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的3月,席卷全球的世界大战进入了新阶段。作为转折点的两场决定性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和瓜达卡纳尔战役均以同盟国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太平洋上的瓜达卡纳尔岛上,美国海军陆战队完全控制了这座岛屿,在这个岛上,他们和疯狂的日本帝国军队进行了殊死战斗,终于迫使敌方撤退。
而斯大林人格勒的保卫者们,为了这座领袖名字命名的城市,而与德国入侵者进行了逐街逐屋的血腥战斗,双方为了这座伏尔加河上的城市共伤亡了200万,称得上是最血腥的战役。
当德军战俘被押上卡车运往西伯利亚平原的时候,他们的同胞们正在几千公里外的突尼西亚,面对美英军队的夹击而苦战着。
美国第2军在第一次和德国军队的交锋中吃了亏,为此他们后撤了几十英里,然后开始休整。这个时候,何声耀他们终于返回了美国军队,被编入美国游骑兵部队第一营,该营划归第2军管辖。
作为一直在北非作战而具备丰富经验的士兵,何声耀等人的经验非常值得美军内部进行研究。所以汉克中校亲自执笔,将何声耀等人口述的对德作战经验教训记录下来,上报第二军司令部。
第二军副军长奥马尔·布莱德雷少将非常关注这方面的情报,并组织参谋人员加以分析。相较于之前的军长弗雷登道尔,布莱德雷更善于指挥作战,是运动战专家,他对士兵关怀备至,也以此为凭据试着尽可能减少士兵伤亡,是美军中少有的头脑清醒的指挥官。
不过在3月6日,他迎来了他的搭档——真正的坦克战专家乔治·巴顿。巴顿是装甲兵出身,脾气火爆且性格倔强,他在赶来司令部的路上一路打开警报器,警报声在沙漠上是格外地刺耳。
艾森豪威尔需要第2军振作起来,担负消灭盘踞突尼西亚德军的重任,巴顿无疑是最合适的军长人选。他具备敏锐的思维,对部队要求严格,艾克要他立即整顿部队重新投入战斗。
等到巴顿赶到司令部与布莱德雷会面时,他看到了美军士兵们的精神面貌:毫无斗志、毫无精气神、毫无纪律性。他大发雷霆,并立即下令整顿军容,军官士兵必须戴钢盔和领带,否则罚款。
这么一个指挥官负责指挥,美军自然会立即改变。
此刻需要改变的不仅是整个第二军,何声耀四个人也必须要改变。此前一直在英军中作战,现在返回美国陆军,他们要重新熟悉美军的运作,包括战术、武器和一切的一切,连举手投足都要改变。
这一天游骑兵部队进行射击训练,汉克安排何声耀等人进行熟悉武器的自由射击。负责他们的是上士吉本斯,来自费城。吉本斯要帮助他们熟悉美军新装备的一切轻重武器。
何声耀他们四个人此刻已经换上了M1941帕森野战夹克,戴上带有伪装网的M1钢盔,重新给自己扎上绑腿,他们的臂章上已经绣上了中士或下士的条纹。他们在第一连游骑兵们的注视下,使用各种武器对靶标进行射击。
何声耀一直使用汤姆逊冲锋枪,无论是50发弹鼓还是20发弹夹,都是得心应手。他用冲锋枪射击半人靶时,子弹的散布点很小,连吉本斯上士这样的老兵都对何声耀表示赞叹,因为吉本斯也是用冲锋枪,但是打的很烂。
穿着徐博趴在沙地上,把八发子弹的弹夹压进M1半自动步枪的弹仓。他第一次用半自动步枪,觉得M1步枪有些沉重,他对着几百米外的目标打了第一枪,结果他惊讶地发现这把枪非常准,于是连续射击,将作为目标的8个可乐瓶子全部打碎了。
颜宸正在给几名通讯兵演示快速给背负式电台安装电池,他的肩膀上挂着一支M1A1型卡宾枪,该枪全长很短,重量轻,15发弹夹的子弹以半自动的方式发射,具有很好的火力持续性。
而刘德水分到了一支M1918型自动步枪,也就是BAR布朗宁自动步枪,该枪装有20发子弹弹夹,作为班用机枪使用。不过对于刘德水来说,虽然他出生在中国东北,身体条件不错,但是BAR的重量对他来说还是有些重。而且这把枪的枪管受损后必须要到维修所去更换,这无疑添加了不少麻烦。
刘德水用BAR射击数百米外的一个模拟德军火力点,他分别用短点射和长连射压制那个火力点,因为有使用点30水冷机枪和布伦式轻机枪的经验,所以这把自动步枪用起来还是很有效果的。
游骑兵们看着他们四个东方面孔用各种武器射击远近靶子,而且非常精准时,不得不竖起大拇指。
射击训练结束后,吉本斯亲自为四人演示美军最新反坦克武器巴祖卡M9型火箭筒。他将火箭筒扛在肩头,瞄准一辆废旧的卡车,扣动扳机。卡车被飞来的火箭弹炸得粉碎,威力巨大样四人惊讶不已。
按照汉克的命令,何声耀四人进入第一连第一排,协助第一排排长钱德勒少尉。很快他们就迎来了作为美军士兵的第一次对德军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