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76700000004

第4章 老子文化

因为老子在函谷关撰写道家经典著作《道德经》,所以后来函谷关被视为道家之源。

也正因为此,在函谷关的文化里,深深地蕴涵了老子的思想。函谷关的这种文化倾向,也被后人称为老子文化。

(一)老子其人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又名老聃,相传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

据说,老子于西周末年武丁朝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时诞生,汉族,姓李名耳,字摐,安徽涡阳人。

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周国都洛邑任藏室史。藏室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老子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老子问礼。

老子晚年经过函谷关时,被函谷关令尹喜盛情挽留,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写完此书后,老子离开函谷关,此后就不知所终了。

(二)老子著书函谷关

当初,函谷关令尹喜因看到紫气而发现打算过关的老子后,便把老子留了下来。

老子在关里做客,尹喜对他安排照顾得非常周到,除了晚上安歇以外,尹喜几乎天天不离老子的身边,那敬慕之情,真是难以用语言表达。

就这样,一天、两天、三天、五天,老子几次提出要走,尹喜总是不让。眼看着整整九天过去了,尹喜仍然不肯让老子走,依旧很热情地招待,诚心服侍他。

此时,老子心中十分过意不去,再三提出要过关西去,态度非常坚决。

尹喜问:“不知您老人家执意要走,都有哪些事要做呢?”

“我要到秦国去讲学,还要西行流河,到很远的地方去,过真正的隐居生活。”老子认真地说。

尹喜说:“您老人家说的这些事也都不是急着要办的,况且您老此去隐居,这辈子晚辈怕再也见不到您老了。您不能走,晚辈这里就是您最好的隐居地方,你可以在这里著书立说,把你的主张和想法留给后人。”

老子听尹喜要他留下来写书,不免心中一震,想起原在家乡时写成的大书被火焚烧,心里马上难受起来,他不愿再写书了。但是看到尹喜一片真情,不免心动,感到盛情难却,于是就答应了。

尹喜亲自动手,给老子取来很长一串一字没写的木简,又准备了其它书写用具,还准备了麻绳、刀子。刀子是专门用来将木片上写错的字刮去的。

老子坐在东间窗下的桌案旁边,手里握笔,面对桌上展开的木札,望着窗外青碧的竹林,开始构思要写的文章。想了好大一阵子,也没能够想出个眉目来,心里倒感到茫然起来。

老子放下笔,走出房子,来到关楼上。他四处眺望,一下子心胸开阔起来。高爽秋空,一碧万顷;莽莽沃野,一展苍黄;千山万壑,一张图画;浩浩宇宙,无限包容;老骥登城,志在千里;眺望家乡,天边好像在身边。这时,老子豪情顿至,灵感在他胸中又一次升起……

“有了,有了,我何不就将那大书用浓缩的语言概括地一写呢?对!就这样办!就这样办!”老子自言自语地说着。决心一定,他快步走下关楼,兴冲冲地回到房里。

老子重新坐到窗底下桌案旁边,他提起笔来,先将在路上想好的开头几句话写在木札之上:“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写,就这样写。要用极少的话将那太多的内容表达出来,这样也就不枉我多年的辛苦攻读了。”

老子就这样废寝忘食,不停地写着。终于,81章奇文写成了。他用极为精练浓缩的5000字,以一当百,把他的巨型大著全部概括出来了。一部上至高天、下至大地、中至人间的奇书,就这样在老子的笔下诞生了。

函谷关太初宫的正殿,就是当年老子著书的地方。他写的书就是《道德经》,分“道经”与“德经”上下篇,共5000字,向来被奉为道教的经典。

(三)函谷关成为“道家之源”

老子在函谷关写下的《道德经》对后世影响深远。《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座高峰。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

《道德经》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是指宇宙、自然、社会、生命中本来存在的规律。这些规律的存在是先验的,不以个体认知的程度而转移。道就好比道路,本来就存在的。即使所有人都没有去行走,但是道仍然存在于自己本来的位置。

“德”即得,是指生命个体对道的感知、理解、体验、探索的过程。德就是求道的过程,不同个体对道的认知层次是不同的。一种道,被个体认知越多,这种道的实践影响就越大,德对道的发展也越大。即老子所言:“非道宏人,人能宏道。”就好像大家都走这条路,这条路就会从崎岖小路变成了康庄大道一样。

老子认为,求道的过程就是德,可以是对前人经验的继承,也需要生命个体自己去实践、体验、思考、探索。如果不继承前人已知的道也就是经验,凡事都要亲历,那么,因为生命的长短和强弱,就只能够在低层次上对道进行探索和体验。自然界的飞禽走兽大体如此。而一味的只啃故纸堆、做书虫,没有自己的亲历亲为,这样的道不过是纸上谈兵。古人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即求道的过程,也就是知行合一的过程。

《道德经》书中包括了大量朴素辩证法的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此外,书中也有大量的民本思想:“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等。

《道德经》中的学说对我国哲学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道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从《列仙传》开始,老子就被尊为神仙。

