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你,是如日中天站在山峰上俯视着芸芸众生,还是在街头巷口传递着一份份报纸,我们都已不在乎。重要的是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你,因为过去只是背景,顶多可以留给未来回忆而用,而此时,你只能站在现在这个点上,依照自己的愿望,持续地向前走才能看到明天的太阳……
守旧与创新的不同结局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过去,但是我们不一定每个人都喜欢自己的过去,如果我们自己不满足过去,或者过去已经让你感受不到快乐,那么这时的你是会选择守旧,还是创新呢?我们先来看看这个故事:
故事来自于美国探索频道拍摄的,荣获CableACE、Wildlife等多项国际大奖的纪录片《熊之家族》:
很久以前,在北温带的森林里,生活着一群熊。它们靠茂盛的树木和充足的食物,在这片森林中繁衍生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气候的变迁,周围的环境慢慢地发生着改变。
有一天,这片森林被雷电击中,引发了大火,动物们纷纷逃命。这群熊在逃出了这片森林后,开始讨论今后的打算。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这群熊最终分裂为两伙:一伙选择“北上”,去往北极圈寒冷的边缘地带生活:另一伙选择“南下”,来到今天温暖而湿润的四川盆地。
这次选择,使得这两伙兄弟走上完全不同的命运之路……
生活在北极附近的熊不仅没有被冻死,反而迅速地适应了那里的气候。在酷寒的天气里,它们为了生存,开始学会在冰冷的海水里游泳、潜水和捕食鱼虾,甚至有时候还敢猎食与它们个头差不多的海豹、海象;在零下40多度的冬天,它们学会了席地冬眠……
多年以后,他们变得比原来更为强大和勇猛,体毛加厚了许多,体色与冰天雪地的北极融为一体,变成了耀眼的白色。
于是,这群熊就成了我们在电视上经常看到的北极标志性动物。北极熊。
另一伙熊来到四川盆地后,养尊处优,过上了一段安逸的日子。
然而,好景不长,它们便出现了严重的生存危机——这里的肉食动物在一段时间的发展壮大之后。开始与它们争夺食物。熊的身体素质,本来跟老虎、狮子、狼等肉食动物相比,有明显的优势,但长期的舒适生活,使它们的体质越来越差,到最后打也打不过,抢也抢不了。为了不至于饿死,这群熊只好不吃肉,改吃没有动物喜欢吃的竹子。于是,又硬又难吃的竹子,帮助这群熊苟活了下来。
渐渐地,它们习惯了将竹子作为它们唯一的食物来源。由于别的动物不屑与他们争抢这种“垃圾食物”,所以它们自然吃喝无忧,变得更加好吃懒动、臃肿不堪。体色也由原来的灰褐色变成现在的“黑白分明”。
后来,这群熊被人类发现。人类看到它们的样子比较可爱,决定将其作为宠物和“国宝”保护起来,不时以友好的象征将它们送到国外“移民”。它们的名字也随之发生了改变:由“熊”变成了“熊猫”。
如今,随着竹林的减少,熊猫的数量也大量减少,濒临灭绝。多亏人类的宠爱,它们才勉强活出个“熊样”。不仅衣食无忧,而且还乐不思“蜀”。
然而,它们还是真正的熊吗?
看完这个故事,你是否会心生感慨:熊猫与北极熊“本是同根生”,就好像一户人家里的两个兄弟,为什么它们最后的命运会有如此的天壤之别呢?
