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正是因为这种“独一无二”,你才显得与众不同。也许我们不是什么大人物,更不是天才或美女,我们只是一颗毫不起眼的螺钉,默默无闻地镶嵌在‘‘社会”这台飞速运转的机器上。但是谁能否认机器上每一个螺钉的价值和美丽?要想别人拿你当回事,首先得把自己当回事。即使上帝向你关闭了所有的门,也还会为你留下最后一扇窗。你还有什么理由不相信自己,不敢举步向前呢?
当你对自己说:“我很重要”
一个人光有发达的四肢、健壮的肌体,并不算是一个完全健康的人。他必须同时具有一种正常而良好的心理,这才是我们获得幸福、取得成功的前提。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受幸福时的欢畅、顺利时的激动、委屈时的苦闷、挫折时的悲观、选择时的彷徨……其实,这就是人生。
亮出你的自画像
俗话说:“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人丁。”这意味着你的出现不是偶然。而是造物主的科学安排,因此无论对何人何事来说。你都是不可或缺的。
有时自我意识的过剩会使人被无法忍受的孤独而占据。如果能从自己的性格、能力方面来分析自己,比如,我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并能“诚实”地带着勇气反省一下,或许事情就能解决了。
人生的幸福美满其实是人的一种感觉,一种心情。外部世界是一回事,我们的内心又是另一种境界。一个人是欢欣鼓舞、兴高采烈,还是孤独苦闷、垂头丧气,这主要由我们的心理、态度来支配。事物本身只能影响我们的态度,并不能直接影响我们的心情。
这世上信心不足的人和营养不良的人一样的多。信心不足这种“疾病”会使人把自己约束在昨日的生活模式之中,而不敢轻易尝试突破现状的努力,过着没有明天、没有希望的日子。营养不良,会使人身体无法正常发育;同样地,信心不足也会使人的能力、天性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不同的是,营养不良有药可医,但信心不足必须靠自身努力来医治,只有靠自己培养对自己能力的肯定与信赖,并以此来充实信心来源。
若想在人生里早一点获得成就,自信是必要条件。
第一,有自信,内心里的恐惧、不安、孤独感等将一扫而空。有信心,头脑会变得清晰、灵活、更富于创造力;有信心,可为你带来友谊,使你人缘奇佳;有信心,可以掌握机会,一阶一阶迈向成功。
第二,充分拥有你的自信,便会在不自觉间传染给别人,使你成为一个富有魅力而又有力量的人。
如何才能知道自己的信心是否坚定呢?当你做完以下的测验,结果马上便可知晓。
(1)你是否会将过失转嫁给别人。
(2)你是否常在家里或办公室里发脾气。
(3)在人前,你是否会十分在意别人的想法,甚至变得胆怯。
(4)你是否常在回忆光荣的过去。
(5)面对陌生人时,你是否会害羞。
(6)你是否会对陌生的事情感到害怕。
(7)你是否害怕失去工作。
(8)你是否害怕找不到工作。
(9)和上司交谈时,你是否感到局促不安。
以上答案中只要有一处是肯定的,就表示你的自信正亮起黄灯,你必须立即替自己谋求更高更坚强的自信。
正确评价自己的才能与专长才能更好地发挥才能。思考、努力可磨炼自己的本领。如果认为人生缺乏发挥才能的各种方法,那么人生必会成为空虚而无味的东西了。
你不妨将自己的兴趣、嗜好、才能、专长全部列在纸上,这样你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另外,你也可以把做过的事制成一览表。譬如,你会写文章,记下来;你善于谈判,记下来;另外,你会打字,会演奏几种乐器,会修理机器等等,你都可以记下来。知道自己会做哪些事,再去和同年龄的其他人做比较,你便能了解自己的能力程度。利用微笑鼓舞勇气许多人都知道,微笑对他们有较大帮助。微笑是治疗“信心衰弱症”的最佳药方。但许多人对此还是将信将疑,他们在恐惧的时候,也从未试图微笑过。
让我们做个小小的实验:试着在感觉沮丧、失败的时候微笑。一般来讲,你做不到。因为微笑与失败难以并存。但微笑会战胜恐惧、赶走忧虑,也会击垮你的依赖情绪。
一个真正的笑脸远比仅仅治疗你的不良感觉有用得多。即使别人真正反对你的意见,面对你的微笑,别人也不可能暴跳如雷。微笑会使你觉得“幸福日子又回来了”。但是一定要充分自然地笑,半笑不笑或皮笑肉不笑均不能表示你的善意。笑至露齿,这种充分的微笑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有人会说:“是的,但我觉得畏惧、愤怒时,我怎么笑得起来?”
