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许多考古学家目前仍对萨尔马斯的这一说法持怀疑态度,认为这纯属无稽之谈。但萨尔马斯坚信,科学的真理往往不被大多数人掌握,他将最终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大多数人证实这一点。
“姆大陆”:一夜沉没之谜
孤立的群峰与“大西洲”假说情景相似的,是“太平洲”的沉没。在辽阔的太平洋上,星星点点地撒布着几百座大大小小的岛屿。它们之间距离非常遥远,在探险家发现它们之前,岛上绝没有可供越洋的船只,但奇怪的是,这些远隔重洋并且没法沟通的岛民们,却有着相同的文化,相通的语言,共同的神祇和相同的习俗。
怎样解释这一奇怪的现象呢?唯一的解释是,曾经有一块陆地把这些零星的岛屿连缀在一起,它们都曾是傲立于这块古大陆之上的山峰;而一旦这块大陆沉没,它们便变成了孤立于茫茫烟涛之上的岛屿,尽管岛民们老死不相往来,但他们仍然各自保存着自古相传的文化和习俗。
人们把这块假想的古大陆叫做“太平洲”。
早在19世纪中期,达尔文的亲密朋友华莱士和赫胥黎曾经认定:太平洋中所有远离大陆的岛屿居民,都是大洋人种的后裔。他们的祖先就长期住在这块沉没的大陆上,所以,直到现在,太平洋岛屿中的绝大多数居民身处海中,却完全不熟悉航海。
动物地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新西兰和地处太平洋中部的马克萨斯群岛上有淡水鱼;四周是一片汪洋的斐济群岛和加拉帕戈斯群岛上,栖息着巨蜥;远离大陆的萨摩亚、汤加等地,生活着蜥蜴、蟒蛇和蛙类。太平洋诸岛上还有各种美洲和亚洲所特有的昆虫、蜘蛛、软体动物和蝴蝶。在这样一些狭窄而封闭的小岛上,单独地进化山如此众多的物类—而且是与遥远的大陆完全相同的物类—完全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没有陆路(或者称为“陆桥”)把这些岛屿同大陆连通,这些动物根本不可能越过数千里之遥的大海,来到这些岛屿上。
植物地理学家发现,在夏威夷群岛和波利尼西亚诸岛上,生长着与亚洲大陆、美洲大陆、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相同的植物群落,这意味着,太平洋中曾经存在过一块广阔的陆地,与上述地域隔海相望,或者,至少有许多断断续续岛屿,充当了植物迁徙的陆桥。
从故纸堆发掘出来的“姆大陆”“姆大陆”的概念,是从故纸堆里发掘出来的。西班牙殖民者征服美洲时期,有一位随行的神父,名叫狄埃戈·德·兰达,他有幸看到玛雅人丰富的图书、典籍。但他认为,这是与上帝唱对台戏的异端邪说,下令把它们付之一炬。
正是因为这位先生的无知和偏见,导致了辉煌的玛雅文化彻底毁灭。
正像所有的事物都可能呈现出两面性一样,这位先生也有两面性。在稍后一些时候,此公又觉得玛雅人的许多有趣的事情就此湮灭,似乎也有些可惜。他于是又撰写了一册题名为《尤卡坦纪事》又称作《尤卡坦事物考证》一的手稿,记载了许多玛雅人罕为人知的文物故实。特别是他记下了玛雅人繁复的象形文字的发音,为破译玛雅文字留下了重要的线索。
1863年,法国学者德·布尔布尔在马德里皇家历史学会图书馆里,读到了狄埃戈·德·兰达的《尤卡坦纪事》,并且根据他对玛雅文字的提示,阅读了另一部玛雅文献《特洛阿诺抄本》。在这些残存的手抄本中,描述到一块因为火山爆发而沉没海底的大陆的时候,常常用到两个特别的符号,它们很像兰达大主教保留下来的字母表上的“M”和“U”,于是,他把它们拼合在一起,为那块沉没的大陆命名。
“MU”中文翻译作“姆”,这个命名被保留下来,成为了“太平洲”的另一种叫法。
不过,布尔布尔认为,这个“姆大陆”存在于大西洋中,这与现在所说的“姆大陆”位置并不相同。
另一位法国学者奥—普伦金(1826~1908)根据《特洛阿诺抄本》和玛雅遗址奇钦·伊查壁画等材料,也写了一本题名为《姆大陆女王和埃及斯芬克司》的书,对“姆大陆”的故事作了有趣的推想。
他说:古时候的人近亲结婚比较普遍。当时的姆大陆由女王姆当政。为获得女王的爱,她的两个亲兄弟科(美洲狮)与阿克(龟)展开了生死搏斗。最后,阿克杀害了科,霸占了女王姆,并且最终从女王手里夺取了对姆大陆的统治权。女王羞愤交加,逃奔到了埃及。为了悼念死去的兄弟科,她兴建了斯芬克斯像,并把自己的名字改叫“伊西丝”。
