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小以成大谋,所谓百行之本,忍为上策。忍者,百事之始也。忍一点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忍,其实是智者谋远的一种行为方式,非无能懦夫可比。忍,不是消极,被动的选择,不是为忍而忍,而是以退为进,为谋而忍。
忍功内涵多多。所谓忍性,能克制性情;忍事,以忍耐之态度不急不躁做事;忍垢,对恶人恶语等一切丑行有勇气去正视而不逃避;忍土,对尘世之诸多诱惑能有所抵制,不为物所役;忍水,心性如海水深广,心胸博大,吐纳百川,如此等等。
忍的价值在于修炼一个人的性情,能忍一时之困,忍一时之辱,忍世俗物欲之诱,忍奇人异行之惑,则必会成为有大作为的智者,一个真人。
忍,并非一味忍受、忍让与忍耐,忍者也应有忍者之智。忍是有范围、有底限、有原则的,否则沦入懦弱之境,则忍不为谋,忍不为忍。忍者智慧当有所忍,有所不忍。明了如何忍,忍什么,全靠个人修养,有赖于大道之导引,大德之感召。
一、胸襟如海,忍成大业
1.克己隐忍,千古卓绝的人生智慧
中国古代的先贤极为推崇“忍”,视“忍”字为最妙,奉忍为“众妙之门”;现代化的工业强国日本,也极为重视“忍”,将“忍”作为工业伦理学来研究。“忍”字为什么会有如此深远的影响,其妙在何处?那就让我们来推开这扇“众妙之门”,追根溯源,探究一下“忍”的本意吧!
以“忍”组词,人们可以顺口说出一大串词语,诸如忍耐、忍受、忍让,以及忍饥挨饿,忍气吞声,忍痛割爱,忍辱负重等等。但“忍”作为人的一种性情、性格和行为方式、处世态度时,人们往往很自然地把它同无能、窝囊、废物、懦夫等联系在一起,久而久之,“忍”在生活词典里便成为一个被贬责的对象。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误解。
“忍”字在古文字学和古之人生中却是一个褒词。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这样解释“忍”:“忍,能也”。清朝的段玉裁被公认为注解《说文》的天下第一人,他在“忍”字注中解释说:“贤者称能,而强壮称能杰。凡敢于行曰能,今俗所谓能干也。敢于止亦曰能。今俗所谓能耐也。能耐本一字,俗殊其言。忍之义兼行止,敢于杀人谓之忍,俗所胃忍害也。敢于不杀人亦谓之忍,俗所谓忍耐也。”忍字原来并非人们通常认识的那么简单、单纯。它既有积极、也有消极意义。积极意义解为能人、能杰、能干、敢行;消极意义则可解为残忍,杀人也敢。一个“忍”字竟会解出反差如此之大的意义来,不可谓不妙。
古人在使用“忍”字时,一般有四义:
一曰忍耐、容忍。
《论语·八佾(yì)》:“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也就是说连这也能忍,那么还有什么不能容忍的呢?
二曰堪、忍受。
张衡《东京赋》:“百姓不能忍”。李善注:“忍,堪也”。说白了,就是不堪忍受,无法忍受。
三曰克制、抑制。
《荀子·儒效》:“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情性,然后能修”。大意是从主观意志上克制私欲,然后才能为公;在行为上抑制住性情,这才能够修好。
四曰残忍。
《新书·道术》:“恻隐怜人谓之慈,反慈为忍”。也就是说有恻隐之心,怜悯之意是慈善,反之则是残忍。
在古书中,由“忍”组成的多音词,以表前之义为多。其中既有对忍字的解释,也是阐释了忍功。
忍性:就是克制性情。《孟子·告子下》曰:“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庄子·列御寇》曰:“忍性以视民,而不知不信。”
忍事:就是以忍耐态度处事。《避暑录话》上说:“灰心缘忍事,霜发为论兵”。
忍垢:也就是忍恶。《庄子·让王》曰:“强力忍垢”,也就是说对恶人垢语要有坚强的毅力去忍受。
忍辱:一作忍受耻辱讲;二是佛家语。指忍受各种非常的侮辱、恼害,而心不记恨,为六波罗蜜之一。
忍辱铠:佛家语。也就是袈裟的别称。佛教徒以袈裟代表佛法,能遮防红尘,诤慢诋辱,因而称为“忍辱铠”,又称“忍辱衣”。《法华经·劝持品》曰:“我等敬信佛,当著忍辱铠”。
忍土:佛家语。指婆娑世界。婆娑是梵语,义译为忍,又译为堪忍世界。佛家用之指众生安于忍受多种苦恼,不肯出离这世界,所以称为忍土。用今人话说:抵住一切诱惑。
忍水:佛家语。忍辱之功德,如海水之深广也。《大集经·四十七》曰:“忍辱如大地,忍水常盈满”。可见,能忍功德无量,胸怀博大,什么都能容得下。
上述七忍,有四忍都是佛家语。这又道出忍字之妙,达到一种神妙之境。我们从这七招忍功中似乎可以看到一个身怀忍功的圣徒,以其博大如海的胸襟,百折不挠的韧劲,超凡脱俗的心性面对现实、摒弃一切私欲,容天下难容之人,忍常人难忍之事,伟岸挺拔。那不是神仙,却是我们大家。当我们确认忍的本意,懂得了忍的价值,就可以做到忍苦耐劳,忍饥挨饿,忍气吞声,忍辱负重,最终便会成为一个有大作为的人,有心智的人,能抵御一切邪恶势力的人,一个真人。
2.知忍善忍:靠忍耐从竞争中取胜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已进入竞争的时代,就连小学生也懂得树立竞争意识,凡事当仁不让。何况作为一向以能忍而著称的中国人,刚刚迎来一个破除精神束缚,大胆解放思想的新时期,何以又搬出古老的“忍”经,弹奏起“不谐和音”?
