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斯汀豪闻讯赶来,以每盏灯5.25美元的极低标价与通用电气公司竞争,这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主办博览会的负责人吃惊地问他:“你投下如此的低价,能获利吗?”
“获利对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人看到交流电的实力。”威斯汀豪坦然地回答。对威斯汀豪的抱负,人们将信将疑。
国际博览会隆重开幕了,人们发现数万盏电灯在夜幕下光彩夺目,非常壮观。人们也争先传颂,是威斯汀豪用交流电照亮了世界。
望着无比灿烂的灯光,爱迪生这才低头沉思,并对自己的失误深感遗憾,同时也对后来居上的创新者表示敬佩。
假如威斯汀豪迷信权威,对爱迪生的多次攻击束手无策,交流电绝不会迅速在社会上崛起,也不可能有威斯汀豪电气公司的辉煌。
质疑权威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考艺术,这不是科学家们才具有的素质与能力,对于萃萃学子来说,也可以解放思想,大胆起动这一创新基因。
众所周知,达尔文进化论具有划时代意义,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座丰碑。陈氏兄弟挑战达尔文,质疑进化论,无疑是一项极其艰巨而又冒险的“反叛”之举。他们撰写的学术论文《统一进化论》己刊登在权威性的《科学通报》上,同时有关其理论的科普读物《科学之神-达尔文进化论第三次大修正》也进入书市。
我们在此不便评论“统一进化”的学术观点是否正确,但对他们敢于在生命科学前沿“造反”的行为应该表示由衷的敬佩。
古希腊著名物理学家、数学家阿基米德,博学多才、聪明过人,他曾用取得的发明创造成果,为自己的祖国做出许多杰出贡献。
有一次,国王命工匠做了一只纯金王冠,有些不放心,怀疑王冠不纯,里面含有其他金属。但又找不到有力的证据。在不破坏王冠的前提下,如何找到确凿的证据?这个难题最终交给了阿基米德。
按照人们的常规思维,先计算出王冠的体积,然后用重量除以体积,得出王冠的比重,再与纯金的比重相对照。如果比重相同,证明王冠没有掺假;如果比重不同,则证明王冠中一定掺了假。但问题难就难在怎样计算王冠体积呢?造型别致、气势不凡的王冠形状极不规则,如果用普通几何学那种量出长宽高的方法,很容易出现误差,难以计算准确。而一旦算错,就没有说服力,无法使人心服口服。
阿基米德也被难住了,他冥思苦想,但是找不出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天,阿基米德去洗澡,他刚站进澡盆,感到水往上升起来,他往浴盆躺下,水立刻就溢到盆外来了,与此同时,他感觉身体在水中的重量似乎轻了许多。
身体为什么会减轻呢?他一下子豁然开朗。想出了检测王冠的好方法。阿基米德急忙从澡盆跳出来,赤身裸体向王宫奔去,边跑边喊:“我找到了!我找到了”大家莫名其妙,还以为他过度劳累得了神经病。
阿基米德顾不上这些,他立刻找来一个能刚好容纳王冠的水罐,灌满之后,又向国王要了一块与工匠做王冠同等重量和大小的纯金。
检验开始了,阿基米德分别将王冠和纯金放入水罐,结果发现,放王冠时溢出来的水要比放纯金块溢出的水多一些,这证明王冠的体积比纯金的体积大,结果出来了,阿基米德立刻指出:王冠里掺了假,夹杂了比纯金比重小的其他金属。
精通物理学知识的阿基米德知道:纯金的比重在金属中是最大的,其他金属的比重都小于纯金,如果王冠中没有掺杂其他金属,那么两者排水的体积应该是一样的;只有在王冠中掺杂了其他比重较小的金属后,王冠的体积才会增大,这就证明王冠中必定掺了假。
洗澡时,身体感到变轻了,这是人人都有的亲身体验。阿基米德之所以能够从人人都有的亲身体验中发现浮力定律的原理,是因为他敢于质疑:身体为什么会变轻?其奥妙是什么?
