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31900000002

第2章 楔子:十年因缘话王石(2)

新制度建设者

我第一次专访王石的时候,他还是用万科五大产业的模式来描绘未来发展,但其后,他率领万科行进的方向早就超过了这种综合商社的模式。

三三〇事件中股东代表很难说是善意的发难行为被王石化解了,照常理,他应该把这群人的意见都看作邪门歪道,统统扫除干净才对。难得的是,他能一分为二地去考虑对手质疑的价值:“万科的竞争实力在哪儿呢?它的贸易没有拳头产品,股权投资本身无法形成竞争优势,工业产品中没有全国名牌,文化经营没有形成规模效益,真正有点优势的是它的物业管理,而物业管理本身是不赚钱的,单独形不成经营气候。能够形成行业竞争优势的只有万科的房地产。但目前看来,万科的房地产并不具有竞争优势。”

于是对方倡议:改组公司的产业结构,收缩工业、贸易和股权投资业务,保留已在业内具有较高声誉的文化经营业务,重点发展大众城市住宅开发和写字楼出租等房地产业务。这些未必很准确的判断,印证了王石当时模糊的担忧。这场争战再次提醒王石和万科:转型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于是,也就有了后来长达八年的调整期。

现在想来,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八年已经是一个生命周期了。要坚持这么长的调整,可能当时王石也想不到。不过,熟悉他的人也可以理解,对于这个意志坚定的人来说,除非他没有想清楚,没有下决心,他一旦深思熟虑决定要做的事情,即使是十年八年,也不会轻易动摇。

而经此一役,我对万科的印象极为深刻。王石那时候虽然提出了“健康丰盛人生”的概念,不过公司没有现在这么大,时间也比较多。每周两次的网球训练,八卦岭宿舍区的拖拉机牌局,他都常常是主力。而我这个媒体新丁,也乐得多跑企业,多学东西,于是一周总有几次和王石碰面,逐渐和丁长峰等一群万科新生代相熟起来。

《万科周刊》每周出版,需要稿件数量巨大,我这个半桶水也就开始在上面放言无忌。很多时候,我就是白天听王石一番高论,晚上回去自己捣鼓捣鼓文字,或赞同或反对,总能有一些文字写出来,排在万科那本最早还是薄薄的刊物上。而王石以“帆生”为笔名亲自撰稿或者口述的房地产业反思、探讨的文章,也确实和外面大多数的陈词滥调大不一样,言之有物又能让人感同身受。

1993年,当时市值已经有十几亿元的万科把总部搬到水贝工业大楼,这幢六层的工业楼怎么也不是志存高远的王石和万科所能够满足的,当时考虑只是两年的过渡期,不料却一待就是八年。

记得三三〇事件过去不久,有一天加班之后,王石和我一起走在水贝二路,他突然有感触地说,水贝可能真的是有点“背”啊,来了之后,很多事情都不顺了。我似懂非懂地点头,说搬到大楼去办公当然好啦!

其间,万科考虑过把总部搬进自己开发的“海神”项目。这个项目本来想做成深圳第二高的顶级写字楼,因为市场变化,最后改成了住宅楼,而且万科从中没有赚到什么钱。还有一次是考虑搬到荔枝公园旁边万科自己开发的荔景大厦,不过,为了更多的利润,万科最终选择了把总部继续留在工业区低矮的六层建筑物之中。这一点,也让我记住了王石的务实。

因为常去万科,所以用不了多久,我也就意识到王石在万科的江湖地位是怎样。虽然他平时没少给大家来几句幽默,和很多员工也能够玩在一起,但是他天生的那股霸气摆在那里,举手投足,基本上是一锤定音,让万科人颇为敬畏。那时候我还拉着不少万科的员工悄悄问,老王到底有什么东西让大家叹服。答案五花八门,不过有两点很集中:一是王石很聪明,学习能力很强,常常有很多新主意、新想法。二是王石很威严,公事公办,大家基本比较服他,万科里面的关系也比较清晰。

1994年,正好是万科创业十周年,公司专门在仙湖的大草地上搞了一个大派对。公司上下的表演活动很多,特别是把王石、姚牧民、赵晓峰等总字号人物拿来开涮的节目,更让大家笑破肚皮。一问之下,大家都兴高采烈地说,涮老总这可是万科的保留节目啊!