不错,越是竞争的时代,这“忍”字经就越难念;但越是竞争的时代,“忍”字经越得念,而且还得常念,方能确保竞争状态始终旺盛不衰。今天,如果一个人只懂得竞争、进取、冲击,却不懂得忍耐、克制,甚至退让,那他就只能算一个没有头脑的“勇夫”。处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的人们,大都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危机感,拼搏、进取、竞争都是正常的。不堪寂寞、焦躁不安、跃跃欲试,成为一种“世纪病”。于是,改行的、跳槽的,下海经商的,出国“洋插队”的,干什么的都有;人心思变,人心思动,人心思钱,大家都想趁此良机,干大事,挣大钱,成大器,重新显示自己的人生价值,寻找自己的社会位置。然而时代只提供了机遇,却无法保证每一个人都能获得成功,甚至一举成功。凡事均有长有短、有阴有阳、有圆有缺、有利有弊、有胜有败,何况人生,从生命的孕育期就充满了矛盾,遍布坎坷和曲折。要想经受人生的种种磨难和时代的考验,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承受挫折、失败和痛苦的心理素质,“忍”字经在这期间将是你胜不骄,败不馁,能进能退,能屈能伸的“良师益友”。“知行知止唯贤者,能屈能伸是丈夫”,宋朝邵雍诗句颇得其中三味。
“忍”经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传统文化所以如此看重“忍”字,为其做出理论阐述,为其付出偌多牺牲,甚至于把残缺的人生视为理想人生,是因为总结了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某些规律、经验和教训,因而才把“忍”奉若神明。首先,人类在处理和解决与天地万物的关系时,看到了忍的实效。面对广博的宇宙空间,人类是那么渺小。自然暴虐,天地无常,忍耐能够承受这一切。忍受之后,才认识到天寒应搭屋,地冻该生火,茹毛吮血不好活。于是,人们对自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把握,学会了顺随自然的本领,保存了自己,发展了人类。如此循环反复,人类便由低级向高级,愚味向文明前进。其次,人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中收到了忍的实效。自然界的千差万别构成了多彩的世界;人类的千差万别构成了复杂的社会。战争、和平,竞争、交往,这世界其实谁都不必依靠谁,可谁又无法离开谁。人们的共荣共存,正是在不断地磨擦、碰撞中不断寻求平衡状态。即便是生活的小圈子里,也是各人精神各人耍、“瓜籽里嗑出个臭虫,啥仁(人)都有”;矛盾冲突是经常的,平衡和谐是暂时的。要维持和平安详的生存环境和人际关系,忍字是不可少的粘合剂和调节剂。社会要安定团结,人际关系要和谐,大家都需要在法律的规范、道德的规范等方面约束自己,做出必要的忍耐、忍让,甚至牺牲。再次,人在对自身弱点和忍耐、克制方面也认识了忍的意义和作用。人生一世,不顺心的事十之八九,顺心的事十之一二,一遇顺心事就忘乎所以,不知天多高、地多厚,这是骄气、傲气大发,与人生不利;一遇不顺心事就烦躁不安,暴跳如雷,甚至寻死觅活,这是馁气、躁气大作,既于事无补,更有伤君子大雅,也有损身心健康。凡遇事浮躁的人大事不成,且容易患精神病。有位外国哲人说:“自制或忍耐是理性能力的一种完善”。《论语》曰:“小不忍则乱大谋”,《荀子》曰:“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情性,然后能修”。
念“忍”字经,绝不是消磨斗志,倡导懦夫精神,而是为了实现“好人一生平安”所奉行的一种人生策略。通常人们都把能忍让,有克制力的人视为懦夫和弱者,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现实中每一个人都是矛盾体,往往刚柔相济,强弱共存,只是每个人的外在性格表现不同而已。有些人外强中干,色厉内荏;有些人外柔内刚,外弱内强。所以不能笼统地称某人为弱者或强者。尤其不可轻易将深谙忍字妙用的人视为弱者,那样不仅是认识上的错误而且会在实践中吃亏的。大凡伟人、名人、圣人都是能忍之人。有忍饥挨饿的,如马克思在撰写资本论时的情景;有忍气吞声的,如古之韩信能忍胯下之辱,终成大器;有忍辱负重的,如苏武的饮血茹毛不负使节之气,司马迁受宫刑而修《史记》。他们都曾以一时,乃至一生的忍,成就了大业,谁能说他们是弱者,是懦夫?
“忍”经与斗争哲学也不是截然对立的。我们历来提倡的斗争哲学是: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人的一生就是不停顿地斗争的一生。与天灾人祸斗,与病魔疾患斗,与恶人恶势斗,与自身弱点斗,时刻都离不开斗。矛盾不止,斗争不息。但斗中有策略,忍是斗争过程中休整、喘息、奋进的必要策略。如果斗是力的较量,那么,忍则是心智的较量。力的较量需要勇气,心的较量需要才智。只有将力的勇气与心的才智结合,才可能达到理想的彼岸。人生该斗则斗,能忍则忍,有时忍的付出并不比斗的付出代价小。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人生之道,能斗能忍。此谓当代“忍字经”。当你在人生的旅途上走得疲惫的时候,你不妨也来念念这本“经”,也许它会为你减轻一点疲惫,获得一点轻松和温馨。
3.能忍则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当今竞争的时代,人们似乎只注意竞争的实惠,而看不到忍的益处。其实,这是现代人的一大盲点。中国古代先贤、哲人有关忍的言论很多,有关忍的事例也千古流传。元代学者吴亮就曾编集一部《忍经》。他从经、史子、集中撷取历代关于忍的言论、事迹、诗词、谚语汇集一书。在《忍经》序中,他说:“忍之为义,大矣。惟其能忍,则有涵养定力,触来无竞,事过而化,一以宽恕行之。当官以暴怒为戒,居家以谦和自持。暴慢不萌其心,是非不形于人。好善忘势,方便存心,行之纯熟,可日践于无过之地,去圣贤又何远哉!苟或不然,任喜怒,分爱憎,捃拾人非,动峻乱色。干以非意者,未必能以理遣;遇于仓促者,未必不入气胜。不失之褊浅,则失之躁急;自处不暇,何暇治事?将恐众怨丛身,咎莫大焉!”在这里,吴亮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了忍之“大义”。从正面说,忍是一种德性,是一个人的涵养。用一种忠恕之道,宽容之心对待人和事,戒暴怒,持谦和,好善忘恶,如此一来,就可修炼为圣贤之人。如果不这样,随心所欲,放纵性情,好事、好色,心气浮躁,不仅自身难保,更无法成就大事,众怨丛身,那时罪责可就大了,而且只能咎由自取。
