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23400000008

第8章 与行动有关的汉字(4)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见

【说文解字】

见,视也。从儿,从目。凡见之属皆从见。

【汉字趣谈】

“见”是个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的下部是一个面朝右跪坐的人,人的头上是一只大眼睛(横着的“目”),非常突出、传神,突出了“见”中“看见”的意思。“见”字的本义就是看见。如《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见不仁者,诛之,如鹰鹯之逐鸟雀也。”意思是:看见不讲仁义的就杀了他,好像老鹰追赶鸟雀一样。又如《诗经·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这就是说:一天不见面,好像隔了三年似的。这是“见”的基本义项,一直沿用到现在。如现在常见的词组有“见闻”、“罕见”、“窥见”、“梦见”、“见义勇为”、“见机行事”、“司空见惯”等词语,用的都是这个义项。

在古代,等级制度非常严格,致使“见”字在不同的场合表达的意思有所差异。如臣见君时为“拜见”、“参见”、“朝见”、“晋见”、“谒见”;君见臣时则为“召见”;政府要员见外宾时则为“接见”、“会见”。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坐章台,见相如。”意思是:秦王坐于章台,接见了蔺相如。其中的“见”就是接见的意思。而《左传·庄公十年》中“曹刿请见”中的“见”字则应翻译成拜见,即: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

正因为“见”的本义是看到、看见,所以又引申为“接触”、“遇到”的意思,如“这种药怕见光”、“见风就是雨”。

“见”也表示对事物的看法、意见,如《晋书·王浑传》:“敢陈愚见。”意为:斗胆说说我的看法。这是“见”的又一个常用义,现代汉语中的见地、见识、浅见、远见、政见、固执己见、一孔之见、真知灼见等词语,用的都是这个意思。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听

【说文解字】

听,聆也。从耳、口,壬声。

【汉字趣谈】

“听”是个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的左边是一个人耳朵,右边是一个“口”,表示一人用口说,一人用耳听。听的本义就是用耳朵感受声音。如《荀子·劝学》:“耳不能两听而聪。”意思是说:耳朵不能同时听两个方面而都听得很清楚。又如“听音乐”、“听故事”、“倾听”、“听而不闻”等,都是这个意思。

“听”由聆听之意可以引申为听从、接受的意思,如“听话”、“听候差遣”、“言听计从”等。

“听”,也有任凭、随便的意思,如“听凭发落”、“听之任之”等。

“听”,又有治理、判断的意思,如“听证会”。

另外,“听”字也可作量词使用,如:“一听茶叶”、“一听罐头”等。

【字形演变】

甲骨文篆书楷书问

【说文解字】

问,讯也。从口,门声。

【汉字趣谈】

“问”是个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是门内有一个口的形状,意思是说有人在门外敲门时,门里面的人询问门外面的人是谁。小篆的形体与甲骨文的形体大同,并趋于整齐化。“问”的本义为讯问、询问。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中有“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句子。

“问”由它的本义还引申为“问候”“慰问”,含有礼貌、关心的意思。《论语·雍也》:“伯牛有病,子问之。”意思是伯牛生病了,孔子去问候他。

由慰问之义又可引申为馈赠。《诗经·郑风·女曰鸡鸣》:“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所谓“杂佩”,是古代女子的饰物。诗句的意思是:知道你心善体贴,我解下杂佩赠送给您。

“问”还引申出干预的意思。如:“过问”、“不闻不问”。

“问”,有审讯追究的意思:“问案”、“问口供”、“审问”等。

“问”也有“向”的意思,如“我问他借了一百块钱”。

我们在古典文献当中,经常看到有“问鼎”一说,指图谋夺取政权。问鼎的典故出自《左传·宣公三年》,大意是:楚庄王为讨伐外族入侵者来到洛阳,在周天子境内检阅军队。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去慰劳,楚庄王借机询问周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说:“政德清明,鼎小也重;国君无道,鼎大也轻。周王朝定鼎中原,权力天赐。鼎的轻重不当询问。”楚庄王问鼎,大有欲取周王朝天下而代之的意思,结果遭到定王使者王孙满的严词斥责。后来就把图谋篡夺王位叫作“问鼎”。

