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给父母的话
父母要告诉孩子,凡事结果并不重要,在追求中享受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孩子多数时候是不快乐的,那么即使他最终取得了成功也没有什么意义。父母一定要让孩子意识到,他的成长过程不会一帆风顺,一定要懂得用乐观为自己的生活增添色彩,要告诉孩子他不是十全十美的,但是他一样可以拥有一个快乐的人生。
别让孩子落入自负的“泥沼”
自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绝对不可缺少的素质,没有自信的鼓舞,孩子就不可能成功。但是如果自信过了头,孩子就会自我膨胀起来,当初鼓励孩子成功的自信心也会转而变为导致孩子失败的自负。
琳琳今年刚上二年级,她在各方面都显得很优秀,干什么都很拔尖儿。小小年纪,琳琳就过了钢琴二级,学习成绩也在班上很靠前,并且她还一直担任班干部,各方面的优势使琳琳形成了强烈的自信心。
孩子有自信心,这本没有什么坏处。但是由于太过自信,琳琳形成了非常要强的个性,处处都要比别人强,干什么都要胜过别人她才开心。平常生活中,琳琳做什么事情都自以为是,对父母的话置若罔闻,甚至屡屡和父母发生争执,什么事情稍有不顺心,她就会大发脾气。
可是,在学校就不行了。琳琳平时做作业、考试不可能保证一点错不出,偶尔还会因为马虎、不认真而被老师批评,这是她万万接受不了的。每次遇到这种情况,她都会不管不顾地在同学和老师面前大哭一场,再回家发一通脾气,弄得琳琳的父母一点办法也没有。和同学一起,琳琳也总是认为只有自己的观点最对、方法最好,对同学们说的话不以为然,也看不起别人。而一旦事实证明她错了,或是在游戏、比赛时输给了别人,她就会不依不饶地和大家矫情,或找各种借口为自己的错误和失败做解释,或是干脆就说是别人耍赖,而永远不承认自己输了。当然,她自己心里也不舒服,就回家去和爸爸妈妈找茬儿、吵架,再在爸爸妈妈故意的谦让和顺从中找到心理平衡。这样时间一长,孩子们都不和她在一起玩了。
孩子自以为了不起的自负心理,是自我认知缺陷的一种表现。处处瞧不起别人,对大人也常常傲慢无礼,是一种缺乏自知之明的心理缺陷。一般来说,自负多表现在独生子女身上,或是表现在家庭条件较优越、具有某种先天优势的孩子身上。就像琳琳一样,自身过于优越的条件让孩子拥有了充分的自信,但由于在小范围内缺少竞争对手,孩子的自信常常演变为自负。
孩子自负心理的产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家庭这方面来讲,多是由于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不能正确客观地评价他们所导致的。孩子的聪明可爱使亲戚朋友们赞不绝口,更使许多同龄人对她刮目相看。这些过分的夸奖客观上使孩子自视过高,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因而得意忘形、目空一切。由于孩子缺乏全面客观评价自己的能力,如果周围的人对孩子评价过高,就会给孩子带来一种错觉,以为自己真的像人家评价的那样毫无瑕疵,从而导致孩子自负心理的产生。
孩子自负的表现是各种各样的,有的孩子因自负而不能和同伴友好地相处,常常有高高在上、盛气凌人之感;有的孩子对大人傲慢无礼,不尊敬长辈,瞧不起成年人在某些知识方面的缺陷;也有的孩子因自负而不爱与人说话,不爱回答别人的提问,甚至变得爱挖苦人、讽刺人。
可以说,自负是在孩子中间普遍存在的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很多在小时候表现很优秀的孩子更容易产生这种心理。
自负绝对不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发展,自负往往会导致自满,使孩子丧失进取心、增长虚荣心。自负心理还容易使儿童意志脆弱,经不起挫折和打击。例如,有一个少年歌手去国外演出,因为过于紧张,不小心唱跑了调而受到观众的嘲笑。这位少年歌手初露头角时一帆风顺,习惯于掌声、鲜花、奖牌,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太弱,结果因为在国外的演出失败而失去心理平衡,最后以自杀告终。自负心理是他自杀的重要因素之一。
自信过度就会成为自负,为了培养孩子适度的自信心,纠正孩子的自负心理,家长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