在当今社会,研究老子思想已成为一种国际性的文化现象。为此,英、法、美、日等四十多个国家都在研究《道德经》,翻译《道德经》的版本达六百余种,其中日本人著述达三百三十余种。

因《道德经》成书于函谷关,函谷关名副其实成为道家文化的发祥地。

2002年10月20日,中国道教协会会长、玉溪道人闵智亭为函谷关旅游区题写了“道家之源”四个字。

(四)老子文化的发扬

函谷关作为旅游景点被开发后,老子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资源,受到了函谷关景点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景区曾多次举办各种活动来纪念老子。

在函谷关景区的大门上就刻有“道家之源”四个大字。四个大字的下面,是一个大大的太极阴阳鱼图,图的左边写有“上善若水”,图案的右边是“厚德载物”。

同时,函谷关景区经常还会在“道家之源”四字的前面举办各种演出节目,而其中道家文化的节目更占有很大一部分。

在函谷关的道家文化里,《祭道教始祖老子文》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化元素。从2001年开始,已经有多篇祭奠道教始祖老子的文章问世。

2001年的《辛巳祭道教始祖老子文》这样写道:

维公元二〇〇一年三月九日,岁在辛巳,节近春分,太平盛世,天下归心。百业俱臻之瑞年,春和景明之吉日,谨以芳花清醴,雅乐正声,恭祀于道教始祖老子宝座之前,曰:

泱泱华夏,灿灿星辰。文明亘古,寰宇绝伦。

河汉之下,弘农古郡。秦岭苍茫,黄河雄浑。

函谷天险,星野平分。一夫当关,万夫莫奔。

千年要塞,龙盘虎踞。七雄争霸,烽火纷纷。

终军弃繻,孟尝夜遁。白马西风,六合萧森。

神龙辞周,骑牛西隐。紫气盈关,太初著文。

老子思想,博大精深。五千珠玑,素朴渊蕴。

道法自然,众妙之门。洞观宇宙,诠释古今。

明察哲理,返朴归真。启蒙诸子,教化黎民。

商贸医典,治国经纶。百川归海,从者如云。

并驾儒释,创立道门。历经千年,不枯之泉。

九垓景仰,五洲同钦。十八世纪,欧美传闻。

当今世界,广为礼尊。无为而冶,富国安民。

有无相生,建筑宝箴。玄元巨制,道开混沌。

2006年的《丙戍公祭先哲老子文》这样写道:

维公元二〇〇六年三月十四日,岁在丙戍二月望日。惊蛰季节,暖气融通,春意萌动,欣欣向荣。时值中华民族先哲老子诞辰2577周年,灵宝社会各界及七十四万人民,谨以鲜花束帛、雅乐典章之仪,恭祭于老子著《道德经》殿堂之前,而致词曰:

秦岭逶迤,大河浩荡,弘农绵延,涧水欢唱。

桃林大地,千年灵宝,人杰地灵,物华天宝。

函谷雄关,挺拔伟岸,军事要塞,道家之源。

上溯周代,大贤莅关,紫气东来,道德问世。

箴言五千,博大精深,旷世传唱,五洲敬慕。

微言大义,哲理深邃,厚德载物,惠及后人。

上善若水,格物致志,修养道德,涵蓄正气。

大道周行,天长地久,与时俱进,为之未有。

道法自然,构建和谐,损余补欠,持续发展。

少私寡欲,修心养性,强身健体,平安无虞。

祸自欲起,咎由贪生,至理警言,醍醐灌顶。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继承弘扬,吾侪担当。

灵宝儿女,七十万众,勤劳智慧,皆为英雄。

弘扬道德,传承文明,坚持先进,志在鼎兴。

改革开放,解放思想,三个代表,指引航向。

立足市情,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整体推进。

工业强市,农业富民,旅游名城,奋发有为。

科学决策,和谐发展,求真务实,强市富民。

回首“十五”,凯歌高唱,桃林生辉,人民安康。

展望“十一五”,豪情万丈,建设家园,再铸辉煌。

唯祈庥佑,裕赐泰康,祭礼告成,伏维尚飨。

如今,作为道家之源的函谷关,更加注重利用老子元素,全力打造函谷关的老子文化。因此,老子文化在函谷关今后不但不会随着商业开发而消失,相反,函谷关的老子文化还会进一步被发扬光大。

同类推荐
  • 石嘴山之最

    石嘴山之最

    石嘴山是一座古老的城市,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有着灿烂的文化。本书是《美丽石嘴山丛书》之一,是众多史志学专家智慧和心血的凝结,具有非常重要的存史、资政、教化价值的文献。
  • 虎踞梅岭:梅关

    虎踞梅岭:梅关

    梅岭自越人开发后,成了中原汉人南迁的落脚点,中原文化逐步在梅岭生根开花,并向岭南传播开去。梅岭既是古战场,也是革命战争年代红军多次战斗过的地方,特别是陈毅同志带领部队在这一带坚持了三年游击战,并在临危之中写下了壮志凌云的《梅岭三章》,使梅岭的知名度更高。
  • 什刹海与京杭大运河