仔细回想一下,其实我们不难发现,这都是在于他们的选择:因循守旧或挑战创新。
北极熊的祖先可能深知环境的重要性,所以才毅然地选择适宜竞争的北极作为落脚点。虽然北极天气寒冷、环境恶劣,但是却可以客观上磨炼它们,使其变得强大。
与之相比,熊猫的祖先则显得目光短浅,它们只是贪图南方温暖的阳光、舒适的生活。所以在竞争出现时,它们无法作出改变,依旧逆来顺受、不思进取,直接从食物链的顶端走到了底层。如果不是外形的“偶像化”颇受人类的偏爱,恐怕它们早已在自然界中彻底地消失了。
事实上,所有的生物都是自然界中的一员,谁也无法逃脱环境的束缚和制约。不仅是熊猫和北极熊,生物学家曾经做过无数次相同的实验:
将两个同一种类型的生物放在不同的环境中。一个生活在舒适安全的环境,不需要努力就可以轻易地获得食物和水源:另一个生活在相对恶劣的环境,只有通过不断地努力才能够获取食物。
最后的结果却惊人地一致:前者很快地就死掉了,后者往往活得很好。
反观,那部纪录片的结尾,同样地耐人寻味:
如今,加拿大境内的北极熊,处境异常地艰难——由于经常地忍饥挨饿,它们的抵抗力越来越差。原因主要是由于环境的变化造成的——全球的温室效应、人类对海洋鱼类的过度捕捞,使它们很难像以前一样轻易地获取食物。据加拿大野生动物局的科学家最新完成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来,北极圈地区由于水温逐年升高,加快了冰川的融化速度,导致当地北极熊的冬眠时间缩短。同时,猎食季节也相应缩短——过去的20年间,整整缩短了一个月,由此导致北极熊的体质在逐渐地退化。吃不到食物的北极熊,被迫闯入西哈得逊湾附近的小镇,吃街道上的垃圾食物充饥。虽然,如今的北极熊看起来既温顺又可爱,但是为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当地居民还是采取种种方法对它们加以驱赶,虽然效果并不太明显……
这两兄弟的命运如此不同,一个保留了过去的习性,作为“国宝”级的稀有动物残存下来,而在北极熊在为自己的转变感到骄傲的同时,也面临了新的选择——继续挑战自我还是沉湎于现在的方式。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的就提出了三个原则:
其一是“存在先于本质”,认为人的“存在”在先,“本质”在后。“首先是人的存在、露面、出场,后来才说明自身。”所谓存在,首先是“自我”存在,是“自我感觉到的存在”,我不存在,则一切都不存在。所谓“存在先于本质”,即是“自我”先于本质,也就是说,人的“自我”决定自己的本质。
其二是“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认为在这个“主观性林立”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必然是冲突、抗争与残酷的,充满了丑恶和罪行,一切都是荒谬的。而人只是这个荒谬、冷酷处境中的一个痛苦的人,世界给人的只能是无尽的苦闷、失望、悲观消极,人生是痛苦的。穷人是如此,富人也如此。
其三是“自由选择”。这是存在主义的精义。存在主义的核心是自由,即人在选择自己的行动时是绝对自由的。它认为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自由,面对各种环境,采取何种行动,如何采取行动,都可以作出“自由选择”。“如果存在确实先于本质,人就永远不能参照一个已知的或特定的人性来解释自己的行动,换言之,决定论是没有的——人是自由的。人即自由。”萨特认为,人在事物面前,如果不能按照个人意志作出“自由选择”,这种人就等于丢掉了个性,失去了“自我”,不能算是真正的存在。
选择是自由的,尤其是对于生存的选择,我们都有自己的一套原则,而相应地我们也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过去的继续很可能让缩小我们存在的空间,而面对无知的未来,我们的生存却有无限可能。与其退一步居安守旧,不如向前一步改变现状。
让过去随风而逝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里面提到了这样的一个想法:“人必须学会在时间轴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选择一个适当的点。我们不能太靠近过去,也不能太靠近将来,我们应该和现在最近,而又不完全抛弃过去和将来。”叔本华将时间作为一个可以切割的整体,从世界意志的表象来看待过去、现在和未来,实质上是希望我们人在每个时候都要为自己找一个适合的点,既不可留恋过去,也不能徒然翘首未来,只有在三者之间找到中间点即现在,来做事情才是人生的智慧。那么,你的过去就不可避免地要随风而逝,从我们的头脑中,只能成为回忆,这样才能够做好当前的工作,才能有效率地为下一步做打算。
