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活中,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在正值壮年即在人最富有创造力的岁月里找到人一生的事业。
——斯蒂芬·茨威格《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郑南雁高调还是低调,这是个问题。
接受各种媒体采访已经是郑南雁生活的一部分,这位身材高大、外表俊朗、阳光帅气、喜欢读老子的CEO也的确讨媒体喜欢。几乎所有的主流商业财经类媒体都对7天作过采访,这其中90%的采访对象都是郑南雁。这很容易理解,郑南雁不仅是CEO,而且还是这家公司的创始人之一。
在对7天高管的采访中,都会问到一个问题:他们是怎么知道和了解郑南雁的,答案惊人的一致:“网上搜的啊。”有趣的是,他们对郑南雁的关注点也惊人的一致:郑南雁名字的由来,创办的第一家公司是什么公司,什么时候开始上网的,怎么离开携程的,怎么拿到何伯权的第一轮投资的……也就是说,7天的高管们在来7天之前,就多少有些了解这家公司和他们的明星CEO。
从这个角度上说,郑南雁不能不算高调。
但郑南雁也有低调的一面。
比如他很少应酬,晚上的活动能不安排就不安排,很多年来,郑南雁都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坚持每天晚上11点睡觉,第二天早上6点起床。
他有很多值得说道的地方,但他最喜欢和媒体讲述的不是他的经历,而是他怎么样压缩成本,怎么实践垂直切割。他虽然不喜欢媒体称呼他为成本杀手,但他在媒体上的述说却一遍又一遍地强化了他的这一形象。
他很注意自己和7天之间的平衡,即便他是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和老板之一。他的高调是为了他所创办的7天,而不是为了自己。在这位内心骄傲的青年心中,对自我的承认已经足够让他自信满满。
很多人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以下简称达沃斯年会),更多是奔着荣誉和提高受关注度去的,而郑南雁去达沃斯年会,更多是为宣讲他的环保理念,这边在达沃斯年会布道,那边7天和环保有关的新动作已经问世。
郑南雁的双面性表现在,作为7天的CEO,他不得不高调,唯有高调,才能帮助7天提升品牌知名度,提高受关注度;而作为郑南雁本人,他内心是低调的,虽然其内心的激情在持续地涌动着。
他小心翼翼地在他所创办的7天内烙下他的印迹,但又尽力将其抹去,他希望他所创办的7天形成一个他在和不在都能正常运转的系统,他用无为而治的方式推动着他的公司成为一家有作为的公司。
随着7天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IPO的亮丽表现,内心低调的郑南雁还需要继续高调起来,这由不得他。从他2004年8月从携程副总裁的位置上离开,创办一家直接与如家正面竞争、名叫7天的经济型酒店起,郑南雁就注定要成为经济型酒店乃至中国新消费概念的明星人物之一,而他的种种匪夷所思的管理思想和实践创新更让他被众人关注。
被梁建章提拔时却生去意
2004年5月的一天,从携程CEO梁建章办公室出来,时任携程市场营销副总裁的郑南雁双眉紧锁、面色凝重、表情严肃,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在熟悉郑南雁的人看来,这个从小在广州长大的南方人是不折不扣的靓仔,他身材高大、外形俊朗,不论说不说话,总是一脸的微笑,是个乐观豁达、永远不知忧愁的人。这一次,他一定遇到了什么难解的人生问题。
很显然,不是携程这家公司出了问题。这个时候,携程刚刚上市半年,正是这家公司最当红的时候,携程所创造的“在线旅游+呼叫中心”的模式在为其带来真金白银的同时,也为其赢得了资本市场的一片掌声,CEO梁建章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很显然,也不是郑南雁的工作能力受到了质疑。在赴携程上海总部担任副总裁之前,郑南雁曾经担任携程华南分公司总经理之职,携程30%的业务均来源于他带领的团队,其首创的到机场发展携程会员的营销模式堪称经典。不论是业绩还是创新能力,郑南雁都广受好评,不然也不会因工作能力突出而从华南区上调到上海总部。
那问题出在哪里呢?是什么事情让无忧无虑、一直顺风顺水的郑南雁身陷困惑,无法抉择呢?