“伊西丝”是埃及传说中最早的女神。在她的指引下,埃及人创建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同布尔布尔相同的是,奥·普伦金也认为,这个“女母大陆”存在于大西洋之中。至于玛雅人为什么能记下这些有趣的故事,奥·普伦金认为,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姆大陆”的移民。
《太平洋之谜》
不过,更多的学者把注意力集中在太平洋上……
最令人奇怪的是位于太平洋中心的小岛—复活节岛,离它最近的陆地是南美洲的智利,至少有3300公里;离他最近的有人岛屿,也至少有2300公里。可它上面却有人居住。不只有人,而且有着同几千里之外的岛上居民相同的语言和习俗。
他们绝不可能在一座孤零零的海岛上独立发展成人类。据考察,他们也绝没有可供远洋航行的船只。可他们是怎样到这座远洋孤岛上来的呢?又是怎样同远隔数千里的岛民进行文化沟通的呢?这实在是一个未解之谜。
而且,它的面积仅120平方公里,土地贫瘠,仅能维持2000人生存。可是岛上却雕刻了几百尊巨石神像,石像几十吨、几百吨不等,最重的竟达400吨。岛上土著居民口头流传,该岛从前本是一块称为“希瓦”的大陆,后来由于某种突发灾难而使大部分地区沉沦于洋底,只留下了这座孤零零的海岛。
无独有偶,在西太平洋波纳佩岛的东南侧,有一个长1100米、宽450米左右的珊瑚礁,上面矗立着89座巨石堆垒的建筑物,当地土著称之为“南·马特尔”,意思是“环绕群岛的宇宙”,也有人根据它的形状和传说,认为这是“古墓”。
每座古墓都是用巨大的玄武岩石柱水平叠砌,平面呈四边形,边长约18~20米,高2~4米不等。石柱多为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总计用石材100万根左右。这些神秘的石柱建筑物,远看如嶙峋的石林,近看像群立的城堡,无盖的神庙,或者坚实的谷仓。鳞次栉比,蔚为壮观。
据考察,石柱是从遥远的采石场开凿、加工后,再用木筏运到这里施工的,其工程之浩繁,不可想象。石材每根长3~9米,重约10吨。粗略估算,即使投入1000个劳动力,日以继夜地采石,加工,运输,建筑,需持续1500年。可是,该岛的土著居民数量不过2万,他们有能力完成这样艰巨的工程吗?
在一个四顾茫茫的海中孤岛上,在生产力低下、衣食维艰的岁月里,他们有必要进行和完成这样艰巨的工程吗?
这是太平洋中孤独岛屿上的又一个不解之谜。
1924年,新西兰人种学家麦克米兰·勃劳乌发表了《太平洋之谜》,全面论证了占太平洲的存在。他认为,波纳佩岛附近,有古太平洲的首都,而复活节岛只不过是太平洲的墓地。
潜水考古学的发现,也为这块已经消失的古大陆的存在提供了必要的依据。譬如,波纳佩岛上居民世代相传,附近海底有一片沉没的古陆。潜水人员果然在附近海底发现了保存得相当完整的街道、石柱、石像和住宅。
他们还从当地海底捞起十分珍贵的黄金和珠宝饰物。值得注意的是,太平洋中的许多岛屿上都留有巨大的石头平台、石头城遗址、石头雕像,一些地方还留下了准备使用的巨石或雕刻尚未竣工的石像。这表明,当地的古代居民富有成果的劳动是突然结束的,复活节岛上就清楚地留有这种迹象。这不能不使许多探索者猜测:这一地区曾经存在着一个高度文明的种族,他们以杰出的工艺建成了大规模的城市、雕像与港口之后,因为某种我们迄今尚不知道的原因,集体撤离或者集体灭绝,留下了壮观的建筑遗迹。
《消失的姆大陆》
更有趣的是,1931年,一位名叫杰姆斯·邱奇尔的英国人出版了一本名为《消失的姆大陆》的书。这本书在纽约出版,并且立即成为轰动一时的畅销书。
他自称曾向一位印度僧人学习过一种叫做“纳卡尔”的古代文字,在印度的古代文献中发现了有关这块沉没大陆—“姆”的复杂记录。
他声称:伊甸园不在亚洲,而在这个太平洋中沉没的陆块上,人类大约在200万年以前开始在这里繁殖,从而进化成为比较先进的文明,人口最多时曾达到6400万。这里生活着黄、白、黑等各种肤色的人种,他们和睦相处,没有优劣、贵贱之分。圣经中的创造地球和人类的故事,也起源于“姆”。
“姆”,才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他这样论述。这块古大陆拥有较高水平的文化技术,在建筑和航海方面尤其出类拔萃,他们的航船驶向四面八方,从事贸易和掠夺。他们在世界各地拥有众多的殖民地。