当然,你不想笑,你自然笑不起来。在那种情况下,谁也不能马上笑起来的。诀窍在于有力地告诉自己:“我准备笑。”借助微笑张扬自信。的确,笑可以说是一种优越感的表现。运动场上的胜利者,常常面带笑容,这就是因为他这时陶醉在优越感里。当我们观赏滑稽故事或相声时,也都会被引得哈哈大笑起来。
如果你能积极利用这种笑的效果,则可医治因失败而产生的悲观和心理的紧张,甚至可将绝望感吹得无影无踪。怪不得有许多人在怏怏不乐时,就会跑到游乐场所去调剂一下情绪。同样地,如果在忧郁的时候,读一读身旁的漫画或幽默小说,心情也立刻会开朗起来,甚至于劲十足。换句话说,利用外界的刺激,来引发自己大笑,便会使自己恢复优越感或自信心。
同样地,不管想尽什么办法,都不易把忧郁症消除殆尽。在这种情况之下,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先创造一个令人发笑的环境。不愉快的心情常会因阅读幽默小说或漫画,而在不知不觉中开朗起来,当然,斗志也会跟着旺盛起来。
一个人不可能事事都得到每个人的赞许,但是如果你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在得不到赞许时便不会感到沮丧。你将把反对意见视为一种自然现实,因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对世事有自己的看法。为此,你应当会对自己说:“我很重要!”
环顾我们生活的世界,我们会十分明显地感到这一点,要想使每个人都对自己满意,这是十分困难而且不大可能的。实际上,如果有50%的人对你感到满意,这就算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了。要知道,在你周围,至少有一半人会对你说的一半以上的话提出不同意见。只要看看西方的政治竞选就够了:即使获胜者的选票占压倒多数,但也还有40%之多的人投了反对票。因此,对一般的人来讲,不管你什么时候提出什么意见,可能有50%的人提出反对意见,这也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
当你认识到这一点之后,你就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他人的反对意见了。当别人对你的话提出异议时,你也不会再因此而感到情绪消沉,或者为了赢得他人的赞许而即刻改变自己的观点。相反,你会意识到自己刚巧碰到了属于与你意见不一致的50%中的一个人。只要认识到你的每一种情感、每一个观点、每一句话或每一件事都总会遇到反对意见,那么你就可以摆脱情绪低落的困扰。当我们做事之前已经意识到某种后果,而一旦出现这种后果时,你就不会出现很大的情绪波动,或者措手不及。因此,如果你知道会有人反对你的意见,你就不会自寻烦恼,同时也就不会再将别人对你的某种观点或某种情感的否定视为对你整个人的否定。
把自己看成比实际还要好的力量,潜藏在自己的心里,这是自信的表现。
找准自我威就的坐标
像体验过在茫茫黑夜中前行或游走于无边沙漠中的滋味吗?倘若你进了死胡同。没有光亮。辨不清方向。怎么办?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三只青蛙掉进鲜奶桶中。
第一只青蛙说:“这是命。”于是它盘起后腿,一动不动地等待着残废的降临。
第二只青蛙说:“这桶看来太深了,凭我的跳跃能力,是不可能跳出去了。今天死定了。”于是,它沉人桶底淹死了。
第三只青蛙打量着四周说:“真是不幸!但我的后腿还有劲,我要找到垫脚的东西,跳出这可怕的桶!”
