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02300000008

第8章 经篇(7)

礼记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的作者不止一人,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的作品,还兼收先秦的其他典籍。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义,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实际上,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出自《礼记·哀公问》。正:端正。意思是:“政”的意思就是“正”。一国之君只要言行端正,那么他的百姓也会言行端正。

说明君主是一国的表率,要严于律己。

【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出自《礼记·曲礼》。意思是:修身养性,兑现诺言,这就是好的品行。行为端正,言语合道,这就是礼的本质。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出自《礼记·学记》。君民:治理百姓。意思是:玉不经过雕琢,就不能成为器具;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道理。所以古代的帝王建立国家治理百姓,都把教育和学习放在首位。说明教民与学的重要性。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出自《礼记·学记》。意思是:虽然有最上乘真理,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受教后才知道自己知识上的贫乏。

【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出自《礼记·学记》。意思是:很多人在学习时,有的过失在于贪多,有的过失在于求少,有的过失在于把学习看得太容易,有的过失在于半途而废。

【荀利国家,不求富贵】出自《礼记·儒行》。意思是:只求有利于国家,不求个人富贵。

【德配天地,居处有礼,进退有度】出自《礼记·经解》。配:匹配。意思是:德行应与天、地相匹配,起居要有一定的礼仪,应对进退要合乎规章制度。

【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出自《礼记·缁衣》。庆:行善。兆:一百万,旧指一万亿。意思是:君主拥有美德善行,天下亿万臣民都能受其恩惠。

【上好是物,下必有甚者矣】出自《礼记·缁衣》。意思是:君主爱好某种东西,下面的臣民爱好一定会比这更厉害。说明君主要谨言慎行,做好表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出自《礼记·礼运》。行:通行。大道通行于天下时,天下是天下人所共有的。

【贵有德,贵贵,贵老,敬长,慈幼】出自《礼记·祭义》。贵:尊重。尊重有道德的人,尊重地位高贵的人,尊敬老人,尊敬长辈,爱护儿童。

【政不正,则君危;君位危,则大臣倍,小臣窃】出自《礼记·礼运》。倍:同“背”,背叛。意思是:如果在政事上不能行正道(以致发生重大政策错误),那么君主的地位就非常危险了;国君的地位岌岌可危,大臣就有可能背叛,小官吏就会乘机盗窃国家财物。

【刑肃而俗敝,则民弗归也,是谓疵国】出自《礼记·礼运》。刑肃:刑罚酷烈。俗敝:伤风败俗,意思是:刑罚残酷而社会风气又败坏。那么民众就不会归服,这叫做有病的国家。

【虞帝弗可及也已矣!君天下,生无私,死不厚其子。子民如父母】出自《礼记·表记》。虞帝:舜帝。意思是:谁也赶不上舜帝这个帝王啊!他是天下的君主,活着的时候没有一点私心,死时也没给自己的儿子特殊的地位,对待臣民像对待自己的儿女一样慈爱。

【德成而教尊,教尊则官正,官正而国治】出自《礼记·文王世子》。德成:德行有成。意思是:(掌权者)德行有成并以此教化国民,自己确立威望和尊严。自己的威望出来了,下面的官员才会正派起来。官吏的作风正派了,国家就会长治久安。

【用人之知去其诈,用人之勇去其怒,用人之仁去其贪】出自《礼记·礼运》。知:通“智”,智慧。意思是:(君主)用人要使用他的智慧,而摒弃他的奸诈;用他的勇气而摒弃他的暴躁;用人的仁慈而摒弃他的贪欲。

【凡官民材,必先论之;论辩,然后使之;任事,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出自《礼记·王制》。论:考评。使:试用。意思是:凡是凭借庶民之才入官的,必须先考核他;经过考核他的才情德行之后,再试用他一段时间;能够胜任工作的,确定他的官品阶层;官阶确定后,再发给他相应的薪水。

【古之为政,爱人为大】出自《礼记·哀公问》。意思是:古代的帝王治国,把爱护臣民作为从政的头等大事。

【君以民存,亦以民亡】出自《礼记·缁衣》。意思是:君主依靠人民的拥戴而存在,同时也会因失去民心而灭亡。

【无三年之蓄,日国非其国也】出自《礼记·王制》。

虚:储备。意思是:国家要是没有能够支持三年的储备,那这个国家就不叫国家了。

【札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出自《礼记·经解》。微:微妙。意思是:礼义的教化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它会在邪恶还没有形成的时候就扼杀它,能使人在不知不觉中靠近善良,远避罪恶。

