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工业大学的副校长查斯坦贝奇先生认为,应该在一年后对初入学者进行考试。他认为,一个成绩是一百分的高中毕业生不一定就是一个出色的学生,成绩不能代表一切。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评定一个学生成绩的优劣及能否获得学位,不仅要看他是否学满教学计划规定的,还要看其综合成绩。
在现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趋向多元化标准,除了智力因素的要求以外,也看重其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健康审美等综合素质,或者说这些看似软性的素质决定了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发展潜力。
学生在智力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发展综合素质。仅凭智力能力很难融入社会发展,这就是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难的另一个原因了。常有用人单位为找不到合适的员工发愁,因为发现这些学生除了读书,其他别无所长。在市场经济初级阶段,民营经济逐渐成长为就业主渠道,员工的能力决定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因此良好的生活态度、灵活的适应能力与积极的创新能力逐渐成为社会用人单位选择人才的重要参考。
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的新要求,不再是过去那种划分得很细的专门人才,而是具有基础宽厚、支柱坚实、能力增强、素质优良的专业人才。在拓宽专业的基础上,淡化原有专业界限,整体优化专业人才。基础宽厚主要体现在掌握各学科中最基础和最必须的,反映该学科社会、自然、文化、经济、管理等背景基础知识。支柱坚实是指有扎实的专业大类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基础既是本专业的基础,又是跨专业的基础。掌握基本专业知识的学习方法和应用,了解某一两个专业的发展方向和科技前沿,为毕业时选择职业及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据有关资料,某大学对其毕业生调整工作岗位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有的专业调整达到了75%,也就是75%已转换了工作岗位,若没有宽广的知识面和扎实的基础,便很难适应二次择业。又如,复旦大学力学专业学生可以考进独资银行;物理学专业学生可以进跨国软件公司、会计师事务所。说明社会需要知识面宽的复合型人才。
从近年人才市场和就业形势反馈的信息看,基础扎实,知识面较宽。那些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既懂技术,又懂经济与管理。既善科研,又善开发与经营;既善写文章又会计算机操作的复合型人才深受各行各业的欢迎。未来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是具有宽广的知识面,需要的是适应性、综合能力、知识更新能力、终生学习能力和基础素质都较强的人才。而只“专”不活的人、“尖”“利”不和的人则不受欢迎。
21世纪是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代,迅速变化的时代要求不断地创新。21世纪的人才首先要拥有创新意识,要能够用新的思维方法分析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没有创新的思维,人类无法解决新世纪面临的复杂问题。要具备创新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知识,还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而后者在我们这样一个长期忽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国度中显得更为重要。
综合素质的要求
人的素质就是人自身具有的能够对人的活动发生作用的稳定的基本品质,是在人认识、适应和改造外部世界的活动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属性表现出来和产生作用的品质。素质是人自身具有的品质,是人在生长、学习、实践过程中把从外界获取的物质、能量、信息加以内化,逐步积淀而成的,是机体化、机能化、心灵化的东西,而不是人的资历、学历、地位、身份之类的外在属性。素质是人自身具有的能够对人的主体性活动发生作用的品质中最主要、最具有迁移作用的部分,而不是具体的知识技能、思想观念、行为习惯。一个人的素质是以较为固定的思想倾向、智能特征、行为方式表现出来,因而能够在人的活动中持久地发生作用的品质,而不是那些偶发的、变化不定的思想、行为特征。
一个人应该把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科学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和交往素质等七种素质作为基本要素:
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包括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浓厚的体育活动爱好、正常的发育、良好的体能及健康的体质等。这是适应和改造环境的需要,是人的其他各项素质形成和发展的生理基础。虽然现代社会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大大减轻了人们体力劳动的负担,但无论是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还是适应紧张的社会生活和工作,都离不开强健的体魄。而且,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获得个人幸福的必要条件。
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包括广泛的兴趣、积极的情绪、奋发的进取心、健康的个性等。这是适应环境、赢得学习和生活成功的必要条件,是形成和发展人的社会文化素质的基础。当今社会生活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发展迅速、变化复杂、竞争激烈,对每个人来说,不但机遇与挑战同在,而且往往成功与挫折并存,这就需要有较强的心理适应性和心理承受力;对于生活在社会转型的年代而且大多为独生子女来说,良好的心理素质尤显得格外重要。
科学素质
科学素质包括旺盛的求知欲、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学习方法、必要的知识技能结构、一定的智能基础、积极的创造精神等。这是将来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迎接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挑战所必需,是将来获取谋生手段和发展自身的必要条件。
道德素质
道德素质包括良好的品德素养、健康的思想情操、正确的政治方向、远大的理想抱负等。这是调节个人的行为、处理个人与他人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所必需,是学生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最重要的条件,是学会做人的根本。
审美素质
审美素质包括良好的审美意识、健康的审美情趣、一定的审美创美能力等。良好的审美素质有助于人追求真理、发扬善性、增进健康,从而促进人的各种素质的发展,是一个人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的完美人格的必要条件。
劳动素质
劳动素质包括热爱劳动的态度、自觉劳动的习惯、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简单的劳动技能等。这是一个人将来投身改造自然、社会的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生产劳动的基础,也是通过实践促进其他各种素质形成和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一定要克服那种重智轻劳的偏向,加强劳动课程,强化日常劳动和锻炼。
交往素质
交往素质包括参与社会政治生活、人际交往、群体合作等方面所要求的素质。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各种活动的。他们相互间不是作为纯粹的我,而是作为处在生产力和需要的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个人而发生交往的。而在交往中获得的大量间接经验,又促进个体心理的成熟和素质的发展。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广泛、深入和复杂,因而人的交往素质显得格外重要。要克服那种只埋头读书、独善其身的偏向,要通过训练乐群合作、热心参与、善于交往、善于应变的品质,为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以上素质构成了人的个体素质结构中的主要要素,包括了将来认识、适应、改造环境和发展自身所需素质结构中的主要方面。人的个体素质是一个整体,我们一定要坚持素质的全面性和联系性,切忌片面和孤立。只有促进各种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才能真正成长为适应社会和时代需要的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