于是,第三只青蛙一边划一边跳。慢慢地,鲜奶在它的搅拌下变成了奶油块。在奶油块的支撑下,这只青蛙奋力一跃,终于跳出了奶桶。
不难看出,正是有了明确的目标——“要找到垫脚的东西,跳出这可怕的桶”——救了第三只青蛙的命。
几年前我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位极具激发力的演说家对100万俱乐部的保险推销员(他们在前一年已销售价值100万元的寿险)演说。他对他们说:“没有任何事能阻止你在一年内卖掉价值500万元的保险,并且,你今年就可以做到。”
那是在6月,不少顶尖的推销员告诉他,或许可能在一年中推销出去500万元的寿险,但那恐怕不会是今年,因为今年已过去一半了。演说家坚持说道:“如果你计划在今年12月31日前卖掉500万元的寿险,你就会做到。”大约在12月20日左右,他接到那家保险公司总裁的电话,告诉他上次参加听讲的人员中,有8人在那年卖出价值500万元的保险。因为他们制定了目标及完成目标的计划。
这种成就并不是做做梦就能获得的。订下目标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和第一步同样重要,就是计划如何达到目标。这计划必须谨慎构筑,有力执行,以取得成果。这听来像老生常谈,不过,令人惊讶的是,世上只有很少人能认清:为自己制定目标及执行计划,是惟一能超越别人的可行途径。
年轻人应该有目标,而且目标一定要崇高。一位企业家指出:如果你是一个学生,只为分数而学习,那么你也许能够得到好分数;但是,如果你为知识而学习,那么你就能够得到更好的分数和更多的知识。如果你为做生意而努力,那么你可能会赚很多钱;但是,如果你想通过生意来干一番事业,那么你就有可能不仅赚很多钱,而且会干一番大事。如果你只为薪水而工作,你有可能只能得到一笔很少的收入;但是,如果你是为了你所在公司的前途而工作,那么你不仅能够得到可观收入,而且你还能得到自我满足和同事的尊重。你为公司所做的贡献越大,就意味着个人所得到的回报越多。
做“最好”还是“更好”
一个人只有在心里不断地给自己定个“最好”的要求,你才能使自己不断地做得更好。
有些人常会这样想:“我不准备做一个头等人,只要做一个次等人就够了。我也不妄想获得一个头等的、薪资高的位置,只要有一个差不多的位置就很称心了。”这种人真不是一个见识高超的人。其实他们要做次等人,真是容易得很,只要故意不拿出头等人所需要的能力就行了。可是他们必须知道,现在社会上最令人感到人满为患的是滞销劣货。一般搁浅的人,大都是怀着这种心理。
当然,你既然得不到头等位置,就只得找一个次等的位置将就一下了。可是,我想如果你的经济能力许可,你当然希望穿最好的衣服,吃上最好的食物。即使你舍不得穿,舍不得吃,至少你的心里是喜欢高级的。
次等的人正如次等物品一样,除非别人得不到头等的,才不得不用次等货来将就一下。可是用人者却大都希望找到头等的人。
一个人惟有自己用奋斗——不辞艰苦的奋斗谋到的位置,才算得上光荣,才能获得人家的信任和钦佩。如果你现在的位置并非亲自经过苦干而谋到的,那你做起事来一定会大感乏味。如果你现在有高于他人之上的位置,但完全是靠父亲的面子得来的,如果没有亲友的帮助,你在这个高位上一定会感到生疏难做,再也提不起兴趣。因为一个不是按部就班谋得的位置,决非浅陋的学识、粗浮的才干而能胜任的。你势必到处碰壁,那时你还愿意在这种位置上干下去吗?!
一个富商把他的孩子安插在自己和他人合伙开设的一家商店里。他的孩子毫无本领,但位置却高人一等。在他手下干事的员工,差不多都比他努力,而且经验丰富。试想,这位富商的儿子如果稍具见识,他将会怎样想呢?他一定会感到羞惭而没脸见人。他自己心里明白,他所占据的位置,实在应该由一位经过多年奋斗、资格老、能力强的人来担任,可是现在他单靠着家世,不劳而获。只要他一旦明白过来,一定就会觉得自己太没有自尊心,太没脸挺起胸膛走在他人面前了。这样是得不到别人真正的尊敬的。
请记住:当你信得过自己的头脑,确有资格胜任你所祈盼的位置时,你确信自己一谋到那个位置,一定能够胜任、能够有所建树时,就不要再灰心,不要再怕苦,不要再暴躁,不要再埋怨自己升得太慢了。你应该一如既往地干下去,你应该像评判员对于竞赛者那样严格地注视着自己,把自己训练成一个合格的、你所期待的人才行。你必须知道,一个不是靠自己埋头苦干,不是用自己功绩垒起的位置,永远是没有意思、没有价值、也是难以保住的。只有你不断追求“更好”,才能使自己“基业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