【贵人而贱禄,则民兴让;尚技而贱车,则民兴矣】出自《礼记·坊记》。意思是:尊重人才而轻视俸禄,这样民间就会兴起谦让的风气;重视技艺而轻视车马,这样民间就会兴起学习技艺的风气。

【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出自《礼记·冠义》。为:是。意思是:人之所以是人(区别于其他生物),是因为人有礼义啊。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出自《礼记·曲礼》,意思是:道德仁义,没有礼就不能实行。

【恭进礼,俭进仁,信进情】出自《礼记·表记》。恭:恭敬。俭:节俭。情:性情。意思是:恭敬接近礼,节俭接近仁,诚信接近人本来的性情。本句阐明了恭、俭、信在礼义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出自《礼记·乐记》。意思是:人的内心受到外界事物的诱惑而发生变化,人变成了物,(一旦出现这种变化)就会泯灭了天授予人类的善良本质,去追求无穷的个人私欲的满足。

【小人贫斯约,富斯骄,约思盗,骄思乱】出自《礼记·坊记》。斯:那么。意思是:小人贫穷了日子就窘困不好过,富有了就奢侈起来。日子窘困时,他就想去偷盗抢劫,骄奢了就会犯上作乱。

【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出自《礼记·冠义上》。始:产生。意思是:礼义的产生,在于行为举止得体,态度端庄,言辞恭顺。

【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出自《礼记·曲礼上》。淫:过度。慑:怯。意思是:富贵的人知道爱好礼义,就不会以富贵傲于人前,做事过分;贫贱的人知道爱好礼义,就会有志气而不会怯懦迷惘。

【君子远庖厨】出自《礼记·玉藻》。庖厨:屠宰场所。意思是:君子要远离屠宰的场所。

【很毋求胜,分毋求多】出自《礼记·曲礼》。很:争吵。意思是:在争吵时,不要存取胜于人的心理;在分财产时,不要存多分的想法。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出自《礼记·礼运》。意思是:吃饭穿衣,男欢女爱,是人们存在的最大欲望。

【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横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出自《礼记·祭义》。意思是:把孝道放置在天地之间,它就能充满天地;把孝道推广到四海,它就能填塞四海;把孝道推行后世,后世就每时每刻都奉行它。

【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出自《礼记·内则》。意思是:孝子养父母的老,要使父母从心里感到快乐,不违背他们的意愿,(想办法)让他们赏心悦目,父母的寝处要安排得舒适。

【凡为人子之理,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出自《礼记·曲礼》。清:凉。意思是:做人子女的按照侍奉双亲的礼制,要让父母冬天温暖,夏天凉爽,晚上铺好床,安放好枕头,早晨要请安。

【从命不岔,微谏不倦,劳而不怨,可谓孝矣】出自《礼记·坊记》。意思是:听从父母的教诲,不要有不乐意或者埋怨的表情;(父母有过)要和颜悦色地劝谏,如果不听,也不能发脾气,要反复劝谏,永不言败;侍奉父母累了也不能怨恨,这就是孝了。

【善则称亲,过则称己,则民作孝】出自《礼记·坊记》。作:兴起。意思是:做了善事要归功于父母的教诲,犯了错误自己要承担起来,这样民间就会兴起孝顺的风气。

【长民者,朝廷敬老,则民作孝】出自《礼记·坊记》。意思是:做百姓的长官的人,在朝廷内就要尊敬老人,这样民间就会兴起孝敬的风气。

【养则观其顺也,丧则观其哀也,祭则观其敬而时也】

出自《礼记·祭统》。三道:三个原则。意思是:(看孝子孝顺父母与否,看其三个方面)父母活着的时候,看他是否孝顺;父母过世时,看他是否悲伤;祭祀的时候看他是否恭敬。

【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出自《礼记·檀弓》。嗟来之食:无礼吆喝的饭。意思是:我就是因为不吃无礼吆喝的饭,才落得这个样子的啊。

【戴仁而行,抱义而处,虽有暴政,不更其所】出自《礼记·儒行》。戴:按照。抱:坚守。意思是:按照仁义来行事,以义自处,即使在残暴的统治下也不改变自己所信奉的仁义。

【君子辞贵不辞贱,辞富不辞贫】出自《礼记·坊记》。辞:推辞。意思是:君子推辞尊贵的地位而不会推辞贫贱的地位;会推辞富有,不会推辞贫穷。

【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出自《礼记·曲礼》。意思是:在财物面前不随意取,在危难面前不躲避。