1.教会孩子正确评价自己
孩子出现的自负情绪往往是过高地估计了自己,认为自己比准都强,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拿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因此,他们往往狂妄自大,大都以“自我为中心”,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会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如果孩子出现这种情况,父母应该耐心地进行教导,让孩子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既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也看到自己的不足。此外,父母还应该规范孩子的行为,督促他们改正自负的情绪,告诉孩子在交友过程中应该怎样做和不应该怎样做,并加以训练和指导,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孩子才能形成正确的自信。
2.适当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
家长对孩子的表扬要适当,对孩子的批评也要恰如其分,既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掩耳盗铃、视而不见,而是应该客观地指出孩子的缺点和不足。适当地对孩子的缺点进行批评教育,能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教会孩子正确面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3.让孩子养成独立生活的习惯
给孩子创造一点儿遭遇挫折的机会,经历适当的挫折可使孩子心理机制健全,不至于过分自负,经受不住任何打击。
4.开阔孩子的视野
给孩子多一些接触社会的机会,开阔孩子的视野,让孩子意识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使孩子多接触一些比自己更加优秀、更具专长的人。这样,孩子就会树立正确的自信,也不会为自己的一点小小成绩而坐井观天、夜郎自大了。
5.以精神奖励代替物质奖励
孩子只要能得到口头赞扬,心理上就会得到满足,过多的物质奖励会使孩子产生沾沾自喜、自傲自大、忘乎所以甚至于不思进取的心态。
所以父母千万不能给孩子过多的物质奖励,让他们明白好条件是父母创造的,他其实和其他同学一样,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总之,父母要采取各种方法帮助孩子从自负的泥潭中挣脱出来,建立正确的自信心。
专家给父母的话
虽然说自信十分重要,可如果过分自信,就会成为自负。自信和自负之间存在一个度,父母需要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认知,以便他们能够将两者区别开来。这样,孩子才能完善自己,并取得提高,得到更多应有的自信而非过分膨胀的自负。
让孩子走出自卑的天地自卑是自信的对立面,它具有极强的破坏力。如果孩子染上了自卑,那么消极的情绪就会像空地里的野草一样在孩子的心里迅速蔓延,淹没孩子的自信,让孩子失去前进的动力,甚至让他自暴自弃。当父母发现自卑向孩子袭来时,应该绝不迟疑地采取措施,用自信的光芒驱散自卑的阴霾,让孩子走出自卑的困扰。
明明慢慢地长大了,文静而又美丽,就像一个小淑女。但是妈妈却感到明明有很强烈的自卑情绪。幼儿园老师告诉妈妈,在图画课上因为害怕画不好,她不敢落笔;舞蹈课时明明跳得很好,老师常让她给小朋友示范,可每当老师教完一个动作,问小朋友谁会,她从不敢举手……明明4岁生日的时候,那天妈妈特意提前下班为她买了一件小大衣,作为送给她的生日礼物。当妈妈兴冲冲地到幼儿园接明明回家时,透过教室的窗户,却看见她一个人窝在一角,坐在小凳上,眼睛直直地盯着一群正在嬉闹的小姑娘,眼神怯怯的,充满羡慕。妈妈鼻子一酸,赶紧从接孩子的家长中间挤进教室,把她搂进怀里。
“明明,你怎么不跟她们一起玩?”
明明把怯怯的眼光转向妈妈:“妈妈,我是班上最笨的小朋友吗?”
“当然不是,你和其他小朋友一样聪明可爱。”妈妈一本正经地回答她。
明明疑惑地看着妈妈,一连抛出了几个问题:“那我为什么画不好画?”“为什么其他小朋友不跟我玩?”