【字形演变】

甲骨文篆书楷书扫

【说文解字】

扫,弃也。从土,从帚。

【汉字趣谈】

“扫”是个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的右边是一把扫把,左边是一只手,表示扫除尘土。小篆字形中,扫把仍在右边,左边换成“土”,以帚扫土,仍为扫除意。“扫”的本义就是用笤帚清除尘土、垃圾。《诗经·唐风·山有枢》:“子有廷内,弗洒弗扫。”这是说:你有院子,却不去洒水打扫。

由打扫引申为平定、整治。我们常常听到“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句俗语,其典故出自《后汉书·陈蕃传》中载: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陈蕃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扫”还表示画的意思。古代诗文中有“扫眉”一词,“扫眉”即画眉,旧时也往往把有文才的女子称为“扫眉才子”,如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扫眉才子知多少。”也就是说:有文才的女子有多少。

“扫”又引申指像扫除一样快速滑过、掠过。如“扫了他一眼”,又如“扫描”、“扫射”等。

另外“扫地”也用来比喻名誉、信用、地位等完全丧失。“斯文扫地”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又如“名声扫地”、“威严扫地”等。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执

【说文解字】

执,捕罪人也。从丮,从幸,幸亦声。

【汉字趣谈】

“执”是个会意字,其是甲骨文的形体,左边是类似手铐一类的刑具,右边是一个人面朝左边跪在地上,双臂前伸被手铐锁住。“执”的本义是捕捉。《左传·僖公五年》:“(虢)遂袭虞,灭之,执虞公。”意思是:虢国军队于是袭击虞国,消灭虞国,捉住了虞国君主。

“执”由捕捉又引申为拿着、握着。如《韩非子·五蠹》:“执干戚舞。”意思是:手拿着盾牌和武器舞蹈。《荀子·哀公》:“上车执辔。”意思是:上车握住牲口缰绳。

我们经常在一些文献资料中看到“执牛耳”这个词,“执”即拿着,“牛耳”指盛牛耳朵的盘子。“执牛耳”是指“冠军”、“第一”的意思。而牛的耳朵和第一名有什么关系呢?据《左传·哀公十七年》记载,当时各国诸侯订立盟约,必须举行“歃血为盟”的仪式。先将牛耳割下取血,并将牛耳放在珠盘上,由主盟者执盘,当时便称主盟者为“执牛耳”。主盟者率先将祭拜过天地神灵的牛血涂在口上,与盟者接着相继歃血,表示彼此之间有天地神灵为鉴,要坚守盟约,要言而有信。倘若有违约者,必将遭受神灵的惩罚,最终将像牛一样死亡。这种“歃血为盟”的仪式在古代是很隆重的。因此,“执牛耳”原本是一种仪式,后来泛指在某方面居于领导地位之人,也用作“第一”的代名词。

“执”又引申为从事,如“执勤”、“执教”等。“执”又能引申为“主持”、“主管”,所谓“执牢狱者”就是主管牢狱的官,“执政”就是掌握政权的人,如《旧唐书·黄巢传》:“大诟执政。”这是说:(黄巢)大骂掌权的人。

由“从事”进而引申为坚持。如“执迷”、“执着”、“各执己见”。

另外,“执”用作名词,指可拿作证明的凭据。如“回执”、“收执”、“执照”。

【字形演变】

甲骨文篆书楷书乳

【说文解字】

乳,人及鸟生子曰乳,兽曰产。从孚,从乚。乚者,玄鸟也。《明堂月令》:“玄鸟至之日,祠于高禖,以请子。”故乳从乚。请子必以乚至之日者,乚,春分来,秋分去,开生之候鸟,帝少昊司分之官也。

【汉字趣谈】

“乳”是个象形字,它的甲骨文就像是一个妇女面朝左跪坐着,双手抱子在胸前喂奶的样子。其本义就是喂奶、吃奶,如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就有“羊羔乳食其母”的描写,意思就是:小羊羔从母羊那儿得到奶吃。