【近文章,砥历廉隅。虽分国如锱铢,不臣不仕】出自《礼记·儒行》。意思是:通过钻研礼乐法度等方面的文献,磨炼自己的正直和节操,即使把国家分封给他也认为那是锱铢之类的小事情,不给别人做臣下和官吏。

【为人臣下者,有谏而无讪,有亡而无疾】出自《礼记·少仪》。谏:规劝。亡:出走。疾:憎恶。意思是:

作为臣子,可以当面规劝,不能背后讥讽;可以弃君而去,但不能有所怨恨。

【下之事上也,虽有庇民之大德,不敢有君民之心】出自《礼记·表记》。下:下级。事:侍奉。上:上级。意思是:下属侍奉上级时,尽管有庇护百姓的大德,也不能有君临百姓的思想。

【父母有过,谏而不逆】出自《礼记·祭义》。逆:触犯。意思是:父母有了过错,子女能够劝谏但不能触犯他们。

【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出自《礼记·祭义》。物:根据。格:格式。意思是:说话要有根据,行事要有原则,所以活着的时候不会改变志向,死后就不会丧失好的名声。

【言必虑其所终,而行必稽其所敝】出自《礼记·缁衣》。虑:考虑。稽:考察。意思是:说话时一定要考虑清楚后果,做事情时一定要考虑清楚有没有弊端。

【口惠而实不至,怨蓄及其身】出自《礼记·表记》。实:实现。怨蓄:怨恨。意思是:口头上向别人许诺的好处不加以兑现,就会招致别人的怨恨。

【轻绝贫贱而重绝富贵,则好贤不坚而恶恶不著也】出自《礼记·缁衣》。绝:断交。意思是:轻率地和贫贱的朋友绝交,或者郑重地和富贵的朋友绝交,这都表明尚贤的心理不够坚定而嫉恶的心理不够明显。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出自《礼记·曲礼》。爱:

与自己亲近的人。恶:不好的地方。意思是:对自己所喜欢的人要看到他的缺点;对自己所厌恶的人要看到他的优点。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出自《礼记·学记》。君:君临。意思是:建立国家,君临百姓,要以立教立学为首要之务。

【化民易俗,近者悦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出自《礼记·学记》。化:教化。怀:归附。意思是:教化百姓改变陋习,使附近的人心悦诚服,而远方的都来归附,这是太学院的教育目标。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出自《礼记·学记》。意思是:君子如果想教化百姓养成良好的习惯,就必须从教育入手。

【立爱自爱始,教民睦也;立教自长始,教民顺也】出自《礼记·祭义》。意思是:培养仁爱的风气就从自己的亲人开始,这是教化百姓和睦;培养尊重人的风气就从尊敬年长的人开始,这是教化百姓和顺。

【恭俭庄敬,《礼》教也】出自《礼记·经解》。意思是:恭敬节俭,端庄谨慎,这都是学习了《礼记》的结果啊。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出自《礼记·学记》。意思是:古时候教学,家里有私塾,乡里有乡学,郡县有郡学,国家有太学。

【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出自《礼记·学记》。意思是:入学一年后,考察经文的句读,辨别志向的邪正。三年之后,考察是否专心学业,乐于公益。五年后考察学生是否广览多读,亲近师长。七年后,考察学生在学术上的见解,对朋友的选择,这叫做小成。九年后,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卓然自立,临事不惑,就叫做大成。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出自《礼记·学记》。严:尊敬。意思是:求学的学问,最不容易做到的就是尊敬师长。师长受到尊敬了,然后师道才受到尊敬;师道受到了敬重,然后百姓才知道恭敬地去学习。

同类推荐
  • 西安半坡博物馆

    西安半坡博物馆

    古老而奔腾不息的黄河水像母亲的乳汁一样,浸润着宽广而深厚的黄土高原,三秦大地留下了中华民族先祖光辉灿烂的足变迹。沧海桑田,遥远的历史早已被漫漫黄土所尘封,昔日的熙熙攘攘也被无尽的岁月所淹没。
  • 中国文化外宣研究

    中国文化外宣研究

    本书就文化对外宣传的作用、战略意义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从对外传播和国际交流的大背景出发,对中国文化外宣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与分析.对文化外宣的理论学说、传播规律以及中国文化外宣的发展历程、各种当代形态等内容进行深入剖析和考察。此外.本书还比较和借鉴了其他国家文化外宣的经验和发展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文化外宣的对策和建议。
  • 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而系统、体制宏大而完备、兼具学术价值的家训,其中提出的为人处世、为文从艺、仕宦出处等思想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此书语言顺畅,运用了大量的故事、典故、逸事,往往从小处入手,将所阐述的道理蕴含其中,可读性很强。本书对《颜氏家训》进行编译和评析,以当代读者容易接受的方式重新编排。希望帮助读者了解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精髓,实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夙愿。
  • 中国青年100种生存状态