有一次我忍不住问王石,他们给你穿上草裙还丑化得那么厉害,是不是有点过分。王石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日本一些公司不是有专门的出气房吗,里面有个橡皮人,就是给下属职员当作上司来拳打脚踢泄愤的。平时我这个人比较硬,同事们一年到头,可能有时候也会受点气。借公司联欢的机会,让大家一起玩玩,消消气,多好。

这一次晚会给我印象很深的,除了老总们的群魔乱舞之外,还有晚会散去之时,王石带头和大家一起捡草坪上的垃圾。职员们也很统一行动,没有谁偷懒的,不到十分钟,草坪上就很干净了。如今这虽然只是一桩小事,但在1994年,一家企业能够自上而下这样约束自己,还是令我很感慨。

在1995年,现在声名不小的《新财富》杂志主编张信东还是活跃在采访第一线的勤奋记者。他在追踪企业文化与众不同的万科很久之后,在当时新锐的《投资导报》上,写出了整整一个版的人物报道《王石:万科教父》。不过编辑怕这个标题容易引起歧义,于是改为了《王石:万科领袖》。凸显王石对于万科的巨大影响力是传媒基本的共识,虽然当时王石还没有全国性知名度,但是他在深圳以及相当多的新兴企业之中的品牌影响力已经初步形成了。

话又说回来,那时候的王石已经开始关注很多国际上的管理经验和企业文化,因此奉行公开和透明度,不仅说到还能做到。记者和万科总部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都很顺畅。除了财务数字之外,其他大量的企业第一手资料也很透明。这一种自信,确实很罕见。多年之后,有一个记者写了两万字的王石登山始末故事,发表前要给王石先过目,王石说不用了——这种光明磊落的性格是我对王石印象极深的一点。

对我个人来说,有着万科这样一个成长中的出色企业作为标本来研究,加上能够及时听到王石和他身边的对很多经济现象一针见血的分析,自己多多少少也得到一些积累。我到今天还是很认真地对同事们说,我的所谓财经知识经验,有一半来自王石和万科。这种体验常常让我觉得自己和万科有一种微妙但是真实的联系。

不一样的企业家

和王石接触用不了很长时间,大多数人都能感觉到他的鲜明个性,但是恐怕很少人真的想到,在商场上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的他,还会坚毅地在生活中实践自己的理想。

即使是在偏安深圳一隅的时候,王石就一直按照国际惯例来运作万科,营业额才十几亿元的时候,就为万科聘请海外的财务顾问和会计师事务所。这种事情开始实施的时候,大家都有“自寻烦恼”的埋怨。但是,如果没有这样点滴积累,没有逐步进入正轨的决心和努力,恐怕万科就很难拓展成为今天在10几个城市拥有50多个项目的大公司,也不太可能一年结算112万平方米的住宅,获得40多亿元的营业收入。

这么多年来,很多新兴上市企业的结局,好一点的是赚了一大笔钱然后上岸作鸟兽散,公司成了个壳;更多的是陷入投资误区,经营顾此失彼,最后于困境中无法自拔,重组几回的都是常事;极端一点的,连公司都给除牌了。对于现代中国来说,显然更需要甘于拿几十万元年薪但是做出了地产第一品牌的职业经理人王石,而不是那些自己号称有多少亿身家但是连资产来源和权益都说不清楚的能人富豪。

90年代前期,万科在资本市场上融资不断,于是实施北伐,在上海、北京等地方进行跨地域投资。而王石作为新型企业家的代表,在传媒中保持了较高的出现频率,也对万科业务发展起到了极好的促进作用。

90年代中期,王石最早在《万科周刊》上提出“高于25%的利润不做”、“追求阳光下的利润”和“建立职业经理人队伍”等等很容易吸引公众注意力的口号,以后逐步扩散到社会和商界之中去。即使现在看起来,能达到这些要求的公司也不是太多。