元代另一位学者许名奎著有《劝忍百箴》也是一部忍经。他所著的“忍经”是自己切身经历和生活体验的反思。他说自己自壮年到老年,因为出身贫贱,屡屡受侮于人,但每每想到先哲有话“德量自隐忍中大”,用以自勉,于是便逆来顺受,不与物竞,所以做《劝忍百箴》,是想和天下人共勉之。吴亮也好,许名奎也好,其所编著的“忍经”对后人无疑有重要的借鉴作用,看看古人怎样读“忍经”,并身体力行,以古鉴今,肯定会有益处。但是,二位先人的“忍经”肯定也少不了局限,不适于今天的实际。甘为奴隶的忍,不仅不该效仿,还应予以否定;有很多事,不忍不行,但有的事忍了就犯法,犯规,违反原则,丧失人格。所以,我们今天谈忍的意义,是为了以古鉴今,并非发思古之幽情。
能忍则安。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勤劳、质朴、吃苦、耐劳这种精神什么时代都应提倡和发扬。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对社会和他人所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的角度看,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就少不了用忍来维持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用忍来维护安定团结的秩序。忍对他人来说是尊重,对自我则是一种约束和克制,有忍耐力的人实际上是有涵养,有自持力,有深识的人。忍在人的一生中既是全身远祸的护身符,又是成就大业的智慧和策略。所谓“一忍敌百勇”,正说明关键时刻忍的力量是无敌的。这就是我们对忍的意义的正面理解和概括。
4.安贫自乐,忍苦才能成大业
人应该忍耐对外在功利的追求所得到的快乐,因为这只是一时的,不会长久,搞不好会乐极生悲,所以真正懂得喜忧的人,是得意而忧,逢喜而惧。心志要苦,意趣要乐,在困难和艰险面前,保持乐观的精神。苦与乐相对而生,能忍乐,能吃苦,也才能成大业。欢乐、喜悦,这是人的一种心理感受,也是随着满足和安逸而来,也就自然和人的欲望相连,欲无止境,要忍欲,知足常乐,才能正确对待各种人生的遭遇。
宋濂字景濂,明朝初年浦江人。官至学士,承旨知制诰。主修《元史》参加了明初许多重大文化活动,参与了明初制定典章制度的工作,颇得明太祖朱元璋器重,被人认为是明朝开国文臣之中的佼佼者。
宋濂年幼的时候,家境十分贫苦,但他苦学不辍。他自己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讲:“我小的时候非常好学,可是家里很穷,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寻找书看,所以只能向有丰富藏书的人家去借来看。因为没钱买不起,借来以后,就赶快抄录下来,每天拼命地赶时间,计算着到了时间好还给人家。”正是这样他才得到了丰富的学识。
有一次天气特别寒冷,冰天雪地,北风狂呼,以至于砚台里的墨都冻成了冰,家里穷,哪里有火来取暖?手指冻得都无法屈伸,但仍然苦学不敢有所松懈,借书坚持要抄好送回去。抄完了书,天色已晚,无奈只能冒着严寒,一路跑着去还书给人家,一点不敢超过约定的还书日期。因为这么诚信,所以许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他看。他也就因此能够博览群书,增加见识,为他以后成材奠定了基础。
面对贫困、饥饿、寒冷,宋濂不以为意不以为苦,所追求的是成大业,努力向学。到20岁,宋濂成年了,就更加渴慕向贤达之士学习,常常跑到几百里以外的地方,去找自己同乡中那些已有成就的前辈虚心学习。有一位同乡位尊名旺,他那里的名人来往的很多,名气也很大,有不少人赶来他那里学习,他的言辞和语气很傲慢,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宋濂就侍立在他旁边,手拿着儒家经典向他请教,俯下身子,侧耳细听,唯恐落下什么没有听明白。有时候这位名气很大的同乡,对宋濂提出的问题不耐烦了,大声叱责宋濂,宋濂则脸色更加恭敬,礼节愈加地周到,连一句话也不敢说。看到老师高兴的时候,又去向他虚心请教。他还自谦说:“我虽然很愚笨,但也学到了许多东西。”
后来宋濂觉得这样学习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就到学校里拜师学习。一个人背着书箱,拖着鞋子,从家里出来,走在深山丈谷之中,寒冬的大风,吹得他东倒西歪,数尺深的大雪,把脚下的皮肤都冰裂了,鲜血直流,也没有知觉。等到了学馆,人几乎冻死,四肢僵硬得不能动弹,学馆中的仆人拿着热水把他全身慢慢地擦热,用被子盖好,很长时间以后,才有了知觉,暖和过来。
为了求学,宋濂住在旅馆之中,一天只吃两顿饭,什么新鲜的菜,美味的鱼肉都没有,生活十分艰辛。和宋濂一起学习的同学们一个个衣服华丽,戴着有红色帽缨镶有珠宝的帽子,腰里佩着玉环,左边佩着宝刀,右侧戴着香袋,光彩夺目,像神仙下凡一样,但是宋濂不以为那是什么快乐,丝毫也没有羡慕他们,而是穿着自己朴素无华的衣服,不以为低人一等,不卑不亢,照样刻苦学习,因为学问中有许多足以让他快乐的东西,那就是知识。他根本没有把吃的不如人,住的不如人,穿的不如人这种表面上的苦当回事。
正是宋濂能忍受穷苦,自得其乐,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宋濂的那些同学一个个生活得很快乐,但是又有几人名留青史呢?