    中国青年100种生存状态

    阳光是上天的礼物,无论春夏秋冬,阳光的品格就是普照大地万物,不会给你多照一点,给他少照一点。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在享受阳光,可谁又会在意阳光?无论人们是否在意,阳光总是一种最朴实最可贵的存在。再说,我们什么时候会想起来感谢阳光?生活中,除自己之外,都是他人。他人即阳光。我需要他人,他人也需要我,我们相互都应该是各自的阳光。
  • 红巾军起义

    红巾军起义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红巾军起义》以清新的语言、扎实的史料,简明而不失其要地讲述了元朝末年张士诚和方国珍发动红巾起义的全过程,以及朱元璋参加红巾军并建立明朝的始末。
热门推荐
  • 最强提炼系统

    最强提炼系统

    什么你武功大师,抱歉我武功宗师。你是学霸,呵呵劳资学帝,你身价百亿,嗯这是一百亿我家缺个保洁。看唐杰如何变成最强。
  • 英雄联盟之烽烟再起

    英雄联盟之烽烟再起

    传说中,神秘的瓦洛兰大陆,蕴藏着神秘的三千符文。得之可毁天灭地,永生不死。为此瓦洛伦大陆血流不止,纷争不休。南有德玛帝国,嘉文一恸,天崩地裂;北有诺科帝国,诺科一恼,血流成河;东有诺德尔星,菲兹一怒,鲸口吞天。
  • 混沌默示录

    混沌默示录

    混沌世界,三界大战,神器出世,魔神乱战尽在混沌默示录为你一一展现!
  • EXO穿越时空爱上你

    EXO穿越时空爱上你

    平平凡凡的她穿越到当代最红的组合的生活里,她的生活会有什么变化呢?继续和EXO生活在一起?又穿越回去,默默的回忆?
  • 原阵——血印

    原阵——血印

    我们同为人类,却因为传统与责任,我们不得不接受与现世不同的世界观,我们是创世者的传承人,传承着他创立这个世界时所带来的法则与规则。。。。。。。。。。如果喜欢这本书,或者是对小说有什么建议和想法,可以加入qq群:560254030,只要有人喜欢看,我就会继续写的,谢谢大家
  • 再次相见而我们却只是路人

    再次相见而我们却只是路人

    婉言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南宫俊喜欢上她而没想到再一次意外中看见南宫俊与另外一个女生在一起。他们就这样剪短了长达一年的爱情短跑。再次相遇看到婉言和男友在一起,他心里很难受但为了她幸福,他假装没看见她,就这样他们如陌生人擦肩而过
  • 五千残烛明灭

    五千残烛明灭

    此身为罪之躯,万恶为源,原罪之始,穿越于各个位面,奋战在战场前线。何谓之善,何谓之生?活跃于光影交织的圣战之中,将善意播撒大地,用杀戮净化世界,无人晓吾之事迹,无人知吾之真名,曾忍痛背负万世之恶念,为救赎世人流尽最后一滴鲜血,纵使最终迎来的只有毁灭,了无遗憾,此为赎罪之唯一路途,那么此身无须任何意义,此身,定为背负者最终之救赎。————刚光与影的背负者·织斑翼(都说了无名,这当然是假名啦O(∩_∩)O~)织斑翼:作者大大,还没上场就给我立死亡FLAG,真的大丈夫吗?作者:大丈夫だ、问题ない织斑翼:⊙﹏⊙b汗
  • 快穿男神放开我

    快穿男神放开我

    作为唯一一个现代修炼成妖的小仙草,蓝欣乐表示欲哭无泪——刚刚修炼成人就被捉妖人给灭了。脑中突然响起:“叮,系统白零已开启”从此蓝欣乐走上虐女配,成女王的阳光大道,当蓝欣乐玩的正开心,突然出现一个跟屁虫,“白零,这是怎么回事?”某人笑“自己当女王太辛苦,来当我的女王吧,无期限哦”
  • 中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

    中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

    本书对开发我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研究,提出了我国竞争力分析模型,并构建了一套我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从资源、市场管理、科技、相关产业、政府、环境和不确定因素等八大方面对我国纺织产业进行了分析评价。
  • 我没有罪

    我没有罪

    从普通的留学生,变成联邦监狱的囚犯,从美满的感情,跌落至贪婪的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