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在大学生创业已经是一种潮流与趋势,其中也不乏成功者,但是对于大多数的大学生而言,“创业”二字其实带有很多其他的意义与光环,真正像小潘一样拥有慎密、敏感而又具有实践意义的商业思维的学生,应该不算多数。而反过头来,影响小潘的,应该是那些在大一的时候就深深吸引了小潘的那些商业理念性的书籍。可以说,那些书籍改变了小潘的思维。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受到家庭、环境以及发生在身边的很多事情的影响,像小溪与小潘,都是生长在普通的农民家庭。父辈的穷困与拮据虽然让我们不安、促使我们去奋斗,但是在思维方面仍然会受到家庭理念的影响,在这种家庭观念中,好好学习、找到一份好工作,就成为主流的传统思维。但是,却很少有人点明,这其实也是一种“穷二代”的“穷思维”,因为,大多数人都在按照这种传统的思维在奋斗,而社会的竞争门槛也在不断地为这种大多数人的思维而抬高,在财富创造上,这种思维最主流,也最难实现财富的迅速积累。
相反,小潘在人生的道路的选择方面,就相对有主见的多。他可以置学习为玩物,敢于轻视学习对于未来命运的主宰,勇于用自己课堂之外获取的知识,来作为人生规划的新的成长路径,以商业思维来武装实践、以“穷二代”的“富思维”来改变和挑战传统的固有思维。虽然他的学习成绩不如小溪,甚至在是否去北京发展的选择上还要受到小溪的鼓励,但是他的思维路径已经决定,在财富的创造与积累方面,小潘作出了比小溪更为准确、更为充分的准备。
在这里,我们也并不是说,在小潘与小溪之间的道路选择孰优孰劣,也并不是非要强调小潘比小溪的财富思维要更为正确,但是我们希望能够探讨一种可能。在中国当前的社会中,成功的路径和方式很多很丰富,每一种努力都可能能够达到成功或者说财富的彼岸,但是,财富思维上的准备,仍然非常重要。
我的同学小潘,事实上最终并未选取一条自主创业的道路,他和小溪一样,孤身在北京闯荡,做着本专业的工作,他的工作成绩甚至也没有显得比小溪强多少,但是在“富思维”的影响下,他总是能够作出比小溪及时而准确的判断。因此,二人的财富积累,开始产生距离。
可见,财富思维对于我们的财富积累的重要作用,即使出身“穷二代”,但是拥有“富思维”,财富的积累也会显得很简单。
富思维的几个习惯
思路决定出路。
年后,在送小溪上飞机前,我们在一个茶楼小聚了一会,我跟小溪和小潘分享了这几天来的思考,直言不讳地对小溪说:“你如果总是以农村静态的环境来思考城市生活,总以穷思维来打理你的财产,那么你即使回到重庆,也同样难以面对不断上涨的房价,不断贬值的存款。”
我给他又讲了一个故事,我有两个80后同事,一个是老聚,一个是阿欢。老聚踏实,阿欢张扬,不过二人皆有一个共同点,工作都很努力,对财富都充满梦想。但两人的致富路径似乎不一样。
老聚挣到钱首先想到的是买房。阿欢则是为了买车。先买房还是先买车,想来应该是80后们都正在或曾经困惑的事儿。
老聚先买房,理由如下:
房子是保值的,而车从你入手第一天就起就开始贬值。不夸张地说,如果选择好地段,2、3年里用房子升值的钱买辆车完全可能。由来只有炒房地产,没有人说炒车产。房子绝对是种投资;而车,充其量只能算是种消费品。作为一个一心想创富的人,当然要对自己要求狠点,开车很洒脱,但那是败家玩意做的。
但阿欢也有理由:汽车作为交通工具所创造的价值已远远超出一辆车的价格。有了汽车,活动的圈子大大增大,交际面不断扩大,构建的关系网也在不断延伸。
你想要创富,你就必须加入富人的圈子。车子至少是你的一张入门名片。还没挣到大钱的时候,就匆匆忙忙挤进购房的大军,用掉了所有积蓄,每月还面对金额巨大的按揭,借款、贷款成了生活的重心。买了房的年轻人就像背了壳的蜗牛,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工作中,都要背着这个壳,虽然碍手碍脚,却又扔不得,只能咬紧牙关继续背下去。既影响了前程,又影响了生活质量。