“乳”字用作名词时,引申为乳房。明末散文家魏学洢的《核舟记》中有“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的描写,意思是说:佛印极像弥勒菩萨,敞开胸襟露出两乳,抬头仰望,神态表情和苏轼、黄庭坚不相类似。林嗣环《口技》:“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其中的第一个“乳”是动词,表示喂奶;第二个“乳”则是名词,表示乳房。

“乳”字作名词解时,又引申指乳汁。《魏书·王琚传》中载:“常饮牛乳,色如处子。”

“乳”还用来表示初生的、幼小的,如“乳燕”、“乳牙”等。

喂奶表示已经生养,故又可以引申指生子、生产。《汉书·李广苏建传》:“乃徙(苏)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意思是说把苏武流放到北海没有人烟的地方,让他在那儿放牧公羊,等公羊能生子了才能回来。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折

【说文解字】

折,断也。从斤断草,谭长说。小篆折,从手。

【汉字趣谈】

“折”是个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的右边是一把曲柄状的大斧头,左边是一棵小树,但小树的中间被大斧头砍断了。“折”的本义是折断。《诗经·郑风·将仲子》:“无折我树杞。”意思是:不要折断我种的杞。又如词语“骨折”、“折枝”、“攀折”的“折”均是此义。

“折”又可引申为死亡。如“夭折”一词,指未成年而死,不足18岁包括18岁因自然或身体原因死亡叫夭折。同时,“夭折”还指事情中途失败。

“折”表现在抽象意义上时当减损、损失讲。如成语“损兵折将”,这其中的“折”和“损”的意义都是指损失。

“折”还表示挫折,失败。如成语“百折不挠”,意思是无论受多少失败都不退缩,形容意志非常坚强。

由折断还可以引申为曲或弯。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是说:我怎能低头弯腰,去侍奉权贵,使我心中不快乐!

有一个成语叫“一波三折”,原指写字的笔法曲折多变,现比喻文章的结构起伏曲折。后用来比喻事情进行曲折多变,很不顺利。这个成语的出处是王羲之的《题卫夫人笔阵图》:“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宣和书谱·太上内景神经》卷五:“然其一波三折笔之势,亦自不苟。”明代丰坊《书诀》载:“锺繇弟子宋翼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即是记载宋翼原先写波往往犯平拖直过的毛病。经锺繇指导,才获得正确的用笔方法。北宋黄庭坚晚年的书法具有明显一波三折的特点。一波三折的笔法是指写捺画时,起笔要束得紧,颈部要提得起,捺脚处要铺毫饱满,拓得开,如此一笔之中有三个转折笔势;后泛指在书写点画时,行笔中笔势起伏,含委婉意。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有

【说文解字】

有,不宜有也。《春秋传》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声。凡有之属皆从有。

同类推荐
  • 宋代家庭研究

    宋代家庭研究

    由三个专题组成:上篇讨论家庭类型与家庭人际关系问题,提出并论证了“宋型家庭”的概念,分析了理学兴起家庭人际关系的特点,特别是妇女的家庭地位。中篇从户等制度入手考察了各个阶层的家庭经济状况,主要是有田产的主户、靠租地租牛而耕的佃家客户,以及城镇中的坊郭工商户。其中重点研究了佃家客户的经济生活,并指出租牛而耕是宋代租佃关系扩大的重要标志,宋代耕牛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介入租佃关系,成了束缚佃农客户的又一条绳索。下篇具体研究了家产继承的几种方式,包括有亲生儿子的家庭、需要女儿传宗接代的家庭继承方式,以及立嗣和遗嘱继承方式,指出这些不同的方式都是为了保证家庭门户的付承而设计的。
  • 文化与社会转型:理论框架和中国语境

    文化与社会转型:理论框架和中国语境

    《文化与社会转型:理论框架和中国语境》是一个多年项目的成果,旨在探讨如何根据当代中国急剧的社会变动,特别是近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的经验事实,从理论的角度认识文化与社会转型间的关系,转型的性质和动力,特别是实现转型的机制和未来走向,足资借鉴。
  • 传播与文化