5.檐下低头:忍屈能够避大祸
郭德成,元末明初人,性格豁达,十分机敏,特别是喜爱喝酒。在元末动乱的时代里,他和哥哥郭兴一起,随朱元璋转战沙场,立了不少战功。
朱元璋做了明朝开国皇帝后,原先的将领纷纷加官晋爵,待遇优厚,成为朝中达官贵人。郭德成仅仅做了骁骑舍人这样一个普通的官员。
郭德成的妹妹宁妃,当时在宫中深得朱元璋的宠爱,朱元璋因此感到有些过意不去,准备提拔郭德成。
一次,朱元璋召见郭德成,说道:“德成啊,你的功劳不小,我让你做个大官吧。”郭德成连忙推辞说:“感谢皇上对我的厚爱,但是我脑袋瓜不灵,整天不问政事,只知道喝酒,一旦做大官,那不是害了国家又害了自己吗?”朱元璋见他辞官坚决,内心赞叹,于是将大量好酒和钱财赏给郭德成,还经常邀请郭德成去皇家后花园喝酒。
从某种角度来讲,郭德成是一个知道满足,没有过多奢欲的人。伴君如伴虎,多少君臣相互猜忌,造成了多少历史悲剧。郭德成有自知之明,是后来能忍受一时的委屈,一时的灾祸而保全生命的关键。
一次,郭德成兴冲冲赶到皇家后花园,陪朱元璋喝酒。眼见花园内景色优美,桌上美酒香味四溢,他忍不住酒性大发,连声说道:“好酒,好酒!”随即陪朱元璋喝起酒来。
杯来盏去,渐渐地,郭德成脸色发红,醉眼朦胧,但他依然一杯接一杯,喝个不停。眼看时间不早,郭德成烂醉如泥,踉踉跄跄走到朱元璋面前,弯下身子,低头辞谢,结结巴巴地说道:“谢谢皇上赏酒!”朱元璋见他醉态十足,衣冠不整,头发纷乱,笑道:“看你头发披散,语无伦次,真是个醉鬼疯汉。”郭德成摸了摸散乱的头发,脱口而出:“皇上,我最恨这乱糟糟的头发,要是剃成光头,那才痛快呢。”朱元璋一听此话,脸涨得通红,心想,这小子怎么敢这样大胆地侮辱自己。他正要发怒,看见郭德成仍然傻乎乎地说着,便沉默下来,转而一想:也许是郭德成酒后失言,不妨冷静观察,以后再整治他不迟。想到这里,朱元璋虽然闷闷不乐,还是高抬贵手,让郭德成回了家。
郭德成酒醉醒来,一想到自己在皇上面前失言,恐惧万分,冷汗直流。原来,朱元璋少时,在皇觉寺做和尚,最忌讳的就是“光”、“僧”等字眼,郭德成怎么也想不到,今天这样糊涂,这样大胆,竟然戳了皇上的痛处。
郭德成知道朱元璋对这件事不会轻易放过,自己以后难免有杀身之祸。怎么办呢?郭德成深深思考着:向皇上解释,不行,更会增加皇上的忌恨;不解释,自己已经铸成大错,难道真的为这事赔上身家性命不成。郭德成左右为难,苦苦地为保全自身寻找妙计。
过了几天,郭德成继续喝酒,狂放不羁,和过去一样,只是进寺庙剃光了头,真的做了和尚,整日身披袈裟,念着佛经。
朱元璋看见郭德成真做了和尚,心中的疑虑、忌恨全消,还向宁妃赞叹说:“德成真是个奇男子,原先我以为他讨厌头发是假,想不到真是个醉鬼和尚。”说完,哈哈大笑。
以后,朱元璋猜忌有功之臣,原先的许多大将们纷纷被他找借口杀掉了,而郭德成竟保全了性命。这是由于他能够从小的祸事看到以后事态的发展,提前避祸,才不至于招来杀身之祸。而其他的功臣则远不如郭德成明白要忍对祸福的道理。因祸进庙,因祸保住了性命,谁又能说这不是福呢?
6.忍应有度,巧妙把握忍的分寸
忍在我们身边无时无刻不存在。
一个人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要忍!
一个人在事业上遇到了挫折,受到了打击,要忍!
一个人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受到了他人的嫉妒诋毁,也要忍!
一个人受到了朋友的误解,亲人的曲解,还要忍!
一个人贫困落魄,境遇不佳,更要忍!
一个人功成名就,前途远大,特别要忍!
一个人面对一切欲望,一切引诱的时候,最重要的还是忍!
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是很多的,当我们遇到不顺心、不合意的事,首先要忍。但是事有可忍与不可忍之分。我们提倡忍耐精神,但不是无原则的妥协,也不是惧怕邪恶势力。如果什么事不问缘由全都一忍了之,有时候会害人,也更可能害己。
但是,忍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并非是任何人任何事都可以忍的。有的时候忍是不能被接受的,欺人太甚,也就势必忍无可忍。什么事都是有一定节制的,不可能无止境地发展下去,忍也有个度的问题。一味地毫无界限地忍,只能是一种懦弱的表现,甚而是愚蠢的。
世界上没有什么比人的生命更宝贵的,当你的生命遭受到威胁的时候,应该是你奋起反抗的时候了,这时候忍耐只能让你的敌人更加嚣张。暴虐的统治不能忍,应该为了人民的利益去推翻它。不能让暴虐的统治者在那里为非作歹,而你此时还要忍,还要让别人和称一起去忍,那只能是助纣为虐。当民族尊严、国家的尊严受到侵害时,对于这个民族的成员、这个国家的公民来说,也是无论如何都不可“忍”的。
从中国历史上的许多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英雄好汉、仁人志士,对于自己生活上、事业上、名利上的挫折,都能够默默地忍辱负重,毫无怨言。他们对于自己的同胞,对于自己的民族,的确具有一种孺子牛的性格。但是,他们在维护自己民族和国家的利益和尊严的时候,却是毫不畏惧,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为了使民族的纯洁不受玷污,为了使国家的利益不受侵害,他们舍得抛头颅,洒热血。这些,都表现了他们在“忍”这一问题上深明大义。
适度的忍是强有力的,也是必须具有的。超过界限和适当的度,忍只能是软弱、无能、懦弱、胆怯的表现。
二、吐纳百川,忍小谋大
1.明察事理,避免义气用事
有时,我们之所以需要“忍”,倒不在于单单积蓄力量、掌握主动权。为了真正地在某一事件中弄清真相,了解实情,而不莽撞贸然地凭着一时的冲动和义气办事,也需要“忍”。
有这样一位小伙子,干事的确有一股子闯劲。敢说敢做,而且,也敢于承担责任。然而,这样一种本来非常好的性格却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一次,他的一位同事在厂外与人打架,衣服撕破了,身上也打出了血。跑到车间上晚班时,简直就不像个样子。这位小伙子一见,也吃了一惊。这位同事本来吃了亏就心里不服气、想报复,捞回面子。见小伙子问起此事,便添油加醋地大大夸张了一番,并且还把这位小伙子也扯了进去,说是对方也要“治他”,叫他“别神气”。这位小伙子不听则罢,一听便火冒三丈,当即便抄起一根木棍,跑去找人算账。结果,不分青红皂白地将那人打了一顿。后来,还为此挨了一顿十分严厉的批评,赔偿了对方的医疗费和营养费。更重要的是,据调查,对方根本就未曾提起他。尽管两人彼此也认识,但与那位同事的打架仅仅是他们俩人之间的私事。事后,这位小伙子懊恼不迭,直埋怨自己太冲动,头脑简单,以至在失去理智的情况下犯了法。
