成。因为他知道,自己并不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为政者听取不同意见,判断是非,然后采纳正确的意见,叫做“纳谏”。唐太宗很注意纳谏。他曾经对大臣萧瑀说:“朕少年时就喜爱收藏弓箭,得到几十张好弓,以为再也不会有比这些更好的弓了。不久前,拿给制弓的师傅看,他们却说,这些都不是好弓。朕问什么缘故。他们说,木心不直,自然脉理都邪,弓虽然硬,发箭却不能直。朕这才知道自己过去鉴别的不精。朕用弓箭定天下,还不能真正辨别弓箭的好坏,何况天下的事情繁多,我怎么能全都懂得呢?”

贞观四年(630),唐太宗下令修复洛阳宫,准备自己到洛阳游玩时使用。给事中(专门负责向皇帝上书论述政令得失的官员)张玄素上书反对。他说:“修复洛阳宫并不是当前最紧要的事情。当年,隋炀帝修建洛阳宫,大兴土木,用两千人拉一根大柱,从几千里以外运到洛阳,劳民伤财,给百姓造成多么大的苦难。如今,战争刚刚结束,财力不足,人民的元气还没恢复,陛下却先修缮洛阳宫,这不是比隋炀帝还残暴吗?”唐太宗听了很不高兴,说:“你认为朕不如隋炀帝,那么朕比桀、纣如何呢?”张玄素并不退让:“如果这个工程不停止,陛下和隋炀帝、夏桀、殷纣的差距实在不大。”尽管这番不客气的批评听起来很是刺耳,但是唐太宗还是做了认真的考虑,觉得张玄素的话有道理。他感叹地说:“朕考虑不周到,你说得很对。”于是立即下令停工,并且赏赐张玄素二百匹彩缎,奖励他直言进谏。

濮州刺史庞相寿因为贪污被罢了官。他跑到唐太宗那里求情,说自己多年在秦王府跟随唐太宗东征西讨,如今天下已定,自己却落得这样的下场。唐太宗很同情他,要撤销对他的惩处,恢复他的官职。魏徵坚决反对,对唐太宗说:“过去秦王府的人,现在官居要职的非常多,如果人人都仗着旧关系为非作歹,谁还肯做好事呢?”唐太宗接受了魏徵的意见,对庞相寿说:“朕过去做秦王,不过是秦王府的主人,凡事为你们说话;如今朕是皇帝,就是天下的主人了,不敢偏袒老朋友。”

唐太宗鼓励各级官吏畅所欲言,不要因为怕得罪皇帝而隐瞒真相。有一次,他询问监修国史的房玄龄:“自古以来撰修国史都不让本朝的君主看,这是为什么呢?”房玄龄回答说:“一个正直的史官,他撰写的国史一定会如实地记录,对君主的功业不做夸大,对君主的过失也不加粉饰隐瞒。所以不会叫当代的国君看到,因为国君看到对他不利的记录,就可能发怒,影响史官的工作,还可能强迫史官修改记录,删除君主的过错。君主看到里面记载着自己的过错,一定会发怒,所以国史都不让本朝的君主看。”唐太宗说:“有什么写什么,怎么会得罪君主呢?朕很想看看国史上怎样写的,以前的错误,作为今后的鉴戒不再犯,这有什么不好?”房玄龄把有关高祖、太宗的两部分历史材料整理好,送给唐太宗看。唐太宗看到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条下,记载有关玄武门之变杀死李建成、李元吉的情形,叙述得十分含糊,有意为秦王发动政变遮掩。他把编写国史的史官叫来,细致地讲了一遍当时的情况,并说诛杀李建成、李元吉一事不必隐讳,因为这是安定国家、有利于百姓的事情。他还说:“史官写历史,应该去掉浮词虚语,秉笔直书,这样才能起到惩恶劝善的作用。”唐太宗看本朝实录,开了一个恶例,使后来的皇帝敢于干涉史官的记录,破坏了中国史官独立的优良传统。但是唐太宗的本意不是这样的,作为一个自认为英明圣哲的皇帝,他很想知道别人尤其是史官认为他在哪些方面有所谓过失。

在唐太宗的倡导下,大臣们都敢于直言,甚至连一个小地方官也敢于说出自己的意见。栎阳县丞刘仁轨是个八品小官,他反对唐太宗在秋收大忙季节出去打猎,要求改在冬闲的时候进行。唐太宗不但采纳了他的意见,还提升了他的官职,以示鼓励。

同类推荐
  • 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

    由于1928年以后每张百元美钞上都印有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肖像,再加上美元身为世界主要流通货币的重要性,导致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形象广为世界各地不少人所熟悉。美国总统乔治·华盛顿这样评价他:“因为善行而受景仰,因为才华而获崇拜,因为爱国而受尊敬,因为仁慈而得到爱戴,这一切将唤起人们对你的亲切爱戴。你可以得到最大的欣慰,就是知道自己没有虚度一生。”
  • 铁马秋风:陆游

    铁马秋风:陆游

    陆游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也是留下诗作最多的诗人。他生活于充满内忧外患的南宋时期,一生经历了科举落榜、爱情失意、怀才不遇、政敌打压等种种磨难,但始终保持着“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高昂斗志和“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可贵操守,并有近万首诗作和百余首词作传诵至今,脍炙人口,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铁马秋风:陆游》记述了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诗人历经坎坷却又百折不回的一生,催人奋进,更发人深思。阅读本书会对陆游重要诗词作品的创作背景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
  • 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精选了马克思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生命的写照