    传播与文化

    本书是作者2005年出版的《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一书的延伸。《跨》奠定了从事跨文化传播必须解释清楚的后殖民“文化语境”,本书在此基础上,又引入传播和新媒体(新媒介)语境,以“文明演进”为横轴,以“文化变迁”为纵轴,探讨传播科技和新媒体为世界和中国的文化变迁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本书梳理和重新界定文化与文明的含义和关系,建构了一个二者的逻辑函数关系模型,提出了“新媒体成就中国”的理论假设并作了论证。这本书也是为作者下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建构一个中国视角下的跨文化传播学科所需要的理论体系一一在解决了研究语境、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概念问题之后。
  • 反校园暴力101招

    反校园暴力101招

    本书作者以多年从教的经验,详尽分析校园暴力的定义、性质、起因和行为特点,分别针对受害者、施暴者、家庭和学校,提出了在不同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 媒介与司法:一种理论的视角

    媒介与司法:一种理论的视角

    在媒介与司法的多维关系中,两者之间的事实关系并不能满足人们的合理性期待,于是就需要制度的介入与规划。但制度作为一种谋划方案并不是万能的,也许参与者的主体实践智慧对于提升现实的合理化更为重要。
热门推荐
  • 煞剑奇缘

    煞剑奇缘

    四世情缘,困拢他千年,天峭剑,神器中的煞剑,他因前世缘情被追杀……
  • 太玄主宰

    太玄主宰

    【热血爽文】九天界名动一方的符君江宸本该命陨绝龙渊,却在下界的一个苦命少年身上穿越重生,从此在嬉笑怒骂间高歌猛进,缔造一段段传奇。规矩?那是用来打破的!天才?那是用来踩脸的!前辈?那是用来超越的!“九天界!等着我江宸回来——还有你,别忘了,欠我的答案!”
  • 最后还是爱上你

    最后还是爱上你

    他冷漠如冰,对谁都毫不理会。却在遇到她之后忍不住的注视着她,想着她念着她。他不喜欢这样的的自己,也不允许自己这样。他抗拒,那些片段一直印在自己的心上,他不相信任何人。他变得更加冷漠,孤独。可她却一次又一次的触碰自己的内心。他像被揭开伤口的狮子,他掩饰﹑躲避,她却终是能走近自己的心里。想起那些片段,他开始拼命的掩饰,却看到她和别人眉来眼去,他愤怒。也是从这开始他对她的折磨才真正开始!.............爱变成了折磨,也折磨着他的心。********
  • 龙川别志

    龙川别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无极领主

    无极领主

    德玛西亚大陆,经过了万年的平静之后,即将迎来巨大的变革,风云变幻,谁又能主沉浮?孙羽,一个从地球穿越而来的平凡少年,自此一个人,一把刀,带着不平凡的使命,一头扎进了这风火浪潮之中……—————————————————————————(新人新书,求给力支持!)
  • 都市最强邪医

    都市最强邪医

    掌握亿万家财、无上权力又如何?我,能够掌握你的生命。待我归来日,血洒长空时。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新书《青乌王》请大家多多支持!求收藏!
  • 越界纪

    越界纪

    体面的公职人员面临苦涩的现实,当他想用死结束无奈的人生时,却意外的步入另外一番奇妙的世界。周一至周五每天保证两更;节假日不下于三更!各路英雄,造起来!
  • 时光,请你慢一点

    时光,请你慢一点

    十八岁,最适合恋爱的年纪。在这个所有人都在享受着青春的年纪,林零却离开了这个世界,留下他一人。
  • 天妖惑

    天妖惑

    谢天是一名都市除妖师,21年的除妖生涯让他在A市小有名气,他以为能平淡的以普通生活为主,偶尔除妖为辅的生活下去,谁知道,就这么莫名的卷入了奇异的事件中去。
  • The Seven Poor Travellers

    The Seven Poor Travell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