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巴顿一系列的整治后,第2军重新振作起来,巴顿也开始着手制定进攻计划。虽然他一直在研究希望捉对厮杀的对手隆美尔,但是隆美尔已经被调离北非,使巴顿极为遗憾。
此刻,第2军将重新穿过凯塞林山口,占据原来失守的阵地,与之前费雷登道尔部署极为分散不同,巴顿的部队更加集中。
北非德意军队指挥官阿尼姆将军命令第10装甲师向正在逼近的美军发动反击,将美军重新赶回,而他自己要应对正在进攻马雷特防线的英第8集团军。
3月16日晚,巴顿对自己的部队进行了简短动员,美军开始出发。跟随第一步兵师的游骑兵部队作为前锋部队,一路上未遇到抵抗就抵达了之前丢失的伊·古塔尔,而轴心国军队此前已经后撤了。
何声耀四人和第一步兵师的部队一同行动,他们坐在M3型半履带车上,跟着谢尔曼坦克在荒野中狂奔。
这次何声耀和徐博各指挥一个班,但是徐博更愿意听何声耀的。前锋部队经过伊·古塔尔仅数英里就被迫停了下来,因为他们遭遇了敌军。
一道丛林密布的河谷将公路截为两段,山谷地形非常复杂,沟壑、断垛、缺口、马鞍状山体到处都是,防守在这里的意大利人用机枪封锁山谷,火炮也瞄准了能够通行坦克的山谷道路。
不过,众多的沟壑也给了美军机会,美军指挥官派出巡逻队侦察发现,有一道斜坡直通顶峰,如果派小分队以单纵鱼贯队形攀登夺取顶峰,就可以从后方威胁正瞄准山谷入口的意军炮兵。
于是,美军连夜组织了一支500人的突击队,由达尔邦中校指挥他们向顶峰出发。
何声耀领导的两个班作为第一批部队进行攀登,他们在松动的石头上试探性前进,速度相当慢,颜宸有一次因为他较胖的身体差一点被卡在了狭窄的缝隙里。
没有带任何重武器,游骑兵们一点点从山坡上前行,他们的武器是手把手传递上来的,通过一道绝壁的时候,基本就是爬上去的。
直到天亮的时候,刘德水第一个爬上山顶,他向另一侧山坡看去,看到了意军的炮兵阵地。
何声耀爬上来时,刘德水向他打手势,何声耀把望远镜拿出来观察意军阵地,发现对方并没有对顶峰这边有警戒。
徐博和其他人爬上来后,何声耀拉过徐博,告诉他敌人的情况,并要他在右翼展开他的班,何声耀的班在左翼展开。颜宸用无线电通告后面的部队加快速度上来,而达尔邦中校要他们立即进攻。
游骑兵们迅速展开,形成散兵队形。徐博把上衣兜里的哨子掏出来,叼在嘴上。
尖利的哨声在山顶响起,刘德水先用BAR射击了一个机枪阵地上的意大利士兵,这些士兵还在睡觉就被子弹打死了。
游骑兵发起了冲锋,何声耀第一个冲出去,他翻过了一道岩石,将手榴弹扔向一门反坦克炮,3名还在睡梦中的意军被炸死,还有一个被炸伤。
有两个意大利士兵反应很快,他们端起步枪刚要还击,跑到他们面前的美军突击队员用M1打死了其中一个,紧接着用刺刀捅死了另一个。
两个班的冲锋打乱了意大利人的防御,而山顶上开始出现更多的美军突击队员,他们呐喊着加入战斗,并翻过一道道岩石和沟壑。
何声耀用冲锋枪打死了一个意军军官后,岩石后面的意大利士兵不知所措,他们把步枪举过头顶,大声叫喊着,意思是投降。
他的两个班连续进攻,夺下了两个炮兵阵地,消灭了三挺机枪。直到天明时,负责攻击的美军指挥官,一个年轻的上尉发现他们打死了大约七八十名意大利人,但抓了700多名俘虏。上尉兴奋地给第一师师长阿兰将军打电话称:“你可以把部队派过来了,道路已经扫清。”
为了把这些俘虏凑到一起,刘德水和徐博可是费了不少劲,不过意大利人也很配合,缴了枪以后就跟着美军宪兵往后走。
不过,打开了这边的隘口,但是想清除山脉另一端的隘口却是难上加难。随后几天美军都在向另一个隘口推进中而奋战,但是行动迟缓。
巴顿督促第一步兵师加快速度,但是他的部队在山地中要面对敌人的机枪、迫击炮和重型火炮。而这道山岭的另一个出口是德军控制的重镇加伯斯和马雷特方向的唯一通道。
3月23日拂晓时分,德军又从马雷特防线调来了一支坦克师,看来他们已决心再次让美国人失败。德军第10装甲师的50辆坦克隆隆地驶过了隘口的狭窄通道,气势汹汹地冲上了满是尘土的伊·古塔尔河谷谷床,后面紧随着一长串自行火炮和装满步兵的运输卡车。梅塞施米特战斗机从东面蜂拥而出,怪叫着大肆扫射美军临时构筑的掩体和炮兵阵地。
但是,巴顿决心坚守阵地,用他的话说,“要让那些德国杂碎见识见识美国军人的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