显然,在自己受到攻击、侮辱、谩骂等等之后,首先“忍”下来,认真地、仔细地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再作判断,无疑是一种强者的风格和心态。真正有本事回击自己的对手,又何必一朝一夕呢?只有充分相信自己能力的人,才能够处惊不变。先“忍”住,把事情搞清楚,再做决断不迟。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一类事情。它可能是一种平白无故的批评,也可能是一种莫名其妙的指责;它可能来自于同事和朋友们的误解,也可能是出于某些不安好心的人的唆使和阴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不明察事理,则很容易把事情弄坏。甚至是把好事办成坏事。而“忍”则有助于我们推迟判断,获得时间和机会去把事情弄清楚。而一旦了解了事情的真相,掌握了充分的证据和理由,岂不是更有力量去应付人生的种种挑战,解决存在于生活中扑面而来的困难吗?这样的人难道不是强者吗?相反,毛草轻率,感情用事,必然会在无理的情况下落败而逃。尽管威武有力,又怎么能对付得了人世间的扑朔迷离,纷繁复杂呢?
2.大肚能忍,乐于容纳不同观点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用“百川入海”去形容那些肚量大、能包容种种不同意见、不同看法、能与各种不同性格的人相处,而且也能够经受挫折与打击的人的人生态度。并且,人们总是瞧不起那些鸡肠子、鸭肚子式的小心眼,那些心胸狭隘的小人。而要具备这种“百川入海”的性格和人生态度,则必须学会“忍”。也只有通过“忍”,才能够有百川入海一般的气量和超然。
我们之所以说具备一种百川入海般的宽宏大量需要“忍”,这主要是由于,作为具有个性和七情六欲的人来说,尤其是那些血气方刚、嫉恶如仇的人来说,要去接受一些与自己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容纳各种,有时可能是带有攻击和敌意的言论与行为,不能不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在这种场合下,要说在情感上是难以接受的,从理智上看,也常常是十分痛苦的。人们往往一下子不容易拐过弯来,非常乐意地接受这些东西。也正是由于这样,“忍”便是十分必要的。
在某地一个村子里曾出现了这样一件事。一位青年人打算开发本村后山的一大片荒地,种茶树、搞果园。本来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可就有一些人认为这位青年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不予支持。也有的人觉得这片山地过去也曾经有人动过脑筋,也有过尝试,但都失败了,因而也认为这位青年人的打算是不切合实际的。如何对付这些种种不同的意见呢?这位青年起初是十分恼火的。他想,自己是抱着满腔热情,想为集体做点事,却反遭到如此评说,实在是不公平,不如干脆算了。但事后又一想,别人这么说,也没有办法,我也不能堵住别人的口不让他们说。惟一的办法就是先忍着,等我干出了样子,给你们看看。村子里的老队长得知此事后,找到了这位青年,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这样有决心,是好样的。但是,你也要听得进别人的意见,哪怕是反对你的人,而且还要争取他们的支持,这样才有希望把事情办成功。”听了老队长的话之后,这位青年也觉得自己势单力薄,而且对这片荒地的情况也不太了解。可最熟悉这块土地的人却又是对此事冷嘲热讽较厉害的一个人。怎么办呢?这位青年人强忍着心中对这个人的反感和厌恶,赔着笑脸上门找他请教,但是,却被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挡了回来,在这种情况下,青年人几乎都灰心了,想就算自己再做一回孙子吧!于是,又一次地登门求教。那个人见这位青年如此诚恳的态度,心里也有了好感。他一改常态,比较热情地接待了这位青年,并详细地介绍这块荒地的情况,包括土质、阳光的照射、野兽的干扰等等。他还告诉这位青年:“每年春季,一逢下雨,必有山洪暴发。那时,随着大水的冲刷,这块荒地必将受到严重的影响。如果要想开发,必须把山顶上的溢洪道修好,才是长久之计。过去由于该工程工作量较大,队里又没有钱,一直未能改造,所以这块荒地也一直搁在那儿。”听了这番话后,这位青年如获至宝。
一个人一定要善于忍,这样才能得到各个方面的帮助,吸收各个方面的营养。有时甚至你很不乐意,也必须克制自己。这样,往往有百利而无一害。
3.克制心猿,集中精力成就大事业
中国人有句古话,叫做“小不忍则乱大谋”。说的是大凡干大事者,都不可计较自己生活中的一些小麻烦和细节,在这些方面都要善于克制自己,以便于集中精力,朝自己认定的大事上奔。而且,只有这样才能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帮助自己成大事。这话实在是非常有道理的。
例如,对于一个面临高考的学生来说,以最佳的状态,最优异的成绩去参加高考,以期获得成功,无疑是其人生中一大事。因此,他们必须摈弃一切杂念和诱惑,全力地投入复习。可是,作为年轻人来说,本来就处于好动的年龄,加上极其精彩的外面世界,要让他们安心地、规规矩矩地呆在书桌旁,的确是一件难事。于是,许多人便受不了各种新鲜事的引诱,忍不了复习的寂寞,而心猿意马,身在书房心在外,有些学生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边又想要复习,那边还不愿耽误玩。这样,许多人在复习效果上便不得不大大地打了折扣。而有许多学生则不是这样,他们心中想着高考这个大事,能够有节制地忍着,放弃一些平时的业余爱好,抵挡住外面的诱惑,而专心致志地准备高考。当然,他们也并非不能玩,但这种玩应是适当的、有分寸的,起一种调剂作用的。这样,自然可以带来一种高效率的复习,并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又如,一个体育团体要想在某一次国际大赛中夺取好的成绩,为了养精蓄锐,保存力量,就应该放弃一些不太重要的比赛,哪怕能够在这些小型比赛中获得冠军。中国足球队曾经在这方面犯过一个大错。有一年眼看着下一届世界杯的预选赛就要来临,却还去参加那些层次不高的小型比赛,而不是在家里好好地做一些针对性的训练、休整,治疗身上的伤病等。结果,几场比赛下来,几个主力队员都受了伤。这样,势必影响了大赛的成绩。