现在的呢,如果功成名就,那么只能说你是幸运的,但也不要沉浸于昨天的荣誉,还需要不断地坚持;如果你还一无所成,也就不要灰心,只要你下决心改变自己,改变过去的束缚,生活也不会再欺骗你,它将给你的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除了襁褓中的婴儿,抛开无邪童年的少儿,不管是谁,总会有过去存放在记忆里,进入到青年以后的阶段,又能有谁躲得开不愉快的经历?学习、工作、生活、爱情,也许说不定在哪个阶段就会有些不愉快的经历。曾经因为学习不好,而备感自卑;曾经因为考试成绩的不理想,而备加怨艾;曾经因为失恋,而痛苦百倍;曾经因此靠酒精的麻醉而让自己暂时忘却离去的爱人;曾经在清醒后而感觉到更多的忧伤和无奈,所有的曾经也许都见于不同的阶段,这个时期,放不下的时候,这些事情便如千钧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来。这些都是人之常情,一时的情绪低落沉迷忧伤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过分的沉于其中则显得不明智了。不要让过去成为一种负担,而应该让其成为一段人生的经历,可供学习的经历。
下面的两个例子,也许就是这样导致失败的:
故事一:
亨利·福特,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
16岁时,他就离开美国密歇根老家的农场,只身闯天下。凭借出色的专业机械技能,20多岁时,他就成为底特律爱迪生公司的一名高级工程师。但是,对汽车的强烈热爱,使他放弃了这份优越的工作和安逸的生活环境,开始研制新型汽车。经过十多年的奋斗,直到40岁的时候,福特汽车公司才算是真正宣告成立。
1908年,亨利·福特“跨时代的杰作”。黑色的T型车终于面市。它被公认为美国私家车的“始祖”,并最终使美国成为了“车轮上的国家”。
1910年至1930年,是福特公司的辉煌时期。福特汽车的销量占据这一时期全世界汽车总产量的一半,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公司。在这一时期,福特还不断刷新了一系列汽车领域划时代的纪录。彼得·德鲁克曾在自己的书中写道:“真正的革命不是苏维埃的计划经济,而是亨利·福特的大生产思想。”
福特是如此地成功,但是显然他早已忘记了。绝对的成功背后往往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成功后的福特,愈加顽固和偏激,他坚持只生产黑色的T型车,并且一如既往地反对竞争。结果导致了1927年,福特不得已让自己心爱的黑色T型车“死亡”,整个公司停产一年。由于转产匆忙、耗资巨大,加之接踵而来的经济大萧条,福特公司元气大伤,整个30年代都没能恢复,分别被通用和克莱斯勒超越。
后来,经过努力追赶,总算在“全国第二”的位置上站住脚,但是那种产量独占鳌头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复返了。
1947年,福特悲凉地死去。公司的经营每况愈下,濒临破产。
幸好,福特的孙子“亨利·福特二世”及时地挑起大梁,继承了祖业。他重新聘请了一批优秀人才,作出了及时地改变和调整,经过数年的努力,使福特公司起死回生、再创高峰。但是成功后的“福特二世”,还是不免墨守成规,重蹈爷爷的覆辙,最后被迫辞去董事长的职务,结束了福特家族70多年的统治历史。福特公司易主外人。
故事二:
美国商用机器公司IBM,长久以来作为计算机行业的代名词,被人尊称为“蓝色巨人”。半个多世纪,它是行业里的“龙头老大”,说一不二、举足轻重。无论在美国,还是世界上,它的影响力都是空前的。我们知道微软的成功与IBM的帮助有着很大的关系。就连比尔·盖茨也承认:“我的成功与IBM有着直接关系。”
20世纪70年代,IBM进入了巅峰期:占据了计算机市场70%以上的市场份额,无论从规模还是地位,它都远远超过通用电气等美国商界的老牌公司,独占鳌头。
20世纪80年代,虽然美国经济处于衰退期,但IBH的税后收入却整整翻了一番。荣誉当然也随着业绩接踵而至,什么“最有价值的美国公司”“最受人敬仰的公司”等。
持续的成功,使IBM过分地自信:公司对任何问题都胸有成竹,生产出的产品永远都是同行业中最好的,营销售后部门也是业内最棒的,员工能力更是无比强大……
紧接着一股PC的“新浪潮”,在80年代中期已经大行其道。然而,IBM却不以为然,总裁小沃森甚至骄傲地说:毫无疑问,(未来)就是大型机!PC机5年内能卖5万台就不错了!
于是,IBM不顾大型机价格和利润的降低,盲目地坚持生产大型机,从而成就了微软、英特尔等公司的“一夜暴富”:同时,对员工的过分“尊重”,给它的机构带来了沉重的负担。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它的员工人数由10万人猛增至40万人。
尽管如此,它还是制定了不切实际的目标:要把收入从400亿美元增长到1000亿美元。
结果,战略和管理上的失误,盲目自大的心态,使它在90年代初期总共损失近50亿美元,从而元气大伤,面临被分拆的命运。
如果不是此时有郭士纳的及时出现,蓝色巨人恐怕真的要土崩瓦解了!
1993年。郭士纳上任后的第一个举措就是大规模地裁员(一次解雇了3万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