    生命的写照

    蓦然回首,人生将近五十个春秋,三十载的笔耕生涯,无不在空前的历史背景下饱经了“从小失去母爱”“铁窗生涯”“自学之路”“历尽贫寒”这四大不幸的人生磨难中度过。因此,我要说,是三所“特殊大学”造就了我的人格力量,是“九死一生”的人生经历让自己把握了生命的真谛!或者换个说法:“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梦!”所以说,也是“十大梦幻”演绎了我超越混沌的自由飞翔,更是“七大爱好”陶冶了我向往美好生活的心灵和高尚情操!一个充满了不幸和坎坷的时代,铸就了自己独特的性格和人生观!我的《牧羊人之子》《不幸的大学》《生命的写照》人生三部曲就是在这种历尽了苦难而痴心不改的环境中完成的。
  • 李自成第五卷:三雄聚会

    李自成第五卷:三雄聚会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热门推荐
  • 寒川记

    寒川记

    “我只信自己”这是他的宣言,大世争锋,天才丛出不穷,无数体质重临大世。神体独奏战歌、圣体孤傲绝世、仙体飘渺出尘。看少年凭手中刀与无尽意志如何力压无数天才、妖孽,踏上巅峰。他曾说:愿许你满天繁星。也曾道:战血不尽,战意不绝。一个人的孤独,一个人的坚持,一个人的执著追求。
  • 创世神与造物主

    创世神与造物主

    佛曰六界之外有三千世界,跳出六界之外的世界又是如何?柳逸风在大街上捡了一个路痴弟弟,却不知道他竟然是道上人鬼神惧的鬼十二,也有人称他避鬼针,光是说起他的名字就足够吓死一堆无辜的小老百姓,可惜柳逸风为人不识金镶玉,不仅直呼对方小弟还以兄长的身份自居,鬼力赤怎么赶都赶不走他……
  • 神御诸天

    神御诸天

    大千世界,神君为尊。天界黑莲神帝与圣界天光神帝大战遭到第一神帝混沌神帝的偷袭,生死时刻,黑莲神帝触动黑暗本源,其元神法宝化为碎片,黑莲神帝陨落后葬于葬神之地,其黑莲碎片携带黑莲神帝一道意念吸收无尽幽暗之力,孕育成新生黑莲。黑莲穿梭无尽虚空伴随云天而生,云天天生大黑暗神体,开始了他的修行之路。
  • 诸神觉醒:太虚创世

    诸神觉醒:太虚创世

    神,一个传说的代名词,一个人类虚拟的故事人物,但是,当诸神真正觉醒而初,降临这人类的都市大地,世界的命运将,何去何从,人类的命运将,何去何从
  • 拥抱最后的挽歌

    拥抱最后的挽歌

    “母亲,请收回您的愤怒”“我愿意以血肉献祭,以灵魂哀悼”“回望曾经,挣扎当下,什么是命运,等待我的又将是怎样的未来”仅以此献给那些为了生存在努力奋斗的人。
  • 我的助手是财迷

    我的助手是财迷

    “你好,我是来进行委托的!”叶缘全身一震,“是不是护送保镖救援之类的?有没有妹纸,要不禁可爱温柔而且漂亮又萌的那种。”叶芝笑容满面,“客户大酬宾,委托定金只收十分之一哦!”叶雪咿咿呀呀,“有没有好吃的好吃的和好吃的?”委托人,“不好意思,你们说的都没有!”“那你来委托个什么劲,一边玩去。”“没钱是什么鬼?时间这么闲,你怎么不去玩天书世界啊!再不济你也可以去做网络兼职网络主播,日赚百万分分钟走上人生巅峰……”“切~不给糖,就导弹!”
  • 网王之魔法高材生

    网王之魔法高材生

    魔法学院的高材生柒月瑶被意外选中来的网王的世界代替别人活着,并且身体的魂魄满足她的一切愿望,魔法.金钱.权利。前世所有的一切。今后的她该何去何从,又会和王子们擦出怎样的火花?当身体的主人再次回归要回身体时,月瑶会怎么选择?当知道自己的身世时,她又该怎么办?......
  • 世界上最有效的天然滋养面膜

    世界上最有效的天然滋养面膜

    《世界上最有效的天然滋养面膜》——最简单实用的面膜书!是不是从来没做过面膜的你,买了N多保养书,觉得图片挺漂亮(不过是模特好看和PS啦),知道很多美美的MM的秘密是天天敷面膜,但自己却从来没动手做过,连从超市里买回来的现成的面膜都没试过呢?那从你拥有这本书的那刻开始,你会看到一个全新的自己,看到一个最勤快的自己。本书介绍的是从了解自己的肌肤-怎样应对有可能出现的肌肤问题-如何清洁、滋养你的肌肤-具体的DIY面膜,非常全面。
  • 上古剑域

    上古剑域

    剑域中,一千人中才会有一个适合修炼并且成为玄师的人,以玄力为主剑术为辅,练至巅峰,方可成就霸业统领一方。不巧,青刃只是一千人中那九百九十九人当中的一个,没有一丝一毫修炼玄力的可能性,受尽嘲讽。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骂我、骗我、如何处置呼?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可理他,再待几年,我再找他!(嘿嘿)贱笑。
  • 穿越之我陪大圣去西游

    穿越之我陪大圣去西游

    还记得那只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猴子吗?当穿越大神降临到了我们普普通通的女主身上时,将会发生什么精彩的事情?百年前,她大大咧咧,惹是生非,却始终不敢真正的插入属于他的剧情,篡改他的结局。稍起一点偏差,她心惊胆战,惶恐不安。她想,她始终是要离开的。百年后,他修成正果,她如影随形。危机时刻,他与她并肩抵抗妖魔入侵。她想留,却再也留不住。她站在熟悉的房间,身边却没了那熟悉的人。然而,世间的一切都有着自己的定数,所谓的巧合也只是命中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