总之,为了成大谋,必须在小事上、小利上“忍”。这样,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首先,它可以节省精力,避免在一些小事上浪费自己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以更充足的更良好的状态去成就自己心中的大事;其次,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阻力和麻烦,尽可能多地团结一切对自己有帮助的人,调动起各种积极力量。因为如果我们在一些小事上,在枝节问题上斤斤计较、事事不让,这样,很容易得罪人,也不会获得人们的同情。相反,你在小事上让别人获益,使他人感到有欠于你的情,这样,将来也往往会倾向于你的成功;再次,在小事上多忍让,还可以为自己成就大功业铺平道路、准备经验、积蓄力量。通过一次次的小忍,可以更熟悉自己周围的人和事,学会如何更好地处理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当然,这种“忍”是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但这种在小事上付出的代价绝不是无偿的,它总是可以在将来得到补偿的。试想想,这样的人难道还不是强者吗?通过这样的“忍”还有什么事情办不成、难实现呢?
4.卧薪尝胆,在忍苦中积蓄强大力量
成就大业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事,要付出心血和代价,所以做事要谨慎小心,不可疏忽大意,也不能自视强大欺凌弱小,那样的话,早晚有一天,你也会落到被别人欺压的地步。所以不能以强凌弱,不能恃勇欺人,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强,也没有绝对的弱,强与弱都是相对而言的。强时要自持,要考虑到自己也会有被取而代之的那一天,所以要忍强。
在建立自己事业的时候,应该广泛地团结人,听取别人的意见,这样才能心明眼亮,知道如何去做,也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千万不能不听人言,刚愎自用,那样会产生骄傲之情,危机也随之而来。
在成就大业的时候,最好的武器,仍然是一个“忍”字。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典故人所周知。
当越国战败被吴军围困在会稽时,眼看就要亡国,勾践接受了范蠡的建议,忍着屈辱去吴国讲和,为了讨好吴王夫差,勾践带着夫人住在阖闾的大坟旁边的一间石屋里,勾践给夫差喂马、牵马,夫人给吴王充当侍女,夫妇俩毕恭毕敬地伺候吴王,忍受奇耻大辱。对于勾践来说,由一国之君沦为另一国之君的马夫,无疑是由天堂掉进地狱。特别是还要自己的爱妻同他一道忍受奴隶般的侮辱,这需要怎样的忍耐力?但为了等待时机,东山再起,他咬牙忍了足足三年时光,终于使吴王放松了警惕,以为他真心归顺了吴国,将他放回越国。回越后,为了报仇雪耻,勾践再度施行忍功,为了避免被安逸的生活消磨意志,他在吃饭的地方挂上一个苦胆,每餐必尝一尝苦胆,还要自问:“勾践,你忘了会稽之耻了吗?”睡觉时他将席子撤掉,拿柴草当褥子。勾践一面自己“卧薪尝胆”。一面不断地给吴王夫差送美女,赠珠宝,消磨吴王的意志,当然,他也不忘抓军训,搞生产,经过9年时间的精心策划和准备,勾践终于忍到时机成熟的那一天,一举打败吴军,灭了吴国,逼得夫差自杀,自己做了春秋时期的新霸主。
“卧薪尝胆”说的虽是古代帝王争霸的故事,但它却无可辩驳地说明“忍小”是“谋大”的策略和手段。有人或许会说,勾践所受的羞辱够大的了,牺牲未免太大。但就一国对一人而言,个人的羞辱再大也是小耻,丧权辱国才是大耻。以个人的受辱,忍一时的苦难,而兴国定邦,这就是“以小谋大”。儒家的所谓“克己复礼”就是这个意思。以忍住个人的私欲,克制自我去恢复和重建一国之“礼”,损失再大也是值得的。
三、知忍善忍,和谐一生
1.兄弟之忍:你我不分的手足之谊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的兄友弟恭,体现了兄弟间的骨肉之情。《左传》中有“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的论断,提倡的是“兄弟同胞一体,弟敬兄爱殷勤;须是同心竭力,毋分尔我才真”的兄弟情。同胞间的情义体同为互敬互爱,相互扶持,恭谨廉慎,和睦共处,荣辱与共,尤其是有外侮来临,则更应齐心协力;团结一致,这样才能家庭昌盛,事业兴旺。
后汉汉郎郑均,为人以孝廉好义著称。他的哥哥做县官的时候,接受了许多别人赠送的礼物、钱财。郑均多次劝他的哥哥不要收受贿赂,要做个清官,他的哥哥却不听劝告。郑均没有办法,只好出去干活给别人帮工。一年过后,到了年底,郑均拿着自己的劳动所得,回来,把钱和东西都给了哥哥,再一次劝他为官要清廉。他说:“东西用完了,钱花光了,我们可以再去挣,还能重新得到,但是如果做官犯了法,贪赃受贿,就要终身被罢黜了,希望哥哥能够认真地想一想啊!”他的哥哥听了以后,对弟弟的所作所为非常感动,就改掉了贪财的毛病而成为一个非常廉洁的官吏。
颜之推在他的《颜氏家训·兄弟》篇中,曾记录下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江陵人王玄沼和弟弟孝英、子敏三个人,感情非常好。平时互相关心、爱护、手足情长。如果有什么甘美新鲜的珍奇食物,不是三个人都到齐了,谁也不会先去品尝。三个人都殷勤不怠,虽然经常相处在一起,仍然感到不满足。梁朝灭亡的时候,王玄绍因为身体很魁梧,被许多官兵围住,要杀死他,他的两个弟弟争着冲上前去,一起把哥哥围抱在中间,都要求替哥哥一死,分也分不开,结果三兄弟一起死难。人生能有这样的兄弟,也是一生的大福。
另有李,本姓徐,名世,字懋功。隋末举义,后追随李世民征战,武功卓著,唐时封英国公,守并州16年。到唐高宗时,官至司空。当他官至仆射时(唐代不设尚书令,仆射即为尚书省长官,与中书令、侍中同为宰相),有一次,他的姐姐病了,想吃粥,李亲自下厨为姐姐煮粥,恬巧此时风向回吹,火一下子把他的胡子、鬓发都燎了,他也不在乎。他姐姐知道了,心疼地劝他说:“家里的佣人那么多,你何必自己去受这份罪?一碗粥,让她们去做就是了。”李则说:“不是没有人使唤,实在是念及姐姐上了年纪,我也老了,就是想多为姐姐煮几回粥,就是煮又能煮几回呢?”