答案是,梁建章希望郑南雁能在原有的工作上再进一步,在携程体系里承担更多、更重要的职责和使命。
有更大的舞台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服务的公司又是一家好公司,自己的能力又足以承担这个责任,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情吗?这当然是件好事情。郑南雁自己也这么认为,他在后来接受采访时也说,他觉得这是个不错的机会,也很感谢梁建章对自己的赏识。
但这只是问题的一面而已。2004年,36岁的郑南雁开始有自己独立创业的心思。也就是说,虽然携程的舞台很宽广,但郑南雁还是想在一个能够完全自我掌控的平台上施展自己的才华,他想自己创业。
做职业经理人还是自己创业,郑南雁遇到了一次重大的人生选择。
在重大时间点上作出的抉择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郑南雁之前其实也有过两次人生选择。
在离7天的第一家直营店所在地广州北京路不远的地方,是广东省经贸委所在的东风路。1991年,23岁的郑南雁从中山大学计算机系毕业,进入广东省经贸委计算机中心,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份工作。
不过,郑南雁很快就意识到,每天一杯清茶,与写程序就可以下班的日子并非自己想要的生活,按部就班的公务员工作并非自己奋斗的目标。
那个年代,比尔·盖茨成为几乎所有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偶像,而计算机技术所呈现出的未来世界的神奇,向这一代年轻人提供了一种不同于父辈的生活的可能性。而当时,国内正流行“下海”,郑南雁的脑海里也时常闪过这个念头。
20世纪90年代初是一个注定让年轻人会有些不安分的时代,他们没有前辈导师的经验指导,只有无限可能性,有一批从单位辞职、开始掌握自己命运的技术人作出了相同的选择,这其中就有郑南雁。
1993年,郑南雁终于下定决心从省经贸委辞职,与两个同学合伙创办广东劳业电脑系统开发公司,当时三个人在广州租了很小的一块地方,由郑南雁负责软件开发,开始了创业。
那段日子真正培养了三个年轻人在逆境中生存的能力,他们拿到的第一个项目是一家酒店的IT管理系统的制作。为了夜以继日地赶程序,郑南雁吃住都在酒店里,半年后,这套软件卖给了佛山一家酒店,几个年轻人赚到了第一笔收入——七八万元钱。
这笔钱也成为公司的启动资金,成为这家公司滚雪球式发展的开始。在这之后,公司又成功开发出千里马酒店管理系统,并一跃成为华南第一品牌,公司也跻身全国酒店管理软件类企业的前三名。这家公司后来改名为“广州万迅电脑软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迅)”,最终被一家香港上市公司收购。
随着时间的推移,郑南雁慢慢看到了公司成长的瓶颈:市场因素决定了酒店管理软件类企业的规模始终有限,而且在参照同类公司以后,他觉得类似的公司都存在管理松散、缺乏效率的现象,并且一时之间很难提高。
万迅是一家将酒店管理软件开发和销售合二为一的公司,作为合伙人的郑南雁不可避免地要跑一些市场,这让郑南雁多少积累了一些对商业的理解和市场意识。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了7年,直到他遇到了携程的创始人季琦(后来也创建了如家、汉庭)。
2000年,成立仅一年的携程开始开拓华南市场并计划成立华南分公司。当时的CEO季琦正在寻找合适的经营人选,经朋友介绍认识了郑南雁,因为郑南雁有一些酒店、旅游业的人脉资源,季琦希望他能在广州本地人当中推荐一些合适的人选。
郑南雁先后帮季琦介绍了几个人,但季琦都不太满意。直到有一天,郑南雁再度试图推荐自己同学的时候,季琦单刀直入地说:“要不,你过来吧。”
就这样,本来是给人做媒的郑南雁却误打误撞地自己上了花轿——成为携程南中国区的总经理,负责华南区的营销业务。
最初,携程的华南区业绩还不到华北区的一半。在最开始的半年,郑南雁需要从招兵买马做起,而当时不管是对商业运营,还是对市场营销、管理理念基本还是外行的郑南雁,每次到上海开会都要拉着比自己级别低的部门经理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虚心请教。
2001年,携程总部开始给华南区定任务指标,然而,连续两年郑南雁都没有完成任务量。有一年年底,某软件公司邀请郑南雁担任技术方面的创业合作伙伴,郑南雁甚至向新任CEO梁建章提交了辞呈,但梁建章的一番“你是不是甘于一辈子做技术人员”的话语让郑南雁收回了辞呈,留了下来。
回忆起那段日子,郑南雁印象最深的就是,两年里,他每次去上海总部开会都要作检讨。