    什刹海与京杭大运河

    本书介绍了北京城市发展史、京杭大运河开通及漕运史、北京著名风景区什刹海与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关联、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什刹海地区保护、建设、管理的成效。
  • 盛澄华谈纪德

    盛澄华谈纪德

    纪德今日已被公认为法国乃至全欧洲最伟大的作家。他代表了以文艺复兴为传统的西欧文化演进中最后而也是最光荣的一环。这一位七九高龄的当今文坛宗师,至今仍坚贞地操守着他一生为人与为艺术的态度。他的真诚与“为良心自由,独立,反奴役”的信心使他成为今日最卓荦的中流砥柱,与一切势利的实用主义式的“现实主义”相拮抗。他属于蒙田以来那种人性而柔和,且又无微不至的散文传统;他的“我”,丰富而亲切,虔敬而舒卷自如,最足阐扬法国清明的人性批评传统。和马拉美一样,他是朴素的道德家;另一面,他又和勃朗宁,勃莱克,尼采,陀斯妥易夫斯基紧凝成一支坚强的反中庸常识的精神血统。
  • 20几岁要知道点国学常识

    20几岁要知道点国学常识

    本书立足于经、史、子、集的各个方面,对国学的整个体系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从中摘取精华、剔除糟粕,将国学的一些基本常识集中呈现出来,为广大读者了解国学打开了一扇便捷之门。
热门推荐
  • 今生今世,我就是要定你了

    今生今世,我就是要定你了

    这是一本玄幻的言情小说。么么哒,各位亲,快来看吧~
  • 梦之魂旅

    梦之魂旅

    有时候,爱一个人要懂得放手,结果不重要,爱的人幸福了才重要。有时候,分离不一定是痛苦,可能是遇见的新开始。有时候,两个人在一起不一定需要承诺,需要的是对方的真心。故事的女主角经历了这种分别,而后,她的生活又发生了什么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呢?---------尽情期待!
  • 不悔桃花催弦断

    不悔桃花催弦断

    女子玲珑曼妙的身影,翩然起舞的背影,早就像烙印一样印在了他的脑海里,一见钟情,见之不忘兮。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相伴长相守。——温桃-若你不是君王,我不是公主,可否长相守?他们注定不能是夫妻,当他在那场大火放开她的手而保护着另外一个女人离去时,他们就注定再也不能在一起。
  • 环宇文明

    环宇文明

    宇宙也许是归为一个高级文明掌管,人类在其中也许只是一个蚂蚁。一个文明掌管整个宇宙。
  • 王汶石文集(第四卷)

    王汶石文集(第四卷)

    本书收有中篇小说《阿爸的愤怒》、《黑凤》;剧本《边境上》、《复仇》和诗词《毕业歌》、《太阳一出满山红》、《黄河恋》、《有我后来人》等。
  • 快穿之女配要反击

    快穿之女配要反击

    嘤嘤嘤,她夏夕空不过是在嘴上吐槽了下那些“善良”的女配,女炮灰们,就莫名其妙的被一个无良系统君给坑了!神马,进入一个个莫名其妙的文文里,为最最亲耐滴女配女炮灰大人们翻身?兴奋鸟~嗨皮鸟~嘚瑟鸟~退散啊!她只想平淡到头啊!为了回到现实世界,她只好抢女主光环。斗女主,耍男主,玩男配……某日,无良系统君问此女:“亲,你的节操呢?”此女扬起自认为很拽的笑脸,道:“节操一毛钱贱卖,系统亲,要不要捏?”……
  • 变成了情敌的妻子

    变成了情敌的妻子

    出车祸后醒来,居然变成了自己的初恋?昔日情敌现在成了他的老公?在葬礼上诈尸的颜疾整个人都不好了。随着一次次突发事件,他突然发现,这一切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阴影……
  • 警王

    警王

    肉身极致,便是神通。神通一出,封号天下。这是一个有关警察的传奇,需要你的见证!
  • 晕血的剑主

    晕血的剑主

    见血就晕的他,偏偏成为了魔剑剑主。他的剑不轻易出鞘,只待见血之时,剑出无情。
  • 才女驾到:世子,请接招

    才女驾到:世子,请接招

    外出执行任务意外穿越,竟然穿成了全城第一才女。才女学神的养成之路正式开始,秦浅浅表示很崩溃:为什么同名同姓的人,相差为甚这么大……正当秦浅浅在才女之路上摸爬打滚,却又被某只腹黑狐狸给缠住了,连交个朋友也要干涉,秦浅浅表示要被烦哭了:当初不过手贱救了他,没想到世界上还有无耻的人……顾及才女的形象不能随便赶他骂他,却有一天被求婚了,八台大轿,十里红妆,某腹黑狐狸眉眼含笑,一切看似美好……可是父亲的秘密,原主的青梅竹马,以及凭空而来的公主情敌,更甚于秦浅浅的身世,一切事情接踵而来,许多问题浮出水面……某腹黑狐狸忽然三妻四妾,对秦浅浅冷漠暴虐……一切事情似乎没那么简单,秦浅浅是寻找真相,还是就此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