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经济结构迅速转变。库兹涅茨从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这两个方面对产业结构的变化做了详细的分析。他指出,农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以及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随着时间的推移,处于不断下降之中。工业部门的国民收人的相对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而工业部门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服务部门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几乎在所有国家都呈上升趋势,但其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在美国,1870年全部劳动力的53%在农业部门,到1960年降到不足7%。在一个世纪中,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百分比减少了30到40个百分点。此外,生产单位的规模、企业组织形式、消费结构、国内外供应的相对份额也都发生了变化。
第四,与经济结构密切相关的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也发生了迅速变化。例如城市化、家庭规模的变化、现代观念的传播等等。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影响人们生活方式的其他根本性变化也会产生:一家一户作为生产单位的作用下降了,被那些比邻而建的更为经济、更大规模的企业所取代。结果是更多的人生活在城市里,不再从事农耕,而是在工厂里做工。随着人们收人的提高和城市化的发生,家庭内部的行为也产生了变化:家庭再也不愿多生多育,生育率开始下降。于是,现代经济增长因生产和社会的有序化而发生了根本性的结构变化。
第五,由于技术进步,特别是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发达国家在19世纪末走向世界,拉开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序幕。
第六,现代经济增长的扩散,尽管有扩散到世界范围的倾向,但实际的扩散却是有限的,只局限于不到全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的范围内。18世纪晚期,英国开始工业革命。19世纪中叶,欧洲和北美的其他国家开始了类似的转变。在19世纪末,日本开始了工业化。两次世界大战和大萧条,中断了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并放慢了经济进步向全球其他地区扩展的步伐。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削弱了欧洲殖民主义的力量,并为大量新兴独立国家工业化的全面努力奠定了基础。这样,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之一便是:它不是在世界上所有的地区于同一个时期开始,而是缓慢地跨越欧洲和北美。除了日本之外,直至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才在非欧地区发生。而在世界的某些地区,这一过程刚刚起步。在世界上已经取得和尚未取得持续增长的地区之闯,生活水平不可避免地出现差距。
上述6个特征是互相联系的。在这些相互联系的增长特征中有一个共同纽带,即对技术创新的大规模应用,它构成现代经济增长的许多特殊内容。
5.试问谁能富过三代?
世界经济史表明,经济增长对单个国家或地区来说,决非一帆风顺,存在长期增长加速和减速的转折点。经济出现强有力的增长之后会出现停滞和下降,甚至下降到几无所剩的地步。这就使得人们不禁对历史攸关的经济增长转折点产生了浓厚兴趣。
为什幺中国1978年后经济增长速度在全世界名列前茅,而过去一百年中却极为落后?为什么非洲的许多国家几百年经济增长一直缓慢?为什么阿根廷曾是一个富裕的国家,近五十年来经济却不断下降,2001年因经济衰退,不能偿还到期国际债务而可能引发债务危机和货币危机?农业革命是以中国、埃及、巴比伦和希腊等文明古国为先导的,为什么只有中国农业经济侥幸延续?工业革命18世纪到19世纪初最初在英国兴起,那时,英国收人水平远在世界其他国家之上,维多利亚时代无比荣光,可与中国的大唐盛世媲美④【我曾在伦教的阿伯特—维多利亚博物馆参观,发理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服饰华丽大方,与中国唐朝的壮丽服饰相当。服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十时代的经济繁荣。】,到19世纪后半叶,达到帝国兴盛顶点的英国却不得不将深入进行工业革命的领袖地位转让于遥远的美洲前殖民地——美国。今天,以人均收人面论,英国甚至已不在世界最富有的前10名国家之列,时至今日,这个日不落帝国虽有起色,但仍难以短期内重振昔日雄风。
在20世纪的经济增长史中,特别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都有不少国家增长发生转折的实例。奥尔森在《国家兴衰探索》一书中认为,这些实例不但极富戏剧性,其神秘程度也并不逊色于以前,而且其兴衰的周期往往更为短促。当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时,德国经济已完全崩溃,然而,之后却出现了众所周知的经济奇迹:西德经济迅速发展,很快就置身于世界最兴旺发达的国家之列。这个战败国的经济不仅在短期内重建并恢复到它战前的收入水平,而且成为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火车头”。20世纪70年代。滞胀一直困扰着美国经济,来自日本咄咄逼人的追赶与超越,使这个战后曾无限风光的经济巨人精疲力竭。自美国经济率先走出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世界性经济衰退以来,美国经济的年均增长率超过日本、德国等主要竞争对手,从而扭转了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在七八十年代落后于日本、德国的局面,使美国在全球经济的实力相对有所回升。