阿基米德正是从这一疑问开始探索,从平凡的现象中发现了伟大的浮力定律:人体在水中占有一定的体积,其体积与所排出的水的体积相等,人们在水中所减轻的重量正是所排出的水的重量。这一浮力原理适用于任何液体。
阿基米德的创新思维方法奥妙就在,把形状不规则的王冠放在水中,让水位这个无私的公正大师来做裁判:王冠的体积等于从容器中所排出的水的体积,方法既简单又巧妙,令人心服口服。
科学无禁区,这是科学发现的逻辑。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和人们思维的封闭性,在科技领域却又形成一些禁区。然而,对创新者来说,如果一味迷信权威们划定的禁区而不敢越雷池半步,或将权威们的理论视为不可逾越的顶峰而止步不前,是不可能做出开创性的贡献的。
马克思有句名言“怀疑一切”,这就是对传统习俗和落后观念大胆批判的创新精神。没有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怀疑,绝不会有科学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诞生。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正是对经典牛顿力学的质疑精神,才促使他去探索新的时空观,创立了举世瞩目的相对论。
爱因斯坦不仅有着卓越的科学成就和杰出的科学贡献,而且有着非凡的创新思维方法。他以怀疑和批判的眼光审视着整个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在他晚年时,他把质疑思维的矛头指向了西方世界弊端丛生的社会制度及其经济基础。1949年,即在他70岁那年,爱因斯坦发表了《为什么要社会主义》的著名文章,鲜明地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公开声明拥护社会主义。爱因斯坦这种非凡的质疑思维和科学的批判精神,以及他平凡而又高尚的伟大人格,在人类科学史上留下了不朽丰碑,也为我们开发创新思维留下深深的思考与启迪。
“你见过方形车轮吗?”
大多数人听了这个问题可能会说,这个提问本身有问题,车轮怎么是方形的呢?方形车轮又如何转动呢?
实际上,方和圆并没有绝对的界限,方形车轮己经有了:高速磁悬浮双转列车,其底部车轮就是方形的。
方形车轮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一个人如果对事物总是人云亦云、毫不怀疑,那么他就不可能有所创新。创新的出发点,就是首先对一切客观事物持科学的怀疑态度,然后才能取得更先进的创新突破。
人们总是羡慕发明创造者,实际上,我们身边就有许多创新机会,就看你善于不善于捕捉它。捕捉创新的机遇,取得意想不到的创新成果,往往取决于我们有没有捕捉问题的敏锐头脑.有没有善于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捕捉疑点的慧眼,有没有是否在权威下过“结论”、作过“论断”的所谓“终极真理”面前敢于质疑的勇气。
发明创造的实践证明,谁敢于合理质疑、敢于率先提出问题,谁就能最先开辟一条全新的创造之路。敢于科学质疑,能使大脑处于一种探索求知的主动进取状态,使大脑的思维处于朝气蓬勃的创新状态。疑处有奇迹,疑处出真知,疑处有突破,敢于质疑,才有奇迹般的创新成果。
早在17世纪,法国哲学家和数学家笛卡儿就提出了“普通怀疑原则”。这个原则实际上就是期待人们勇于把一切事物放在理性面前加以审视,以辨真伪曲直,即用理性去追问一切现存事物的合理性。
专家点评
创新的怀疑精神要求人们既尊重知识,又不迷信权威;既继承前人的成就,又努力攀登科学更高峰峦;既相信书本,又不被书本所束缚。运用质疑进行知识创新,你就能打开创新大门的钥匙,同样,你也会品尝到秋天的累累硕果。
创新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
名人导语
具有新颖独到意义的任何思维,都可视为创新思维。思为行之先,没有创新思维的变革,就不会产生行为上的变化。
创新思维的本质是人们能够借助干这种思维方式去认识和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它是认识主体,在实践中对客体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即得到了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等的规律性的理解和把握。在这一认识“飞跃”的过程中,创新思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它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在认识主体思维过程中的运用和体现,是以非逻辑思维方法为核心的非逻辑思维方法与逻辑思维方法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作用的结果。
对于创新思维的理解有两种,一种是狭义上的,一种是广义上的,从狭义上讲,创新思维是指在人类认识史上首次产生的、前所未有的、具有较大社会意义的高级思维活动。从广义上讲,凡是对某一具体的思维主体而言,具有新颖独到意义的任何思维.都可以视为创新思维、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思维既可表现在对重大问题的思维活动中,也可表现在处理日常具体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既可表现在伟大天才人物的思维活动中,也可表现在常人的思维活动中,所以说,一切具有创新性质的整体思维过程,都可称为创新思维。
与常规思维相比,创新思维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而这些特性的产生又与巧妙地发挥了人脑思维的潜能,尤其是右半脑的功能密切相关。科学家们的新发现,科技人员的技术革新和发明,社会改革家的新设想、新计划,普通劳动者的创造性活动艺术家的创作,甚至小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解决从未遇到过的难题等活动,都是创新思维的具体体现。凡是能想出新点子、创造出新事物、发现新路子的思维都属于创新思维。
一次,马克·吐温在回答记者问题时说漏了嘴:“美国国会的有些议员是婊子养的!”第二天,此话被刊登在一家报纸上,立即招来华盛顿议员们的强烈谴责,他们勒令马克·吐温登报道歉。马克吐温点头答应了。
几天后,《纽约时报》上刊登了马克·吐温致国会议员们的“道歉启事”:
日前,鄙人在酒席发言,说国会中有些议员是婊子养的,事后有人向我兴师问罪,我考虑再三,觉得此话不妥,也不符合事实,故特此登报声明,把我的话修改如下:“美国国会中有些议员不是婊子养的!”