姆大陆上有七大城市,首都设在希拉尼普拉。宽阔的道路向四方辐射,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港口樯橹云集,商旅不绝。
大陆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植物繁茂,虫鸟幽鸣,出产丰富,市场繁荣,人们在安谧、祥和的气氛中过着幸福、安乐的生活。
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祸使这场文明夭折。火山喷发,熔岩流溢,山呼海啸,地陷山崩,姆大陆在一夜之间沉入了大海,只有几处突兀的高地残存在海面。生活在高地上的人们尽管逃脱了灾难,但由于幅员的狭窄,资源的贫乏,以及千里烟波的阻隔,他们逐渐退化成为了原始时代的野蛮居民。
正在执行外事任务的幸运者,也从此无家可归,成了世界各地永恒的文明的使臣。
邱奇尔自称,他所依据的最重要的文件之一是在中国西藏某寺院发现的《拉萨记录》,这是一本有关占星术的文献。《拉萨记录》提到,姆大陆沉没的时间是8064年前。《拉萨记录》是4000年前的作品,据此可以推知,姆大陆沉没于12000年之前,这与亚特兰提斯的沉没时间大体相当。太平洲真是一个历史的存在吗?它的沉没与大西洲的沉没,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真是这样,让两块幅员数千里的大陆同时沉没的神秘力量,又是什么呢?
南极:绿洲冰化之谜
南极洲地处地球最南端,陆地面积约1200万平方公里,长年冰封雪盖,冰原平均厚度为1700米,最厚处达4200米,储冰总量占世界总冰量的90%。如果把它融化成淡水,将是世界淡水总量的两倍多。
想当年绿鬓婆娑
这么多的冰是怎么来的?它从古至今都是处于这种无死无生的冰雪封盖之下吗?
事实的回答是:否。
地质工作者在南极的考察表明:在6000万年以前,南极大陆没有任何一处有冰河存在的证据。
谢克顿爵士在距南极点320公里处,找到了丰富的煤层。
1990年12月25日,地质学家麦克凯维和哈乌在离南极点400公里的地方,发现了200万~300万年前的落叶树森林化石。
1935年,由英国海军上将伯德领导的探险队从海底采集的堆积物显示,直到6000年前,南极河川的水仍保持着流动状态?
特别重要的是:我们拥有皮里·雷斯1513年绘制的南极地图,以及类似的多种地图,这些地图正确地展示了冰封雪盖之前的南极的地形、地貌。
人类发现南极大陆是1818年的事。但是,我们无法一睹它的“庐山真面目”,因为它从发现至今,始终覆盖着1公里多厚的坚冰。
那么,它是什么时候,因为什么原因,从绿鬓婆娑的森林之地,变成了白雪皑皑的冰冻之地呢?
地壳移置美国查理·哈普古德教授作了一个有趣的假设。他认为:南极大陆并非一直都被冰雪覆盖,在某个时期,它的气候比现在温暖得多。它的位置也不在南极圈内,而在南极以北大约3200公里的地方。
什么原因使得它到了现在的位置,而且变得如此严寒呢?
他断言:是“地壳移置”。
他认为,厚度不到50公里的地壳层,搁置在被称为“滑润层”的岩流圈上,假如受到某种外力的影响,它就会在大约12000公里厚的地球中心核上趔趄一下滑到哪里算哪里。
南极位移,正是这一滑动的结果。
“地壳移置”的假说,不同于已被科学界广泛承认的“大陆漂移”学说。大陆漂移是缓慢的、渐进的,地壳移置则是迅速而强烈的。
有什么力量能使得如此平稳的地壳,产生如此激烈的变动呢?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解答说:
在南极和北极地区,冰雪不断积累,但分配并不均衡。地球的自转在这两个重量不均衡的冰帽影响下,产生了一股离心力。离心力传到坚硬的地壳上,强度不断增加,聚集到一定的力量后,便会形成一种地壳与地球本身之间的反动,从而造成两极地块往赤道方向移动。据推算,现在的南极大陆上覆盖着1000多万立方公里的冰层,其重量约有19000000000000000吨。更严酷的是,每年还要增加400多立方公里的冰层,这就等于每年要在南极大陆加上一个相当于安大略湖大小的冰山。在岁差运动、黄道的倾斜、公转轨道的偏心率、地球自转离心力,以及太阳、月亮等天体的引力的共同作用下,两极不断增加的冰块重量,可能会成为地壳大规模移动的最后的决定性因素。
伴随着“地壳移置”的是各种天灾:海啸、飓风、雷雨、火山爆发、地球断层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