在1997年东亚经济危机爆发之前,一个常用的词汇是:东亚奇迹。在过去30年,东亚是全世界非发达国家中惟一的人均收入持续上升的地区。自1980年左右,绝大部分的发展中国家出现了所谓的“发展逝去的时代”,如拉丁美洲的债务危机和东欧的经济转轨困难。而东亚却是例外,东亚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然而,1997年东亚的金融危机突如其来,1997年7月2日,东亚货币危机爆发于泰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东亚各个国家和地区。没有一个东亚国家和地区能够完全置身于这场金融风暴之外【一年之后,就在东亚各国和地区尚未摆脱困境之际,货币危机又把俄罗斯和巴西卷了进来,在1998年来造成了一场全球金融动荡。】。在金融危机冲击之下,各国出口大幅度下降,经济增长率下滑,失业率急剧上升。曾经蒸蒸日上的东亚小龙,一年之间,全都跌在地上了。而2001年美国经济硬着陆和衰退,以出口导向为主要特征的东亚经济复苏再受沉重打击,复苏变得遥遥无期。
希腊古代的伟大历史学家希罗多德(Herodotus)在总结当时希腊城邦兴衰史时曾经指出:“繁华都市的衰亡与弱小城邦的崛起,雄辩地说明了一个结论:好景从来不久长。”同时中国也有句俗话说得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6.经济萧条和长期停滞
主流经济学的经济周期理论把经济周期划分为“复苏——繁荣——危机——萧条”四个阶段,危机与繁荣都是较短暂的,大量时问内经济是处于萧条或复苏(扩张)状态,四个阶段交替出现。但是,美国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和日本1991年以来的长期停滞明显不具有周期性质,有必要将其归人经济增长的一个独特的类别加以分析。
美国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是世界经济历史上的一个噩梦。在这场经济大萧条期间,物价连年下跌,投资和消费萎缩。股市崩溃,生产大幅下降,工厂和银行大量倒闭,社会生产能力闲置,失业急剧增加。
经济总量(GNP)从1929年开始连续下降五年,1933年是谷底。1934年经济开始复苏,直到1939年经济总量才超过1929年的水平。投资活动下降得更厉害。投资/GDP比率在1929年时是17.8%,1932年降为3.5%,1939年时投资活动尚未达到1929年的水平。失业给美国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1929年,失业率仅为3.2%。1933年达到24.9%,这意味着四个愿意工作的人中只有三个能找到工作。1929年到1933年价格表现为通货紧缩,1933年之后价格上升的压力很小。股票指数大跌,1933年的股票指数是1929年的三分之一,1939年恢复到1929年的二分之一。货币供给量在1929年和1933年问减少得很多,1934年才开始增长。
日本的长期停滞是当前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日本比欧洲的贫困中心地区如西班牙和希腊还要穷,与美国经济相距甚远,那时几乎无人能够预见El本经济可在不长的未来赶上美国。但是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日本经济维持了三四十年的快速增长。根据世界银行的资料,仅用了二十年的时间,日本的人均GDP到1970年时就已经与美国持平,其后日本的人均GDP一直领先于美国。1973年石油危机结束了日本10%左右的高速增长,日本经济大减速,增长率在1974~1990年间稳定在5%左右。1990年,瑞士“世界经济论坛”的年会主题是“如何应付日本的挑战?”。1991年日本金融泡沫破裂,经济从此进入停滞,2001年仍看不到近期恢复增长的希望。
第三节经济增长理论
目前的主流和非主流经济增长理论远没能解释实际经济增长的表现,对第二节概述的六个经济增长事实进行的分析和诊断是令人失望的,表明了当前经济学正处于科学“危机”阶段,需要新的经济理论的革命。下面,我将对当前的主要经济增长理论做简要的论述,并与“六个经济增长事实”一一对照。
一、总生产函数框架
许多读者可能很熟悉总生产函数这个当前主流经济学基本概念。但是,我想强调,总生产函数概念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对一个经济体系从生产角度做的一个假设,被主流经济学广为接受。但英国的剑桥学派对是否存在总生产函数持怀疑的态度,否认存在一个资本总量的概念。
总生产函数的定义是这样的:一个经济系统的增长可能源于下述两种因素,~是生产要素总量的增加;二是生产力。生产要素总量的积累又分为三种,即劳动力资源、自然资源和资本资源【人力资本可以看做属于劳动力资源。】。劳动力资源是指愿意并能够参与生产过程的人。自然资源是指处于自然状态的生产性资源,如土地、矿藏、河流、湖泊等。资本资源又称资本品或资本,是指在长期内能够产生收人流的资本存量,包括机器、厂房、设备、原料和存货等。与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等初级生产资源不同,资本资源既是一种投入品,又是经济系统的产出品。生产力指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一个简单的表达是以总产出GDP为分子,分母是生产要素的加权平均数。人们把这种资本和劳动对产量增长以外的贡献也称为“索洛残余”【1957年索洛(solow)在。“在技术变化和总量生产函数”一文中,建立了框架是指包古外生技术变化的规模收益不变的生产函数,Y(t)=K(t)a[A(t)L(t)]1-a,其中Y为产出,K为资本;L为劳动;A代表生产力水平,通常用时问变量表示。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产生了满足边际生产力均毒条件。生产力增长(索浩翱余)△A/A=△Y/Y一((1一a)*△L/L十ak*△K/K),a等于资本占收入比重和(1-a)等于劳动占收入比重。】。
在现实社会中,几乎没有什么资源丰富到可以使人无须付出什么代价就能得到。在地理大发现之后,任何一个国家大规模地发现和利用新的尚未开发的自然资源的希望已经非常渺茫,相反却存在已经掌握的有限资源被耗尽的危险。另一方面,劳动力资源增加的速度也是非常有限的,并存在人口老化带来的结构问题。
现在我们引人一个重要概念:规模收益,它指所有投入成比例增加时产出的增长率。例如,如果所有投入增加一倍而产出也恰好增加一倍,则说这一生产过程呈现的是固定的规模收益(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如果所有投入增加一倍而产出增加却不到一倍,则这种生产过程呈现的就是递减的规模收益(decreasing returnsto scale),是“事倍功半”;如果产出增加了一倍以上,那么,该生产过程就具有递增的规模收益(increaing returns to scale),是“事半功倍”。新古典经济学一般假设。生产要素增加服从收益递减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