姐弟之情,溢于言表,手足之情,让人心动。所以古人云:
哥哥友爱,弟弟恭顺,是为人的重要伦理,即使有一点小的矛盾,也不能丢掉了骨肉的亲情而相互争斗。舜对待他的弟弟象,心中没有一点怨恨;许武分割家产,是为了帮助弟弟成名;薛包分家,则把老朽荒败的部分留给自己;周凯含笑承受弟弟的火攻。倘若兄弟之间都搞不好关系,不念及一母所生,争斗不止。还能谈得上忍吗?
2.夫妻之忍:鼓瑟共鸣的和谐之道
在封建的“三纲五常”伦理道德中,有一条是“夫为妻纲”。这表现在家庭关系中,做丈夫的可以对妻子为所欲为,可以三妻六妾,也可以说休妻便休妻,而妻子只要有一点反抗便被扣上“妒妇”的帽子。这是糟粕的东西,也是我们所要扬弃的东西。在现代社会中,男女平等,但是一个家庭能否和谐,充满温馨,也有待于夫妻双方的努力。要想拥有一个温暖和睦的家庭,忍住自己的气性,宽待对方可谓是良策。
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有一位著名的贤相,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晏婴。齐景公有一位女儿,景公很喜爱她,看到晏婴有才能,想把女儿嫁给他。为此齐景公特地跑到晏婴家里拜访,君臣开怀畅饮。席间,晏婴的妻子也不时地忙碌地招待客人,景公看到了她,就问晏婴:“那位就是你的妻子吗?”晏婴不知底里,就如实回答说:“是的,她就是我的妻子。”景公听了叹了口气说:“唉,怎么又老又丑啊!我有一个女儿,年少且貌美,请允许我把她嫁过来做您的妻室怎么样?”听了这话,晏婴放下筷子,起身立刻离开了自己的席位,恭敬庄重地回答景公说:“我的妻子是年纪大了,人也不漂亮,但我已经和她生活了很长时间。女人年轻的时候嫁给你,就将自己的一生托付给你了。我的妻子在年轻的时候把终身托付给我,不在乎我身贵身贱,个高个矮,而我也接受了。现在大王要把女儿嫁给我,这是何等的荣幸,但是作为一个男人,立天地之间,我已经接受了妻子的托付,又怎么能背弃她的托身之情而接纳别人呢?”晏婴身居高位,而不背弃年老貌丑的妻子,反映了他的为人之道和高尚品质。
东汉初期的名臣宋弘,不仅以清节威德著称于世,在处理夫妻关系上,也堪称为千古绝音。
宋弘字仲子,汉光武帝即位以后,被拜为太中大夫。后来又做了大司空,被封为侯,官高位显。然而他所有的田地租税收入和朝廷给的俸禄,都用来赡养九族中的人,自己家中却没有多少财产。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的丈夫死了,湖阳公主守了寡,光武帝念及姐弟之情,时不时地请她入宫见面、聊天,也想再替姐姐找一个好丈夫。有一天两人坐在一处一起议论起朝中的大臣,汉光武帝也想趁此机会,旁敲侧击地看看姐姐对择婿的态度,于是说道:“姐姐看我朝中众臣,谁是真正的贤士?”公主回答说:“依我之见,宋弘为人有威望,有道德,其他人无法跟他相比。”这样一来,皇帝明白了姐姐看中了宋弘的人品,就宽慰姐姐说:“别急,等我想个办法,慢慢找个机会把这件事办了。”由于深知宋弘的为人,光武帝颇动了一番脑筋。他知道要是让人直接去说媒,而宋弘不同意,这岂不是让姐姐的面子丢尽了,就是自己也不好下台。于是过了几天,他找了个机会召见宋弘,让公主坐在一座屏风后面听他们谈话。上来就论及公主的婚事,恐怕太唐突,所以聪明的汉光武帝就先从民间的谚语开始,向宋弘提问:“我听人讲民间有这样的谚语,说一个人当了高官,他过去的旧相识就要被换掉,不再来往了;要是一个人发了大财,有了钱,他过去的老婆就会被抛弃,而另寻新人,是这样的呢?这是人之常情啊!”宋弘听了,明白了一二,他正色回答皇帝的问话说:“臣听说人贫贱时交的朋友,富贵的时候不能忘记他们。而贫贱时同甘共苦、患难与共的妻子,也不能因为自己富裕了就休弃她,这才是一个真正的贤达之士所做的。”听了这话,皇帝也就明白了宋弘的想法,只得作罢,但更加佩服他的为人。
晏婴、宋弘都不畏惧权贵,不贪图财色,与妻子共甘苦,这样的夫妻情爱才更加长久。
所以对于夫妻之忍,古人认为:
“正家之道,始于夫妇。上承祭祀,下养父母。唯夫义而妇顺,乃起家而裕厚。《诗》有仳离之戒,《易》有反目之悔。鹿车共挽,桓氏不恃富而凌鲍宣;卖薪行歌,朱氏乃厌贫而弃买臣。茂弘忍于曹夫人之妒,夷甫忍于郭夫人之悍。不谓两相之贤,有此二妻之叹。噫,可不忍欤!”