1995年12月16日,王石去北京大学进行讲演,主题是“中国新兴企业成长之路”。他选取这个角度也是很有意思的,因为他认为,仅仅用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来划分企业性质并不足够,国企也有不少有活力的,民企也不见得就在体制上都能够创新,所以他用新兴企业来概括当时的一批活跃企业。同时,大家自然也把万科视作新兴企业的代言人了。那天的会场其实比较朴素,王石在大黑板之前,很认真地对莘莘学子谈起万科成长的点点滴滴,听众反应很好。实际上,此后万科就成为了很多名校学生的就业首选,我觉得,这很大程度上确实有赖于王石的个人魅力。

认识王石这么多年,最令我高兴的是,王石的登山和摄影,我也出了一点小小的力。1997年王石去西藏之前开始有意识地进行登山训练,我就介绍他认识了活跃的山友,从而促成了后来两人的西藏、四川、云南行。

对于王石来说,这次旅行打开了生活的另外一个层面,从此王石就不再仅仅以一个企业家的形象出现,他在极限运动方面的努力和成就都有目共睹。而那时候,王石再次重新捡起摄影的爱好,买F5,首用正片,尝试不同的滤色片。我和他一起去深圳的港湾摄影,都是很愉快和有趣的记忆。只是后来王石更多地喜欢登山和滑翔伞,摄影的时间就减少了。不过,最近我在万科总部看到王石的摄影作品,已经登堂入室了。2003年的《中国摄影》上还有他的一个专题。看来,他对建筑的研究,对结构、线条、色彩的敏感,对他摄影水平的迅速提升作用不小啊。

再往后,万科的经营规模和王石的个人声望在一同增加。我看到万科入选“福布斯最佳小企业”和王石出席《财富》论坛等等事情,也很替万科和王石高兴。登山这种雅好让他得以在芸芸企业家之中显得卓尔不凡。在登山过程中,王石又很快爱上了国内尚未普及的滑翔伞。无心插柳之下,他的飞伞行为连摩托罗拉也深以为然,在2000年请他为一款新手机拍摄电视广告。同年,王石入选全国十大经济人物,其个人品牌得到极大发挥。同时,万科公司也成为全国地产第一品牌。

2001年,万科集团的销售额在全国的市场份额为0.88%,在所有房地产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一,也是唯一以全国数据为基数计算市场占有率的房地产上市公司。但是,只以不足1%的市场占有率就自称是行业龙头老大,多少有点不自然,于是,一贯喜欢新名词、新概念的万科王石就想到了“行业领跑者”这样一个婉转但是挺抢眼的说法。多年来,这种王石式的机巧,为经常充斥了陈词滥调的商业社会提供了一些耐人寻味的思考余地。

2000年秋天,我离开深圳到外地发展,而王石在全国的知名度则进一步上升,成为了媒体宠儿。我和他见面的机会少了,在北京常常都是匆匆聚散。后来我又从一个城市到另外一个遥远的城市,换了工作。离开时,王石专门找了个时间给我送行。一年后,我回到深圳见到他,他劈头就问我:“为什么换工作?是不是利用那个职位得到便利就跑了?”我连忙解释:“那可绝对是两回事,完全没有关系。离开是早就定好的安排,回来是开始新的职业生涯。”王石的脸色才缓和下来。

直到今天,我在职业上的一些努力,王石看到了,也常常给予鼓励。而对于我的不足和缺陷,他也能包容。很多年前,他就一再提醒我:“生意人很多人都能做,但是优秀的媒体人就很少人能做到。”十年来,我虽然一直坚持在媒体这一行,但是离优秀还很远,只能在这里道一声惭愧,再次感谢他多年来的谬爱和勉励了。

相识接近十年,我和王石见面超过百次,也耳闻目睹了不少王石和万科的关键时刻。我所见到的王石,和媒体上的形象很一致,很能干、很公道、严于律己,真的是一个铁汉。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有时也会觉得他性格急躁,喜欢出名,经常追求出语惊人的效果。但是说句实话,这样的性格对于他这种成就的人来说,已经真的不算什么大问题了。就像他在这次攀登珠峰的直播中说的那句话,这是他的选择。何况,他骨子里也是一个常常考虑别人感受的人。

