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伯益牵着受伤的骏马,缓缓地离开了历山,小村子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但重华的宁静却被打破了。
老农的孙子腿已经医好了,每天都来重华这边缠着他,要学武功。而重华却执意不肯教,因为他确实不会什么武功。
老农对重华也十分感激,本想将医治孙子所剩的钱都给重华,可重华却坚决不肯要。老农虽不清楚当日重华如何将骏马击飞,又将骏马救活,但他心中却明白,重华确实不是在敷衍小孙子,因为他能看出重华不会武功。
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老农对重华的了解也越来越深。重华来自东夷族部落,他的遭遇很不幸,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继母生了个弟弟,名叫象。重华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处处刁难重华;然而重华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然而他继母为了瞽叟将家产都留给象,就让重华出外单独谋生,美其名曰可以增加阅历,好男儿志在四方。
重华自小家境贫寒,十五岁离家,身无长物。但苍天眷顾,重华自幼目生双瞳,天生神力。他常奔走于山林之间,猛兽见而避之。即便是深山猛虎见到他,看到那双瞳之目也会有片刻的石化,继而转身逃走。他也从来不去追赶猎杀野兽,仅采些野果,蘑菇果腹度日。常年的深山生活,为他造就了一副强壮的身体。
重华游走于各部落之间,学习各部落文化,希望去宣扬孝道,弘扬法治。但没有人去注意过他,也没有人尊敬过他,毕竟深山里的事情是为常人所不知的。然而这次田间惊马事件却给重华打开了一扇通往成功的大门。从周围农夫的敬佩,到重臣儿子平等姿态的对话,从老农的感激,到小孩子的崇拜,让重华找到了宣扬自己主张和观点的有效途径,那就是先成名!
历山脚下的村子是个小部落,只有几十户人家,平时过着耕田畜牧的生活。但这里毕竟是华夏联盟的管辖范围,经常会有来自大部落的人来此宣扬教化,却无人驻守。历山并非是草木茂盛的深山,也无太多猛兽。这里的农夫平日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少有人去出远门。平日里,大家谁都不服谁,可亲眼见过了重华将奔马击飞的那些农夫,却对重华十分推崇,有事情也都来请他帮忙,重华也从不推辞。
日复一日,村民们不再将重华当做外来游民,而当做了村子的保护神。