经过观察和分析,妈妈终于发现原来是明明画画不好,这才导致她的自卑情绪。幼儿园常把小朋友分成好多个小组,每个小组的小朋友合作完成一组画后交给老师,完成得好的小组就能获得小礼物。明明画画不好,经常连累她的小组得不到礼物,因此,别的小朋友不愿跟她在一起玩。
第二天开始,妈妈开始有意识地培养明明的画画能力,每天挑选一幅好玩又易画的画儿,开始和明明比赛。每次画完,妈妈都有意识地表扬明明,还经常奖励明明一些小礼物。一段时间后,明明开始热爱画画了。后来,妈妈又给明明请来老师专门教明明画画。经过练习,明明画的画已经成为幼儿园里最漂亮的画了。从此,明明摆脱了自卑心理,变得开朗而快乐。
自卑是一种心理缺陷,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最常见的问题之一。虽然有个别孩子的自卑心理随着年龄增长可以逐渐减轻或消失,但是如果父母不在适当时候加以调控,自卑心理就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作为家长应该注意孩子的心理发育,及早发现孩子自卑的苗头,及早调整孩子心理,帮孩子建立自信。
产生自卑心理的孩子一般有如下表现:
1.轻易否定自己
自卑的孩子做事常常没有主见,会很轻易地否定自己。自卑的孩子总是喜欢说“我不懂”、“我不会”、“我不行”,面对选择的时候更是不知如何是好,看到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家长就要小心了。
2.回避竞争,不敢表现自己
自卑的孩子常常会感到害羞,会在别人面前感到自己很无能,觉得自己比不上他人。因此,他们往往会回避竞争,害怕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因为他们对自己很没有信心,怕自己所认为的短处被别人发现,而被别人嘲笑。
3.不敢与人交流
产生自卑心理的孩子,常常不敢与他人交流,对交朋结友或兴趣索然,或视为“洪水猛兽”。这些孩子的交际能力十分缺乏,在学校、家庭、社会中交往的面十分狭小,对别人的内心世界、人际关系也知之甚少。此外,他们还不太愿意主动参加集体活动。
4.经常疑神疑鬼
自卑的孩子对家长、教师、小伙伴对自己的评论往往十分敏感,特别是别人对自己的批评,更是感到难以接受,甚至无中生有地怀疑他人是否讨厌自己。
5.自暴自弃
在所有自卑的孩子当中,占相当比例的孩子往往会表现为自暴自弃,更有甚者,还可能表现出自虐行为,如故意在大街上乱窜、深夜独自外出、生病拒绝求医服药等,似乎刻意让自己处在险境或困境之中。
当孩子出现上面这些状况的时候,家长就要注意是不是自己的孩子产生自卑心理了。如果孩子确实有这方面的心理问题,父母就一定要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对于帮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父母要注意以下几点:
1.找出孩子自卑的根源
孩子产生自卑心理,一定有其深层次的心理原因。对于改正孩子的自卑心理,父母一定要从发掘孩子深层次的心理根源着手解决。比如,孩子可能由于对自己能力的不自信而产生自卑,这就需要父母从加强改进孩子的能力人手,消灭孩子的自卑情结。
2.不要经常拿孩子做无谓的比较
家长最爱拿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进行比较,成绩、才艺、行为等等都成为父母比较的内容,有的父母甚至会对孩子说:“好好学学人家,走路昂首挺胸,多带劲!”家长以为,这样的比较可以激发孩子的上进心,殊不知,这却是对孩子心理的极大伤害,这有可能成为孩子自卑心理产生的一个诱发原因。
3.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
在帮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的时候,父母不能心急,可以先找出孩子的优点,慢慢地引导他认识到自己的优点。首先肯定自己,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然后他才会在肯定自己的基础上产生自信。
4.让孩子融入集体之中
孩子在集体中可以找到归属感,在同伴的面前也不会感到拘谨。父母可以采取方法让孩子融人集体中去,让孩子在同伴面前有表现的机会。这样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得到强化,孩子的自卑感也就会离他越来越远了。
其实,治疗孩子自卑心理的最佳对策就是父母的爱与鼓励。只要父母耐心地对孩子进行引导,多鼓励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也让孩子在实践中感受到自己是有能力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的,就可以帮助孩子及早走出自卑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