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宝殿之上,中宗皇帝正和大臣门商议应该如何加强边关防守,并安抚土藩。
但现在基本分为两种意见,一个是安藩,一个是平藩。
以安抚土藩为首的是前朝元老郭允和薛长河,主张要文治天下,希望将彩蝶公主嫁予藩王之子,以达两国长久邦交,并避免刀戈之乱,使得百姓不受涂炭,大唐得以安宁。
而平藩这边,就是一些个武官,主要是兵部侍郎齐瑞、兵部尚书袁红和兵马大帅杨哮龙,这杨哮龙现在借助韦后的力量,已经从一个小小的边关统帅,到了今天的全国兵马大元帅,执掌大唐边关大军四十万,皇城禁军十四万,已经可说是大权在握,不过说是全国兵马大元帅,但现在还有地方军队的兵权是握在兵部手里,那也是将近起始多万的兵力,杨哮龙极力主张平藩的原因有二,第一就是将自己手中的兵权扩大,因为一旦皇帝同意平藩,那一定会派一人为兵马总帅,那自己屡立战功,再加上韦后这边一扇风儿就基本没什么问题,其二,其实杨哮龙早就喜欢彩蝶公主,因此他对于将公主远嫁到土藩是一百个不乐意、一千个反对。。。
两边说的都很有理,中宗开机左右为难,朝纲之上双方正在争论呢,此时侍卫总管马浮云从外边急急忙忙就跑进来了,“报————”
众人一听这心就是一惊,因为侍卫总管如果未经太监首先通报便自行上殿,那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十万火急的事情需要马上禀报皇上,马浮云到了金殿上从怀里掏出一份八百里加急的奏折,双手举过头顶,上面用火漆封着,太监将奏折取过呈给中宗,中宗打开一看,本来这眼睛是皱眉深思,可是打开这奏折一看“啊!——”大吃一惊,这眼睛马上就瞪圆了,文武百官一看都不清楚到底是发生什么紧急的事情,陛下竟然如此表情。
中宗将奏折一斜手递给太监总管,“你念给众位爱卿听。”
“是!”太监总管恭恭敬敬接过奏折,清了清嗓子,刚要念,可是这眼一看到这奏折的内容“唰——”这汗沿着额头就下来,“这,,啊,,,”
中宗说:“念!”
“啊,是。”
“吾皇万岁,臣上都太守赵伦急报:前一天间我大唐兰州、灵州、夏州、太原、定州等十六州、四十三城发生水灾,顷刻间全部被洪水淹没,未能查明原因,不过曾有人称看过一巨大妖兽施放妖法,可从口中吐水水淹灵州,虽为荒谬之谈,但微臣以为连西边关水源甚缺的兰州都被水淹可见此传言也不可全部为无稽之谈,请我主陛下明鉴。。。。。。”
“哗——————”
这百官一听都开了锅了,“什吗?四十三城被洪水淹没?而且在不到两天的时间?这简直是不可思议~。。。。。。。。。”
这下也不争论到底是安藩还是平藩了。。。
皇上一摆手“好啦,都安静。”
群臣逐渐都静了下来,中宗从龙椅上站起来在金殿上转了几圈儿“诸位爱卿,你等以为此时是怎么回事?该如何处理?哪位卿家有良策和见解,可为朕分忧?”
说完这话就见群臣低头对望,谁都不说话,过了会儿,从武将中站出一位:“陛下,臣有些想法,不知当不当讲?”
“哦?杨将军旦讲无妨。”
“臣以为妖兽一事并不能全然不信,因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臣先前曾在兰州见过一群武林中的奇人,个个伸手不凡,且有的可说是奇幻之术,比如凭空制造出大量的冰将对手冰冻,以手指中释放之剑气释放出惊人的绝技,都乃微臣亲眼所见,因此,此事很有可能是妖兽所为,但臣并不敢妄加断定,不过,臣到有一方法可查出此事的因由,而且如果真的是妖兽所为,也可能会将妖兽制服。。。。。。”
众人一听,哦?没看出来这杨哮龙对制服妖兽这类事情还有所方法。。。
中宗一听:“嗯,,,好,虽然此事使得众多百姓和朝廷兵军死伤,但祸起可想非常人或敌国所能达到,你且讲来,此事该如何着手?”
“是!臣以为,既然江湖中的能人异士不乏其数,那何不张贴皇榜以招贤,来查明此事?如果真的有妖兽,应该也会有能人能将其收服,且不用损伤我大唐兵将,又能借此为国家选拔奇人,况且臣就认识几个身怀奇术之人,可将其收为所用,不知陛下以下如何?”
“嗯,很好,杨将军果然好方法,那此事你看谁去主办比较合适呢?”
杨哮龙上前一步:“臣,愿领此命,必不负陛下所望!——”
“哈哈哈,好,朕也是此意。众卿家听好,通报下属各州省,此事由杨将军全全负责,你们也都要极力配合杨将军将此事办好,事关重大。”
众臣:“是,陛下圣明!——”
中宗又对杨哮龙说:“杨将军,此事事不宜迟,你一会儿退朝后马上去办,事关重大,限你二十日内将此事处理完毕,你可有疑义?”
“臣遵旨!”
此时杨哮龙心想,我回去后,马上去找那沈杨、司马寒玄、包括那穆隐峰,以及前阵子和我动过手的聂白羽,看似他也有些法宝能为我所用,对,还有先前在兰州城中的那几个黑衣人,看似要比司马寒玄还要厉害很多,还有就是那当时以一人之力将那些黑衣人震走的那个老道,好像叫什么玄震子,也一并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