在郑南雁的带领下,华南区率先在机场发放会员卡,2003年非典期间,在许多公司都开始裁员的情况下,郑南雁却反其道而行之,组织员工培训,并组织员工去交通要点观察人流变化,了解市场动态。一系列行动之后,华南区终于迎来了业绩的转折点。
等到非典疫情一结束,华南区上演大反击,奇迹般地超额完成销售任务,并发展成为携程的主力片区。其业务量占携程业务总量的30%,仅次于比例为40%的华东区。郑南雁也由此被调往上海总部,出任主管营销的携程副总裁。
在携程的日子里,郑南雁与当时任携程CEO的梁建章最谈得来,他慢慢发现:每次大家讨论工作、运营,甚至聊天的时候,梁建章所有的分析都是基于“消费者的感受如何”、“消费者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这样的角度。经营的出发点不是“我想做什么”,而是“我能为客户做什么”。
这给了郑南雁很大的启发,也让他的思维习惯慢慢发生改变,以往身为IT青年,他通常会从纯技术的角度出发,专注于如何设计出“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但携程的理念让他明白:在设计产品的时候,更为重要的是如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产品设计出来又会有多少消费者去用。
如此以往,郑南雁看问题的眼光不再局限于技术这一领域,而是分别向前、向后各自延展了一段,并能够彼此连接起来形成互动。
对郑南雁来说,携程可以算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所学校,让他有机会去学习和了解技术以外的东西,如商业管理、人才招聘、管理体系、市场理念,还包括坚持不懈的耐力和勇往直前的冲劲。而他自身也完成了从IT技术人员到商业管理者的转变。
随着在携程华南区业绩的不断突出,郑南雁的学习能力、思维方式、行业经验逐渐成熟,他开始有了一个想法,并且越来越强烈:如果自己组织一支团队单干,应该也不会差吧?
郑南雁的三次选择
1993年,郑南雁下海的时候,正好赶上1992年邓小平南方视察之后知识分子争先下海的那一浪。从时间上算,20世纪80年代就接触苹果机的郑南雁是中国不折不扣的第一代从娃娃开始培养的程序员,这样的一批人,有着无比骄傲的内心和用技术改变世界的梦想;这样的一批人,是断然不会在公务员体系里待上很长时间的。
2000年,正是中国互联网开始从因狂躁而跌入的低谷中重新上爬的阶段,也是中国互联网开始完成华丽转身的年份。在这个当口,错过借第一浪起航的郑南雁顺势加入携程——这家中国互联网第二浪中最具标志性的企业之一。携程最终成为中国互联网第二浪中率先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概念股,其在线旅游的概念大受欢迎。2003年12月9日,携程在美国纳斯达克(NASDAQ)股票市场成功上市,当日股价涨幅达到88%,并成为三年来整个纳斯达克市场上开盘当日涨幅最高的一只股票,之后股价也持续稳步上升。
这两次选择,虽然也有人反对,但大多都是支持的声音。不过,也就是在自己的本命年的2004年,郑南雁作出的从携程离开、独立创业的决定,却几乎没人看好。而且,对于郑南雁来说,比起前面两次的选择,这第三次选择更加关键,需要权衡和考虑的因素更多,因此更加难以抉择。
第一次放弃的只是一个铁饭碗而已,对于有技术背景的郑南雁来说,这不是很大的问题。第二次则是离开自己创办的公司,对郑南雁来说,虽然在物质上的回报也不是很让人满意,在感情上有些难以接受,但面对即将兴起的互联网第二浪,面对携程这样的一家好公司,面对季琦这样很有感染力的领导,郑南雁很容易作出他的选择。
然而,这一次要放弃的远比上两次多很多。郑南雁当时在携程的地位是除创始人之外整个携程里位置最高的两个人之一,如果再进一步,那就是除创始人之外承担最多管理职责的人,与之对应的薪酬可想而知,同时,携程还是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优质中国概念股企业,表现超强,作为高管的郑南雁拥有足够多的期权可以分享。
而去创办一家新公司,则是问题多多。
新公司即便要上市,最快也是5年之后的事情,也就是说,至少奋斗5年郑南雁才有可能达到他此时在携程所取得的一切,这还是最理想的状况。虽然之后郑南雁所创办的7天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神奇地在美国纽交所成功上市,但在当时,郑南雁并没有作这个设想。
新公司还需要郑南雁拿出至少1000万元入股,这据说是当时郑南雁的全部身家。如果新公司不能成功的话,那么郑南雁将一下子从身家千万变得一无所有,既然这样,为什么不留在携程平步青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