3.生活之忍:纷扰世俗的安身之方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忍则忍,但忍却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
(1)吃亏而不慌
人们通常总是非常害怕吃亏,把这看成是一种人生的倒楣事。究竟什么是“吃亏”呢?究其根底,无非是个人的某些利益受到了损害。于是,一旦感到自己吃了亏,便慌张起来,赶紧采取一些什么补救措施,力求把受损的利益补回来。而这样一慌,便非常容易出乱,一出乱,灾难随之来矣。因此,“吃亏而不慌”,也是“忍”的一种常见的形式。
在这种形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便是“不慌”。吃亏是经常的事,而且它本身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就一般人而言,吃了亏,心里总是不好受的,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失落感,这是不奇怪的,在心里也不必一定要阿Q式地自我解脱。关键在于不能为此而慌张起来,急于要把损失夺回来、补上去。“忍”就是“忍”在这里。必须看到,自己吃了亏,实际上也是自己得了一个教训,学聪明了一些,为人生交了一次“学费”,以后,便可以在生活中更机警、更聪明一些。如果急于想要去做就事论事的补救,可能会略有微薄的效益,但却常常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自己认为是吃亏了,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切不可事事过于功利。“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多想一想,先别慌,“忍”下来,总归是有好处的。
(2)“上当”就“上当”
在日常生活中,通常把误信了某人的话、某件事、某个消息,而采取了错误的决策,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实施了错误的行动,而导致某种不利的结果,称之为“上当”。很多人一旦“上当”之后,往往恼羞成怒,一味地指责那些促成自己上当的当事者。这显然是不理智的。“上当”就“上当”,则是“忍”的又一种形式。既然已经上了当,又怎么办呢?你接受不接受这一事实都是同样的。会“忍”的人则往往采取某种比较机智的做法,既然已经上当了,就心平气和地认可它,并加以幽默地化解,用某种调侃般的语言进行自我解嘲。
在这种“忍”的形式中,“就”这一思路是非常重要的。它表明了人们接受某种已经发生的客观事实的坦诚心态,有了这样一种心态。便很容易把这种上当的事看成不足挂齿的琐事,以至于将它作为一种笑料丰富自己的生活。很显然,在已经上当的情况下,你就是把有关的当事人大骂一通,对自己也无济于事。既然如此,又何必呢?
(3)容人之过
所谓“容过”,就是容许别人犯错误,也容许别人改正错误。不要因为某人一有某种过失,便看不起他,或一棍子打死,或从此以某种眼光去看待对方,“一过定终身”。这也是一种“忍”的形式。
孰人无过呢?谁都可能犯错误。这样一般而论,可能比较容易。而“容过”讲的则是这样一种“过”,它给自己带来了一定的损害,或在某种程度上与自己有关。例如,自己的下属有了过错,自己的合作者有了过错,或者是自己的家人有了什么过错,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能否有一种宽容的态度对待这种“过”,当然是衡量人的素质的一个标准。“容过”这种忍就是要压制或克服自己内心对于当事人的歧视,尽管自己心里并不痛快,感到懊丧,但却应该设身处地地为当事人着想,考虑一下自己如果在这种场合下会如何做,在做错了某事之后又有何种想法,当然,这里需要“容”,需要“忍”的是对于当事人本人,而对于具体的事情本身则应该讲清楚,该批评的必须批评。
由此可见,“容过”这种“忍”的形式主要反映了人们的一种宽厚、宽恕的人格。很显然,能够“容过”的人,往往能够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群众基础。同时,也能够得到人们的赞许和认可。
(4)戒迁怒
有时,人们可能在某一特定场合中出于一定的原因暂时地“忍”下来了。可是,人们往往还是压不住心头之火。于是,便随意地找一个对象加以发泄。这便叫做“迁怒”。而“戒迁怒”也是“忍”的一种必要的形式。
能否真正做到“戒迁怒”,是衡量一个人是真“忍”,还是假“忍”的重要方式。有些人受了上司的批评,回来后对着自己的下级发脾气;有些人在工作中不顺、受了委屈、出了纰漏,便回家找自己的太太、孩子撒气。这样,无疑是缺乏修养的表现,而且是害人又害己。“戒迁怒”则正是要防止和杜绝这一类现象。曾经有人这样认为,有气憋在肚子里,对身心健康不利。此话当然是有道理的。有气必须拿一些适当的对象加以排遣,但是,决不能随便地发泄。从心理学上讲,这种迁怒的主要原因常常是由于一时自己拐不过弯来,又无法转移自己的内在注意力所致。“戒迁怒”便是希望人们在心里堵着一团火的时候,尽快地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和兴奋点。这样,便可以通过其他的途径解脱自己。而且,更重要的是,当这样一种“气”使用在有价值的事情上时,或者说被用于某种有益的工作时,它往往会产生一种更好的效果。例如,在有些文学作品中,常常有这样的镜头:某个人物在某件事情上受了委屈、窝了火。于是,回到家里,便拿起斧子,拼命地劈柴,一下子满院子的大木柴都给劈好了。这岂不是反而做了好事吗?这可能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讲的那种“升华”吧!
不难知道,如果人们不能够真正地“忍”,而总是借迁怒去发泄自己的愤恨,反而会给人们带来一种对自己的蔑视,认为是没有本事,只能拿好欺负的人出气。而一旦做到这种“戒迁怒”,则反而会受到人们的尊敬,认为你是一位拿得起、放得下的好汉。而且,由此还可以获得人们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