马克·吐温利用幽默机智的语言不仅替自己打了圆场,而且更强烈地讽刺了国会议员,这就是一种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在人类历史上所起的作用远远不止这些。它大到能改变全世界,小到能改变一个人。
下面我们对创新思维的三大特点: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做进一步论述。
流畅性,又称非单一性,是思维对外界刺激做出反映的能力,它是以思维的量来衡量的,要求思维活动畅通无阻、灵敏迅速,能在短时间内表达较多的概念。比如请你列举“椅子”的用途,如果你一口气回答很多,说明思维流畅性好。
由于创新思维是讲究效率的,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想出对策,超过了限定时间,再好的方案也会变得毫无价值。所以,追求思维的流畅就显得十分必要。
在1956年,苏联共产党的一次代表大会上,赫鲁晓夫作了秘密报告,揭露、批判了斯大林肃反扩大化等一系列错误。由于赫鲁晓夫曾经是斯大林非常相信和器重的人,与会者对他所提出的观点都非常怀疑。
后来,在又一次党代会上,赫鲁晓夫又一次批判斯大林的错误,有人便从听众席递上去一张条子,赫鲁晓夫打开一看,上面写着:“那时候你在哪里?”
这个非常尖锐的问题,赫鲁晓夫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但又不能回避。他的脑子飞快地转着,冒出了许多种处理办法,很快便有了主意。只见他拿起条子,大声念了一遍条子上的内容,然后望着台下,大声喊道:“这是谁写的条子,请你马上站出来,走上台。”
没有人站出来,所有人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上,不知赫鲁晓夫究竟要干什么,写条子的人更是忐忑不安,后悔不该交这张条子。
接着,赫鲁晓夫大声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可还是没有人站出来。
几分钟过去了,赫鲁晓夫平静地说:“好吧,我告诉你,我当时就坐在你现在的那个地方。”
赫鲁晓夫利用流畅的思维,变被动为主动,摆脱了尴尬的局面。
创新性思维不局限于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程序和方法,它既独立于别人的思维框架,又独立于自己以往的思维框架。它是一种开创性的、灵活多变的思维活动,并伴随有“想象”、“直觉”、“灵感”等非规范性的思维活动,因而,具有极大的随机性、灵活性,它能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常规性思维一般按照一定的固有思路方法进行,缺乏灵活性。
思维的变通性是以流畅性为前提的,思维不流畅,自然谈不上变通。从创新的角度而言,变通是关键,也是我们学习和工作取得成功的捷径之一。
一次,俄国著名生物学教授格瓦列夫正在上课。
有个调皮学生故意在班上跟他捣乱,学起了公鸡的啼叫。
立刻,教室中哄堂大笑。
可格瓦列夫教授却不动声色地看了一下自己的手表,说道:
“我的这只表误时了,没想到现在已是凌晨。不过,同学们请相信我的话,公鸡报晓是低等动物的本能。”
课堂里立刻响起了一片喝彩声。
学生在上课时学公鸡的啼叫,本意是想捣乱,一般教师碰到这种情况时,往往会大发雷霆,将捣乱的学生大骂一顿,然后赶出教室。由于学生的逆反心理较重,这种方法的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而格瓦列夫擅长思维的变通,从生物学的角度对“公鸡啼叫”做出了合理的解释,并巧妙地对捣乱者作了批评,不能不令学生们心服口服思维的独特性,又称新颖性、求异性,是指“与别人看到同样的东西却能想出不同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