我相信,虽然王石成功登上珠峰未必和管理企业有什么关系,但和他的坚毅以及不易为人所觉察的包容,都有着莫大的关系。而今天的王石,正在进入他人生的下一个阶段,他无疑是始终对自己有着更高期待的人。他曾经戏言在58岁时候退休,他衷心希望,在职业生涯的最后一段,会是他最辉煌的一段,就像他有一天能顺利完成七大洲高峰大满贯登顶计划以及其他户外活动的心愿。

同类推荐
  • 卖服装就是卖服务

    卖服装就是卖服务

    据统计,店面服务远比产品本身更大地影响着客户的消费体验和决策——卖产品不如卖服务。《卖服装就是卖服务:令顾客无法拒绝的销售术》通过系统讲述好导购应具备的素质、良好的职业形象、自身工作职责、重要服务流程、理解顾客心理以及训练销售技巧等六大内容,力求快速提高店员的服务意识和能力,打造令顾客无法拒绝的服务式销售术。
  • 宗族变公司

    宗族变公司

    本书通过大量采用口述与档案资料,探讨了长湴村组织结构在20世纪上半叶到21世纪初近百年的时间里,如何历经分配制度的变迁,税费交收结构及权力结构的转型,市场法人产权结构的形成,最终由宗族演变为公司的过程。这个过程展示了一种独特的农村城镇化过程,也是目前新农村建设的一条可以探索并加以引导的路径。
  • 张瑞敏的儒商智慧

    张瑞敏的儒商智慧

    他倡导无为而治,用传统哲学智慧引领海尔;他提出流程再造,让再造后的海尔跻身国际市场;他为客户找产品,让消费者享受到产品外的服务魅力。张瑞敏正是用他的“君子风度”和“儒商哲学”将海尔打造成为世界级的企业。《张瑞敏的儒商智慧》以张瑞敏的企业文化理念为切入点,通过生动的案例与深度的解析,为读者展示了一位具有?商哲学智慧的企业家。《张瑞敏的儒商智慧》由张兴龙编著。
  • 管理的智慧

    管理的智慧

    《管理的智慧》通过36篇不同主题而深具管理启发性的短文,深入浅出轻松地探讨管理的真谛。从管理大师的箴言名句、管理个案的研究、管理方法的优劣运用、管理趋势的发展走向,到实际管理问题的解决,《管理的智慧》协助管理者在处理管理问题时,能够抱有正确的态度,选择正确的手段,运用管理的智慧,施行正确的管理改善,从而真正提升组织的管理能力。《管理的智慧》是现代管理者必读的管理随身书。
  • 八步成就售楼王:售楼员超级情景训练

    八步成就售楼王:售楼员超级情景训练

    本书以大量的房地产销售实践与培训经验为依托,针对售楼员日常工作中的客户接洽、挖掘需求、房源推介、客户追踪、异议化解、议价守价、签约成交、售后服务等工作事项,精心收集和整理了上百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并采取情景模拟的形式,通过“情景描述+错误应对+情景解析+话术示范”四个模块,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售楼员应当掌握的销售知识与技巧。
热门推荐
  • 中小学生家庭营养顾问

    中小学生家庭营养顾问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很多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却不容乐观。正在长身体的孩子们该怎样合理饮食,科学地摄取营养,不仅他们自己不清楚,大多数家长也都不很了解,无法给予孩子正确的帮助和指导。为此,作者从营养专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出发,急家长之所急,想家长之所想,选取了咨询中最为突出、最为典型的22例中小学生的营养问题,逐一分析,逐一解读,并提供了合理的解决办法和建议,指导家长和孩子走出营养迷雾和饮食误区。本书案例代表性强,解读深入透彻,说理令人信服,语言通俗易懂,是解决中小学生营养问题的必备读物。
  • 月帝邪君