对于年轻人来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显得尤为重要。那么,为了让自己走得更快一些,用脚、自行车还是车?用车,一下子使自己的活动半径大大的扩大。
于是,我们三个人就一条条的总结出来富人通常会有的几大思维。
富人思维之一:要开源而不光是节流
大多数富人,都不会在意一时的小钱,或者是为了短暂的舒适生活,去做个房奴束缚了自己,他们是想尽一切办法,为明天做加法,投资是他们永恒的目标,不管买房还是买车,对他们来说都是一项投资,关键看哪项投资适合自己,投资回报率更高。
富人思维之二:爱财如命
富人之所以成为富人,是因为他们骨子里就喜欢赚钱,喜欢财富,这是非常重要的。其实许多大学同学刚入校门时,站在一起,你很难区分他们的形象,区分他们的未来,他们看起来更多的面目相似。但是其实在那个时候,每个人的梦想就是不一样的。有些人骨子里就深信自己生下来就一定会做富人,并有着强烈的赚钱意识。不管他是内向的,还是外向的,不管他是学IT的,还是学文学的,他都希望着兑现自己的才华,把这些东西变成财富。
其实,脑筋太好,往往赚不了大钱。中国针对读书人有句贬中有褒的话,叫“书呆子”,传统上是夸此人读书成呆,但总算呆得可爱。但从另一方面讲,中国一些人读书人为何会成为书呆子实则与中国的教育体制有关,填鸭式的教育让有些高知阶层往往被各种理论原则所框住,被死要面子的尊严所阻碍,在现实的商业世界面前不懂得妥协与踏实的研究,结果只能躲在象牙塔里做着白日梦。
当然,这种状况正在转变,市场经济已经深入人心,当今网络新贵很多就是高级知识分子,只是他们能成为知识经济富豪并非一定是他们的知识过人或学历超群,而恰恰是他们在知识之外,有更多的商业嗅觉,对钱同样非常敏感,如此才能捕捉市场的需求,行行都能出状元。
富人思维之三:偏执
一个人何以从众人中脱颖而出?偏执!
唯有偏执才能为人所不能。如果人人都能做成的事情,很显然不可能为你带来突出的成就和巨额的财富,否则人人都成了财神。
有梦想者才会偏执,偏执者才会不计代价,不畏艰辛的去实现理想。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无论是理财还是做生意,前路坎坷,鲜花与陷阱并存,如果没有偏执狂的精神,何以闯出一条成功之路来。
偏执狂通常会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所以成大事者绝不是小富即安的人,也绝不是敷衍了事的人,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天天要打卡坐班,这样的日子会把他憋出病来,他们宁愿每天去拜访客户,去构思一些奇思妙想,也绝不会把时间耗在办公室里按部就班的生活。以年仅25岁的马克·扎克伯格为例,他2010年以40亿美元身价,登上福布斯全球最年轻富豪榜榜首。他所掌控的商业王国正在飞速膨胀:Facebook的用户数量猛增,并超过了Google,达到4亿人。很多人开始揣测,在不久的将来,马克·扎克伯格很可能会取代比尔·盖茨的位置。相传马克·扎克伯格曾毫不犹豫地放弃了一款耗时一年开发的产品,团队的很多人对此都难以接受。但扎克执意为之,有人如此评价他:“他不是一个性情中人,他是一位残酷的精英分子。”
研究中国的传统富豪,你会发现他们天天充满赚钱的活力,即使再冷、再热的天气,再苦、再累的工作,他们都会心甘情愿的去做,有的曾经睡过桥洞,有的曾经天天吃方便面度日,但是他们绝不会放弃自己的追求,而当你养成了这个赚钱“习惯”后,财富自然愈来愈多。
富人思维之四:开放与互动
赚钱的机会来自于交易,交易来自于互动,所以大凡富贵之人绝非自闭之辈,大多数企业家都会有着广泛的人际圈子,财富的机会也来自于这样的圈子中。以圈子闻名于中国的,当数温州人,他们组成的商帮和老乡会,动辄数亿,数十亿的资金流动。
同样,理财的机会也多来自于人际的开放与互动,投资是“动”,储蓄是“静”,如果只是储蓄,所赚利息怎么也赶不上通货膨胀。比如,上世纪80年代万元户是大户,到了90年代,那只能算普通家庭,十万元户刚刚小康,但到了2010年,万元户只能算贫困户,还不够吃喝的。存在银行里是积不了财的。要学会结识各种理财高手,要在与银行证券界人士打交道过程中,获取财富的增值机会,这样钱财会越积越多。
富人思维之五:富贵险中求
一般的人图安逸,富人图挑战——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是很明显的。举个例子:在创业板刚刚推出之时,所有分析师都劝投资者不要进入,但是偏偏有那么一堆人闯进去,并获得了几倍,甚至上十倍的收益,为什么,因为他们知道大家都知道有风险的地方,竞争越小,收益率越高,真正等大家想清楚了,都进去之后,竞争反而白热化了,风险加大,收益率反而降低了,他们开始撤出之时。
拿找工作来说,大部分大学生毕业后喜欢到大企业里工作,就业环境比较稳定,待遇和福利都比较好;但是如果仔细辨别会发现有两种地方的人通常不会这样想:一类是江浙一带的学生,另一类是广东福建一带的学生,这些学生毕业后,都不愿意去找工作,而是首选创业,即使困难重重,碰得头破血流;他们即使找工作,也不愿意去找坐班领固定工资的工作,他们宁愿去做销售提成方面的,起薪很低,但是提成比例很诱惑人的那种,他们大多希望借此积累人脉资源,为自己创业做准备。所以,通常江浙和福建的人最终能大富大贵,与他们长期耳濡目染的商业文化有关。
从理财角度看也是如此,喜欢拿固定工资的人通常会选择“保本型”产品,他们对不确定性风险充满恐惧,宁愿少赚点收益都可,只要年回报有3%~5%就已经满足了,这最好是选择保险和债券式基金;但是,不愿意朝九晚五的人,敢闯敢干,如果没风险倒显得不够刺激,所以他们会去购买一定比例的股票型基金,回报赚多一点,但也冒一定的风险。
富人思维之六:每一分钱都必须去战斗
富人不养闲钱。
如果说穷人与富人的根本区别在于,穷人只能靠自己的体力和脑力赚钱,他最多是只能是自身的单打独斗,但富人不同,他们的每一张钞票都是他的子弟兵,用得好,就等于雇佣了这些钞票去打仗赚钱。
比如,两夫妻开个做面包的家庭作坊,那只能是拼体力与手艺,一天累死也赚不了多少钱;如果他们把赚来的钱去雇佣员工给他们做面包,那就是钱生钱的最初形式,这是普通的面包店;如果他们还购买了大量门面做面包,那么他们不仅赚面包的钱,还赚了门面的增值部分,这叫连锁扩张固定资产增值;如果他们的企业最终上市,他们还可以享受资本增值的收益,这时候他的钱都不是单独在战斗,而是钱生钱的几何次方战斗。
于是我们会看到富人和穷人,在对待钱的方面有很多差异:富人恨不得手上的每一分钱都在外面战斗,而老百姓的钱因怕冒风险,都趴在银行里“睡觉”。富人每年要求钱要有至10%的回报,他的钱在富人睡觉时都替他赚钱。例如:借钱给朋友开店;或者投资在房产上,收租金同时也享受房产升值回报。富人喜欢借贷,利用银行的资金杠杆为自己增值,而穷人有一分借贷都恨不得马上清零。例如:如果你手中有70万元,要买一套70万元的房子,穷人为怕承担巨额利息,肯定会希望一次付清,但富人却不会全额付清。他宁愿买两三套房,从银行再借70~80万元,于是银行的钱也在替他赚钱,其他两套房的租金都可以承担第一套房的按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