    月帝邪君

    本文讲的是二十一世纪杀手北冰月被爱人背叛导致惨死后穿越到南国的故事。*北冰月接受那道打量过来的目光,身上不由地一阵不自在,凉飕飕的话语已从嘴中发出:看够了么!?君陌邪勾唇一笑:如果我说没呢?那好,请摄政王出丞相府大门,然后直走到如意街天桥下,进去后,你可以看个够那是什么地方?只听北冰月口中传来几个生硬的字:万、花、楼!**哦,我们马上要大婚了.君陌邪一脸笑意地看着北冰月。是吗?别忘了,离我们大婚还有三个月,这三个月可以发生很多事,北冰月瞥了君陌邪一眼接着说道比如,你死!**哼,不管怎样,你,本王是娶定了北冰月面纱下勾起一丝玩味的笑意那摄政王可要抓紧时间了,否则,小心没人给你收尸。哼!*
  • 无字书

    无字书

    钟离俊机缘中获得一本无字书,发现此书不但可以预告未来,还能改变事物本来的属性。但有得必有失,当无字书还一个愿时,必定会拿走相应价值的别的东西,他周围的世界开始出现离奇的变化,所有都超出了他的认知。可不管在哪个世界生存下来,都同样艰难。活着,努力活下去,才可能变成自己的王者。对,我要活。
  • 水滴的无限旅程

    水滴的无限旅程

    “唔,怎么有人从楼上扔砖头?哎!那边那个戴眼镜的小弟弟你滑板滑那么快容易摔倒!小心啊!哎~现在的年轻人。”随手扔掉手里的铅块走向毛利侦探事务所。“喵帕斯!”小女孩高高伸出右手打招呼。“喵,喵帕斯。”怎么回事?!乱入?!左拂尘右飞剑,八荣八耻记心间,三观正,六识全,山居道士抱枕眠,离尘世,话机缘,何不抿心问道源,千年修得此道机,不窥天道莫伦长辞于世间。道不在肉胎五形,四肢百骸,何处求之?呜呼哀哉,你且看!
  • 造江湖

    造江湖

    文明元年九月初五,子夜。两道流星自北向南划过天际,东都洛阳亮如白昼,故改国号为“光宅”。光宅元年九月初六,正午。洛阳有凤来仪,绕城三周,后翩然南去。因此瑞兆,改洛阳为“神都”,改中书省为“凤阁”,改门下省为“鸾台”。十六年后,一张大秦的藏宝图悄然出世,向往江湖的少男少女去东方的仙山“昆仑”寻宝。途中一庄庄的波诡云谲,一次次的怪力乱神,看似毫无联系实际暗藏玄机。答案究竟是什么!
  • 学射录

    学射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南子说

    南子说

    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江湖,永远不会平静,江湖,永远不会停止纷争。看我这江湖七怪传人之一的小白如何闯荡江湖,如何名扬天下。
  • 帝少的甜密娇妻

    帝少的甜密娇妻

    贝略伽皇家学院的16岁校花一次误打误撞走进了陌生男子的房间。“不好意思,我走错房间了。”“女人,一句不好意识就可以走了吗,你破坏了我的兴致,我一定要好好的惩罚你。”一晚激情让她意外怀孕,后来发现孩子的父亲竟然是二皇子“殿下,我怀孕了。”“怀孕了就将孩子打掉。”“你不可以这么做,他可是你的孩子啊。”“我的孩子又怎样,难道要我娶你。”“你会后悔的。”六年后她带着一个萌宝归来,与皇子再次相遇。
  • 逐鹿策

    逐鹿策

    战争的残酷便是因为他的公平。没有对错,只有立场,却是以命相搏,不死不休。洛阳风云再起,一袭布衣少年站在了杨京面前,轻笑一声。“掌柜的,杨公子来讨杯茶水,难道你还吝啬吗?”伴随着亦将这句话开启的,却是一个长达百年的乱世。
  • 八荒之九转

    八荒之九转

    我看过不少仙侠玄幻系列的小说,觉得他们描述的仙魔人兽、修炼世界、感悟思想维和对事物的认知与我想像中的有所不同。为此我写这部《八荒之九转》,邀请诸位欣赏我眼中的奇幻世界。希望大家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